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平
- 作品数:41 被引量:194H指数:8
-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NLRP3炎症小体及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检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NLRP3炎症小体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它们在梅毒血清固定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运用qRT-PCR检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及健康人的PBMCs中NLRP3炎症小体及相关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并用ELISA检测上述两组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和IL-18水平。结果梅毒血清固定患者PBMCs中NLRP3、ASC、Caspase-1、IL-1β和IL-18mRNA表达明显低于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同时血清中IL-1β和IL-18的含量也低于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NLRP3炎症小体及下游细胞因子表达下调,提示梅毒血清固定的形成可能与患者的天然免疫异常有关。
- 鲁东平鲁东平王芬张荣王芬魏少凤刘婷梁瑞贾婕
- 关键词:梅毒血清固定白介素-1Β白介素-18
- 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着色芽生菌病被引量:4
- 2017年
- 报告1例云贵高原地区由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着色芽生菌病。患者男,38岁,农民。左小腿异物刺伤后皮肤出现丘疹、溃疡、增生伴疼痒8年。皮肤科检查:左小腿踝部至膝关节之间见大片界限清楚的红褐色斑块,边缘隆起,表面凹凸不平,呈肉芽肿样或疣状增生,并有溃疡、瘢痕形成或黄色厚痂覆盖,痂皮下有脓性或血性分泌物渗出,味腥臭。皮损组织病理:表皮假上皮瘤样增生,可见慢性肉芽肿样改变,真皮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混合浸润,形成微脓肿,PAS染色其内可见成簇棕色厚壁孢子。取真菌培养菌落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及r DNA ITS区测序鉴定为Fonsecaea monophora。诊断: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着色芽生菌病。
- 秦琴晏文鲁东平孙东升贾常莎陈雷刚谌宏运张信江
- 关键词:着色芽生菌病RDNAITS序列
- 妊娠期梅毒7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梅毒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妊娠期梅毒患者按首次筛查时的孕周(是否>孕28周)、分娩时的血清TRUST滴度(是否<1∶8)及有无进行规范治疗进行分组,分析梅毒孕产妇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①筛查孕周<28周组先天梅毒的发生率为5.36%(3/56);孕周≥28周组先天梅毒的发生率为35.71%(5/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分娩时孕母的血清TRUST滴度<1∶8组先天梅毒的发生率为2.04%(1/49);滴度≥1∶8组先天梅毒的发生率为53.85%(7/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规范治疗组发生不良妊娠结局者占5.00%(2/40),未治疗组占73.33%(2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先天梅毒的发生率分别为2.50%(1/40)和23.33%(7/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孕产妇未早期筛查、分娩时血清学TRUST滴度高(滴度≥1∶8)及未规范治疗是发生先天梅毒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
- 王芬鲁菊香梁水英鲁东平
- 关键词:妊娠期梅毒先天梅毒
- 以组织样麻风瘤为表现的瘤型麻风复发1例被引量:1
- 2008年
- 1963年Wade首次报告了组织样麻风瘤,并认为主要见于砜类药物长期治疗,但治疗不充分、病情恶化或复发的患者,可能与氨苯矾耐药有关,为瘤型麻风和界线类偏瘤型麻风的一种特殊表现。组织样麻风瘤临床较少见,而瘤型麻风18年后复发,并表现为组织样麻风瘤更为少见,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 鲁东平袁伟张庆波郑庭铭张信江
- Toll样受体2 Arg677Trp和Arg753Gln基因多态性与梅毒治疗后血清学试验阳性相关性研究
- 2020年
- 目的:研究TLR2胞内信号传导区域内Arg677Trp、Arg753Gln基因多态性是否与梅毒治疗后患者的血清学阳性结果相关。方法:采用PCR-RFLP对实验组1的100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实验组2的50例梅毒治疗后TPPA阳性而TRUST阴性的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检测;部分判定困难的标本进一步采用DNA测序证实。结果:所有样本均未检测到TLR2 Arg677Trp基因多态性。对照组无Arg753Gln基因多态性,实验组1有1例(1%)TLR2 Arg753Gln基因多态性,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X^2=1.01,P=0.316);实验组2有6例(12%)TLR2 Arg753Gln基因多态性,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X^2=12.50,P<0.01)。结论:目前未发现TLR2 Arg677Trp和Arg753Gln基因多态性与梅毒血清固定相关。梅毒规范治疗后出现TPPA阳性TRUST阴转的现象,可能与TLR2Arg753Gln基因多态性相关。
- 鲁东平鲁东平王芬张荣王芬陆小兰
- 关键词:TOLL样受体2基因多态性梅毒血清学试验
- Q-开关激光对黄褐斑动物模型黑素细胞病理形态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Q-开光1064nm Nd:YAG激光不同能量照射对黄褐斑动物模型表皮黑素细胞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用Q-开关1064nm Nd:YAG激光不同能量和频率照射黄褐斑动物模型背部皮肤,分别于激光照射前和照射后不同阶段取材,通过HMB45免疫组化染色法,光镜观察豚鼠表皮黑素细胞的变化。结果:第一次激光照射后即刻可见高能量两组黑素阳性细胞减少,第5次激光照射后即刻可见低能高频组黑素阳性细胞减少。与术前比较,低能量密度低频率照射组黑素细胞阳性细胞数无显著差异。5次治疗后软件分析结果显示,高能高频、高能低频和低能高频组与照射前比较黑素细胞阳性目标个数、平均数密度、平均光密度下降,但平均灰度值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能量密度Q-开光Nd:YAG激光照射对表皮黑素细胞的影响大于低能量密度,当其超过一定阈值时能高能量高频率可导致黑素细胞的损伤和减少。从而为临床应用Q-开关1064nm Nd:YAG激光治疗色素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 杨鹏杨慧兰麦跃戴勇孙林潮鲁东平
- 关键词:黑素细胞黑素光镜动物模型
- TLR4和TLR9mRNA在麻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TLR4和TLR9mRNA在麻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运用SYBRGreen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麻风现症患者(30例)与已痊愈患者(30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4和TLR9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正常人作比较。结果 TLR9mRNA在麻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已痊愈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但痊愈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且TLR4mRNA在麻风现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与痊愈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LR9mRNA在麻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表达明显升高,提示TLR9mRNA可能是麻风杆菌的特异识别受体,TLR9可能参与了机体感染麻风分枝杆菌后的免疫反应。TLR4是否参与了机体感染麻风分枝杆菌后的免疫反应尚有待于进一步论证。
- 罗丽刘源张信江龚少智容荣贾长莎孔晓东鲁东平杨宪鲁张庆波王宝仁刘放鸣
- 关键词:TOLL样受体4TOLL样受体9外周血麻风
- 深圳地区白癜风患者高能紫外光最小红斑量测定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测定深圳地区白癜风患者高能紫外光最小红斑量(MED)。方法:以针对性光疗系统(Dualight targeted Phototherapy System)UV120-2的UVB为光源,测定92例白癜风患者腹部正常皮肤的MED值。结果:92例患者MED值范围90~300 mJ/cm。,中位数180 mJ/cm^2。Ⅲ型皮肤28例,MED值中位数135 mJ/cm^2;Ⅳ型皮肤64例,MED值中位数180 mJ/cm^2。Ⅳ型皮肤MED值显著高于Ⅲ型皮肤(Z=-6.308,P<0.05)。男59例,MED值中位数180 mJ/cm^2;女33例,MED值中位数150 mJ/cm^2。男女MED值无统计学差异(Z=-1.81,P>0.05)。Ⅲ型皮肤:男13例,女15例,男女MED值无统计学差异(Z=-0.671,P>0.05)。Ⅳ型皮肤:男46例,女18例,男女MED值亦无统计学差异(Z=-0.584,P>0.05)。不同年龄组间和不同户外停留时间组间ME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日光反应类型是决定MED的重要因素。
- 李湘辉吴轶西周佳慧张荣鲁东平邓伟
- 关键词:紫外光高能NM最小红斑量白癜风
- 疑似先天梅毒新生儿血浆梅毒螺旋体DNA定量检测及随防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在疑似先天梅毒随访中的价值。方法 60例疑似先天梅毒病例在出生后的1月内,行血浆FQ-PC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19S-IgM-TP-PA(只做一次)检测。在3、6、9、12、15、18月龄时进行血浆TP DNA、血清学TRUST和TPPA随访,当TRUST和TPPA均阴性时,则终止随访。采用SPSS18.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例疑似先天梅毒新生儿1月龄时,TRUST阳性的有51例,滴度均≤1:4;TPPA均阳性;19S IgM-TPPA均阴性。疑似先天梅毒新生儿中,阳性病例的TPDNA拷贝量在10^2~10^3copies/mL。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在1、3、6、9月龄时的总阴转率有明显差异(P〈0.05);在1、3月龄时FQ-PCR总转阴率最高,分别为75.00%、96.67%;6月龄时FQ-PCR和TRUST检测全部阴转;TPPA在1、3、6、9月龄总阴转率最低,12月龄全部阴转。结论 FQ-PCR定量检测血浆中TP DNA是一种敏感的方法,可应用于疑似先天梅毒的随访。
- 鲁东平沈全才秦琴付敏杨鹏张荣李湘辉贾婕
- 关键词:新生儿血浆
- 中药熏蒸配合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老年瘙痒症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老年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采用中药熏蒸并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对照组52例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随访1个月,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7%和5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复发率分别为8%和3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熏蒸配合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老年瘙痒症有良好效果。
- 鲁东平张荣付敏李湘辉
- 关键词:中药熏蒸氟芬那酸丁酯软膏瘙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