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玉林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磁
  • 3篇古地磁
  • 2篇岩石
  • 2篇岩石磁学
  • 2篇三叠
  • 2篇褶皱
  • 2篇褶皱带
  • 2篇华南地块
  • 1篇早三叠世
  • 1篇三叠纪
  • 1篇三叠世
  • 1篇砂岩
  • 1篇中扬子
  • 1篇重磁化
  • 1篇组构
  • 1篇侏罗纪
  • 1篇粒度
  • 1篇粒度特征
  • 1篇南海北缘
  • 1篇湖光岩玛珥湖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篇谈晓冬
  • 5篇韩玉林
  • 1篇向荣
  • 1篇赵美松
  • 1篇周祖翼
  • 1篇张兰兰
  • 1篇许长海
  • 1篇刘海龄
  • 1篇张辉
  • 1篇陈忠
  • 1篇吴朝华
  • 1篇吴翼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海南岛晚古生代-中生代古地磁新结果及其对南海北缘大地构造的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探讨南海西北缘海南岛琼中、三亚等主要地块自晚古生代以来的运动特征,在海南岛18个采点上采集了143个古地磁岩石标本,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样品可分离出特征剩磁,其中早—中石炭世特征剩磁方向的磁偏角D=34.0°,磁倾角I=46.9°,精度参数κ=55.9,95%置信圆的角半径α95=5.2°;中三叠世特征剩磁方向D=359.8°,I=31.1°,κ=154.2,α95=3.3°;早白垩世特征剩磁方向D=3.0°,I=43.7°,κ=34.7,α95=4.4°,方向均区别于现代地磁场方向(D=358.6°,I=26.1°)。海南岛早—中石炭世古纬度28.1°N,中三叠世古纬度16.8°N,早白垩世古纬度25.5°N。结合前人的古地磁资料,琼中地块早—中石炭世古纬度28.1°N,早三叠世古纬度16.5°N,早白垩世古纬度28.6°N;三亚地块中三叠世古纬度16.8°N,早白垩世古纬度26.4°N。通过与华南地块早白垩世参考古地磁极对比的检验,证明海南岛中生代花岗岩形成以来未发生过显著倾斜运动,其古地磁数据反映了原生的剩磁特征。根据古地磁反映的地块运动过程,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可以推断琼中地块和三亚地块在中三叠世开始碰撞缝合,形成琼南缝合带。
杜云空刘海龄谈晓冬韩玉林吴翼吴朝华赵美松
关键词:花岗岩古地磁
白垩纪同褶皱重磁化组分揭示中扬子褶皱带构造旋转过程被引量:3
2007年
为研究中扬子褶皱带的变形过程,对重庆万州地区中三叠世灰岩和中晚侏罗世砂岩进行了古地磁研究.系统热退磁表明,侏罗纪样品受现代地磁场重磁化严重,三叠纪样品分离出3个重磁化组分:低温(0~200℃)、中温(200~360℃)和高温(400~460℃)组分.低温组分分布于现代地磁场方向附近,可能为黏滞剩磁.逐步展平褶皱检验显示:中温组分在褶皱展平至33%±8%时获得,相应古地磁方向为Dec=11.2°,Inc=45.2°(α95=4.5°,N=34),对应古地磁极位置79.3°N,219.5°E(dp=3.6°,dm=5.7°);高温组分在褶皱展平至50%±27%时获得,在95%置信范围内取褶皱展平至70%,相应古地磁方向为Dec=24.2°,Inc=49.0°(α95=3.6°,N=23),对应古地磁极位置为69.2°N,195.5°E(dp=3.1°,dm=4.8°).与白垩纪参考古地磁方向或极位置比较,上述重磁化组分揭示该地区在褶皱变形的中期经历了12.8°±3.5°的顺时针旋转,而变形后期以来没有发生旋转.结合前人数据,认为中扬子褶皱带万州-香溪段部分弯曲是由弯山构造引起的;湖北蒲圻地区在褶皱变形末期以来经历了27.5°±5.8°的顺时针旋转,因此至少50%的构造旋转是由于弯山构造导致的.中扬子褶皱带发生于侏罗纪末期和早白垩纪的褶皱造山事件也揭示了华南-华北地块碰撞可能一直持续到早白垩纪早期.
张辉谈晓冬韩玉林
关键词:重磁化华南地块古地磁三叠纪
湖光岩玛珥湖表层沉积物磁性粒度特征及其来源被引量:12
2010年
为了确定湖光岩玛珥湖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的来源,对表层沉积物及火山壁上岩石进行了激光粒度分析和磁性粒度研究.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粒度为黏土质粉砂;磁性矿物为磁铁矿,粒径约为0.03μm;火山壁上岩石磁性矿物为磁铁矿,粒径约为0.05μm.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种类和粒径与黄土中明显不同,而更倾向于湖泊周边火山岩的磁性特征.湖光岩玛珥湖沉积物中的细粒组分(<8μm)可能有一部分来自风尘,另一部分为湖泊周边风化产物经波浪作用变为细粒;粗粒组分为湖四周火山岩风化产物.磁性矿物主要来自湖四周的火山岩,虽然不排除少量的风尘沉积,但沉积物的磁学参数作为亚洲冬季季风强弱变化的替代指标很可能存在问题,冬季季风与磁学参数的具体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韩玉林谈晓冬陈忠向荣张兰兰
关键词:湖光岩玛珥湖粒度岩石磁学
岩石磁组构可以揭示应变吗?--以华南地块早三叠世灰岩为例被引量:3
2009年
一般认为磁组构能有效地反映岩石所经历的应变特征.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的磁组构和不同期次应变之间的关系,对来自华南地块两个地区的早三叠世灰岩样品进行了岩石磁学、磁组构以及应变特征的对比分析来自湖北通山县的样品经历了三期构造变形,这为解析磁组构和多期次应变提供了理想的机会.岩石磁学结果显示携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磁化率各向异性(AMS)和非磁滞剩磁各向异性(AAR)结果显示其最小轴与层面垂直,最大轴和中间轴分布于层面内,反映了沉积和压实作用产生的应变,而后期构造应变在磁组构中没有体现.来自广东连县的样品发育有渗透性压溶缝面理和方解石脉,说明经历了构造应变.AMS结果没有显示占优势的组构方向.AAR结果显示三轴组构,其最大轴分布于最大应力方位,与构造应变特征吻合,最初的压实组构被构造应变组构所代替.上述结果表明:(1) AAR可以很好地反映渗透性应变的特征,而AMS有时会失效;(2)应变的尺度要小于样品的尺度,磁组构才能有效地反映应变.
韩玉林谈晓冬Kenneth P. Kodama
关键词:灰岩磁组构岩石磁学
扬子褶皱带侏罗纪砂岩古地磁及其褶皱带弧形弯曲的成因被引量:8
2009年
为了更好地认识上扬子褶皱带和中扬子褶皱带走向差异的机制,我们对中、上扬子褶皱带过渡的关键地区重庆市万州和云阳两个地区的中、晚侏罗世砂岩进行了古地磁研究.逐步热退磁分离出两个组分,低温组分(LTC)在所有样品中均分离出来,为现代地磁场的重磁化;中侏罗世样品和万州地区的晚侏罗世样品分离出来的高温组分(HTC)也为现代地磁场的重磁化.云阳地区晚侏罗世样品分离出来的高温组分通过逐步展平褶皱检验显示:在褶皱展平至33.8%时,精度参数达到最大,相应的古地磁方向为D=19.1°,I=48.9°(α_(95)=6.3°),古地磁极为73.5°N,198.2°E(dp=5.5°,dm=8.3°),与白垩纪参考古地磁极对比,此高温组分揭示云阳地区在褶皱变形的后期经历了7.7°±6.1°的顺时针旋转.结合前人的数据,我们认为中扬子褶皱带普遍存在弯山构造(orocline),这可能与华北板块向华南板块的挤入作用有关;但是中、上扬子褶皱带过渡地区的弧形弯曲总体上不是由弯山构造形成的,很可能是在太平洋板块向北西方向俯冲的宏观板块构造背景下的应变分异作用形成的.
韩玉林许长海周祖翼谈晓冬
关键词:侏罗纪古地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