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ncRNA CYTOR/miR-193b-3p/HMGB1轴调控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MOLT-4增殖与凋亡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lncRNA CYTOR对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正常骨髓基质细胞系HS-5和T-ALL细胞系(CCRF-CEM、MOLT-4、CEM-C1),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细胞中lncRNA CYTOR、miR-193b-3p和HMGB1 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HMGB1蛋白表达。分别转染si-CYTOR、miR-193b-3p mimics、si-HMGB1及共转染si-CYTOR与anti-miR-193b-3p至MOLT-4细胞,以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Bax和Bcl-2、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CYTOR与miR-193b-3p、miR-193b-3p与HMGB1的调控关系。结果 与HS-5细胞比较,T-ALL细胞系(CCRF-CEM、MOLT-4、CEM-C1)中lncRNA CYTOR、HMGB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升高,miR-193b-3p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调lncRNA CYTOR、上调miR-193b-3p或下调HMGB1后,MOLT-4细胞增殖受到抑制,Bcl-2蛋白表达降低,凋亡率和细胞中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CYTOR竞争性吸附miR-193b-3p,HMGB1是miR-193b-3p的靶基因。上调HMGB1表达可逆转lncRNA CYTOR对T-ALL细胞MOLT-4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敲低miR-193b-3p可逆转lncRNA CYTOR对MOLT-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结论 lncRNA CYTOR在T-ALL细胞系中表达上调,其可能通过竞争性吸附miR-193b-3p进而上调HMGB1的表达来促进T-ALL细胞增殖,并阻碍细胞凋亡,其有可能成为T-ALL治疗的分子靶点。
- 杨春燕王海燕黄倩程盼盼李玲陈璐璐刘海惠张顥
- 关键词:HMGB1细胞增殖凋亡
-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41例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包括霍奇金淋巴瘤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5例。采用化疗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血小板生成素(TPO)或化疗药物+G-CSF的动员方案。移植前预处理方案:26例患者采用BEAM方案+地西他滨,12例采用BEAM方案,3例采用BEAM方案+西达苯胺。观察患者无进展生存(PFS)及总生存(OS)、相关并发症、移植后转归,以及临床分期、B症状、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结外累及部位、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LDH)、β_(2)-微球蛋白(β_(2)-MG)、移植方案、移植前状态对移植后OS及PFS的影响。结果41例患者中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疾病获得完全缓解37例(90.24%),部分缓解2例(4.88%),未评估2例(4.88%)。24例干细胞采集资料完整的患者采集的中位有核细胞计数12.74×10^(8)/kg[(3.91~22.68)×10^(8)/kg],中位CD34阳性细胞数为6.74×10^(6)/kg[(0.91~50.47)×10^(6)/kg]。全部41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位血小板植入时间为11 d(7~32 d),中位粒细胞植入时间为9 d(8~16 d)。41例患者移植后疾病均获得完全缓解,无一例发生移植相关死亡。至随访结束,无疾病进展33例,死亡8例。患者移植后12、24、72个月OS率分别为93.4%、85.3%和60.9%,PFS率分别为93.3%、84.0%、84.0%。中位PFS及OS时间均为未达到。不同性别、临床分期、B症状、IPI评分、结外累及部位、血红蛋白、LDH、β_(2)-MG、移植前状态患者OS及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移植前预处理方案为BEAM方案+地西他滨患者PFS及OS均优于单用BEAM方案患者(均P<0.05)。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具有较好的效果。BEAM方案+地西他滨预处理方案较单用BEAM方案可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
- 张晶晶黄玉黄倩刘磊刘海惠任赛赛王海燕杨春燕贾路吕琳琳李颖宋东晓张颢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淋巴瘤
- F85.Rosai-Dorfman病长期误诊成人Still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张颢宋东晓王海燕黄倩杨春燕贾路王淑华张晶晶黄玉程玉芝
- 文献传递
-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目的:探讨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并提高诊疗水平。方法:报告1例以脾大和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结果:患者,女,57岁,临床表现为...
- 张颢张晶晶王淑华杨春燕贾路王海燕黄倩黄玉程玉芝宋东晓
- 关键词: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学检查
- 文献传递
-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胱抑素C及白细胞介素-17联合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 2023年
-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胱抑素C(CysC)及白细胞介素(IL)-17联合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发现血清HMGB1、CysC及IL-17在MM患者中异常高表达,且与病情进展及肾损伤存在密切联系,三者联合检测诊断MM患者并发肾损伤的效能较高。
- 杨春燕黄倩程盼盼陈璐璐贾燕张顥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肾损伤高迁移率族蛋白B1胱抑素C白细胞介素-17
- 伊沙佐米为基础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效果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以伊沙佐米为基础的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以伊沙佐米为基础方案治疗的3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7例复发难治,15例初治。治疗方案包括ID(伊沙佐米+地塞米松)、IRD(伊沙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ICD(伊沙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方案。分析复发难治、初治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复发难治患者总反应率(ORR)达52.9%(9/17),其中6例完全缓解(CR),2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1例部分缓解(PR)。硼替佐米难治者的ORR为40.0%(4/10)。可评估疗效的初治患者ORR为100.0%(14/14),其中9例CR,2例VGPR,3例PR。32例患者治疗后,2例(6.2%)患者发生Ⅲ~Ⅳ级不良反应(1例带状疱疹、1例血小板减少),所有患者在以伊沙佐米为基础方案治疗中均未发生Ⅲ~Ⅳ级周围神经病。结论伊沙佐米治疗初治和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 于明晓刘海惠任赛赛杨春燕黄倩陶艳玲张颢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 急性白血病患者WT1基因定量监测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通过检测WT1基因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APL)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中、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反应和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63例,其中不包含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SYBR Green I定量RT-PCR方法检测63例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WT1基因的表达。结果:WT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高表达,在低危组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中危组和高危组(P <0.05)。WT1基因在中危组与高危组中的表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中、高危组病人经1疗程正规治疗后,缓解组的WT1基因表达量与未缓解组相比明显下降(P <0.05)。在中、高危组病人中,首次治疗未缓解的病人,给予再次诱导治疗达到缓解病人的WT1基因表达量明显低于未缓解组(P <0.05)。在中高危组病人中,WT1低表达的患者治疗后2年总体生存时间(OS)较未缓解病人明显延长(P <0. 05)。结论:检测WT1基因的表达可有助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低、中、高危分群,也有助于评价中、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
- 窦翠云张继磊黄倩杨春燕程盼盼刘磊李四萍张颢
- 关键词:WT1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预后
- 以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达雷妥尤单抗单独或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的19例MM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独使用达雷妥尤单抗2例,达雷妥尤单抗联合来那度胺+地塞米松(DRD)方案6例,联合脂质体多柔比星+地塞米松(DVD)方案1例,联合地塞米松+环磷酰胺+依托泊苷+顺铂(DECP)方案2例,联合伊沙佐米+地塞米松(ID)方案3例,联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BD)方案2例,联合地塞米松(DD)方案3例,分析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8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1例,部分缓解(PR)5例,疾病稳定(SD)1例,疾病进展(PD)4例,总反应率(ORR)73.7%(14/1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10.42个月(95%CI 8.04~12.79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52.06个月(95%CI 37.85~66.27个月)。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3例,3级淋巴细胞减少3例,2级贫血5例,2级恶心、呕吐7例,输液相关不良反应7例。结论以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MM患者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 马欣颖黄倩杨春燕黄玉贾路刘磊张晶晶任赛赛张颢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药物疗法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戈谢细胞增多1例报告
- 2013年
- 患者女,35岁,2012年2月18日因“髋关节疼痛4个月”就诊。患者就诊前4个月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髋关节疼痛,有时伴有鼻出血,左上腹不适,无发热、盗汗、消瘦等症状,院外治疗效果差,遂来我院就诊。入院后查体: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肋下未触及,脾大,肋下5cm可触及,质韧,无压痛,双髋部压痛,活动受限,双侧Gaenslen试验阳性。
- 王海燕黄倩张颢
-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增多髋关节疼痛就诊前上腹不适皮肤黏膜
- RDW-SD、NLR及FIB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关系及预测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NLR)及纤维蛋白原(FIB)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20例MM初诊患者,随访时间为24个月,其中存活62例(生存组)、死亡58例(死亡组),对比两组患者的RDW-SD、NLR及FIB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三项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时预测MM患者随访结局的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MM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20例初治MM患者中,生存组患者的RDW-SD、NLR、FIB测定值均显著低于死亡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DW-SD+NLR+FIB预测MM患者不良结局的灵敏度为88.96%、特异度为84.5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9;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M患者年龄≥60岁、国际分期体系(ISS)分期为Ⅲ期、β2-MG≥3500 ng/ml、RDW-SD升高、NLR增大、FIB升高会增大MM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均P<0.05)。结论初治MM患者的RDW-SD、NLR、FIB三项指标与患者不良预后结局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联合应用对于预测患者预后结局具有一定的价值。
- 黄倩杨春燕王海燕黄玉程盼盼张颢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纤维蛋白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