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麦生
- 作品数:24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委基金潍坊市科技局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艺术电子电信更多>>
- 钙离子和抗氧化剂对毒黄素缩血管作用的影响
- 1998年
- 目的探讨毒黄素(Toxoflavin,TXF)增强大鼠离体尾动脉收缩力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张力试验方法测定钙离子、抗氧化剂等在大鼠尾动脉对毒黄素作用的影响。结果TXF的作用对细胞外钙有依赖性,并可被钙通道阻断剂硝苯吡啶所阻断。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不影响TXF对血管的作用,表明TXF的作用不受氧自由基的影响。TXF不影响咖啡因和U46619引起的血管收缩。结论TXF对平滑肌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对钙通道的影响产生,这种影响取决于血管组织的收缩状态。
- 王尊哲马麦生宋秀媛李宁张义军
- 关键词:毒黄素血管平滑肌钙通道
- 毒黄素致小鼠组织脂质过氧化作用被引量:1
- 1991年
- 用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毒黄素注入小鼠腹腔引起急性中毒,约2h动物处于濒死状态。取脏器和血液以丙二醛法测定其脂质过氧化作用。显示肾和脑组织呈明显的脂质过氧化,而心脏、肺和血液未看到此种作用。考虑到毒黄素是作为还原性辅酶Ⅰ或FMNH_2与氧之间的电子传递体而产生H_2O_2的,因而推测产生H_2O_2的部位在线粒体和细胞浆,使线粒体受到损伤并影响糖酵解。
- 马麦生赵乃昕戴龙君李宏英
- 关键词:毒黄素椰毒假单胞菌脂质过氧化
- 米酵菌酸抑制细胞衰老凋亡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米酵菌酸抑制细胞衰老凋亡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不同生理浓度米酵菌酸在体外作用于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株,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通过噻唑蓝(MTT)还原反应观察细胞增殖和活性;采用罗丹明/碘化丙啶(Rh123/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线粒体膜电位与细胞存活关系;碘化丙啶测定细胞周期,FCM分析细胞生长周期的变化。结果0.1~27.3μmol/L米酵菌酸作用后的HepG2细胞存活率为107.8%~130.0%,空白组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增殖率以及Rh123+PI-、Rh123-PI+、Rh123-PI-及Rh123+PI+百分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酵菌酸可以抑制HepG2细胞的衰老凋亡,使S+G2/M期细胞增多。
- 丁玉玲马麦生楚海荣田凤丽
- 关键词:米酵菌酸HEPG2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周期
- 毒黄素对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毒黄素(TXF)对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机制。方法取3种剂量(6、12和24μg/ml)的TXF作用于HepG2细胞,以正常HepG2细胞作对照,培养24h后,台盼蓝拒染法和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HepG2细胞形态结构,透射电镜观察HepG2细胞超微结构变化,RT-PCR对Fas/FasL的表达作半定量检测。结果盼蓝拒染法检测,不同剂量的TXF对HepG2细胞均有抑制作用(P<0.01);MTT检测,不同剂量的TXF均可抑制HepG2细胞生长,并呈剂量依赖关系(P<0.01);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细胞质空泡化;TEM观察细胞出现染色质边集现象,核仁内出现空泡等细胞凋亡现象;RT-PCR检测Fas/FasL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呈现明显增高(P<0.01)。结论不同剂量TXF对HepG2细胞均有抑制作用,12μg/mlTXF对HepG2细胞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诱导细胞凋亡。TXF可通过Fas/FasL途径导致细胞凋亡。
- 楚海荣马麦生杨媛媛丁玉玲温燕
- 关键词:毒黄素HEPG2细胞凋亡RT-PCRFAS/FASL
- 椰酵伯菌毒黄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07年
- 椰毒伯克霍尔德菌是引起酵米面和银耳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毒黄素是此菌产生的一种毒素,近年来对毒黄素的分离提取进行了相关报道,其中毒机制从对呼吸链电子传递体的旁路作用、抑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活力、对动脉平滑肌张力的影响以及微核技术测其诱变实验的研究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另有研究发现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观察毒黄素能够损伤小鼠组织和人血细胞自由基,本文就毒黄素的化学提取分离、中毒机制以及生理生化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田凤丽马麦生钱震雯楚海荣
- 关键词:米酵菌酸毒黄素中毒
- 从呼吸道感染病人痰中分离出7株嗜麦芽寡食单胞菌
- 2003年
- 从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痰液中分离出 7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经系统鉴定为嗜麦芽寡食单胞菌 ( Stenotrophomonas) 。
- 马麦生谭明赵乃昕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细菌鉴定
- 从冷藏肉蛋中分离出嗜冷的荧光假单胞菌和变形杆菌被引量:2
- 1993年
- 用细菌检验标准方法从4℃冷藏2周的生猪肉中以优势菌生长状态分离出1抹荧光假单胞菌;从冷藏的鸡蛋中以纯培养状态分离到3株荧光假单胞菌和1株变形杆菌。对该5株细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证明它们都是适宜在4℃生长的嗜冷菌。随着冰箱的普及,在变质食品中此类细菌会越来越多见,对健康的危害及引起食物中毒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
- 马麦生赵淑莲赵乃昕景慎英
- 关键词:嗜冷菌荧光假单胞菌变形杆菌
- 原发性肝细胞癌与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和p53被引量:2
- 2007年
- 原发性肝细胞癌作为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而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在其中的作用尤为重要。HBx作为一种反式激活因子,其主要通过反式激活作用影响信号转导,抑制细胞DNA修复,影响细胞凋亡等导致肝癌发生;而p53基因作为抑癌基因,当发生突变时,突变型p53基因就可能导致肿瘤发生。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HBx和p53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楚海荣李宏田凤丽马麦生
-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P53基因
- 椰毒假单胞菌的电镜观察被引量:3
- 1990年
- 酵米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jarinofermentans)系从食物中毒的变质酵米面中分离到的病原菌,它与椰毒假单胞菌(P.cocovenenans)为同种不同生物型,与洋葱假单胞菌(P.cepacia)有许多共同点。电镜观察表明,此3株假单胞菌在形态和结构上有以下共同特点:菌体呈短杆状,0.6—0.8×1.5—2.0μm。细胞壁由肽聚塘层和外膜(outer membrane)构成。有时可见丝状体(tilaments)甚至畸形细胞。无荚膜,无菌毛(pili)、一端有多根鞭毛。细胞质内有电子透明的聚-β-羟基丁酸盐(PHB)颗粒。核区内有电子致密体(electron-densebodies)或层状体(laminar bodies)。细胞表面可见到微细胞(minicells)。均能产生细胞外'丝状物质',这一特点尚未见报道。
- 谢念铭王鲁平郎淑慧赵乃昕马麦生黄文哲
- 关键词:电镜观察
- 一种含有Jo—1,Sm,RNP抗原的制备
- 1991年
- 近20多年来,核抗原抗体系统的研究已成为风湿病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抗核抗体系统的检查对系统性风湿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极其有价值的依据。在过去的研究中大多是一种抗原提取物只能测定一项或二项抗核抗体(ANA)成分,不能满足临床实验室现行的免疫双扩散技术检测多种ANA成分的需要;并且由于Jo—1抗原分子量小和组织细胞中含量少等因素影响而不易制备成功。我们利用小牛胸腺成功地提取了一种含有Jo—1,Sm,RNP抗原的提取物,并在多种系统性风湿病中测定了相关的三种抗核抗体,现报告如下。
- 苏厚恒孙希志马麦生
- 关键词:核抗原抗体风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