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莉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5篇乳液
  • 5篇乳液聚合
  • 5篇浓乳液
  • 5篇超浓乳液
  • 5篇超浓乳液聚合
  • 3篇稳定性
  • 2篇动力学
  • 2篇离子
  • 2篇离子型
  • 2篇聚氨酯
  • 2篇聚合动力学
  • 2篇可聚合
  • 1篇氧化还原引发
  • 1篇氧化还原引发...
  • 1篇乙烯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聚
  • 1篇预聚体
  • 1篇乳化
  • 1篇乳化剂

机构

  • 6篇湖北大学

作者

  • 6篇段铃丽
  • 6篇陈莉
  • 6篇张洪涛

传媒

  • 1篇化学与粘合
  • 1篇涂料工业
  • 1篇粘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中国胶粘剂
  • 1篇胶体与聚合物

年份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非离子型可聚合聚氨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超浓乳液共聚合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丙醚二醇(PPG)、丙烯酸-β-羟乙酯(β-HEA)、二羟基聚硅氧烷(PSi)分三步制得非离子型可聚合的聚氨酯(PUASi),然后将PUASi溶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单体中,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平平加(OS15)、聚乙烯醇(PVA-7188)作乳化体系,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55℃下引发聚合。研究了乳化剂质量浓度、不同种类的乳化剂、引发剂质量浓度、内相比、聚合温度、PUASi与St的比例等因素对聚合稳定性及转化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PUASi进行了分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粒子的形态、用光相关光谱(PCS)测得了粒子的大小及粒径分布。
陈莉张洪涛段铃丽
关键词:聚氨酯预聚体超浓乳液聚合聚合动力学
PUAG-St超浓乳液共聚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丙二醇(N_(210))、丙烯酸-β-羟乙酯(β-HEA)、聚乙二醇-600(PEG-600)分三步制得含双键的非离子型聚氨酯PUAG,然后与苯乙烯单体,在MS-1、十六醇(CA)、聚乙烯醇(PVA- 1788)作乳化体系,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55℃下引发聚合。研究了NCO/OH摩尔比、复合乳化剂质量浓度、引发剂质量浓度、内相比、聚合温度、PUAG的量等因素对聚合稳定性影响。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聚合物乳胶粒子的形态,用红外光谱证明了PUAG的共聚物的生成。
陈莉张洪涛段铃丽
关键词:聚氨酯苯乙烯复合乳化剂
超浓乳液聚合体系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介绍了超浓乳液及其制备方法、讨论了超浓乳液形成的条件,指出了不同单体体系的超浓乳液聚合的最佳稳定性条件。
陈莉张洪涛段铃丽
关键词:超浓乳液聚合稳定性
非离子型可聚合聚氨酯/苯乙烯的超浓乳液聚合被引量:8
2007年
研究了以非离子型可聚合聚氨酯(PUAG)和苯乙烯(St)为混合单体的超浓乳液聚合,并且考察了n(NCO)/n(OH)摩尔比、复合乳化剂体系质量浓度[E]、不同乳化剂的种类、引发剂质量浓度[I]、单体体积分数(或分散相体积分数,也称内相比Φ)、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稳定性、动力学的影响.同时结合光相关光谱(PCS)测定了聚合物乳胶粒子大小和粒径分布,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粒子形态,结果表明:当n(NCO)/n(OH)=2∶1,T=328K,Φ=80.39%,[I]=0.8%g/g(PUAG-St),[E]=0.22g/mLH2O,m(MS-1,烷基酚基聚氧乙烯醚磺酸基琥珀酸基二钠盐)/m(CA,十六烷醇)=2∶1,PVA(聚乙烯醇)=0.01g/mLH2O时,超浓乳液不仅有较好的聚合稳定性和较快的聚合速率,而且粒径小分布均匀.同时,在此条件下的表观动力学表达式和表观活化能分别确定为Rp=k[I]0.50[E]0.73[M]0.54和Ea=29.7kJ/mol.热失重分析(TGA)进一步表明:调节PUAG的含量可以达到对聚苯乙烯的改性,提高聚苯乙烯的热稳定性.
张洪涛陈莉段铃丽
关键词:超浓乳液聚合聚合动力学粒径
超浓乳液聚合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
2005年
讨论了稳定剂体系、单体、连续相的黏度和pH值、电解质、温度、加工工艺等对超浓乳液聚合稳定性的影响,总结出了不同单体超浓乳液聚合的最佳稳定性条件。
陈莉张洪涛段铃丽
关键词:超浓乳液聚合稳定剂体系稳定性
超浓乳液聚合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6年
介绍了超浓乳液的三个主要特点。从体系状态,单体含量,聚合速度,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形态和设备利用率方面比较了超浓乳液聚合与传统乳液聚合及本体聚合的区别。指出超浓乳液聚合中使用热分解引发剂所产生的问题及使用氧化还原引发剂的原因。还简单介绍了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分类,回顾了前人在超浓乳液聚合工作中不同单体体系使用的氧化还原引发剂的情况,总结了不同单体体系中氧化剂还原剂的最佳配比,以及它们对动力学、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最后展望了超浓乳液聚合新的发展方向。
段铃丽张洪涛陈莉
关键词:超浓乳液聚合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