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菁瑛

作品数:247 被引量:854H指数:16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省级财政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6篇期刊文章
  • 42篇会议论文
  • 42篇专利
  • 3篇标准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0篇农业科学
  • 46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9篇栽培
  • 23篇种子
  • 22篇仙草
  • 19篇麦冬
  • 18篇种质
  • 17篇泽泻
  • 16篇山麦冬
  • 16篇龙眼
  • 14篇短葶山麦冬
  • 13篇植物
  • 13篇山药
  • 13篇种质资源
  • 13篇快速繁殖
  • 12篇金线莲
  • 11篇药材
  • 11篇育苗
  • 11篇太子参
  • 11篇萌发
  • 10篇栽培技术
  • 9篇性状

机构

  • 246篇福建省农业科...
  • 19篇福建农林大学
  • 4篇福建中医学院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福建中医药大...
  • 2篇福建省农业厅
  • 2篇福建省绿色食...
  • 2篇福建省人民政...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浙江省中医药...
  • 1篇浙江省中药研...
  • 1篇建瓯市水土保...
  • 1篇福建省农学会
  • 1篇福建连天福生...
  • 1篇福建和平古镇...

作者

  • 246篇陈菁瑛
  • 125篇黄颖桢
  • 93篇赵云青
  • 92篇刘保财
  • 59篇张武君
  • 41篇苏海兰
  • 32篇陈景耀
  • 28篇张丽梅
  • 21篇陈熹
  • 21篇黄玉吉
  • 17篇万学锋
  • 14篇赖钟雄
  • 11篇陈义挺
  • 9篇刘波
  • 8篇范国成
  • 8篇张秋芳
  • 7篇郑伟文
  • 7篇唐建阳
  • 7篇朱炳耀
  • 7篇杨志敏

传媒

  • 39篇福建农业学报
  • 23篇福建农业科技
  • 12篇中国(福建)...
  • 10篇福建果树
  • 9篇现代中药研究...
  • 7篇亚热带农业研...
  • 6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福建热作科技
  • 5篇热带作物学报
  • 5篇中药材
  • 4篇福建省农科院...
  • 4篇中国现代中药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中国野生植物...
  • 3篇植物生理学通...
  • 3篇热带农业科学
  • 2篇林业科技开发
  • 2篇中国南方果树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年份

  • 12篇2023
  • 5篇2022
  • 22篇2021
  • 6篇2020
  • 11篇2019
  • 8篇2018
  • 15篇2017
  • 7篇2016
  • 11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16篇2012
  • 7篇2011
  • 10篇2010
  • 11篇2009
  • 26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10篇2005
  • 11篇2004
2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线莲林下栽培基质及栽培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线莲林下栽培基质及栽培方法,它选择自然遮荫度60-90%、光照强度2000-5000lux的森林环境下作为金线莲栽培场所;在栽培基质上划浅穴,将金线莲苗的根部插入浅穴中后盖住根部,浇定根水;调整空气湿度7...
陈菁瑛黄颖桢赵云青刘保财
文献传递
仙草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8年
仙草Mesona Chinensis Benth,又名仙人冻、仙人草、凉粉草、黑豆腐草、薪草等,为唇形科仙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品系一般分为直立型、半直立型、匍匐型,秆、茎、叶的颜色、绒毛的分布差异往往可体现出品质的差异。仙草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东方植物资源,其繁殖方式有宿根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多生长于坡地、沟谷的小杂草丛中,喜欢阴凉潮湿的环境。
苏海兰李松陈菁瑛
关键词:仙草
柑桔茎尖培养的研究I.茎尖培养与增殖被引量:12
1994年
取1mm柑桔嫁接树茎尖在附加6-BA(1.0mg/L)和NAA(0.4mg/L)的MS培养基上具有良好的分化效果;不同梢期的茎尖,其分化率不同。休眠结束后,刚开始萌发的芽或盛长期的芽最适合作茎尖培养的起始外植体。在以上分化培养基上,其茎尖萌发率可达78.4%~85.7%,且生长健壮;不同品种的柑桔茎尖在同一增殖培养基上,其增殖系数有较大差异;经连续继代增殖的芽转入改良的MS培养基中,进行壮苗培养,可获得健壮植株;采用100mg·kg-1IBA浸泡新梢基部,有利于生根。培养过程中,选择最适激素浓度,蔗糖浓度,培养基酸碱度以及足够的光照,可有效地避免试管苗黄化和玻璃状苗的出现。
陈菁瑛陈景耀柯冲
关键词:柑桔类果树茎尖培养增殖
不同产区麦冬、山麦冬rDNA-ITS序列分析被引量:13
2009年
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和克隆、测定不同产区麦冬和山麦冬原植物的18S^26S r DNA-ITS区碱基序列,结果得到供试的7个不同产区麦冬和山麦冬植株样品rDNA的ITS及5.8SrDNA全序列、18S和26SrDNA部分序列,序列长度在696~711 bp。通过分析比较各ITS序列,表明不同产区麦冬和山麦冬rDNA-ITS区存在差异,可为其分子鉴别提供了依据。
黄玉吉陈菁瑛苏海兰黄颖桢万学锋
关键词:麦冬山麦冬
福建泽泻种子贮藏特性研究初报
泽泻Alisma orientale Sam.Juzep为泽泻科泽泻属Alisma L.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块茎可入药,具有利尿、泄热、降血压等功效,现代临床尚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血脂等症,是中国药典法定药物,...
陈菁瑛张丽梅陈义挺郑伟文刘波张秋芳朱炳耀蔡宣梅杨志敏
文献传递
不同基源和产地麦冬无机元素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方法测定了来自不同基源、不同产地麦冬样品中17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分析它们之间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沿阶草属麦冬元素含量与山麦冬属麦冬之间表现出不同的区域值,差异显著,山麦冬中Fe、Zn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麦冬,而麦冬富含Ca元素,其最高值是山麦冬中最低值的近3倍;襄麦冬Mg元素含量最高,Mn含量最低。Zn/Cu比值短葶山麦冬最高,从无机元素角度表明短葶山麦冬养阴益气效果可能优于其他供试麦冬。
唐建阳陈菁瑛苏海兰黄颖桢黄玉吉
关键词:麦冬基源无机元素
红肉蜜柚与琯溪蜜柚亲缘关系孢粉学鉴定被引量:8
2009年
红肉蜜柚系芽变新株系,为探讨其变异来源,对红肉蜜柚、琯溪蜜柚、下河蜜柚的花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红肉蜜柚与琯溪蜜柚花粉粒外壁纹饰相似,形状大小相近,与下河蜜柚差异较大;红肉蜜柚与琯溪蜜柚花粉粒同属于以5孔沟为主类型,穿孔密度差异不显著,与下河蜜柚差异较大;进一步从孢粉学上证实红肉蜜柚与琯溪蜜柚遗传距离相近。
蔡盛华陆修闽黄新忠陈菁瑛金光陈小明张丽梅雷龑
关键词:红肉蜜柚亲缘关系
福建省山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被引量:13
2019年
近年来,福建省山药产业的种植栽培模式、品牌建设和产业链延伸都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地方及区域的特色产业,但还存在技术与科研投入不足、深加工能力不足、品牌创建及销售能力不强等问题。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发展对策:加大科研投入,促进标准化生产;提高组织程度,促进区域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大宣传力度,实施品牌战略。
张武君刘保财陈菁瑛黄颖桢赵云青
马蓝生产概况、形态特征观测及生化成分评价被引量:1
2021年
研究马蓝在主产区的分布、种植面积、栽培方式、形态特征差异、成分含量等。采用实地调研、走访、咨询同行、测试分析、查阅文献等方法,总结概述当前中国马蓝及其炮制品生产概况。结果显示:当前中国马蓝栽培面积主要集中在贵州、云南、福建、四川、广东等省区,其他省份面积栽培较少,其中以贵州的栽培面积最大。贵州多采用大田栽培,云南、四川大田和林下栽培均有,福建、广东多为果园套种。云南栽培的马蓝植株直立、粗壮、叶片大,福建的植株呈匍匐状、茎枝较细、叶小,贵州植株介于以上两者之间。贵州、云南、四川栽培的马蓝作为南板蓝根用或加工为青黛,福建以加工青黛为主,广东则以南板蓝根为主。12月马蓝鲜叶中的靛蓝、靛玉红和吲哚苷测定结果表明:云南样品中的靛蓝和吲哚苷含量最高,贵州样品最低,在3个主产区均未检测到靛玉红。本研究结果为马蓝规范化栽培、推广及产业发展等提供参考。
刘保财陈菁瑛李西文张武君黄颖桢赵云青
关键词:主产区生化成分
龙眼无感染鬼帚病毒苗木的培育Ⅰ无病毒母株的获得与建园种植
本文报道龙眼无感染鬼帚病毒苗木培育研究中的结果,阐述了通过热处理和定期观察与抗血清检测相结合方法,并提出了核酸探针的应用前景.
陈菁瑛陈景耀范国成陈熹张丽梅
关键词:龙眼鬼帚病核酸探针
文献传递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