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玉清

作品数:114 被引量:1,204H指数:22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9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农业科学
  • 35篇生物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土壤
  • 21篇岩溶
  • 19篇植物
  • 16篇青冈栎
  • 14篇水分
  • 11篇植被
  • 10篇岩溶区
  • 10篇石漠化
  • 9篇微生物
  • 9篇红豆杉
  • 8篇菌根
  • 7篇生态
  • 7篇土壤微生物
  • 7篇菌根真菌
  • 6篇养分
  • 6篇蒸腾
  • 6篇水分利用
  • 6篇土壤养分
  • 6篇胁迫
  • 5篇生态学

机构

  • 108篇广西壮族自治...
  • 20篇广西师范大学
  • 14篇中国地质科学...
  • 7篇南京林业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华...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广西林业科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14篇黄玉清
  • 40篇何成新
  • 39篇李先琨
  • 34篇张中峰
  • 32篇莫凌
  • 32篇徐广平
  • 26篇张德楠
  • 25篇曾丹娟
  • 18篇陆树华
  • 17篇顾大形
  • 17篇苏宗明
  • 16篇姚月锋
  • 14篇孙英杰
  • 13篇周翠鸣
  • 12篇向悟生
  • 11篇尤业明
  • 9篇何文
  • 8篇吕仕洪
  • 8篇王晓英
  • 6篇张金池

传媒

  • 26篇广西植物
  • 9篇生态学杂志
  • 4篇生态学报
  • 4篇草业科学
  • 4篇广西科学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种子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草业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地球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10篇2017
  • 4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16篇2013
  • 11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十万大山南麓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酶活性被引量:7
2014年
为探明广西十万大山南麓典型季雨林中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选择次生阔叶林、马尾松林、灌草丛和撂荒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微生物数量、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土层土壤微生物总数量大小关系依此为:次生阔叶林>马尾松林>灌草丛>撂荒地,并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微生物类群呈现出: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格局。次生阔叶林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为(19.61±0.48)g/kg,除了马尾松林的速效氮含量最高外,其余各养分含量高低均为次生阔叶林>马尾松林>灌草丛>撂荒地。各植被类型下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分布均表现为表层土壤酶活性大于下层;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酶活性亦存在显著差异,次生阔叶林中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马尾松林、灌草丛和撂荒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植被类型下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而撂荒地脲酶活性与全磷、速效磷含量呈负相关。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期望为广西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的自然恢复与重建提供更合理的评价体系。
孙英杰何成新徐广平张德楠周翠鸣曾丹娟黄玉清
关键词:十万大山植被类型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
桂西天然草地生产性能被引量:3
2008年
采用样地样方法和地上生物量收获法对广西西部(桂西)5个县的天然草地进行调查,结合养分含量分析,探讨桂西天然草地生产力及其开发利用前景。结果表明,桂西草地主要由禾本科草类组成,根据优势种不同,分为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水蔗草Apluda mutica等9个类型,为中草和高草草型,具有相对稳定性、耐旱、耐热的特点。草地群落生物量较高,从产量而言,均达到一级草地水平。但营养型仅为碳型至碳氮型。根据蛋白质含量状况,绝大多数草地类型为中等饲用等级。因此充分利用桂西草地资源优势,引进现代牧草科学的理念和管理技术对天然草场进行改良,引进豆科牧草,提高桂西草场营养等级,促进南方草地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黄玉清苏宗明张中峰何成新
关键词:天然草地生产力
接种菌根真菌对青冈栎幼苗耐旱性的影响被引量:34
2016年
利用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和外生菌根真菌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对石漠化地区造林树种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幼苗进行接种试验。在大棚盆栽条件下模拟土壤干旱胁迫,研究菌根真菌对青冈栎生长和耐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干旱条件下,接种菌根处理植株生物量显著高于未接种处理(P<0.05),菌根依赖性随土壤水分含量降低而升高;未接种处理植株叶绿素含量在土壤干旱条件下显著降低(P<0.05),除接种Pisolithus tinctorius处理外,其它接种处理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变化。土壤干旱使植株体内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在中度干旱条件下,接种处理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接种Glomus intraradices、Pisolithus tinctorius处理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在重度干旱条件下,接种Glomus mosseae和Glomus intraradices处理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而相应的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处理。当土壤水分含量在田间持水量55%—65%时,接种处理植株SOD、POD和CAT酶活性显著高于未接种处理(P<0.05),在土壤水分含量降至35%—45%时,Glomus mosseae和Glomus intraradices处理SOD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并且所有接种处理POD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此外,在水分干旱条件下,植株全磷和全钾含量也显著高于未接种处理(P<0.05)。研究表明,丛枝菌根真菌和外生菌根真菌均能够侵染青冈栎幼苗根系;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接种菌根真菌能够提高青冈栎植株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和促进植株养分吸收,提高植株耐旱性,从而使青冈栎幼苗在岩溶干旱环境下更容易存活。
张中峰张金池黄玉清徐广平张德楠俞元春
关键词:菌根真菌石漠化耐旱性酶活性
漓江流域红壤侵蚀区植被演替与复合农林试验被引量:10
2007年
漓江季节性的干旱和洪涝并存成为地方政府、有关专家和旅游行业密切关注的环境问题,漓江流域的环境建设尤其是上游森林植被恢复,成为生态治理重点内容。漓江上游红壤区植被类型主要包括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和草丛,植被的水分特征差异较大,植被的生态调节、水源涵养功能各异。在漓江上游红壤区开展4种模式的植被恢复和复合农林试验示范,3年的试验表明,乡土常绿阔叶树适应性强、有效保持水土,果林经济效益显著、但生态功能较差,木本药材林具有较好的生态功能和潜在的经济效益。通过调查和试验示范,提出亚热带红壤退化山地农林经营的植物种类和复合模式,对漓江流域水资源调控和水土流失治理提出建议和对策。
李先琨吕仕洪黄玉清谢旭向悟生陆树华
关键词:植被演替红壤侵蚀区生态恢复漓江流域
新西兰次生草地生态系统及其调控技术的引进与示范研究
黄玉清何成新莫凌张中峰王新桂刘铭蒋桥生曾丹娟李先琨韦兰英吕仕洪向悟生陆树华丁涛尤业明朱访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项目是广西科技厅2006年立项,为当年“重大科技成果引进与产业化示范”项目的课题之一。合同编号:桂科合:0630004-7A-22,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独自承担。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
关键词:
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牧草生理生态学
广西元宝山南方红豆杉群落特征的研究被引量:29
2000年
根据 16 0 0 m2 样方统计 ,群落区系组成有 4 3科 6 4属的 80个种 ,平均 10 0 m2 5种 ,虽种类组成不复杂 ,其中 87.5%的属仅出现 1种 ,6 .3%的属含少数种。乔木层多数优势种为稳定型种群 ,所以乔木层优势区系成分相当稳定 ,表明该群落为一种顶极群落。 59个种子植物属只有 10个分布区类型和 4个变型 ,地理成分不复杂 ,其中热带分布 2 7属占 4 6 .6 % ,温带分布 31属占 53.4 % ;热带分布以泛热带和热带亚洲分布为主 ,分别占 52 .6 %和 4 7.4 % ,温带分布为北温带和东亚分布各占50 %。 2 5个乔木层树种中 ,中亚热带地理分布类型的占 76 % ,南亚热带地理分布类型的占 16 % ,北亚热带地理分布类型占 8% ,重要值指数排列前 6名的均为中亚热带地理分布类型 ,所以该群落为亚热带性质。已知 79种组成种类常绿成分占 595% ,落叶成分占 4 0 .5% ,其中以中高位芽植物最多 ,占 2 7.8% ,又以常绿阔叶中高位芽植物为多 ,占 15.2 %。 79种组成植物 ,小型叶多于中型叶 ,分别占 55.7%和 32 .9%。乔木层种类 6 0 0 m2 有 18种 ,16 0 0 m2 有 2 9种 ,均不多 。
苏宗明黄玉清李先琨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区系成分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
桂林会仙岩溶湿地不同富营养化水体水葫芦营养成分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探讨典型旅游区桂林漓江流域入侵植物水葫芦的综合防治与利用。通过不同空间代替时间的取样方法,测定了桂林会仙岩溶湿地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水域水葫芦茎叶和根中常规营养成分以及茎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TOC、粗脂肪、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碳水化合物成分含量、水葫芦株高、根长、根/总干重、干物质含量、Ca、Mg、Na、Mn、Zn、Fe元素含量均表现为轻度富营养化区>中度富营养化区>重度富营养化区;而TN、TP、TK、粗蛋白、粗灰分成分含量、茎叶/总干重、Cu、Cr、Pb、As、Hg元素含量则表现为重度富营养化区>中度富营养化区>轻度富营养化区。水葫芦生长的环境不同,所含的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相差很大。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越高,入侵植物水葫芦氮、磷、钾元素含量相应也高,水葫芦株高和根系长度与水体中氮、磷浓度密切相关。水葫芦能吸收水中大量的氮、磷和钾化合物,表现了一定的净化功能。
徐广平沈育伊何成新王静黄玉清莫凌王新桂孙英杰曾丹娟
关键词:水葫芦营养成分富营养化
喀斯特地区茶条木种子萌发及生态适应性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野生茶条木种子在喀斯特地区的萌发及其生态适应性,为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直播法,结合室内试验和野外试验,观察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茶条木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的影响。【结果】茶条木种子的平均大小为12.62 mm×12.23 mm,百粒重约83.69 g,含水量22.28%,种子活力高达(96.66±3.06)%;在12 h光照条件下,夜昼变温为5/15℃时种子不萌发,变温为25/35℃时种子萌发率达最大值(66.88±1.48)%;细沙含水量为土壤饱和相对持水量的30%~40%时,种子萌发率最高,为(23.00±1.58)%,土壤含水量太高反而对种子的萌发不利。【结论】茶条木种子对喀斯特地区微生境具有高度的生态适应性,在茶条木人工造林中,采用室内种子的夜昼变温处理,再以幼苗直播方式造林有利于提高萌发率。
张德楠徐广平黄玉清王静罗艾滢卢清柏何成新
关键词:种子萌发温度土壤含水量喀斯特地区
菌根化技术在广西石漠化退化植被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张中峰周龙武徐广平张德楠滕秋梅顾大形孙英杰何文黄科朝白坤栋陆树华周翠鸣黄玉清罗亚进杨晓
课题来源于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下达的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菌根化技术在广西石漠化退化植被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桂科攻1598016-12)。广西岩溶山区石漠化严重制约广西岩溶区社会和经济发展,近年来...
关键词:
关键词:造林技术石漠化治理
广西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广西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李先琨,黄玉清,苏宗明,冯玲(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541006)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在广西丰富的植物资源中,蕴藏着村用、药用、芳香、纤维、油脂、淀粉、观赏等各类植物资源,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也...
李先琨黄玉清苏宗明冯玲
关键词:水土保持植被资源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