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绍冲

作品数:99 被引量:715H指数:17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8篇苹果
  • 15篇土壤
  • 14篇平邑甜茶
  • 14篇果实
  • 12篇果园
  • 11篇施肥
  • 9篇氮素
  • 9篇尿素
  • 9篇红富士
  • 9篇富士苹果
  • 8篇乙烯受体
  • 8篇N-
  • 7篇砧木
  • 7篇红富士苹果
  • 7篇15N-尿素
  • 6篇养分
  • 6篇园土
  • 6篇中间砧
  • 6篇果实成熟
  • 6篇果园土壤

机构

  • 89篇山东农业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4篇山东省果树研...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泰山职业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5篇魏绍冲
  • 67篇姜远茂
  • 38篇葛顺峰
  • 29篇彭福田
  • 13篇门永阁
  • 13篇沈向
  • 12篇毛志泉
  • 11篇周乐
  • 11篇陈学森
  • 11篇胡艳丽
  • 9篇陈倩
  • 8篇王文莉
  • 8篇李洪娜
  • 8篇陈汝
  • 7篇陈晓流
  • 7篇房祥吉
  • 6篇周恩达
  • 5篇吴树敬
  • 5篇王富林
  • 5篇李晶

传媒

  • 17篇园艺学报
  • 12篇植物营养与肥...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山东农业科学
  • 5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果树学报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天津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植物生理与分...
  • 1篇菌物学报
  • 1篇全国农业同位...
  • 1篇第二届全国稳...

年份

  • 3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16篇2013
  • 20篇2012
  • 9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冬枣两个ACC氧化酶基因的cDNA克隆及其表达模式被引量:7
2008年
根据植物ACC氧化酶(ACO)家族的氨基酸和核苷酸保守区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采用3′RACE技术从半红期冬枣果实中分离了两个ACO同源基因片段,随后通过PCR技术进一步获得了两个包含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及3′端非编码区(UTR)序列的ACO基因的cDNA,即ZjACO1和ZjACO2。两个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EU216549和EU216550,其大小分别为1115bp和1105bp,编码蛋白大小分别为319个和321个氨基酸。ZjACO1和ZjACO2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分别为79.4%和84.0%。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这两个基因在冬枣叶片中不表达,在果实不同发育阶段中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异。
魏绍冲陈汝赵相娟张静
关键词:冬枣ACC氧化酶果实克隆
一种有限覆盖定位间作改良重茬果园土壤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限覆盖定位间作改善重茬果园土壤的方法,是在种植苹果树苗后的果园空地上沿着苹果树苗种植行的方向播种有益间作物的种子;播种完有益间作物种子后,彻底清理果园中的杂草,并在播种有益间作物的地表平铺覆盖黑色遮阳网;...
沈向李秀丽王荣王增辉王文莉魏绍冲陈学森毛志泉
不同苹果砧木的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被引量:42
2012年
【目的】研究不同苹果砧木对土壤根际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采用微生物稀释平板培养法对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八棱海棠(M.micromalus Makino)、楸子(M.prunifolia(Willd)Borkh.)、新疆野苹果(M.sievesii(Ledeb.)Roemer)、东北山荆子(M.baccata Borkh.)等5种苹果砧木土壤根际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不同苹果砧木土壤根际微生物各生理类群数量差异显著,并且都以细菌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不同苹果砧木土壤根际蔗糖酶、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各异。皮尔逊相关分析得知,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选择合适的苹果砧木,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提高,从而为苹果树生长创造良好的微生态环境。
陈汝王海宁姜远茂魏绍冲陈倩葛顺峰
关键词:苹果砧木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
一种位置流量双控液体授粉调整果树坐果率的设备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授粉喷雾装置及使用该装置进行液体授粉的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储液桶、与储液桶连接的喷杆,所述喷杆上设置至少一个喷头;所述喷头上设置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一端固定在喷杆上,另一端开口;所述防护罩开口的一端设...
沈向杨露王芸芸张璐璐毛云飞殷昕羽尹伊君宿夏菲刘业萍庄会灵胡艳丽毛志泉陈学森王文莉魏绍冲陈晓流
文献传递
一种配置高效授粉树衔接授粉苹果单一品种建园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置高效授粉树衔接授粉苹果单一品种建园的方法,是选择一个生产性苹果品种作为果园主栽品种建园,配合高效授粉树进行栽植;配置高效授粉树的数量为果园单位面积需要栽植苹果树主栽品种总数量的10%,且与主栽品种同期种...
沈向尹承苗魏绍冲胡艳丽毛志泉陈学森吴树敬王荣王增辉
文献传递
分次追施氮肥对红富士苹果叶片衰老及^(15)N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5
2012年
以15年生红富士苹果/八棱海棠为试材,研究等氮量分次追施氮肥对红富士苹果叶片衰老及15N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盛花期均以一次性追肥处理最高,二次追肥处理次之,三次追肥处理最低,且与一次追肥处理差异显著;在花芽分化期均以二次追肥处理最高,三次追肥处理次之,一次追肥处理最低;在果实采收期均以三次追肥处理最高,一次追肥处理最低,且与三次追肥处理差异显著;三个追肥处理的叶片全氮含量在盛花期和花芽分化期差异不显著,而在果实采收期以三次追肥处理最高,二次追肥处理次之,一次追肥处理最低,且与三次追肥处理差异显著;不同追肥次数处理,果实成熟期植株各器官Ndff值差异显著,三次追肥处理显著高于一次和二次追肥处理;在盛花期叶片中的Ndff值一次追肥处理最大,在花芽分化期二次追肥处理最大,在果实成熟期三次追肥处理最大。果实成熟期三次追肥处理植株的总氮量、吸收的15N量及15N肥料利用率均为最大。
丁宁姜远茂彭福田魏绍冲陈汝陈倩
关键词:苹果叶片衰老15N-尿素
土壤C/N对苹果植株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土壤C/N是土壤氮素循环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以2年生"富士"/平邑甜茶为试验材料,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土壤C/N[6.21(CK)、10、15、20、25、30、35和40]对苹果植株生长及氮素利用和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C/N比值的逐渐增大,苹果新梢长度和植株鲜重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C/N=15、20和25的3个处理苹果新梢长度和植株鲜重最大,三者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C/N处理间植株15N利用率存在差异,土壤C/N=25时,植株15N利用率最大,为22.87%,与C/N=20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两者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土壤C/N=40时,植株15N利用率最低,仅为15.43%,低于CK处理的16.65%。土壤C/N处于15~25时,植株吸收的氮素来自于肥料氮的比例较高;而土壤C/N较低(〈15)或太高(〉25)时,植株吸收的氮素来自于土壤氮的比例较高。土壤氮素残留量随土壤C/N的增大逐渐增加,C/N=40处理的土壤氮素残留量是CK的1.32倍。随着土壤C/N比值的逐渐增大,肥料氮损失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以C/N=25时最少,仅为施氮量的49.87%,而对照最大,为61.54%。因此,综合土壤C/N对苹果植株生长及氮素平衡状况来看,土壤C/N为15~25时,能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降低氮肥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葛顺峰周乐李红娜门永阁魏绍冲姜远茂
关键词:苹果氮素利用氮损失
施氮水平对五种苹果砧木生长以及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以一年生平邑甜茶(M.hupehensis Rehd.)、八棱海棠(M.micromalus Makin)、楸子[M.micromalus(Willd)Borkh.]、新疆野苹果[M.micromalus(Ledeb.)Roemer]、东北山荆子(M.baccata Borkh.)为试材,采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施氮量对5种砧木生长及15N吸收、分配和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砧木的生物量、根系总表面积、总根长和根尖数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砧木增加的程度不同,且地上部生长量对氮素的反应比地下部更敏感。平邑甜茶的生物量最大,楸子的根系总表面积、总根长和根尖数均最大;东北山荆子的生物量、根系总表面积、总根长和根尖数均最小。不同品种的15N利用率随施氮量增加变化不同且差异显著,并与根系总表面积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楸子的15N利用率最高,东北山荆子的最低。低氮处理(N1)中各器官从硝态氮中吸收分配到的15N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Ndff)从大到小顺序为根>叶>茎,高氮处理(N2)中各器官的Ndff值从大到小顺序为叶>根>茎。不同砧木的Ndff随施氮量增加变化不同。各砧木15N均主要分配在叶中,其次是根,茎中最少。
王海宁葛顺峰姜远茂魏绍冲周恩达王富林
关键词:氮素苹果砧木
分次追施N肥对苹果砧木—平邑甜茶吸收^(15)N-尿素以及叶片衰老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以盆栽平邑甜茶(Malus hupenhensis)为实验材料,研究等氮(N)量分次追施N肥(一次、二次和三次)对平邑甜茶叶片衰老及15N-尿素吸收、利用的影响。采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施肥处理下植株的生长、酶活性和15N吸收利用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SPAD)在生长前期均以一次性追肥处理最高,三次追肥处理最低,且与一次追肥处理差异显著;在生长中期均以二次追肥处理最高,一次追肥处理最低;在生长后期均以三次追肥处理最高,一次追肥处理最低,且与三次追肥处理差异显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生长前期均以一次追肥处理最高,三次追肥处理最低,且与一次追肥处理差异显著;在生长中期均以二次追肥处理最高,一次追肥处理最低;在生长后期均以三次追肥处理最高,一次追肥处理最低,且与三次追肥处理差异显著;生长后期植株各器官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15N量对该器官全N量的贡献率差异显著,三次追肥处理显著高于一次和二次追肥处理;生长后期三次追肥处理植株的总N量、吸收的15N量及15N肥料利用率均为最大。三次追肥处理能提高叶片全N量,延缓生长后期叶片衰老,提高N肥利用率。
丁宁姜远茂魏绍冲陈倩葛顺峰
关键词:叶片衰老平邑甜茶
烟台苹果产区土壤有机质和pH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被引量:24
2014年
为明确烟台苹果产区果园土壤现状和为苹果园土壤施肥管理提供依据,笔者通过对烟台苹果产区3354个苹果园进行土壤采样,分析该产区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分布特征及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该产区土壤pH平均为5.21,31.88%的苹果园土壤pH处于适宜苹果生长的5.51-6.50,56.46%的苹果园土壤pH低于5.50。该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9.78 g/kg,58.31%的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10.00 g/kg。土壤pH与有效锌和有效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全氮、有效铁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质除与速效磷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外,与其他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防止土壤进一步酸化和提升有机质水平是烟台苹果产区实现果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
葛顺峰郝文强姜翰魏绍冲姜远茂
关键词:土壤PH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