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建云

作品数:135 被引量:44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社会发展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5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4篇细胞
  • 22篇皮肤
  • 19篇疗效
  • 15篇湿疣
  • 15篇尖锐湿疣
  • 13篇强脉冲光
  • 12篇血管
  • 12篇臭氧
  • 10篇皮损
  • 10篇皮炎
  • 10篇教学
  • 9篇纤维细胞
  • 9篇成纤维细胞
  • 8篇蛋白
  • 7篇性病
  • 7篇原体
  • 7篇支原体
  • 6篇银屑
  • 6篇银屑病
  • 6篇增殖

机构

  • 130篇中南大学湘雅...
  • 17篇中南大学
  • 6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长沙市第四医...
  • 3篇深圳市龙华区...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34篇鲁建云
  • 104篇黄进华
  • 81篇陈静
  • 60篇左成忻
  • 60篇向亚平
  • 39篇谭丽娜
  • 27篇康健
  • 26篇杨盛波
  • 22篇廖朝晖
  • 20篇高丽华
  • 14篇耿雪瑞
  • 14篇黄健
  • 13篇于小峰
  • 11篇吴志强
  • 10篇欧阳泽辉
  • 9篇罗翔
  • 8篇赵婧
  • 7篇严开林
  • 7篇向亚萍
  • 6篇潘伊枝

传媒

  • 20篇中南大学学报...
  • 16篇实用预防医学
  • 9篇临床皮肤科杂...
  • 7篇中华皮肤科杂...
  • 5篇中国现代医学...
  • 5篇2010中华...
  • 4篇中国麻风皮肤...
  • 4篇医学临床研究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中外医学研究
  • 2篇中国男科学杂...
  • 2篇中国药房
  • 2篇岭南皮肤性病...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河南医药信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湖南中医学院...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4篇2019
  • 1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25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8篇2005
  • 11篇2004
1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竹黄颗粒剂Ⅱ对银屑病患者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检测血热(肝郁)型银屑病患者经竹黄颗粒剂Ⅱ治疗前后神经生长因子(NGF)及NGF受体水平,探讨竹黄颗粒剂Ⅱ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治以竹黄颗粒剂Ⅱ号、银屑灵冲剂;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检测血清NGF、皮肤NGF及受体P75、P140表达水平。【结果】①竹黄颗粒剂Ⅱ可改善患者DQOLS评分,且优于银屑灵组(P〈0.05);②竹黄颗粒剂Ⅱ号可降低患者皮肤NGF及受体的表达,与银屑灵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两组血清NGF水平与健康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前后对比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竹黄颗粒剂Ⅱ治疗肝郁血热型银屑病有较好疗效,降低NGF及受体的表达、调节情志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向亚平向丽萍欧阳恒杨志波鲁建云黄进华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受体神经生长因子
强脉冲光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部分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对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采用不同能量强脉冲光照射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
耿雪瑞黄进华康健欧阳泽辉于小峰鲁建云陈静谭丽娜
关键词:强脉冲光成纤维细胞细胞增殖ERK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1
文献传递
ERK信号通路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强脉冲光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影响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对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采用不同能量强脉冲光照射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变化,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分泌变化。在抑制剂干预研究中,应用ERK抑制剂PD98059、强脉冲光+PD98059分别处理成纤维细胞,观察细胞增殖及磷酸化ERK的变化。结果:与未照射组比较,10、18、27、36 J/cm^2的强脉冲光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无影响(P>0.05),当能量为72J/cm^2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增强(P<0.05),磷酸化ERK表达明显减少,TGF-β1分泌显著增加(P<0.05);ERK抑制剂PD98059能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降低磷酸化ERK水平。结论:72J/cm^2强脉冲光可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其机制是通过促进TGF-β1分泌,而不是通过ERK信号通路。
耿雪瑞黄进华康健欧阳泽辉于小峰鲁建云陈静谭丽娜
关键词:强脉冲光成纤维细胞细胞增殖ERK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1
三联疗法治疗包皮过长的尖锐湿疣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将72例包皮过长的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三组。I组:30例采用电灼、γ-干扰素局部注射和包皮环切术联合治疗(三联疗法);II组:20例采用电灼、γ-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二联疗法);III组:22例采用单纯电灼治疗。3个月和6个月对比三组的疗效。结果:3个月:I组I、I组的疗效与III组的疗效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χ2=9.675;χ2=4.014;P<0.05),I组与II组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946;P>0.05);6个月:I组与II组I、II组的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4.861;χ2=19.338;P<0.05),II组与III组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752;P<0.05)。联合使用电灼、γ-干扰素和包皮环切术是治疗包皮过长的尖锐湿疣较好方法。
左成忻万波黄进华鲁建云廖朝晖陈静
关键词:包皮过长尖锐湿疣电灼术Γ-干扰素包皮环切术
皮肤血管瘤治疗方法
血管瘤是起源于中胚叶的血管内皮细胞形成的肿瘤,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即可出现,是一种在婴幼儿中发病最高的先天性皮肤或皮下组织的良性血管病变。好发于头部及四肢体表浅部,亦可见于黏膜肢、肌肉,骨骼,甚至颅内等特殊部位。血管瘤的种类...
高冯黄进华鲁建云陈静左成忻向亚平杨盛波谭丽娜康健
文献传递
医学本科生对临床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理解和要求被引量:15
2003年
对医学本科生医学专业课实行双语教学是近 1~ 2年开展的新的教学手段 ,有关经验不多。为了解医学本科生对临床专业课实行双语教学的理解和要求 ,我们随机选择了 2 0 0名正在进行医学专业课学习的大学四年级医学生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 ,共收回有效问卷答卷 1 93份 ,在对双语教学的理解、对双语教学必要性的认同、对双语教学授课方式的要求和对双语教师的要求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
黑明燕旷寿金刘备战鲁建云
关键词:医学本科生双语教学
皮肤老化模型的建立及IPL治疗作用的研究
目的:提供合理、可行的皮肤老化实验模型,观察强脉冲光(IPL)对老化皮肤的治疗作用,并研究其治疗机制。方法:采用高浓度D-半乳糖连续皮下注射,同时联合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小鼠背部皮肤6星期,加速...
黄进华王斌李可罗翔鲁建云陈静左成忻杨胜波
臭氧油外用治疗腋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臭氧油外用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5例腋臭患者(按Park和Shin分级标准评为2级36例、3级29例)局部外用臭氧油2个月(每晚一次),随访6个月,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1个月2级组、3级组治愈率均为100%。随访6个月时,2级组治愈率94.44%,3级组治愈率8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38,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臭氧油外用治疗腋臭安全、有效。
秦桂芝杜红娇高丽华曾金容窦建华向亚平黄进华鲁建云
关键词:腋臭
医用臭氧油通过抑制FcεRI/Syk信号通路缓解DNCB诱导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臭氧被广泛用于治疗过敏性皮肤病,如湿疹、特应性皮炎和接触性皮炎。然而其具体的机制仍然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医用臭氧油对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诱导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小鼠均用DNCB处理。采用DNCB建立ACD样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基础油组、医用臭氧油组、FcεRI过表达质粒(FcεRI-OE)组和FcεRI空质粒(FcεRI-NC)组;基础油和医用臭氧油组分别采用同等剂量基础油和医用臭氧油进行处理,FcεRI-OE组和FcεRI-NC组分别皮内注射25μg FcεRI过表达质粒和空质粒。记录皮损每日的变化,并使用反射共聚焦显微镜(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e,RCM)评估皮损厚度和炎症改变,同时对皮损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RNA测序(RNA-sequencing,RNA-seq)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检测及分析。结果:医用臭氧油显著减轻了DNCB诱导的ACD样皮炎,并降低了IFN-γ、IL-17A、IL-1β、TNF-α和其他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均P<0.05)。RNA-seq分析显示医用臭氧油显著抑制了DNCB诱导的FcεRI/Syk信号通路的激活,后续通过real-time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得到证实(均P<0.05)。与臭氧油组和FcεRI-NC组相比,FcεRI-OE组的IFN-γ、IL-17A、IL-1β、IL-6、TNF-α和其他炎症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FcεRI-OE组FcεRI和Syk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医用臭氧油通过抑制FcεRI/Syk信号通路显著改善ACD样皮炎,减轻DNCB诱导的ACD样皮炎。
付志兵谢雅洁曾丽月高丽华高丽华谭丽娜谭丽娜谭丽娜鲁建云
关键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强脉冲光对小鼠皮肤胶原合成的影响
2010年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IPL)对小鼠皮肤胶原合成的影响,探讨强脉冲光嫩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能量密度为32J/cm2强脉冲光照射小鼠背部皮肤,左侧为对照,右侧采用强脉冲光照射,分别于照射后1天,7天,14天,28天切取皮肤样本,行HE染色,苦味酸-酸性品红法(V.G染色)观察皮肤组织及胶原变化。结果:与对照部位比较,IPL照射对真皮厚度无明显改变(P〈0.05);照射后1天、7天两侧皮肤胶原含量无明显改变(P〉0.05),14天及28天后照射部位皮肤胶原明显增加(P〈0.05)。结论:强脉冲光可促进皮肤胶原含量增加。
欧阳泽辉黄进华康健于小峰耿雪瑞鲁建云陈静
关键词:强脉冲光HE染色胶原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