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素芬

作品数:38 被引量:243H指数:9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15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组织学
  • 9篇中国龙虾
  • 9篇龙虾
  • 9篇九孔鲍
  • 9篇超微
  • 8篇超微结构
  • 7篇卵子发生
  • 6篇对虾
  • 5篇消化酶
  • 5篇消化酶活力
  • 5篇病理
  • 4篇组织病理
  • 4篇组织化学
  • 4篇南美白对虾
  • 4篇白对虾
  • 3篇性腺
  • 3篇性腺发育
  • 3篇养殖
  • 3篇幼体
  • 3篇青蟹

机构

  • 35篇集美大学
  • 3篇厦门水产学院
  • 2篇厦门大学
  • 1篇宁德市富发水...

作者

  • 38篇颜素芬
  • 28篇姜永华
  • 8篇陈昌生
  • 7篇宋振荣
  • 5篇陈政强
  • 5篇纪荣兴
  • 5篇严正凛
  • 4篇钟幼平
  • 3篇纪德华
  • 3篇王淑红
  • 2篇上官步敏
  • 2篇江福来
  • 2篇李少菁
  • 1篇伊森荣
  • 1篇郭英
  • 1篇胡家财
  • 1篇倪子绵
  • 1篇韩坤煌
  • 1篇林学国
  • 1篇邹志华

传媒

  • 10篇集美大学学报...
  • 4篇水产学报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海洋科学
  • 3篇厦门大学学报...
  • 2篇动物学杂志
  • 2篇Curren...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水产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厦门水产学院...
  • 1篇福建高教研究
  • 1篇畜牧与饲料科...
  • 1篇2012年中...
  • 1篇2012年中...
  • 1篇中国水产学会...

年份

  • 5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锯缘青蟹卵母细胞的卵黄发生被引量:26
1995年
锯缘青蟹(Scyllaserrata)卵母细胞的卵黄粒形成是通过多种胞器的共同作用完成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是参与卵黄粒和脂滴形成的主要胞器,其演化方式复杂多样:高尔基液泡和胞溶酶体不同程度参与卵黄粒的形成;卵黄粒还可直接在胞质中聚集形成,此外.微吞饮颗粒可参与卵黄合成表明部分卵黄物质也来源于卵母细胞之外.中文讨论了上述结构在卵黄发生中的变化特点和作用。还描述了卵黄粒内一种类似“微管”的微细结构。
颜素芬李少菁上官步敏
关键词:锯缘青蟹卵黄发生卵母细胞
凡纳滨对虾卵母细胞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被引量:15
2005年
利用电镜研究凡纳滨对虾卵母细胞卵黄发生的全过程。结果表明 :凡纳滨对虾卵黄的发生是双源性的。卵黄发生早、中期是内源性卵黄大量合成的阶段 ,卵黄发生中、后期则以外源性卵黄的合成为主。内源性卵黄主要由内质网、线粒体、核糖体、溶酶体、高尔基器等多种胞器活跃参与形成。其中数量众多的囊泡状粗面内质网是形成内源性卵黄粒的最主要的细胞器 ;部分线粒体参与卵黄粒的合成并自身最终演变为卵黄粒 ;丰富的游离核糖体合成了大量致密的蛋白质颗粒并在卵质中直接聚集融合成无膜的卵黄粒 ;溶酶体通过吞噬、消化内含物来形成卵黄粒和脂滴 ,且方式多样 ;高尔基器不直接参与形成卵黄粒。
姜永华颜素芬宋振荣
关键词:内质网溶酶体脂滴卵黄凡纳滨对虾卵质
九孔鲍消化道组织学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对九孔鲍消化道各段的组织学观察表明 ,其消化管壁一般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四层组成 .除口、咽局部为立方上皮外 ,其余各段的粘膜上皮均为单层柱状上皮 ,且含有三种类型的细胞 :柱状上皮细胞 ,分布于整个消化道内壁 ,构成粘膜上皮的主体 ,其高度范围、排列疏密因部位不同而异 ;杯状细胞 ,主要分布于吻、口、咽、食道后段及直肠 ;颗粒状腺细胞 ,分布在除吻以外的消化道粘膜上皮内 ,胞浆中含有嗜酸性颗粒 .肌层在吻、口和咽壁发达 ,而在食道、胃和肠壁较薄 .
姜永华颜素芬宋振荣
关键词:九孔鲍组织学粘膜下层肌层外膜
九孔鲍性腺发育过程中消化酶活力的变化被引量:2
2012年
用酶学方法研究了性腺发育过程中九孔鲍肝胰腺和消化道中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雌、雄九孔鲍各消化酶活力均随着性腺发育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性腺发育早期和晚期酶活力较低,在性腺发育中期酶活力显著升高,且均在成熟前期达到最高值。九孔鲍繁殖期各消化酶的活力分布存在器官特异性和性别差异,九孔鲍的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在各性腺发育期均表现为肝胰腺>消化道,雌鲍>雄鲍。同种消化器官内各消化酶的活力也存在差异,雌、雄九孔鲍繁殖期肝胰腺和消化道内各消化酶的最大活力均为: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
姜永华颜素芬严正凛
关键词:九孔鲍性腺发育消化酶
鳖鳃腺炎的组织病理学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研究鳖鳃腺炎的组织病理变化.观察表明:病变脏器普遍充血、淤血或出血,血细胞变性;肠上皮崩解脱落,微绒毛及胞器减少,AKP活性下降;肝细胞及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颗粒变性或透明变性,局部细胞溶解,出现坏死病灶;肝糖原减少甚至消失;肾小球膨大,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腔内充满嗜酸性物质;脾红髓扩大,多数细胞及核异形,严重者细胞破裂、解体;骨骼肌细胞肿胀、核固缩;多数病变细胞内的内质网和线粒体扩张变性.还讨论了该病的病变特征及性质等问题.
颜素芬姜永华纪荣兴
关键词:鳃腺炎显微结构超微结构组织病理学
南美白对虾消化系统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31
2003年
利用光镜对南美白对虾 (Penaeusvannamei)消化系统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肝胰腺组成。食道肌层最发达 ,肌肉中富含蛋白质和脂类 ;胃内几丁质特化成胃磨和腺滤器 ;中肠上皮细胞游离面具发达的微绒毛 ,前、后盲囊上皮细胞有柱状和杯状两种形态 ;食道和后肠中分布有大量粘液腺。肝胰腺由发达的肝小管组成 ,肝小管管壁细胞有4种类型 ,即 :R 细胞、B 细胞、F 细胞和E 细胞。
姜永华颜素芬陈政强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组织学组织化学消化道肝胰腺
中国龙虾消化道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应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中国龙虾的消化道.消化道可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前肠包括口、食道和胃,胃可分为贲门胃和幽门胃,贲门胃内有由几丁质齿、嵴和刚毛组成的胃磨,幽门胃内则有由几丁质板、衬垫及栉状刚毛组成的过滤器.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消化道壁由粘膜层、结缔组织层、肌肉层和外膜构成;除中肠外,其余消化管壁上皮均覆盖有几丁质层;消化道上皮基本由单层柱状细胞构成;肌肉层从排列上可分为纵肌、环肌和放射肌,主要由平滑肌构成,其中食道壁肌肉为骨骼肌;外膜不明显.组织化学研究表明,消化道各段中,几丁质表层的多糖物质含量较多,结缔组织和粘液腺中的次之,中、后肠上皮细胞中含少量糖原;肌肉细胞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部分脂类,结缔组织和各段上皮的含量次之.还探讨了中国龙虾消化道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姜永华颜素芬
关键词:中国龙虾消化道组织学组织化学
九孔鲍卵子发生及卵巢发育的组织学观察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的卵子发生、卵巢结构及其发育。根据卵细胞的大小、形状,核仁的形态,卵黄颗粒的积累情况,滤泡的结构等,将九孔鲍卵子的发生分为卵原细胞、卵黄发生前的卵母细胞和卵黄发生期的卵母细胞3个时期;卵巢壁由外膜及内生殖上皮构成,生殖上皮分化产生卵原细胞和滤泡细胞;卵巢的结构单位是滤泡。根据卵巢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组织结构,将九孔鲍的卵巢发育分为休止期、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和排放期共5期。
姜永华颜素芬严正凛
关键词:九孔鲍卵子发生卵巢发育组织学
九孔鲍精子发生的超微结构被引量:5
2006年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aquatilis)精子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九孔鲍精子的发生历经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成熟精子5个阶段。其中精细胞的分化可分为5期,主要特点为:Ⅰ期,一些高电子致密颗粒参与顶体的形成;Ⅱ期,核形态由椭圆形到近圆形,再逐渐拉长为长圆柱状;Ⅲ期,核染色质以颗粒状形式凝集,最后向高电子密度均质状态转变;Ⅳ期,线粒体逐步融合、体积增大和嵴发达;Ⅴ期,中心体移动及鞭毛形成,胞质逐渐减少。成熟精子为原生型,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通过观察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分析了其演变规律。
颜素芬姜永华严正凛陈昌生
关键词:九孔鲍精子发生超微结构
pH值对中国龙虾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7
2008年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pH对中国龙虾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的pH范围内,中国龙虾各消化酶的活力均随着pH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胃、肠、肝胰腺内胃蛋白酶最适pH均为2.2,类胰蛋白酶最适pH分别为8.8-9.2、8.4、8.8,淀粉酶最适pH分别为7.0、7.0、7.4,纤维素酶最适pH分别为4.2、4.2-4.6、5.4,脂肪酶最适pH分别为7.2-7.6、7.2、6.8-7.2。同时测得中国龙虾胃、肠、肝胰腺内的生理pH分别为5.33、6.93、6.60。中国龙虾的消化酶活力存在器官特异性。在最适pH下,胃蛋白酶活力顺序为胃>肠>肝胰腺,类胰蛋白酶、纤维素酶、脂肪酶的活力顺序均为肝胰腺>肠>胃,淀粉酶的活力顺序为肠>肝胰腺>胃。
姜永华颜素芬
关键词:中国龙虾消化酶酶活力PH值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