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荣华
- 作品数:4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机械通气患儿气管导管表面细菌生物膜形成及病原分析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观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患儿气管导管(endotra-cheal tube,ETT)表面细菌生物膜(biofilm,BF)内细菌分布情况及BF形态学特征。方法以我院治疗的35例MV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第1次拔除或更换的ETT,经碘化丙啶(PI)和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刀豆蛋白A(FITC-ConA)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ETT-BF内细菌及胞外多糖(EPS)分布情况,并收集ETT表面和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1)35例MV患儿中,ETT表面细菌培养阳性31例(88.57%);17例ETT表面和下呼吸道分泌物同时分离出相同菌种,占ETT培养阳性的54.83%。在ETT-BF和下呼吸道分泌物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最常见。(2)CLSM观察可见,气管插管12 h后,ETT表面已出现细菌黏附;48 h时ETT表面可见大量短棒状或球状细菌黏附聚集,EPS较12 h时显著增多,初步形成BF结构;72 h左右细菌粘连成团块状,被EPS包裹,可见成熟BF结构形成;7 d后细菌粘连成大片状,在其周围可见散在的微菌落。(3)35例MV患儿中,19例发生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ed-associated pneumonia,VAP)。其中经口插管10例,经鼻插管9例。结论MV时细菌极易在ETT表面黏附,形成细菌BF。ETT表面细菌定植及BF形成与长时间MV患儿伴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
- 刘卫娟左泽兰马荣华
- 关键词:生物膜机械通气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 关注气管导管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1
- 2008年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以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医疗费用为主要特征。气管插管后,呼吸道分泌物在声门下积聚误吸,以及气管导管(Endotracheal Tube,ETT)壁上细菌生物膜(Biofilm,BF)形成是VAP的两大主要形成机制,曾有学者称VAP为气管导管相关性肺炎。本文主要从上述两方面综述VAP预防的护理进展。
- 马荣华左泽兰
- 纳米银水凝胶涂膜干预气管导管表面铜绿假单胞菌黏附及生物膜形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研究纳米银水凝胶涂膜对气管导管(endotracheal tube,ETT)表面铜绿假单胞菌粘附及细菌生物膜(biofilm,BF)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共设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涂纳米银3.5、7.0、10.5、14.0和17.5μg/cm2组。参考Brown平板法,制备ETT表面铜绿假单胞菌BF模型。通过超声振荡-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体外培养6、12、18 h时各组ETT表面BF中的活细菌粘附数量。借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F中的活死菌分布情况,并测量BF厚度。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最小量涂膜组(3.5μg/cm2)体外培养6 h时,导管表面活细菌的粘附量显著减少(P<0.05),12 h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最大量涂膜组(17.5μg/cm2)体外培养6 h时,ETT表面几乎未见细菌粘附(P<0.05),18 h时BF中的活菌数量及BF厚度均显著减少(P<0.05)。(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培养6 h时,空白对照组ETT表面粘附的死活菌呈不规则散点样分布,未见明显的细菌菌落形成,而各实验组ETT表面仅有细菌零星分布,其数量少于空白组。18 h时空白对照组表面可见大量活死菌堆积粘连,有小菌落形成并相互交通成地图状,可见典型BF结构,而此时最大量涂膜组(17.5μg/cm2)表面仅见数量不等的菌落形成,菌落周围可见数量不等的细菌分布。结论纳米银水凝胶涂膜可有效减少ETT表面铜绿假单胞菌的粘附数量,延缓导管表面细菌BF形成,其作用强弱随培养时间及单位面积中的纳米银剂量的变化而变化。
- 马荣华左泽兰刘卫娟
- 关键词:纳米银气管导管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
-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方法的Meta分析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评价冲洗法与传统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国内相关文献,并按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Meta分析对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比较两种不同口腔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共11篇文献1028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冲洗组口腔异味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合并OR值为0.04,95%CI为(0.01,0.10);舌苔转薄率存在异质性(χ2=7.87,P<0.05),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合并RR值为3.20,95%CI为(1.66,6.15);口腔感染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不存在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表明冲洗法口腔护理明显降低了口腔感染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与传统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冲洗法口腔清洁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法。
- 刘卫娟左泽兰马荣华
- 关键词:经口气管插管冲洗法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