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华
- 作品数:12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淋巴瘤合并实体瘤五例并文献复习
- 2019年
- 目的提高对淋巴瘤合并实体瘤患者的认识。方法收集北京大学首钢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5例淋巴瘤同时合并实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治和转归情况。结果5例淋巴瘤同时合并实体瘤患者中,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霍奇金淋巴瘤1例;合并肠道肿瘤2例,膀胱癌2例,肺癌1例。5例患者的淋巴瘤通过化疗均获得完全缓解;4例患者的实体瘤行根治术联合化疗,其中1例死亡,另1例未行根治术,实体瘤复发死亡。结论淋巴瘤同时合并实体瘤比较少见,应重视患者的临床特点,避免漏诊。
- 余延芳黄燕华王明迪缪琦崔海佳吴道香方志坚
- 关键词:淋巴瘤实体瘤
- 感染HBV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HBV感染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8例有乙肝两对半检测记录的初治DLBCL患者,分为HBV携带者(HBsAg+)31例、HBV既往感染者(HBsAg-/HbcAb+)90例、无HBV感染者(HBsAg-/HbcAb-)118例,接受CHOP样或R-CHOP样方案化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存及化疗期间与化疗结束12个月内肝功能损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患者3年总体生存时间(OS)分别为80.9%、74.3%和84.1%,无统计学差异(P=0.946);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亦无统计学差异(P=0.405)。采用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生存的不良预后因素包括男性、年龄大于60岁、IPI评分高、晚期、未联合利妥昔单抗。三组化疗期间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为36.8%、27.3%、62.1%,HBsAg+组在化疗期间及结束后1~3个月内肝功损害严重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039和0.008。结论 HBsAg-/HBcAb-、HBsAg-/HBcAb+、HBsAg+三组临床特征生存时间相似,采用联合利妥昔单抗的方案化疗能提高全组患者生存。本研究推荐对HBsAg+的DLBCL患者化疗或免疫治疗时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同时建议抗病毒治疗至少须延续至化疗结束后3个月,化疗中与化疗后均须密切监测肝功能、HBV-DNA水平。
- 黄燕华杨晟石远凯杨建良张长弓秦燕刘鹏董梅周生余何小慧
- 关键词:DLBCLHBSAG肝功能损害
- 淋巴瘤治疗后多长时间复查?
- 2010年
- 近十年来,随着靶向治疗药物的问世,尤其是针对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药物出现,淋巴瘤治疗缓解率显著提高。恶性淋巴瘤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有了长足的进展。尽管淋巴瘤病情得到控制。
- 黄燕华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复查长期生存者长时间浅表淋巴结
- 浆细胞骨髓瘤相关骨骼病变的综合治疗方案分析
- 2018年
- 目的分析浆细胞骨髓瘤相关骨骼病变综合治疗方案与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浆细胞骨髓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行不同治疗方案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Karnofsky评分。结果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椎体开放性手术和常规化疗后患者治疗后2周、6个月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降低,Karnofsky评分均提高,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治疗方式对浆细胞骨髓瘤患者治疗均有一定的效果,临床治疗时可综合评估患者身体状况、体征与肿瘤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 方志坚王明迪黄燕华崔海佳吴道香余延芳
- 关键词:浆细胞骨髓瘤综合治疗方案
- HBsAg阴性HBcAb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CHOP与R—CHOP方案化疗的肝功能损害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分析既往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HBsAg(-)HBcAb(+)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在接受CHOP和R—CHOP方案化疗后的肝功能耐受情况。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86例HBsAg(-)HBcAb(+)DLBCL患者,其中CHOP方案组47例,R.CHOP方案组39例,均未给予抗乙肝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周期化疗后及化疗结束后1年内肝功能损害程度。结果CHOP方案组和R-CHOP方案组在第5个周期化疗后,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为28.6%和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而在第1、2、3、4、6个周期化疗后,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HOP方案组和R—CHOP方案组的大部分患者中在不同化疗周期时肝功能正常,均未见Ⅳ度肝功能损害。CHOP方案组和R-CHOP方案组患者在化疗结束后1~3个月肝功能正常者分别占60.0%和68.0%,4~6个月占92.3%和75.0%,7~9个月占90.0%和81.8%,10~12个月占92.3%和9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BsAg(-)HbcAb(+)的DLBCL患者接受CHOP方案或R—CHOP方案化疗时,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均很低,且利妥昔单抗的应用也并未增加患者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因此本研究不支持常规预防性抗乙肝病毒治疗,但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乙肝标志物及HBV—DNA水平。
- 黄燕华何小慧秦燕杨晟吕铮董梅周生余刘鹏张长弓杨建良石远凯
- 关键词:HBCAB
- HBsAg阴性/HBcAb阳性DLBCL患者CHOP与R-CHOP方案化疗的肝功能损害分析
- 目的:探讨既往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HBsAg阴性/HBeAb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接受CHOP和R-CHOP方案化疗时肝功能耐受情况....
- 黄燕华何小慧秦燕杨晟吕铮董梅周生余刘鹏张长弓杨建良石远凯
- 关键词:HBCAB
- 癌前病变一定会变癌吗?
- 2012年
- 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循序渐进的过程,前后一般需要多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无论何种致癌因素,只有在一定量和相当长的时间反复接触后才可能转变成癌。如果癌症是从某些原有良性病变基础上恶变而来,这些原有的良性病变就被称之为癌前病变。癌前病变与癌症有着本质的区别,癌前病变并不是癌,也不是癌症的早期。
- 黄燕华
- 关键词:癌前病变良性病变致癌因素癌症
- 初治Myc/Bcl-2蛋白双表达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初治Myc/Bcl-2蛋白双表达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8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收治的69例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存在Myc肿瘤细胞≥40%同时伴Bcl-2肿瘤细胞≥50%,分为双表达组及非双表达组,对二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应用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盐酸表柔比星,长春新碱,醋酸泼尼松)方案,至少治疗4个周期,进行疗效评估和生存分析。结果同非双表达组相比,双表达组活化B细胞来源更多见,且分期更晚、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更高、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更高、更易出现大肿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双表达组2年总生存(OS)率及2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均显著优于双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Myc/Bcl-2蛋白双表达和IPI评分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双表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活化B细胞来源、分期Ⅲ-Ⅳ期、LDH水平升高、IPI评分3~5分、存在大肿块较非双表达患者更常见,一线应用R-CHOP方案仍有效,但总体预后不佳。
- 王明迪崔海佳吴道香黄燕华马晓彩胡守奎高乃姝余延芳
-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利妥昔单抗
- 感染HBV的DLBCL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 目的:探讨HBV感染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8例有乙肝两对半检测记录的初治DLBCL患者,分为HBV携带者(HBsAg+)31例、HBV既往感染者(HBsAg-/HbcAb+)90例...
- 黄燕华杨晟石远凯杨建良张长弓秦燕刘鹏董梅周生余何小慧
- 关键词:DLBCLHBSAG肝功能损害预后
- 霍奇金淋巴瘤治疗进展被引量:5
- 2013年
- 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随着化疗药物和放射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化、放疗综合治疗的应用,早期HL的5年生存率超过90%。晚期HL的5年无失败生存率为60%~70%。对于早期HL而言,治愈率已经很高,研究方向是在保持现有疗效的基础上,减少化疗周期数、降低放射剂量、缩小照射范围,以降低远期毒性,改善患者的生存状态。对于早期预后不良和晚期HL,复发率仍然很高,近年来国际上研究的方向是寻求合理、个体化的放、化疗综合治疗模式,探索新药和新的化疗方案,以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此外,一些新的靶向药物如抗CD30单抗的复合物,去组蛋白乙酰化抑制剂等也进入了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
- 郏博黄燕华石远凯何小慧
-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化学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