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敏

作品数:17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5篇化疗
  • 5篇宫颈
  • 5篇宫颈癌
  • 3篇端粒
  • 3篇端粒酶
  • 3篇细胞系
  • 3篇放化疗
  • 3篇肺癌
  • 3篇癌细胞
  • 3篇HELA细胞
  • 2篇端粒酶活性
  • 2篇血清
  • 2篇术后
  • 2篇肿瘤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机构

  • 17篇武汉大学
  • 4篇湖北省肿瘤医...
  • 3篇武昌铁路医院
  • 1篇孝感市中心医...
  • 1篇荆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7篇高敏
  • 8篇周云峰
  • 5篇周福祥
  • 5篇谢丛华
  • 4篇方绳权
  • 3篇余小红
  • 3篇张俊红
  • 3篇肖创映
  • 3篇陈海燕
  • 2篇杨金凤
  • 2篇孙淑华
  • 2篇张弓
  • 2篇戴静
  • 2篇钟亚华
  • 1篇刘诗权
  • 1篇李向荣
  • 1篇李向荣
  • 1篇韩定芬
  • 1篇刘晓丽
  • 1篇张俊红

传媒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医学新知
  • 2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癌变.畸变....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癌痛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商品名:奥施康定,Oxycontin)对癌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对照组为硫酸吗啡控释片,用于30例中重度癌性疼痛。镇痛效果判定指标为疼痛强度、疼痛强度差、止痛显效率、有效率。结果:实验药与对照药镇痛效果一致,不良反应相似。结论:羟考酮控释片用于中重度癌性疼痛安全有效。
余小红吴定国杨金凤高敏
关键词:羟考酮控释片癌性疼痛疗效
肺癌肾上腺转移36例临床分析
2007年
肾上腺是肺癌的常见转移部位之一。多个尸检研究显示终末期支气管肺癌患者远处转移的总发生率高达93%,累及的主要部位包括肝脏(30%~40%)、肾上腺(18%~38%)、脑(15%~43%)、骨骼(19%~33%)等。尽管支气管肺癌肾上腺转移的发生率较高,但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很多患者甚至无相关症状,往往未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笔者收集1995年1月~2006年12月有完整CT及临床资料的肺癌肾上腺转移36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余小红高敏王志鑫
关键词:肾上腺转移肺癌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支气管肺癌远处转移相关症状
血清bFGF表达水平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在宫颈病变中的意义及与宫颈鳞癌同期放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中晚期宫颈鳞癌的患者92例(宫颈鳞癌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0例(CIN组)、体检健康人25例(健康组)作为研究对象。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研究对象血清bFGF基线水平,以及宫颈鳞癌组同期放化疗后3个月血清bFGF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宫颈鳞癌组血清bFGF基线水平为103.36±34.32μg/L,明显高于CIN组78.77±23.34μg/L和健康组71.78±18.67μg/L(P<0.05)。血清bFGF水平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完全缓解患者的b FGF水平放化疗前87.34±39.24μg/L、治疗后76.46±28.78μg/L均最低,无效患者bFGF水平治疗前148.34±53.12μg/L、治疗后129.56±47.23μg/L均最高(P<0.05)。结论:血清bFGF水平对宫颈病变病情程度的判断及宫颈鳞癌同期放化疗预后的预测均有一定的价值。
方绳权陈海燕高敏蔡红兵孙淑华
关键词:宫颈病变宫颈癌放化疗
唑来膦酸治疗癌症溶骨性骨转移疼痛的Ⅱ期临床试验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单次静脉滴注治疗恶性肿瘤溶骨性骨转移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试验组:唑来膦酸+甘露醇冻干粉针;对照组:甘露醇冻干粉针+帕米膦酸二钠。结果: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共随机入组54例,试验组:27例,对照组:27例;两组用药前的疼痛强度(PI)分别为:6.7±1.25和6.2±1.17(P>0.05);治疗后第7d和第14d两组的疼痛强度分别为:4.1±1.36比3.5±1.44和4.0±1.31比3.4±1.68;两组部分缓解(PR)率:75.0%比92.0%(P>0.05),总缓解率:100%比96%(P>0.05);中位部分缓解时间(d):5.2±2.01比4.9±1.76(P>0.05),部分缓解持续时间(d):12.8±1.90比13.1±1.96(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等,两组在发生率及反应程度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次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溶骨性骨转移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帕米膦酸二钠相似,且使用更方便。
张弓戴静周云峰谢丛华粱辰高敏韩定芬
关键词:唑来膦酸帕米膦酸二钠骨转移癌
端粒酶抑制剂叠氮胸苷对HeLa细胞放射性DNA损伤修复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背景与目的:研究端粒酶抑制剂叠氮胸苷(Azidothymidine,AZT)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DNA放射性损伤修复的影响,探讨端粒酶在放射诱导的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实验分为空白组,AZT组(400μmol/LAZT处理HeLa细胞24h),放射组(2Gy60Coγ射线照射),AZT放疗组(400μmol/LAZT处理HeLa细胞24h后,用2Gy60Coγ射线照射)。照射后于0、5、10、30、60、180及360min分别收集细胞,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PCR-based 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联合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即TRAP-ELISA法检测端粒酶的活性。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DNA单链断裂损伤,以彗尾DNA百分含量表示DNA单链断损伤量。结果:HeLa细胞受2Gy60Coγ射线照射后10min,端粒酶活性即开始增加,60min后增加明显,360min时达到最高。AZT处理HeLa细胞后,能使端粒酶活性下降约50%,而且能抑制HeLa细胞照射后端粒酶活性的增加(P<0.05)。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表明,2Gy60Coγ射线照射HeLa细胞后0~10min,AZT放疗组与放射组的彗尾DNA百分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照后30~360minAZT放疗组彗尾DNA百分含量均高于放射组(P均<0.05)。结论:AZT能阻抑照射后30~360min DNA单链断裂的修复,说明端粒酶可能在放射性DNA损伤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敏周福祥谢丛华肖创映周云峰
关键词:叠氮胸苷HELA细胞端粒酶DNA修复
X线照射人肺腺癌细胞后侵袭和转移能力变化及机制探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X线照射后存活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变化及机制。方法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X线照射前后放射敏感性变化,用MTT黏附实验、Transwell侵袭和迁移实验检测侵袭、转移能力。用SYBRGreen荧光定量RT-PCR及蛋白印记法检测E-Cadherin、Vimentin、TGF-β1、MMP-2、MMP-9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来探讨机制。结果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X线照射后存活细胞对放射更加耐受(Dn值比为0.94),其黏附、侵袭、迁移能力较照射前增加1.46、1.40、1.45倍。照射后细胞间隙增大,有多而长的伪足形成。照射后Vimentin、TGF-β1、MMP-2、MMP-9的mRNA表达均上调(为对照组的1.37、2.37、1.80、1.50倍),其蛋白表达也相应上调(为对照组的1.60、1.80、1.10、1.20倍),而E-Cadherin的mRNA及蛋白表达则下调(为对照组的59.4%、74.6%)。结论X线照射后A549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较照射前明显增强,其机制可能与放射诱导TGF-β1表达进而促进上皮细胞问质化改变有关,还可能与放射诱导MMP-2、MMP-9表达增强有关。
高敏张俊红周云峰周福祥方绳权
关键词:细胞系肺肿瘤X线照射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肺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为NSCLC辅助放疗靶区勾画提供参考。方法:对193例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单叶NSCLC患者初次抗肿瘤治疗之前的胸部CT进行分析。结果:左侧NSCLC转移至同侧和对侧的概率相近,而右侧NSCLC主要转移至同侧上纵隔,两侧有统计学差异(P=0.016)。其中左下叶NSCLC更易转移至对侧上纵隔,而右下叶NSCLC主要转移至同侧上纵隔(P=0.007)。结论:建议左上叶NSCLC辅助放疗靶区包括10L、5、4R、4L、6、7、2R区,左下叶NSCLC辅助放疗靶区包括7、10L、4R、6、2R、4L区,右上叶NSCLC辅助放疗靶区包括4R、10R、7、2R、3a、4L区,右中叶NSCLC辅助放疗靶区包括10R、7、4R、2R区,右下叶NSCLC辅助放疗靶区包括10R、7、4R、2R、4L区。
曾海钟亚华谢丛华高敏
关键词:纵隔淋巴结转移辅助放疗CT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的效果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术后补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4月湖北省肿瘤医院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治疗的因宫颈癌术后有高危因素而需要补充治疗的82例患者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普通放射治疗组)42例,实验组(调强放射治疗组)40例。调强放射治疗具体方法:处方剂量95%计划靶体积≥45 Gy,每日1次,1.8 Gy/次,每周5次,共25次;普通放射治疗方法:等中心照射,处方总剂量(DT)45 Gy,每日1次,1.8 Gy/次,每周5次,共25次。阴道残端高剂量率内照射,参考点位于阴道黏膜下0.5 cm,驻留1.5 cm,3 Gy/次,每周2次(或者阴道黏膜下0.5 cm,驻留1.5 cm,7 Gy/次,每周1次),DT 21 Gy。放疗期间同步化疗,化疗方案为顺铂(40 mg/m^2),每周1次,共5~6个周期。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无瘤生存率、生存率,及治疗后近、远期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1年随访率为100%。实验组1年无瘤生存率为92.5%,对照组1年无瘤生存率为9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生存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近期不良反应:实验组骨髓抑制(55.0%)、肠道反应(47.5%)、泌尿系反应(27.5%)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90.5%、81.0%、5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晚期不良反应:实验组肠道反应(17.5%)、泌尿系反应(5.0%)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57.1%、52.4%),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调强放射治疗应用于宫颈癌术后放疗较传统普通放疗具有一定优势,通过较精确照射局部靶区,能够有效保护危及器官的同时,还能有效减少放射损伤,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方绳权陈海燕高敏熊世禄张慧峰杨润峰
关键词:宫颈肿瘤同期放化疗调强放射治疗术后放疗
1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化疗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探讨
2007年
李向荣高敏刘晓丽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HBV感染患者严重肝功能损害淋巴造血组织
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水平在宫颈鳞癌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与宫颈鳞癌同期放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8月在湖北省肿瘤医院经病理确诊的92例中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清bFGF基线水平以及同期放化疗后3个月的血清bFGF水平。分析bFGF水平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宫颈癌患者血清bFGF基线水平为(103.36±34.32)μg/L,血清bFGF的水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bFGF水平与疗效相关,完全缓解者放化疗前后bFGF水平均明显低低于部分缓解及进展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结果示,血清bFGF高水平患者较低水平患者,其临床分期较晚、淋巴结转移及1年进展或死亡者较多、较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bFGF水平对宫颈癌同期放化疗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方绳权陈海燕高敏孙淑华
关键词:宫颈癌放化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