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雷

作品数:12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皮肤
  • 3篇黑素
  • 3篇黑素瘤
  • 2篇凋亡
  • 2篇增殖
  • 2篇细胞凋亡
  • 2篇细胞增殖
  • 2篇恶性
  • 2篇恶性黑素瘤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电磁
  • 1篇电磁设计
  • 1篇电机
  • 1篇毒性
  • 1篇毒性作用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刑法
  • 1篇寻常型

机构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广西中医药大...
  • 3篇广东药学院附...
  • 2篇同济大学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作者

  • 12篇黄雷
  • 6篇肖敏
  • 6篇徐洪来
  • 6篇利华
  • 5篇邓桂艳
  • 3篇周薇
  • 2篇王琳
  • 1篇刘佳
  • 1篇郭俊
  • 1篇马敏
  • 1篇汪宏波
  • 1篇金阳
  • 1篇孙家明
  • 1篇张强
  • 1篇王征
  • 1篇张进祥
  • 1篇陶凯雄
  • 1篇李永奎
  • 1篇宋煜

传媒

  • 3篇广西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7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博来霉素对人皮肤恶性黑素瘤A875细胞增殖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博来霉素在体外对人皮肤恶性黑素瘤A875细胞增殖的影响,为临床化疗提供参考。方法体外培养A875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博来霉素(0.5~32μg/ml)、不同时间(24 h或48 h)作用于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博来霉素作用不同时间对A875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博来霉素使贴壁细胞密度下降,变圆、变形的漂浮细胞增多;博来霉素对A875细胞的生长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博来霉素能有效抑制人皮肤恶性黑素瘤A875细胞的增殖。
肖敏徐洪来黄雷利华邓桂艳
关键词:黑素瘤博来霉素细胞增殖
青蒿琥酯对黑素瘤A875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人皮肤恶性黑素瘤A875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875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10~80μg/rnl)作用细胞48h,MTT法检测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Westernblot法检测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蛋白表述水平变化。结果青蒿琥酯对A875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P〈0.01),呈剂量依赖性;随药物浓度的增高.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蛋白表达量逐渐升高(P〈0.05)。结论青蒿琥酯可以通过死亡受体途径和线粒体途径诱导A875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肖敏徐洪来周薇利华黄雷邓桂艳
关键词:黑素瘤青蒿琥酯细胞凋亡
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观察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3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8例)给予阿维A口服联合NB-UVB治疗,B组(38例)单独阿维A口服,C组(37例)单独NB-UVB照射,疗程均为8周。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价各治疗组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A、B、C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11%、81.58%、75.68%,A组高于B组和C组(P均<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8)。A组出现口唇干燥、脱屑11例,皮肤干燥、瘙痒7例,轻度血脂升高2例,轻度ALT、AST升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26%;B组分别为9、6、1、1例和44.74%;C组分别为8、7、0、0例和40.54%;各组不良发生率比较,P均>0.05。结论阿维A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具有协同作用,不良反应轻微。
肖敏徐洪来邓桂艳利华黄雷
关键词:阿维A窄谱中波紫外线银屑病
顺铂对皮肤癌细胞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顺铂(DDP)在体外对人皮肤鳞癌细胞系A431和皮肤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的毒性作用,为临床化疗提供参考。方法将A431和A375细胞株分别在含有不同浓度DDP培养基中孵育,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测定细胞的抑制率。结果 DDP对A431及A375细胞的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高浓度DDP对A431抑制率更高(P<0.05)。结论 DDP对A431及A375具有细胞毒性,在实验条件下A431对高浓度DDP更敏感。
肖敏徐洪来周薇利华黄雷
关键词:皮肤癌顺铂细胞毒性化疗四甲基偶氮唑盐法
潜油式同步磁阻电机电磁设计分析
潜油电机是潜油电泵的心脏,异步电机因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调速性能好而被广泛采用。但是,异步电机也有损耗大、功率因数低的缺点,国内外专家开始寻求高效率的潜油电机方案。同步磁阻电机以其结构简单、转子无绕组、无永磁体...
黄雷
关键词:同步磁阻电机电磁设计节能降耗
文献传递
骨组织工程中研究水凝胶微球的特征
2024年
背景:水凝胶微球由于其多孔性和可注射性等在递送细胞和生物活性因子/药物、构建组织修复支架等生物医学领域展现独特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综述基于水凝胶微球的骨组织工程最新研究进展,讨论基于水凝胶微球的骨组织工程研究面临的关键问题和挑战。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hydrogels,microparticles,microspheres,microcarriers,bone,bone defect,bone repair,bone healing,bone tissue engineering”,中文检索词为“水凝胶,微球,微粒,骨组织工程,骨缺损,骨修复,骨再生”。检索文献时限为2002-2022年,最终纳入127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目前,不同的水凝胶微球材料已被开发用于骨组织工程策略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搭载细胞或生物活性因子/药物的水凝胶微球、作为生物支架的水凝胶微球、刺激响应性水凝胶微球、生物矿化水凝胶微球、与其他生物材料结合的水凝胶微球等。②基于水凝胶微球的骨组织工程修复策略主要通过促进干细胞的招募与成骨分化、调节损伤局部炎症微环境以及促进损伤部位血管生成等机制来调控骨修复。但目前的研究没有深入探索基于水凝胶微球的骨组织工程诱导内源性干细胞招募与分化,以及水凝胶微球的理化性质对炎症微环境的调控,且水凝胶微球的体内长期不良反应尚未探明,批量生产存在困难,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在机制探索和技术路线上加强深入,从而为开发能够用于临床转化的水凝胶微球材料提供合理参考。
龙智睿黄雷肖放王琳王晓蓓
关键词:骨缺损骨修复骨再生骨组织工程
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合成工艺研究
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化学名为:4-(4-甲基哌嗪基-1-甲基)-N-{4-甲基-3-[4-(3-吡啶基)嘧啶-2-氨基]}-苯甲酰胺甲磺酸盐,属于2-苯胺基嘧啶的衍生物,是瑞士诺华(No...
黄雷
关键词:甲磺酸伊马替尼合成工艺
文献传递
论风险刑法中的抽象危险犯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风险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在风险社会中,重大社会风险成为推动刑法规范和刑法理论发展的重要外在因素,抽象危险犯作为防范重大社会危害发生的风险控制工具而被广泛应用,风险刑...
黄雷
关键词:风险刑法抽象危险犯风险社会理论
文献传递
新型丝胶生物材料的创新研发及其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
王琳王征金阳张进祥张强汪宏波陶凯雄孙家明裴磊孙宁代方银刘佳李永奎宋煜黄雷
属创伤修复与再生医学领域限制再生医学发展的瓶颈之一是缺乏适用于组织修复再生的生物材料。中国是蚕丝大国,以往蚕丝中丝胶的生物医学价值未被认识而常被作为丝绸行业的废料丢弃,基于此,该项目组在多个国家及省部级基金、项目支持下,...
关键词:
关键词:创伤修复
1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抑制“炎症风暴”的救治体会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报告1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诊治经过,探讨抑制炎症反应在治疗危重型新冠肺炎中的作用。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收治1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通过抑制“炎症风暴”并给予综合支持治疗后,最终救治成功,介绍临床诊治过程,分享救治体会。结果患者为53岁女性,因“发热、咳嗽4 d”考虑病毒性肺炎,于2020年1月14日入院。患者反复出现高热、胸闷、喘息,低氧血症,入院初期胸部CT可见双肺多处斑片状或大片状稍高密度影,部分呈磨玻璃样改变;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入院后给予持续经鼻高流量氧疗,血氧饱和度0.80,紧急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给予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0.3μg·kg^-1·min^-1)维持血压,利巴韦林抗病毒(初始每次0.3 g、每日2次,3 d后减量为0.3 g、每日1次,4 d后停用),甲泼尼龙(40 mg、每日1次,3 d后减量为20 mg、每日1次,2 d后停用)减轻炎症反应,血必净注射液(100 mL、每日2次、连用7 d)抑制“炎症介质风暴”;同时给予护肝、抗凝、肠内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并行俯卧位通气16 h/d、共5 d。经治疗,患者“炎症风暴”得到控制,症状改善。1月24日患者拔除气管导管,胸部CT显示病灶逐渐吸收,于2月8日出院。结论本例患者经抑制“炎症风暴”并给予综合支持治疗后成功治愈出院,其救治经验为新冠肺炎的诊治提供参考。
郭俊马敏呼转转黄雷
关键词:危重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