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葆

作品数:12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外伤
  • 2篇电刺激
  • 2篇电刺激治疗
  • 2篇术后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病
  • 2篇丘脑
  • 2篇丘脑底
  • 2篇丘脑底核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颅内
  • 2篇脑深部
  • 2篇脑深部电刺激
  • 2篇脑深部电刺激...
  • 2篇脑外伤
  • 2篇老年
  • 2篇高压氧
  • 1篇低钠
  • 1篇低钠血症

机构

  • 10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作者

  • 10篇何俊德
  • 10篇陈葆
  • 3篇杨韶丽
  • 3篇瞿文军
  • 2篇谢泽宇
  • 1篇吴卓华
  • 1篇程国雄
  • 1篇廖文彬
  • 1篇徐振球
  • 1篇邵明
  • 1篇谭红愉
  • 1篇杨湛文
  • 1篇张碧云

传媒

  • 2篇现代临床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神经肿瘤...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人颅内肿瘤术后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颅内肿瘤切除术后低钠血症的常见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老年患者颅内肿瘤切除术后发生低钠血症的类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结果56例低钠血症患者中,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医源性组24例,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组20例,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组8例,尿崩症(DI)组4例;各组临床表现相似但实验室检查不同、给予相应治疗后效果良好。结论老年颅内肿瘤(非鞍区肿瘤)患者术后早期发生低钠血症最常见病因是医源性的,其次是CSWS、SIADH和尿崩症;医源性的给予调整药物,补充钠盐即可,CSWS患者需要补充钠盐、同时补足血容量;SIADH患者则需要限水治疗;尿崩症患者需用激素替代治疗。
何俊德陈葆徐振球
关键词:低钠血症脑性盐耗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脑外伤大鼠脑水肿组织中的表达及高压氧对其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脑外伤大鼠脑水肿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变化及不同时间窗高压氧(HBO)治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液压冲击脑外伤模型组(B组)、液压冲击脑外伤模型+常规治疗组(C组)、液压冲击脑外伤模型+常规治疗+HBO治疗组(D组),每组24只;D组模型建立后根据进行HBO治疗的时间点(3、12、24、72h),分为4亚组(D.3h组、D-12h组、D-24h组和D-72h组,每亚组6只),其中B、C、D组分别按照采用大鼠侧位液压冲击构建脑损伤动物模型后进行不同治疗。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脑组织中IL-1β和TNF-α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IL-1β和TNF-α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方面A组〈D-3h组〈D-12h组〈D-24h组〈D-72h组〈C组〈B组(P均〈0.05)。结论IL-1β和TNF-α与脑外伤大鼠脑水肿组织的形成密切相关,HBO可以下调IL-1β和TNF-α的表达,减轻脑水肿,从而改善颅脑损伤大鼠的学习能力,而且这种高压氧治疗的时间宜尽早实施。
何俊德谢泽宇陈葆瞿文军
关键词:脑外伤高压氧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
颅脑创伤后迟发性脑梗死的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延迟性脑梗死的诊断、治疗措施及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例颅脑损伤合并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好11例,中残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了解发病机理、警惕脑梗死的出现、及早做出诊断、进行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医患纠纷的关键。
陈葆瞿文军何俊德
关键词:外伤性脑梗死
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老年帕金森病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应用双侧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老年中晚期帕金森病(PD),并对其疗效及手术方法作探讨。方法对6例老年PD患者采用磁共振导向立体定向及术中电生理验证方法,将刺激电极分别植入丘脑底核,采用同期植入刺激发生器。术后3w用程控计算机在体外调整刺激参数,以达到最佳疗效。结果6例患者术后均获得了显著的疗效,震颤和运动迟缓明显改善,同时多巴胺类药物用量明显减少,2例曾接受单侧丘脑毁损后的患者亦得到了明显改善,无严重及永久并发症。结论STNDBS法治疗老年中晚期PD,对症状改善明显,且可通过调节刺激参数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具有安全,副作用可逆转的优点;明显减少多巴胺类药物用量。
何俊德程国雄谭红愉陈葆吴卓华邵明
关键词:脑深部电刺激老年帕金森病丘脑底核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术后生活质量评估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对给予丘脑底核(STN)电刺激治疗的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观察STN电刺激治疗对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等的改善作用。方法15例接受双侧或单侧STN深部电刺激(DBS)治疗的PD患者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3,6,12,24个月应用Schwab&England日常活动分级、帕金森病联合评分标准(UPDRS)、Zung量表评价PD患者的临床情况及日常活动、运动检查及情感状态等生活质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帕金森病患者DBS术后日常活动改善率:"开"状态下为66.8%,"关"状态为71.9%;精神、情绪改善率:"开"状态下为19.5%,"关"状态为23.2%;运动功能改善率:"开"状态下为44.4%,"关"状态为66.5%。结论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能明显改善PD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何俊德张碧云陈葆廖文彬杨湛文
关键词:帕金森病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生活质量
不同时间窗高压氧治疗对脑外伤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窗高压氧治疗对脑外伤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96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液压冲击脑外伤模型组(B组)、液压冲击脑外伤模型+常规治疗组(C组)、液压冲击脑外伤模型+常规治疗+高压氧治疗组(D组),每组24只;D组在模型建立后根据高压氧治疗的时间点(3、12、24、72 h)分为4亚组(D-3 h组、D-12 h组、D-24 h组和D-72h组,每亚组6只).B、C、D组采用大鼠侧位液压冲击构建脑外伤模型后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应用水迷宫试验对比评价各组大鼠模型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变. 结果 在相同时间点寻找水下平台的潜伏期方面,B组最长,其次为C组、D组、A组,且D组中D.72 h组最长,其次为D-24 h组、D-12h组、D-3h组;在穿过原平台区域的次数方面,A组最多,其次为D组、C组、B组,且D组中D-3 h组最多,其次为D-12 h组、D-24 h组、D-72 h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压氧治疗可以改善颅脑损伤大鼠的学习能力,对神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且这种高压氧治疗的时间最好在损伤后12 h内完成,并且宜尽早实施.
何俊德谢泽宇陈葆瞿文军
关键词:高压氧水迷宫试验
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2005年
目的探讨椎管肿瘤有效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8月~2004年12月收治的89例椎管肿瘤患者的诊治方法及预后.结果 89例肿瘤中,位于颈段30例(33.9 %);胸段38例(42.7%);腰段13例(14 .6%);骶段8例(8.9%);肿瘤为髓外、硬膜下66例(74.2%),髓内肿瘤23例(25.8%).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肿瘤完全切除73例(82%),次全切除9例(10%),7例(7.9%)行肿瘤大部分切除加椎管减压术.术后出院时85.3%的病例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疼痛得到缓解的最多.有10.4%的病例术后症状与术前无变化.另有4.3%的病例术后症状加重.无手术死亡.结论椎管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环节,影像学检查和显微外科手术则是其关键的诊治手段.
陈葆何俊德杨韶丽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外科治疗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5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方式. 结果肿瘤均作全切或次全切除术,同时对受累的上矢状窦、硬膜及颅骨作相应处理,除部分病例遗留有偏瘫外其余均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结论采用全切及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并妥善处理受累的上矢状窦,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何俊德陈葆杨韶丽
关键词:矢状窦脑膜瘤手术治疗上矢状窦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5例临床分析
2005年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centralnervoussystemlymphoma,PCNSL)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脑和脊髓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近年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5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病例分析,讨论和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至2004年收治的15例PCNSL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术后均辅以放疗和/或化疗。结果:15例PCNSL,男性10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43岁。就诊时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偏瘫和癫痫,肿瘤多位于幕上半球的额顶颞叶。11例行放疗及化疗,4例仅行化疗。中位随访14个月,8例死亡,6例死于复发。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无特殊的临床表现和放射学征象。手术对明确诊断十分重要,应及早综合治疗,但治后复发及病死率高。
何俊德陈葆杨韶丽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加深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7年8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1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中首诊大部分误诊,CT、MR表现类似脑膜瘤,11例患者中8例肿瘤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术后均行放射治疗,8例随访8个月~5年,复发6例,死亡2例。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瘸是一类血供丰富肿瘤,临床表现类似脑膜瘤,确诊需靠病理和免疫组化;手术切除辅以放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预后不良。
何俊德陈葆
关键词: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