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流清

作品数:231 被引量:926H指数:1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三重三优”学科人才建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6篇期刊文章
  • 58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5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2篇睡眠
  • 28篇睡眠障碍
  • 25篇睡眠剥夺
  • 21篇阿尔茨海默病
  • 19篇痴呆
  • 15篇药物
  • 15篇失眠
  • 13篇神经病
  • 13篇细胞
  • 12篇皮质
  • 11篇蛋白
  • 11篇海马
  • 11篇REM睡眠
  • 10篇血管
  • 10篇REM睡眠剥...
  • 9篇帕金森
  • 9篇帕金森病
  • 9篇莫达非尼
  • 8篇病例
  • 7篇疗法

机构

  • 226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广州军区广州...
  • 3篇上海市精神卫...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兰州军区兰州...
  • 2篇上海长征医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上海市闸北区...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231篇黄流清
  • 157篇赵忠新
  • 53篇庄建华
  • 40篇尹又
  • 28篇彭华
  • 27篇李澎
  • 25篇邵福源
  • 23篇贺斌
  • 23篇吴惠涓
  • 21篇杨月嫦
  • 21篇张琳
  • 18篇李雁鹏
  • 17篇黄树其
  • 16篇王文昭
  • 14篇沈红健
  • 14篇张鹏
  • 11篇赵瑛
  • 9篇黄坚
  • 9篇周晖
  • 8篇李艳成

传媒

  • 14篇中华神经科杂...
  • 12篇卒中与神经疾...
  • 9篇第十二届全国...
  • 8篇临床神经病学...
  • 7篇中国老年学杂...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中国新药与临...
  • 4篇中国临床神经...
  • 4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老年医学与保...
  • 4篇神经疾病与精...
  • 4篇临床和实验医...
  • 4篇家庭用药
  • 4篇中华神经医学...
  • 4篇世界临床药物
  • 4篇第十一届全国...
  • 3篇中华老年医学...
  • 3篇上海医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中华老年心脑...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6篇2015
  • 10篇2014
  • 19篇2013
  • 9篇2012
  • 13篇2011
  • 25篇2010
  • 23篇2009
  • 21篇2008
  • 18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 16篇2004
  • 10篇2003
  • 13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2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洛因白质脑病相关性颅高压一例被引量:2
2010年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2岁,商人。因“反复发作性双侧前额、顶部疼痛伴喷射性呕吐1个月”于2009年6月28日入院。既往曾间断烫吸海洛因8年,后成功戒断3年,发病前10d复吸。体检:体温36.3℃,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颈软,心肺腹(-),双侧视乳头边界不清、静脉充盈,余神经系统(-)。情绪稍低落,无幻觉、妄想,自知力完整。MMSE评分29分。
徐瑾黄流清
关键词:海洛因白质脑病颅高压MMSE评分反复发作性喷射性呕吐烫吸海洛因
IL-1β启动子区多态性增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碍风险
目的 睡眠障碍加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相关的神经病理改变,我们既往研究已证实AD患者睡眠障碍与外周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有关.本研究旨在评估IL-1β启动子区多态性、APOEε4多态性和AD睡眠障碍易感性的关联.方法 1...
尹又刘艳黄流清庄建华赵忠
Alzheimer病与糖代谢异常
2001年
葡萄糖对维护脑功能有特殊的作用。Alzheimer病存在脑局灶区性糖代谢下降 ,且与认知障碍有关 ,其机制主要是胰岛素信号转导异常 ,与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相似。但糖尿病与Alzheimer病的关系尚无定论 ,值得进一步研究。
黄流清
关键词:ALZHEIMER糖代谢胰岛素血糖
食欲素在阿尔茨海默病睡眠障碍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近年来对于阿尔茨海默患者睡眠障碍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研究都提及到食欲素(orexin)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食欲素与睡眠的关系,以及食欲素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关系进行探索,综述了食欲素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碍中的研究现状。
舒文锐潘霄赵忠新庄建华李澎黄流清尹又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睡眠障碍
氯酯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评价氯酯醒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用氯酯醒进行12周的治疗(0.2Tid),治疗前后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量表(CDR)及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氯酯醒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MMSE、CDR及ADL分数分别改善4.69、0.82和4.71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在用药初期3例出现血压轻度升高,2例出现头晕、头痛,1例出现胃部不适、恶心,2例出现兴奋或失眠等症状。结论氯酯醒能有效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对患者的认知功能、痴呆程度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改善,且安全性较好。
付剑亮孙晓江赵玉武黄流清邵福源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药物评价氯酯醒
教会医学生编写“故事”——神经病学的教学查房体会
2012年
神经病学教学查房是医学生从书本理论走向临床实践的第一步。神经病学内容繁杂,诊断治疗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诊断分定位和定性诊断,更加注重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在教学查房中融入不同的教学模式,如何让医学生在神经科疾病的接诊,查体及疾病分析、诊断和治疗中,
彭华李艳成贺斌黄流清陈瑛靳哲赵忠新
关键词:神经病学教学查房
硬脑膜动静脉瘘致慢性颅内高压一例报告被引量:2
2004年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因反复双眼发作性视物模糊伴进行性视力减退,于2003年9月入院.同年3月始,无诱因反复发生双眼视物模糊,数秒钟后自行缓解,伴进行性双眼视力减退,1个月后双眼视力从1.0降至左0.6、右0.1.无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无阳性体征,当地医院拟诊"视神经乳头炎",经甲基泼尼松龙1000 mg静脉滴注×3 d,氟美松10 mg静滴×3 d等治疗,视力恢复.1个月后,在激素维持治疗下,视力再度下降至右眼光感,左0.2,经眼科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示,"右视神经萎缩,左视神经缺血性病变",经改善循环、激素及中药治疗视力未恢复,而完全丧失.
黄流清赵瑛黄晨光
关键词:双眼视视物模糊视力减退颅内高压硬脑膜动静脉瘘发作性
夜间不同时间睡眠剥夺对健康男性血清皮质醇及焦虑情绪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研究夜间两种不同时间的短期睡眠剥夺(SD)后健康青年男性血清皮质醇及焦虑情绪的变化,探讨轮班对机体生理节律的影响。方法SD分为两种方式:下半夜SD(24h允许睡眠时间0:00~3:00)和上半夜SD(24h允许睡眠时间3:00~6:00)。筛选10名健康青年男性先进入下半夜SD阶段,经过8天正常睡眠洗脱后,再进入上半夜SD阶段。每个SD阶段包括6天,即实行SD前1天、连续实行SD4天和恢复性睡眠1天。每个SD阶段中每日晨7:00抽取空腹血检测血清皮质醇浓度,同时进行状态焦虑量表评分。结果两种方式的SD均可引起皮质醇浓度下降(P<0.05);对同时间进程的皮质醇浓度进行配对t检验,发现SD4天后,下半夜SD的皮质醇浓度与上半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睡眠1夜后两组的皮质醇浓度均上升至基线水平(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下半夜SD时受试者的皮质醇浓度与SD天数呈负相关(r=-0.9547,P=0.012),上半夜SD时受试者的皮质醇浓度与SD天数无相关性(r=-0.3269,P=0.591)。两种方式SD的焦虑状态评分增高(P<0.01),且与SD天数呈正相关(下半夜SD:r=0.9903,P=0.001;上半夜SD:r=0.9460,P=0.015);恢复睡眠1夜后两组焦虑状态评分亦迅速下降,但仍然高于基线水平(P<0.05)。结论下半夜SD导致血清皮质醇的分泌减少更为明显,提示不同睡眠时间窗睡眠缺失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活性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在设计社会轮班系统时,应尽量避免在3:00~6:00进行睡眠剥夺,以保护人体的正常生理节律。
吴惠涓赵忠新黄流清叶伟民庄建华张鹏李雁鹏
关键词:睡眠剥夺皮质醇焦虑
2例僵人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表现
目的:僵人综合征(Stiffperson syndrome,SPS)是一种非常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由于发病率极低,关于其电生理表现报道很少。本文对近年本科收治的两例僵人综合症患者,通过对其进行的尽可能全面的神经电生理...
郑莹杨月嫦郑方源黄流清赵忠新
快速眼球运动睡眠剥夺及γ-氨基丁酸能药物干预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建立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剥夺和下丘脑穹隆周围核微量渗析大鼠模型,研究不同程度REM睡眠剥夺和恢复对SD大鼠认知功能、下丘脑泌素(Hcrt)能系统和γ-氨基丁酸(GABA)能系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REM睡眠剥夺组,REM睡眠剥夺组又分非手术对照组(nonOP)、假手术对照组(Sham)、GABA。受体拮抗剂SR-95531组(SR)和GABA再摄取抑制剂NO-711组(NO)。采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MMPM)建立REM睡眠剥夺SD大鼠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在不同程度REM睡眠剥夺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下丘脑Herr神经元数量形态和原癌基因(Fos)表达、下丘脑GABA的A型受体α1(GABAARα1)亚单位表达累积吸光度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下丘脑GABA和谷氨酸(Glu)含量。建立穹隆周围核微量渗析SD大鼠模型,观察GABAA受体拮抗剂SR-95531和GABA再摄取抑制剂NO-711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REM睡眠剥夺导致nonOP组和Sham组SD大鼠认知功能下降、下丘脑外侧区Fos阳性细胞总数和Fos—Hcrt双阳性细胞(F^+&H^+)数量增加、下丘脑GABA含量和GABAARα1表达增加,且变化程度均与REM睡眠剥夺时间长短呈正相关。但上述指标的变化都能够在不同程度睡眠恢复后得以修正。NO组与对照组比较,睡眠剥夺期间认知功能下降、下丘脑外侧区Fos阳性细胞总数和F^+&H^+数量增加(F=9.56、12.14、10.12,P〈0.05),且增加程度均与REM睡眠剥夺时间长短呈正相关;但睡眠恢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R组与对照组比较,睡眠剥夺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睡眠恢复期间认知功能下降、下丘脑外侧区Fos阳性细胞总数和F^+&H^+数量增加(F=12.03、11.38、8.36,均P〈0.05)。SR组GABA含量和GABAARα1表达在全部5个时间点均明显�
李振赵忠新黄流清向正华张琳张鹏李雁鹏吴惠涓庄建华王文昭贺斌
关键词:睡眠剥夺Γ-氨基丁酸神经肽类细胞内信号肽和蛋白质类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