丁玉
- 作品数:12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摄食指导及功能训练对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摄食指导及功能训练对伴有吞咽障碍的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PM/DM并发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对PM/DM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PM/DM患者进行摄食指导及吞咽功能训练,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入院时、入院4周后吞咽功能和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入院4周后吞咽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出现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基于洼田饮水试验的个体化的摄食指导及吞咽功能训练,可提高患者吞咽功能,降低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 何国霞刘波丁玉
-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吞咽功能障碍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应用效果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自我管理项目(CDSMP)使患者对疾病进行自我管理,评估患者12周及24周的健康状况、总体功能、疾病活动性指标、关节肿痛与压痛数、关节疼痛评分。结果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12周、24周的健康状况评估问卷、患者总体功能分级表、疾病活动性指标、关节肿痛与压痛数、关节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自我管理模式应用于RA患者中,有利于患者缓解和减少并发症、延缓和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及提高生活质量。
- 何国霞谈文峰周兰兰朱晓倩丁玉
- 关键词:自我管理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肿痛关节疼痛
- 智能疾病管理系统在风湿免疫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 目的:讨论智能疾病管理系统在风湿免疫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通过3个月智能疾病管理系统在SLE、RA、AS、痛风患者中的应用,观察智能疾病管理系统在风湿免疫科中的应用结果:本科室从2016年10月开始进行SSDM系统上线,...
- 周兰兰丁玉
- 1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肠系膜血管炎的临床护理被引量:4
- 2013年
- 总结了1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肠系膜血管炎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严密观察病情、胃肠道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等。认为对狼疮并发肠系膜血管炎的患者给予积极全面的护理,能增加患者对疾病认知,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 何国霞丁玉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肠系膜血管炎护理
- 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2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采用云克进行3个疗程的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包括掌握药物的配制及输注方法,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给予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关节功能锻炼等护理。[结果]病人的关节疼痛、实验室指标均有明显好转。[结论]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有效,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可缓解病人的关节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何国霞丁玉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云克护理
- 30例狼疮脑病患者的护理被引量:1
- 2010年
- 丁玉
- 关键词:狼疮脑病精心护理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危重
- 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皮肤溃疡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7
- 2018年
-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可以同时累及多个器官。皮肤是人体重要的靶器官,具有丰富的血管和结缔组织。
- 许洁丁玉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疾病皮肤溃疡护理
- 2例瑞莫杜林治疗结缔组织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护理被引量:2
- 2018年
- 肺动脉高压(PAH)是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高为主要特征,最终导致右心衰竭和过早死亡的一组疾病[1]。该病是结缔组织疾病并发症,临床表现非特异性、进展快、发病机制不明、治疗困难、病死率高,PAH的出现往往提示预后不良[2]。重度PAH合并心功能衰竭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6个月~2.5年[3]。传统扩张肺血管的靶向药物虽可改善PAH患者的症状,却不能延缓PAH的发展进展[4-5]。瑞莫杜林作为新型前列环素类似物,可扩张肺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改善肺动脉高压(PAH)患者活动耐量和降低病死率[6]。皮下输注瑞莫杜林使用专用输液泵在皮下连续给药,携带方便且用药简单[7]。持续皮下注射可改善PAH患者运动功能、血液动力学指标和症状[8]。
- 丁金王嫱丁玉
- 关键词:结缔组织病肺动脉高压护理
- 摄食指导及功能训练对伴有吞咽障碍的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 何国霞刘波丁玉
- 不同类型TNF拮抗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结构和人源化程度的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接受TNF拮抗剂治疗的1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资料,了解不同生物结果 TNF拮抗剂的分布,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治疗情况。结果分别选用3种不同结构和人源化程度的TNF拮抗剂进行治疗,其中50例患者使用英夫利昔单抗(人鼠嵌合单抗,静脉给药),50例患者使用阿达木单抗(全人源化单抗,皮下注射),80例患者使用依那西普(进口和国产,均为皮下注射)。3种TNF拮抗剂治疗过程中均有不良反应发生,英夫利昔单抗、依那西普(国产)、依那西普(进口)和阿达木单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4%、13%、4%、6%;全人源化TNF拮抗剂总体安全性优于人鼠嵌合的TNF拮抗剂。结论相较于全人源化TNF拮抗剂,人鼠嵌合抗体更易诱发不良反应,可能与其免疫原性有关,在使用中必须严格观察和处理。
- 周兰兰丁玉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强直性脊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