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淑坤

作品数:34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心肌
  • 14篇动脉
  • 14篇冠状
  • 14篇冠状动脉
  • 12篇心肌梗塞
  • 12篇梗塞
  • 10篇急性心肌梗塞
  • 9篇造影
  • 8篇动脉造影
  • 8篇冠状动脉造影
  • 6篇心病
  • 6篇细胞
  • 6篇冠心病
  • 5篇血栓
  • 5篇溶栓
  • 5篇腔内
  • 5篇缺血
  • 4篇心肌缺血
  • 4篇溶血栓疗法
  • 4篇疗法

机构

  • 3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兰州军区乌鲁...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西京医院

作者

  • 34篇马淑坤
  • 17篇李兰荪
  • 16篇贾国良
  • 10篇区晋禧
  • 10篇陈兰芳
  • 10篇张玉顺
  • 8篇钱学贤
  • 5篇黄志兰
  • 5篇郑昌柱
  • 5篇陈士良
  • 3篇廖禹林
  • 3篇叶文胜
  • 3篇江海寿
  • 3篇王锡海
  • 3篇赵南平
  • 3篇郑笑莲
  • 3篇温勇
  • 2篇郭文怡
  • 2篇李伟杰
  • 2篇刘兵

传媒

  • 7篇陕西医学杂志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临床心血管病...
  • 4篇医师进修杂志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起搏与心脏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老年学杂志
  • 1篇心肺血管学报
  • 1篇心功能杂志
  • 1篇全国第五届心...

年份

  • 1篇2000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5篇1994
  • 8篇1993
  • 5篇1992
  • 3篇1991
  • 3篇1990
  • 2篇198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腺苷对犬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白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1998年
观察犬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再灌注过程中中性白细胞膜流动性,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的变化及再灌注期使用腺苷的影响。结果表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阻断后,心大静脉回流血中中性白细胞膜荧光偏振P值升高,阻断前为0.27±0.04,阻断30min为0.30±0.03,中性白细胞膜流动性下降。再灌注后,中性白细胞膜荧光偏振P值继续升高。再灌期使用腺苷,白细胞膜荧光偏振P值下降,再灌注60min对照组为0.33±0.02,腺苷组为0.28±0.04(与对照组比,P<0.01)。同时观察腺苷对血清CPK变化的影响。结论:腺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白细胞膜流动性具有保护作用。
刘兵马淑坤贾国良郭文怡李伟杰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腺苷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时间延误及与再通的关系被引量:13
1994年
分析了36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时间延误及与再通的关系。发现溶栓治疗院外耽误2.0h,院内耽误3.9h;随着溶栓时间延误的延长,冠脉再通率有下降的趋势。文中对造成时间延误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
张玉顺贾国良马淑坤
关键词:心肌梗塞药物疗法
冠状动脉造影250例并发症的防治
1991年
作者报道我院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250例,299例次,采用Judkins法,每例均作左冠、右冠及左心室造影,全部获成功.并发症以心律失常最多,其中室早144例次(48.2%),室速75例次(25.1%),室颤2例次(0.7%),窦缓80例次(26.8%),窦停37例次(12.4%),其他有病理性Q波1例次,败血症1例次,及局部血肿8例次(2.7%),无死亡.主要经验是:①加强术前准备.包括患者全面检查,严格掌握适应证,细致挑选造影器械,以缩短造影时间,增加成功机会.②术中连续细致地监测心电图及主动脉内压力,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李兰荪郑笑莲贾国良马淑坤钱学贤区晋禧郑昌柱陈兰芳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
酚妥拉明与硝基甘油联合静滴抢救高血压急症被引量:1
1992年
观察了酚妥拉明10mg与硝基甘油2mg加入10%葡萄糖、10%含钾葡萄糖或平衡盐液250ml内联合静脉滴注,在高血压急症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经5~10min(液体用量约为50~100ml)的治疗,20例病人的血压均恢复到正常水平,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其中收缩压和平均压下降明显,舒张压下降也较明显,但平均心率无改变。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叶文胜马淑坤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疗法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血液流变学观察
1989年
为了观察冠状动脉主支狭窄的受累支数不同时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并初步探讨血液流变学各指标间的关系,笔者于1985年对我院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病人同时作了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如下:一。
马淑坤郑笑莲贾国良杨少文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心血管造影血液粘度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桨血栓素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α)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附58例冠状动脉造影对照)被引量:2
1992年
对46例冠心病患者及32例年龄相近的正常人的血桨血栓素B_2(TXB_ 2)、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的含量及两者比值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冠心病患者血桨TXB_2含量增高,6—keto—PGF_(1α)含量下降,两者比值明显升高;(2)冠脉造影正常的冠心病患者与冠脉造影正常的正常对照者相比,TXB_2水平、TXB_2/6—keto—PGF_(1α)比值增高,而6—keto—PGF_(1α)水平下降;(3)血浆6—keto—PGF_(1α)含量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侯英萍马淑坤
关键词:血栓素前列腺素
微量全血化学发光法对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功能的研究
1993年
用微量全血化学发光法测定CAD患者PMN氧化代谢功能。结果表明,与正常人比较,UA、AMI患者PMN活性显著增强(P均<0.01);AMI患者溶栓治疗后PMN活性较治疗前显著增强(P<0.05)。提示在CA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PMN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性损伤。
张玉顺马淑坤马梃光
关键词:化学发光法中性粒细胞冠心病
犬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中性白细胞膜流动性变化被引量:3
1995年
作者观察了犬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再灌注过程中中性白细胞膜流动性及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的变化.结果表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阻断后,心大静脉回流血中中性白细胞膜荧光偏振P值升高,阻断前为0.27±0.01,阻断15min为0.29±0.01,中性白细胞膜流动性下降.随缺血时间延长,中性白细胞膜荧光偏振P值明显升高,阻断30min为0.30±0.01,阻断60min为0.32±0.01(与阻断15min比P<0.05).再灌注后,中性白细胞膜荧光偏振P值继续升高.中性白细胞荧光偏振P值与血清CPK浓度呈正相关(r=0.89,P<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中性白细胞膜流动性降低,并与血清CPK值密切相关.
刘兵马淑坤贾国良郭文怡李伟杰
关键词:嗜中性白细胞膜流动性
心室起搏频率改变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右室起搏仍是当前国内应用最普遍的起搏形式,通过右室起搏不同频率的血液动力学效应-心输出量测定,寻找发挥右室起搏的最佳效能的合适起搏频率,以减少非生理性起搏的不良反应。我科自1988年迄今对16例右室起搏患者进行了不同起搏...
马淑坤叶文胜
文献传递
心电图评价冠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效果
1993年
用ST段预测法和QRS积分法计算32例冠状动脉内尿激酶溶栓和17例常规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最初和最后梗塞面积。结果显示,溶栓治疗组最后梗塞面积显著缩小(15.2±5.6%VS 22.4±6.2%,P<0.01),其中溶栓再通组最后梗塞面积显著小于最初梗塞面积(P<0.01),溶栓未通组虽最后梗塞面积缩小,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最后梗塞面积无显著变化(P>0.05)。溶栓再通组、未通组和常规治疗组的心肌挽救率分别为91.7%、25.0%和5.9%。
张玉顺贾国良马淑坤李兰荪区晋禧陈兰芳赵南平
关键词:心肌梗塞溶血栓疗法心电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