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敏

作品数:56 被引量:774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5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1篇锆石
  • 27篇花岗岩
  • 22篇定年
  • 16篇同位素
  • 13篇岩浆
  • 13篇年代学
  • 12篇岩石
  • 11篇地球化
  • 11篇地球化学
  • 10篇侵入岩
  • 8篇岩类
  • 8篇花岗岩类
  • 7篇地质
  • 7篇岩石成因
  • 7篇岩体
  • 7篇酸性侵入岩
  • 7篇同位素特征
  • 7篇中酸性
  • 7篇中酸性侵入岩
  • 7篇矿物

机构

  • 5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8篇中国地质大学...
  • 13篇安徽省地质矿...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四川省地质调...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斯坦福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怀俄明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四川省地质矿...

作者

  • 56篇雷敏
  • 43篇吴才来
  • 23篇秦海鹏
  • 16篇李名则
  • 15篇郜源红
  • 14篇刘春花
  • 11篇陈红杰
  • 9篇郭文峰
  • 9篇张昕
  • 8篇王楠
  • 7篇吴迪
  • 6篇陈其龙
  • 4篇王次松
  • 4篇刘希军
  • 4篇许继峰
  • 4篇蔡志慧
  • 4篇陈希节
  • 4篇刘良根
  • 4篇侯青叶
  • 4篇何碧竹

传媒

  • 15篇岩石学报
  • 6篇中国地质
  • 5篇地质学报
  • 5篇地质论评
  • 4篇地球科学
  • 3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地学前缘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2007中亚...
  • 1篇首届找矿突破...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0
  • 3篇2018
  • 4篇2017
  • 10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西准噶尔达拉布特蛇绿岩E-MORB型镁铁质岩的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73
2009年
新疆西准噶尔地区是古生代经过俯冲-增生形成的复合造山带,该地区分布有多条蛇绿岩带,其中之一的西准噶尔达拉布特蛇绿岩被认为是最大的一条蛇绿岩带,可能代表了古亚洲洋壳的残余。本文的资料显示蛇绿岩带内的镁铁质岩呈现出N-MORB、E-MORB和似OIB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阿克巴斯套岩体中的浅色辉长岩LA-ICP-MS锆石年龄测定,获得达拉布特蛇绿岩E-MORB型镁铁质岩的年龄为302±1.7Ma。鉴于达拉布特蛇绿岩中E-MORB和似OTB型镁铁质岩成因的复杂性,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辉长岩锆石U-Pb年龄所代表的意义存在两种可能性:(1)E-MORB型和似OIB型镁铁质岩可能是弧后盆地扩张后期的产物,代表蛇绿岩的年龄,其表明西准噶尔地区可能晚石炭纪还有洋盆存在;(2)E-MORB型镁铁质岩是蛇绿岩消亡阶段由于扩张脊和俯冲带碰撞作用而形成的弧前海山,形成时代晚于达拉布特主体蛇绿岩,但其成因与蛇绿岩的演化密切相关。本文侵向于第二种可能性,认为新疆北部晚石炭-早二叠可能仍存在活动陆缘,俯冲作用仍然存在,扩张脊俯冲形成的板片窗效应导致地幔楔、俯冲板片和沉积物等熔融促使基性岩浆向长英质酸性岩浆转变,从而引发了二叠纪大规模玄武质岩浆底侵,导致了该时期的构造-岩浆-成矿-造山作用的发生。
刘希军许继峰王树庆侯青叶白正华雷敏
关键词:达拉布特蛇绿岩
安徽铜陵地区虎山岩体矿物成分特征及其锆石U-Pb年代学被引量:2
2015年
铜陵地区虎山岩体主要由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组成,属高钾钙碱性系列中酸性侵入岩。本文对虎山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虎山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侵入时代分别为(143.2±1.2)Ma和(145.3±1.2)Ma,属晚侏罗—早白垩世,与中国东部J-K岩浆事件相呼应,并且,虎山岩体存在两次岩浆侵入活动,早期形成的花岗闪长斑岩的年龄为(145.3±1.2)Ma,与铜陵矿集区瑶山花岗闪长斑岩的年龄(146.0±0.9)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晚期形成的石英二长闪长岩为(143.2±1.2)Ma,与区内的铜官山和天鹅抱蛋山岩体的年龄(142±1)Ma和(141.7±1)Ma一致。岩石地球化学及矿物温压计计算结果表明,岩浆结晶的温度为768~838°C、压力为3.44×108~5.42×108Pa,虎山岩体属幔源岩浆和壳源岩浆混合成因,且混合作用发生在11~18 km的浅位岩浆房。
雷敏吴才来秦海鹏王楠张昕陈红杰
关键词:花岗岩类矿物学LA-ICP-MS锆石U-PB定年温压计
环带钾长石、榍石和锆石的显微结构与微区组成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南秦岭沙河湾石英二长岩中的钾长石、榍石和锆石具有明显的成分环带。利用电子探针(EPMA)波谱仪(WD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其附带的能谱仪(EDS)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对造岩矿物环带钾长石、榍石和锆石的显微结构与微区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钾长石中K+被Na+,Ca2+,Ba2+,Fe2+和Ce3+不同程度替代。榍石中Ca2+被V3+,Ce3+和Ba2+等替代,Ti4+被Fe2+和Al3+等替代。锆石含Fe,Th,U,Nb,Ta,Y,Hf,Yb和Pb等稀土和微量元素。钾长石中元素浓度由高到低为Si,Al,K,Ca,Na,Mg和Ba,其中K和Na互补,较亮处Ba含量高,越靠近边缘,Si升高、K升高与Na降低趋势越明显。榍石中元素浓度由高到低为Ca,Si,Ti,Ba,V,Ce,Al和Fe,较亮处Fe含量较高。锆石中元素浓度由高到低为Zr,Si,Nd,Ce,Hf,U,Pb和Th,Hf与Zr呈明显的互补关系,核部Zr含量较边部高,核部Hf、U和Th含量较边部低。
刘春花吴才来雷敏秦海鹏李名则
关键词:电子探针波谱仪能谱仪
敦煌地块南部古生代花岗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特征研究被引量:17
2016年
敦煌地块出露有大量古生代花岗岩,对这些花岗岩的研究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敦煌地块的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本文对敦煌地块南部的安盆沟复式花岗岩体和小草湖花岗岩体进行了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安盆沟岩体岩石组合为正长花岗岩.花岗岩,其中正长花岗岩侵位于早古生代(431Ma),花岗岩侵位于泥盆纪(~360Ma)和石炭纪(~340Ma);小草湖岩体主要为似斑状花岗岩,侵位时代为石炭纪(340Ma)。(2)安盆沟早古生代正长花岗岩的sHf(t)为-11.7到-6.3,tDM2为1.8—2.2Ga,而晚古生代花岗岩的sHf(t)为-12.3到-5.5,tDM2为1.7~2.1Ga,二者Hf同位素特征相似,推测源岩均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时期的含泥质成分的(变)砂质岩。小草湖似斑状花岗岩为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成因的埃达克质岩石,εHf(t)变化于-16.7至-4.9,tDM2变化于1.8~2.4Ga之间,源岩为古元古代古老地壳物质。两个岩体的部分源岩可能与Columbia超大陆的汇聚和裂解有关。(3)安盆沟正长花岗岩、花岗岩和小草湖似斑状花岗岩的残留相分别为麻粒岩、角闪岩和麻粒岩-角闪榴辉岩,反映了形成深度和变质级别的不同。(4)敦煌地块内的早古生代造山活动结束时间明显晚于中央造山带,并且早古生代造山活动以及早-晚古生代花岗岩与北侧的天山-北山造山带存在时空上的对应关系,敦煌地块可能在古生代期间卷入了中亚造山带的造山活动中。
王楠吴才来马昌前雷敏郭文峰张昕陈红杰
关键词:花岗岩体地球化学
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矿物温压计应用
目前本人参加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东部矿集区科学钻探选址预研究》(SinoProbe-05-05),主要从事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研究。众所周知,铜陵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安徽境内,因盛产铜矿而被誉为中国的“古铜都”。区内的...
雷敏
关键词:铜矿地质勘测中酸性侵入岩矿物温压计
文献传递
新疆拜城县波孜果尔A型花岗岩矿物的背散射和阴极发光特征被引量:6
2013年
利用电子探针背散射(BSE)及阴极发光(CL)对波孜果尔A型花岗岩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波孜果尔A型花岗岩主要造岩矿物包括石英、钠长石、钾长石、霓石、钠铁闪石和铁叶云母。副矿物包括锆石、烧绿石、钍石、萤石、独居石、氟碳铈镧矿和磷钇矿等。锆石CL图像表明,锆石具有黑核白边结构。
刘春花雷敏吴才来尹京武邵兴坤杨海涛
关键词:A型花岗岩类矿物学特征
新疆拜城县波孜果尔A型花岗岩类矿物学特征及岩浆形成的温度条件被引量:20
2012年
新疆拜城县波孜果尔A型花岗岩类为富含铌、钽、锆等有用元素的含矿岩体。通过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EPMA)化学成分分析、电子探针背散射(BSE)对波孜果尔A型花岗岩类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岩浆形成的温度条件与构造背景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波孜果尔A型花岗岩类包括霓石钠闪石英碱性长石正长岩、霓石钠闪碱性长石花岗岩、黑云母碱性长石正长岩3种岩石类型。主要造岩矿物包括石英、钠长石、钾长石、霓石、钠铁闪石和铁叶云母。副矿物包括锆石、烧绿石、钍石、萤石、独居石、氟碳铈镧矿、磷钇矿等。岩浆平均温度832~839℃,形成于非造山的板内构造环境,且具高温、无水、低氧逸度的成岩特点。
刘春花尹京武吴才来蔡佳邵兴坤杨海涛郜源红雷敏徐海明王军
关键词:碱性岩A型花岗岩类矿物学
柴北缘乌兰地区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成因被引量:22
2016年
柴北缘乌兰地区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哈德森沟岩体的年龄为(413±3)Ma,许给沟岩体的年龄为(254±3)Ma,椅落山岩体的年龄为(251±1)Ma,察汗诺岩体角闪闪长岩和花岗岩的年龄分别为(249±1)Ma和(248±2)Ma,察汗河岩体年龄为(240±2)Ma,晒勒克郭来岩体的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年龄分别为(250±1)Ma和(244±3)Ma。从年龄上看,这些花岗岩明显地分为两期:早期属早泥盆世(年龄为413 Ma),形成的岩石组合为:石英二长岩+碱长花岗岩;晚期属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年龄为254~240 Ma),又可进一步细分为254~251 Ma、250~248 Ma、244~240 Ma三次侵位,对应的岩石组合为: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早期花岗岩类不仅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且还富集部分高场强元素(Zr、Y、Nb等),属A型花岗岩;晚期花岗岩类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属I型花岗岩。早期花岗岩的87Sr/86Sr比值(0.710 8)和Nd模式年龄(T2DM=2.10 Ga)均高于晚期花岗岩(0.707 6~0.710 7,T2DM=1.41~1.58 Ga),但晚期花岗岩的εNd(t)值(-11.6)低于早期花岗岩(-4.8^-6.8),表明早期A型花岗岩可能起源于古元古代的大陆地壳,而晚期I型花岗岩起源于中元古代地壳。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我们认为,早期A型花岗岩的形成与祁连岩石圈拆沉导致欧龙布鲁克陆块北缘减薄、拉伸有关,也标志着宗雾隆裂陷的开始;而晚期I型花岗岩类的形成与宗雾隆洋壳向南俯冲于欧龙布鲁克陆块之下有关。
吴才来雷敏吴迪李天啸
关键词: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
南阿尔金花岗岩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及岩石成因被引量:12
2016年
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本文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将南阿尔金花岗岩划分为5期,第1期花岗岩组合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具有I型花岗岩的属性,时代>460Ma;第2期花岗岩组合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也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时代为435~450Ma;第3期花岗岩组合为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属性,时代为385~411Ma;第4期花岗岩组合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时代为343~352Ma,具有S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属性;第5期花岗岩组合为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具有I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时代为265Ma。各期花岗岩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表明,εHf(t)值大多数为正值,少数继承性锆石为负值,反映了它们的源岩以新生地壳为主,同时,也混有少量的古大陆壳的成分。根据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结合区域地质特征,我们认为第1期(465~469Ma)花岗岩浆活动可能与洋壳的俯冲作用有关;第2期(435~450Ma)岩浆活动可能是碰撞后环境;第3期(404~411Ma)岩浆活动可能与板块碰撞后造山带块体均衡调整、伸展有关,第4期(343~352Ma)、第5期(265Ma)岩浆活动可能与造山带深部块体的拆沉作用有关。
吴才来雷敏张昕陈红杰吴迪李天啸
关键词:岩石成因
南秦岭新院岩体及其包体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和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南秦岭新院岩体位于略阳县城以北约35km处,呈椭圆形,出露面积约200km2,主要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岩体中含有大量的铁镁质微粒包体和细晶岩脉。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的结晶年龄为219.6±4.6Ma,其中的铁镁质微粒包体的结晶年龄为221.5±4.2Ma,晚于勉县—略阳洋盆闭合时期(242~221Ma)。根据岩体及其包体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结合区域地质特征,我们认为,该岩体形成于陆内碰撞造山的构造环境。即印支期扬子板块向北发生俯冲碰撞之后(即主造山期后),岩石圈发生拆沉作用,导致地幔软流圈物质上涌使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花岗质岩浆,同时,部分幔源基性岩浆上侵到花岗质岩浆房,发生岩浆混合,形成花岗闪长岩,尚未混合的基性岩浆团块形成包体。
雷敏吴才来武秀萍郜源红吴锁平陈其龙秦海鹏
关键词:南秦岭锆石SHRIMPU-PB定年岩浆混合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