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铭洪

作品数:230 被引量:2,539H指数:31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9篇期刊文章
  • 35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4篇农业科学
  • 28篇生物学

主题

  • 149篇水稻
  • 90篇基因
  • 35篇粳稻
  • 33篇不育
  • 30篇杂交
  • 27篇染色体
  • 24篇淀粉
  • 23篇稻米
  • 23篇育种
  • 22篇杂种
  • 21篇基因定位
  • 19篇雄性不育
  • 17篇性状
  • 17篇不育系
  • 16篇直链淀粉
  • 14篇杂交粳稻
  • 14篇转基因
  • 13篇育性
  • 12篇淀粉含量
  • 12篇亲和性

机构

  • 185篇扬州大学
  • 29篇中国科学院遗...
  • 19篇江苏农学院
  • 11篇中国科学院上...
  • 6篇教育部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5篇江苏省农业科...
  • 3篇上海市农业科...
  • 3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江苏里下河地...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盐城工学院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江苏太湖地区...

作者

  • 227篇顾铭洪
  • 86篇汤述翥
  • 76篇刘巧泉
  • 73篇梁国华
  • 57篇严长杰
  • 46篇于恒秀
  • 37篇张宏根
  • 28篇程祝宽
  • 28篇龚志云
  • 26篇裔传灯
  • 19篇张昌泉
  • 14篇陆驹飞
  • 14篇李欣
  • 14篇朱立煌
  • 13篇潘学彪
  • 12篇王宗阳
  • 11篇陈秀花
  • 10篇陈宗祥
  • 9篇朱正斌
  • 8篇顾兴友

传媒

  • 29篇中国水稻科学
  • 23篇作物学报
  • 20篇扬州大学学报...
  • 17篇Journa...
  • 13篇遗传
  • 12篇江苏农学院学...
  • 9篇科学通报
  • 7篇江苏农业科学
  • 6篇杂交水稻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江苏农业研究
  • 5篇江苏农业学报
  • 4篇植物生理与分...
  • 4篇现代分子植物...
  • 3篇2006年杂...
  • 3篇中国农学会水...
  • 2篇扬州大学学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江苏省遗传学...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6
  • 4篇2015
  • 11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19篇2010
  • 12篇2009
  • 14篇2008
  • 17篇2007
  • 14篇2006
  • 11篇2005
  • 7篇2004
  • 10篇2003
  • 10篇2002
  • 11篇2001
2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核异质粳稻不育系应用特性的比较研究
对由粳稻品种苏秋、六千辛转育成的2套同核异质不育系的不育性、可恢复性、开花习性及异交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BT 型、HL 型不育系花粉以染败为主,WA 型不育系花粉以典败为主;BT 型苏秋 A 和 BT 型六千...
汤述翥顾铭洪
关键词:粳稻不育性开花习性
文献传递
水稻淀粉合成相关基因分子标记的建立被引量:29
2010年
稻米品质改良是水稻育种的重要方面,传统的常规育种方法由于缺乏对目标基因有效检测的手段,无法对稻米品质的基因型进行有效操作,因而品质改良进展缓慢.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可以在对稻米外观品质进行鉴定的同时,对被选个体的基因型进行准确的鉴定.结合品质的测定,可以大大提高育种效率.但是,目前可用于稻米品质分子辅助育种的分子标记很少.稻米品质与淀粉组分密切相关,我们分析了16个典型水稻品种18个在淀粉合成中的重要基因的全基因序列,明确了各个基因在不同种质中的等位变异,设计了51个可以区分不同等位基因变异的分子标记,这可为稻米品质的分子育种提供可靠的依据.
田志喜严长杰钱前严松谢会兰王芳徐洁芬刘贵富王永红刘巧泉汤述翥李家洋顾铭洪
关键词:水稻淀粉合成相关基因分子标记
云南稻品种窝爱嗄的广亲和性初步分析被引量:5
1999年
利用IR36//Akihikari/Woaiga三交群体对云南水稻品种窝爱嗄的广亲和性进行了遗传分析.在遮光处理条件下,发现群体内不同个体的小穗育性有着明显的分离,且呈现双峰连续分布.表明在三交群体中,小穗育性由一对主基因控制,并存在其它的微效基因的修饰作用.同时发现,单株小穗育性与稃尖色存在连锁关系,推测在窝爱嗄中可能携带有广亲和基因Sn5.
严长杰陆驹飞梁国华汤述翥顾铭洪
关键词:水稻广亲和性杂交
水稻稻米糊化温度调控基因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稻米糊化温度调控基因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辅助鉴别具有不同稻米糊化温度的水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待测水稻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SSII-3M1引物对进行PCR扩增;如果得到90bp的DNA片...
李家洋顾铭洪钱前田志喜刘巧泉严长杰刘贵富王永红
无抗性选择标记转基因软米和糯稻新品系的选育及中间试验被引量:7
2009年
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品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为培育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的软米和糯稻新品系,在经共转化法获得的转反义Wx基因水稻自交后代中筛选获得了不含抗性选择标记基因的纯合体。对这些纯合转基因水稻的分析表明,其未成熟种子胚乳中Wx基因表达水平和成熟种子中Wx蛋白量较未转化对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转基因水稻成熟种子中直链淀粉含量较未转化对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个转基因系降低至10%左右,相当于软米的直链淀粉含量,1个转基因系降到了2%以下,形成了糯稻新品系。转基因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后,其胶稠度相应变软,而糊化温度未发生明显改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的大部分农艺性状与受体品种武香粳9号无显著差异。因此,本研究成功培育了无抗性选择标记且淀粉品质改良的转反义Wx基因水稻新品系。
于恒秀刘巧泉徐丽陆美芳蔡秀玲龚志云裔传灯王宗阳顾铭洪
关键词:转基因水稻反义WX基因软米糯稻
一个水稻卷叶突变体rl11(t)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被引量:6
2010年
水稻叶片形态相关突变体的挖掘是进行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株型改良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从60Co-γ辐射的籼稻粤丰B后代中鉴定一个卷叶突变体,命名为rl11(t),该突变体表型为株高降低、叶片卷曲变窄、叶脉数目减少且发育异常,同时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降低.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一个隐性单基因控制.利用SSR标记将卷叶基因定位在位于水稻第4染色体上RM6089和RM124之间,在该基因附近区域发展了32对新的STS标记,将Rl11(t)精细定位在BAC克隆AL606645上STS4-25和STS4-26之间,物理距离约为31.6kb,为最终克隆目标基因奠定了基础.
周勇方云霞朱金燕李生强顾飞顾铭洪梁国华
关键词:SATIVA
稻属不同染色体组着丝粒BAC克隆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7
2007年
着丝粒在真核生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正常的分离和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5个稻属二倍体野生种的基因组BAC文库,采用菌落杂交和FISH技术,筛选和鉴定了各染色体组着丝粒克隆,并且分析了这些克隆在不同基因组间的共杂交情况,结果表明:(1)C染色体组的野生种O.officinalis和F染色体组的野生种O.brachyantha具有各自着丝粒特异的卫星DNA序列,并且O.brachyantha着丝粒还具有特异的逆转座子序列;(2)A、B和E染色体组的野生稻O.glaberrima、O.punctata和O.australiensis着丝粒区域都含有与栽培稻着丝粒重复序列CentO和CRR同源的序列;(3)C染色体组野生稻O.officinalis的2条体细胞染色体着丝粒具有CentO的同源序列,同时也发现其所有着丝粒区域都包含栽培稻CRR的同源序列。这些结果对克隆稻属不同染色体组的着丝粒序列、研究不同染色体组间着丝粒的进化关系和稻属不同着丝粒DNA序列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
裔传灯龚志云梁国华王飞华汤述翥顾铭洪
关键词:野生稻着丝粒细菌人工染色体
LH422细胞质对广亲和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1998年
Three wide compatibility rice varieties (WCVs) Aus 373, Dular, and LH422 were used to make reciprocal crosses. The spikelet fertilities of reciprocal F, derived from Aus373 and Dular with LH422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 means and ranges of the spikelet fertility in F2 gener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oo.The spikelet fertility of back crosses with cytoplasm from LH422 was lower, while that with cytoplasm fromAus373 or Dular was higher. It suggested that cytoplasm influenced the expression of wide compatibility genes inthe crosses.
陆驹飞顾铭洪
关键词:杂种育性细胞质效应水稻籼粳杂交
水稻栽培品种淀粉合成相关基因来源及其对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3
2006年
目的明确高产水稻品种中与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性质,为稻米品质改良提供指导。方法以53个典型的籼粳品种和近年育成的高产水稻品种为材料,分析了供试品种的理化品质和RVA谱特征,并利用根据籼粳基因组序列差异设计的Wx、Sbe1、Sbe3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了53个水稻品种的基因型,并分析了3个基因位点的遗传学效应。结果3个分子标记均能很好的区分3个位点上等位基因的籼粳来源,根据3个位点的基因型可将53个品种分为6种类型。单个基因遗传效应分析表明:在不同基因型品种间淀粉的理化特性(AC,GC,RVA)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3个基因的联合效应在不同基因型组合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结论3个基因在高产品种培育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交流和重组,而且3个基因位点上的不同等位基因(籼粳)对稻米淀粉的合成具有不同的遗传效应。其中Wx基因的影响是最主要的,Sbe1、Sbe3基因次之。3个基因位点的分子标记可为高产品种的品质改良提供快捷的工具。
严长杰田舜张正球韩月澎陈峰李欣顾铭洪
关键词:水稻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
粳稻米糊化温度的遗传研究被引量:35
1995年
以碱扩散值(ASV)表示稻米的糊化温度(GT).用糊化温度不同的7个粳稻品种配置12个杂交组合,测定了各组合不同世代(P_1,P_2,F_1,F_2)的ASV值,研究粳稻米糊化温度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所用糊化温度分属高、中、低不同类型的粳稻亲本,是由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所控制的,基因的显性效应表现为高GT>低GT>中GT,除主效基因的作用外,还存在微效基因的修饰作用。
李欣汤述翥陈宗祥顾铭洪
关键词:稻米品质糊化温度数量性状粳稻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