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琳琳

作品数:11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女性
  • 4篇肿瘤
  • 3篇阴道
  • 3篇绝经
  • 3篇老年女性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卵巢
  • 2篇卵巢癌
  • 2篇内膜
  • 2篇绝经后
  • 2篇抗肿瘤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1篇多西他赛
  • 1篇阴道病
  • 1篇阴道成形
  • 1篇阴道成形术
  • 1篇阴道假丝酵母...
  • 1篇阴道假丝酵母...

机构

  • 11篇北京医院
  • 1篇北京清华长庚...

作者

  • 11篇马琳琳
  • 6篇周丹
  • 4篇崔颖
  • 2篇李炜
  • 2篇张巧
  • 2篇孟庆伟
  • 1篇赵学英
  • 1篇吕秋波
  • 1篇齐伟宏
  • 1篇李叶
  • 1篇王少为
  • 1篇吕爱明
  • 1篇杨晓科
  • 1篇梁琳
  • 1篇伍凤莉
  • 1篇申桂华
  • 1篇邓文慧
  • 1篇冯庆

传媒

  • 6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盆底肌力检测特点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分析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盆底肌收缩力特点,探讨该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的老年患者,其中单纯压力性尿失禁(SUI组)、轻度盆底器官脱垂(POP组)及体检志愿者(对照组)分别为60例、65例和60例,以问卷调查形式记录患者一般情况,采用肌电图描记法和压力反馈法进行盆底肌力评估。结果sUI组、POP组体质指数(BMI)、平均分娩次数、分娩最大新生儿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F=5.29、6.27、5.26,P=0.007、0.003、0.008);而SUI组、PO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4、0.554、0.578)。SUI组的快速收缩压力和电反馈信号明显低于POP组和对照组(均P〈0.01);POP组的持续收缩压力和电反馈信号明显低于SUI组和对照组(均P〈0.01)。结论PFD的发生可能与BMI、阴道分娩率、平均分娩次数、分娩最大新生儿体重及腹压增高史等因素有关;PFD与盆底肌收缩力下降有关,其中POP可能与Ⅰ类肌力下降有关,而SUI可能与Ⅱ类肌力下降有关。
周丹马琳琳邓文慧冯庆
关键词:骨盆底肌力
孕早期首次雌二醇、黄体酮及β-HCG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37
2016年
目的了解不同妊娠结局女性早孕期的雌二醇(E2)、黄体酮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与孕12周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就诊于本院停经49天以内、尿HCG(+)、自然受孕的妇女296例,观察到孕12周妊娠结局者282例。结合初诊病史分为无症状正常妊娠组、有症状正常妊娠组、无症状稽留流产组和有症状稽留流产组。首诊日起至停经49天之内至少测定1次血清激素水平,含E2、黄体酮和β-HCG中的至少1项,且首次测定前未用性激素制剂及影响性激素水平的药物;127例于停经49天内复测性激素;E2、黄体酮、β-HCG的变化以两次测定的差值/间隔时间(日)表示;于孕7周和孕12周行超声检查,明确妊娠结局。结果正常妊娠组E2的增长速度高于稽留流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0),而黄体酮及β-HCG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无论有无先兆流产症状,2个正常妊娠结局组的P值均显著高于2个稽留流产组(P=0.006、P=0.037 vs P=0.001、P=0.005)。对连续测量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4组间E2的变化幅度差异有显著性(P=0.001)。其中,无论有无先兆流产症状,2个正常妊娠组的增加幅度均显著高于2个稽留流产组(P=0.000、P=0.008 vs P=0.013、P=0.025),而黄体酮和β-HCG的变化幅度差异无显著性(P=0.310和P=0.686)。结论较高且稳定的P值及增幅良好的E2值,均提示妊娠结局良好;而低水平E2、黄体酮及增幅缓慢的E2,预示稽留流产的可能性较大。
马琳琳梁琳吕爱明王少为
关键词:孕早期雌二醇黄体酮Β-HCG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乳杆菌的多样性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研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阴道内乳杆菌的种类以及各菌种在VVC患者阴道微环境中的分布特点。方法对象为2014年1月1日至10月1日就诊于北京医院妇科的女患者及在北京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查体的女性,共154人,其中诊断VVC的患者62例,无自觉症状、无明确病史、微生态正常的女性92例。应用种特异性PCR技术分析14个常见阴道乳杆菌菌种的检出率。结果VVC女性阴道中各菌种分布为:惰性乳杆菌(6.5%)、卷曲乳杆菌(79.0%)、加氏乳杆菌(37.1%)、詹氏乳杆菌(74.2%)、嗜酸乳杆菌(16.1%)、短小乳杆菌(19.4%)、植物乳杆菌(1.6%)、约氏乳杆菌(51.6%)、发酵乳杆菌(8.1%)、唾液乳杆菌(9.7%)、罗伊氏乳杆菌(1.6%)和副干酪乳杆菌(8.1%)、德氏乳杆菌(3.2%);其中2%(1例)的患者分泌物中未检测出乳杆菌,35%(22例)含有乳杆菌2个菌种,63%(39例)含有3个以上菌种并存。育龄期健康女性阴道分泌物中惰性乳杆菌(82.6%)、卷曲乳杆菌(70.7%)、加氏乳杆菌(67.4%)、詹氏乳杆菌(40.2%)、嗜酸乳杆菌(39.1%)、短小乳杆菌(23.9%)、植物乳杆菌(5.4%)、约氏乳杆菌(3.3%)、发酵乳杆菌(2.2%)、唾液乳杆菌(2.2%)、鼠李糖乳杆菌(1.1%)、罗伊氏乳杆菌(1.1%)和副干酪乳杆菌(1.1%);3%(3例)的女性仅有1个乳杆菌菌种;15%(14例)女性阴道中同时有2个菌种并存,82%(75例)女性阴道内有3种或3种以上菌种并存。结论VVC患者阴道内乳杆菌的种类并未明显减少,惰性乳杆菌可能是阴道微环境改变的一个标志物。在育龄健康女性及VVC患者卷曲乳杆菌均为阴道内优势菌。
周丹马琳琳孟庆伟廖秦平
关键词:阴道乳杆菌RRNA基因
腹腔镜下阴道成形手术治疗14例先天性无阴道综合征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处女膜提升阴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MRKH)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本院行腹腔镜下处女膜提升阴道成形术14例MRKH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患者全部成功完成阴道重建,重建阴道平均长度为3cm,平均手术时间为(25.1±6.6)min,平均出血量为(69.3±13.0)ml;术后10d,阴道被拉长,平均长度为(8.3±0.3)cm。术中无脏器损伤,术后无发热、感染及排尿排便异常。术后5例结婚,有性生活者性满意度问卷结果与正常妇女相同。结论腹腔镜下处女膜提升阴道成形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提供理想的阴道环境。
崔颖马琳琳孟庆伟
关键词:先天性无阴道阴道重建
274例宫腔异常回声女性的临床结局分析
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提示为宫腔异常回声的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内膜的病理结果,探讨临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1年1月3年期间,就诊于卫生部北京医院妇产科门诊的274名自然绝经1年以上的妇女,因经阴道...
李炜马琳琳张巧
文献传递
绝经后老年女性阴道微生态变化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绝经后老年女性阴道微生态的变化。方法选取来我院体检中心体检、无自觉症状且阴道微生态正常的50例绝经后老年女性和68例育龄期女性,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检测绝经后老年女性阴道内乳杆菌的种类和数量,并分析其与育龄期女性的差异。结果在绝经后女性中,92%(46例)阴道中仅有1种乳杆菌菌种存在,8%(4例)的女性有2种乳杆菌;而仅4%(3例)的育龄期女性阴道中只有1种乳杆菌菌种,96%(65例)的育龄期女性阴道中同时有2种及以上的菌种并存,育龄期女性阴道乳杆菌种类较绝经后女性更多(χ^2=91.035,P=0.000)。绝经后女性阴道乳杆菌按检出率高低排序前4位依次为詹氏乳杆菌(30.0%)、加氏乳杆菌(22.6%)、卷曲乳杆菌(16.9%)和惰性乳杆菌(13.2%);育龄期依次为惰性乳杆菌(80.8%)、卷曲乳杆菌(70.5%)、加氏乳杆菌(67.6%)和詹氏乳杆菌(39.7%)。实时PCR检测女性阴道乳杆菌16srDNA的含量,育龄期女性阴道内总乳杆菌16srDNA含量均数较绝经后女性多[(87.3±0.8)ng/μg总DNA比(35.1±3.6)ng/μg总DNA,t=6.514,P=0.0483结论绝经后老年女性阴道内定植的乳杆菌种类与育龄期妇女不同,数量明显减少。
周丹崔颖马琳琳伍凤莉
关键词:阴道病细菌性乳杆菌属聚合酶链反应
维泰醇(Altemol)对卵巢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研究
马琳琳周丹李叶李本义吕秋波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老年妇女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老年妇女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2例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老年患者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方案,多西他赛60~70mg/m2,第1天静脉滴注,奈达铂70-80mg/m2,第2天静脉滴注,3周重复,采用实体肿瘤治疗疗效评估标准(RECIST)和血清CA125水平进行疗效评估,不良反应依据WHO抗癌药物毒性表现及分级标准进行评价。结果42例老年患者中有4例患者因病情进展,完成2个疗程后改用其他方案,其余患者均完成4~6个疗程化疗。4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8例(42.9%),部分缓解10例(23.8%),病情稳定6例(14.3%),疾病进展8例(19.0%),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7个月,有效率为66.7%(28/42)。不良反应发生率前3位依次为脱发、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患者均可接受或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方案治疗老年妇女铂类敏感及耐药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均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崔颖周丹马琳琳申桂华
关键词:卵巢肿瘤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老年女性子宫腔积液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老年女性子宫腔积液的超声声像特征、临床特点和病理结果,探讨临床处理对策。方法应用阴道超声测量老年女性子宫腔积液患者子宫腔内积液深度,结合其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腔积液透声强度及有无内膜癌发病的高危因素,选择子宫腔镜内膜活检、分段诊断刮宫术及子宫腔细胞刷取术。将超声声像资料及子宫腔细胞学和内膜组织学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2例患者中,子宫腔镜检查9例(12.5%);分段诊断刮宫51例(70.8%);子宫腔细胞学检查(子宫腔刷)加诊断性刮宫12例(16.7%)。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癌7例(9.7%);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例(2.8%);内膜良性病变6例(8.3%);子宫腔积脓14例(19.4%);正常内膜单纯积液43例(59.7%)。7例子宫内膜癌,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9例患者中,有1种及1种以上内膜癌高危因素者8例(88.9%),明显高于正常内膜及内膜良性病变组(29/63,46.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P〈0.05)。结论老年女性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发人群,密切监测子宫内膜状态有利于尽早发现子宫内膜病变。老年女性对药物、手术的耐受性降低,治疗风险增大。阴道超声及子宫腔细胞学联合检查是一种较好的筛查子宫内膜病变和引流子宫腔积液的方法,可使有创性检查技术的使用率降低,减少诊断性刮宫。
张巧李炜马琳琳赵学英
关键词:超声检查子宫内膜肿瘤
187例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老年女性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妇女的临床及子宫内膜病理特点。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经阴道B超提示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共187例,根据有无症状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搜集其年龄;体重指数、初潮与绝经年龄、月经生育史、应用雌激素史、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所有患者均行官腔镜检查并取活检,结合病理结果,分析其临床结局及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无症状组83例,有症状组104例,无症状组患者平均年龄(68.1±4.8)岁,明显高于有症状组(66.1士5.5)岁(t=3.89,P=0.046)。有症状组绝经时程(14.6±2.4)年,明显短于无症状组患者(16.5±2.9)年(t=4.12,P=0.039);两组体重指数均偏高,有症状组(24.3±3.2)kg/m2,无症状组(23.3±2.6)kg/m2,但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3.79,P=0.052)。两组患者的既往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症状组患者子宫内膜平均厚度为(7.2±1.4)mm,与有症状者(7.8士2.O)mm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t=3.21,P=0.065)。无症状者发现子宫内膜样腺癌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例、子宫内膜息肉38例、黏膜下肌瘤25例、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14例;有症状组发现子宫内膜样腺癌8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子宫内膜浆乳癌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例,子宫内膜息肉47例,黏膜下肌瘤21例,官腔积脓2例,子宫内膜慢性炎8例、增殖期子宫内膜8例。结论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以良性病变为主,其中以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为主,但子宫内膜恶性肿瘤亦占一定比例,需引起高度重视。宫腔镜检查对于内膜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宜作为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性疾病有效的诊疗工具之一。
崔颖马琳琳周丹
关键词:绝经后期子宫内膜增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