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莉

作品数:146 被引量:43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3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5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3篇细胞
  • 20篇外周
  • 20篇外周血
  • 17篇血管
  • 17篇淋巴
  • 17篇淋巴细胞
  • 16篇免疫
  • 16篇内皮
  • 15篇微血管
  • 15篇内皮细胞
  • 14篇血管内皮
  • 14篇血管内皮细胞
  • 14篇微血管内皮
  • 14篇微血管内皮细...
  • 14篇肺微血管
  • 14篇肺微血管内皮
  • 13篇肺微血管内皮...
  • 11篇血清
  • 9篇血液流变
  • 8篇血液

机构

  • 125篇成都军区总医...
  • 20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凉山州第二人...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河北科技大学
  • 3篇成都军区
  • 3篇凉山州第一人...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成都医学院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2篇河北政法职业...
  • 2篇重庆日报报业...
  • 2篇乐山市人民医...
  • 2篇仁寿县人民医...
  • 1篇成都军区昆明...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成都军区联勤...
  • 1篇成都市血液中...

作者

  • 145篇陈莉
  • 38篇王天然
  • 37篇曾祥元
  • 35篇李继红
  • 33篇李素华
  • 28篇马布仁
  • 27篇邹自英
  • 26篇栗群英
  • 22篇彭燕
  • 16篇胡宗海
  • 14篇顾大勇
  • 13篇廉维
  • 11篇吴丽娟
  • 10篇杨季云
  • 9篇刘毓刚
  • 9篇白小红
  • 6篇谢静
  • 6篇曾平
  • 6篇朱国标
  • 6篇胡晓莉

传媒

  • 25篇四川医学
  • 17篇西南国防医药
  • 10篇中国微循环
  • 8篇西南军医
  • 7篇国际检验医学...
  • 4篇重庆医学
  • 4篇成都军区医院...
  • 3篇河北科技大学...
  • 3篇第6届中国医...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解放军药学学...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微循环技术杂...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第5届全国检...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10篇2014
  • 4篇2013
  • 12篇2012
  • 10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 7篇2004
  • 11篇2003
1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露聚糖肽对COPD患者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为甘露聚糖肽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经流式细胞术确认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COPD患者,用不同浓度的甘露聚糖肽体外诱导淋巴细胞,采用3H-TdR与14CUR参入双标记法测定淋巴细胞参入计数值。结果在不同剂量的甘露聚糖肽的作用下,淋巴细胞参入计数和百万细胞参入计数值不同,在1mg/L时,3H-TdR和14CUR计数与对照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甘露聚糖肽浓度达到10mg/L时,3H-TdR和14CUR的参入计数值达到高点,与对照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继续增加甘露聚糖肽至浓度50mg/L和100mg/L时,两项计数水平开始回落,所测数值与对照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参入率与上述两项计数的结果一致。结论甘露聚糖肽对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较低剂量(1、10mg/L)时,有明显促进淋巴细胞DNA及RNA合成的效果,但具有双相性,表现出较强的剂量依赖性。
李继红王利吴丽娟陈莉
关键词:甘露聚糖肽
13种自身抗体检测对SLE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5
2007年
目的探讨13种自身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抗核抗体(ANA)的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抗ds-DNA抗体的检测采用快速金标渗滤法;11种可抽提核抗原(ENA)抗体的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结果(1)223例SLE患者抗核抗体谱中,ANA、ds-DNA及抗ENA抗体SS-A/Ro60、SmD1、SS-A/Ro52和U1-RNP的阳性率较高,分别为95.06%、52.91%、50.22%、27.35%、24.66%和21.08%;Jo-1和P0抗ENA抗体的阳性率较低,分别为1.79%和0.90%;正常对照组仅ANA有5%的阳性率,其余抗体均为阴性。(2)抗体阳性的患者主要集中在10~50岁之间,1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患者比较少,平均年龄35岁。(3)SLE患者ANA-LIA的检测大多数患者的条带在4条以内,随着条带的增多,患者的数量减少。(4)抗ds-DNA抗体与抗SmD1抗体、抗核小体抗体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1),与抗SS-A/Ro60抗体的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抗SmD1抗体与抗核小体、抗SS-A/Ro60抗体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05和P〈0.01),与抗U1-RNP抗体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5)104例SLE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的异常,主要体现在IgG和C3异常。结论自身抗体的检测对SLE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多项自身抗体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SLE的免疫学诊断的阳性率。
邹自英李素华陈莉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
槲皮素干预慢性肾衰大鼠贫血及血清铁参数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实验性慢性肾衰大鼠贫血及血清铁参数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肾衰组(40只)、槲皮素组(10只),给肾衰组和槲皮素组大鼠饲以含腺嘌呤饲料8周造成慢性肾衰;槲皮素组于第15天开始每天经口给予槲皮素(100 mg/kg),正常组和肾衰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治疗42 d;8周末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球压积(HCT)及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和铁蛋白(FER);然后进行各组间比较。结果肾衰组大鼠RBC、HGB和HCT均比正常组显著减少(P<0.001),槲皮素组大鼠RBC、HGB和HCT均较肾衰组显著增多(P<0.001),但仍少于正常组。肾衰组SI、TIBC和FER比正常组显著降低(P<0.001),槲皮素组SI、TIBC和FER都显著高于肾衰组(P<0.001),也低于正常组水平。结论槲皮素对实验性慢性肾衰大鼠肾性贫血具有显著防治作用;槲皮素可显著改善慢性肾衰大鼠铁代谢及利用紊乱。
王天然王蓝天古宇邹自英李继红陈莉
关键词:槲皮素慢性肾衰贫血血清铁铁蛋白
微小RNA-9通过TGFβR2/Smad2/Smad3信号轴抑制NSCLC增殖、侵袭和迁移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9(miR-9)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SCLC)增殖、侵袭和迁移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RT-PCR检测NSCLC组织及其邻近正常肺组织中miR-9的表达。体外实验观察miR-9表达对NSCLC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作用。预测miR-9结合靶基因,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靶基因。Western blot观察miR-9靶基因及其下游通路的激活及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肺组织相比,NSCLC组织中miR-9的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体外实验显示,miR-9的高表达可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靶点预测及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miR-9通过结合于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2(TGFβR2)mRNA的3′非翻译区结合位点从而抑制其激活。miR-9可以降低TGFβR2下游的Smad2和Smad3的磷酸化水平从而抑制TGF-β的激活。结论 miR-9通过结合并下调TGFβR2,进一步抑制其下游的Smad2和Smad3激活,最终起到抑制NSCLC增殖、侵袭和迁移的作用。
徐华夏彬欧阳玉珍陈莉曾美群李芳谢小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PBLCR1表达
本文就肺癌患者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PBLCR1表达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PBLCR1表达较健康人明显降低,以肺癌患者PBLCR1降低最为显著。其分子表达和活性下降的原因可能与患者随着病情加重,机体...
陈莉李素华李继红王天然邹自英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基因表达基因多态性
文献传递
肾移植病人的健康教育被引量:2
2004年
王蓉庞玉玲陈莉张敏李宪丽
关键词:肾移植健康教育
红细胞促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PHA增殖反应的实验观察被引量:2
1998年
本文就红细胞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植物血凝素(PHA)的增殖促进作用进行实验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PBMC及健康人和肿瘤病人红细胞 新鲜无菌正常人肝素抗凝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上海试剂二厂产品,批号931022)分离淋巴细胞。献血员及临床确诊肿瘤病人的新鲜无菌肝素抗凝血,以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后,取底层红细胞,以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次,用生理盐水配成适当浓度。
李素华陈莉牛瑞丽郭中华
关键词:红细胞单个核细胞植物血凝素增殖
输注红细胞悬液致假性溶血1例报告
2003年
输血反应是临床输血中的常见并发证,而溶血反应是输入血型不合的异型血所致。输入血型相同的血液而导致的溶血反应称为假性溶血反应,在临床输血中并不多见,值得临床重视。现报告如下: 病例男,66岁。2001-12-13因胃溃疡5年并出血、继发性贫血、幽门不全性梗阻、胃癌待排人院治疗。既往无输血史、过敏史,近期消瘦,体重减轻约15kg,入院查Hb106g/L,病人反复呕血及黑便12d-13d,Hb降至80g/L,
罗晓惠廉维陈莉马布仁高建丽
关键词:输注红细胞悬液输血反应并发证游离血红蛋白
羌菖合剂对脑供血不足大鼠外周血小板参数的干预(英文)被引量:1
2006年
背景:有研究发现,羌菖合剂可防治脑供血不足引起的脑损伤,并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目的:观察羌菖合剂对脑供血不足大鼠外周血小板的干预结果。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中心实验室。材料:选用SD大白鼠60只,雌雄不拘,体质量150~170g。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8),对照组(n=18),羌菖合剂治疗组(n=34)。羌菖合剂:成分为羌活、石菖蒲,将药物等量分2次煎煮,每次30min微火煮沸,将两次滤液混合,过滤,浓缩至含生药1g/mL煎剂。方法:实验于2004-07/09在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对照组和羌菖合剂治疗组:结扎大鼠右侧颈总动脉造成脑供血不足。假手术组:只分离右侧颈总动脉,未结扎。假手术组在造模同时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3d;对照组在造模同时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3和7d(n=10,8);羌菖合剂治疗组在造模同时灌胃羌菖合剂10g/(kg·d)连续3d(n=10),3.3,6.7,10.0g/(kg·d)连续7d(n=8,8,8)。采用Bakeman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率)。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羌菖合剂对脑供血不足大鼠外周血血小板参数的影响。结果:①术后3d,对照组血小板数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而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大血小板比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羌菖合剂10g/kg治疗后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大血小板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与假手术组相近。②术后7d,对照组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大血小板比率已恢复到接近假手术组,而大血小板比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d(P<0.05),羌菖合剂3.3,6.7,10g/kg治疗后大血小板比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d(P<0.01)。结论:大脑供血不足可引起实验大鼠外周血小�
王天然曾祥元陈莉李继红
关键词:羌活血小板
肠道疾病患者血清神经节苷脂含量测定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肠道系统疾病患者血清GLS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GLS快速测定法"测定患者GLS,部分患者同时测定血清CEA,然后分组统计分析。结果肠道癌症组GLS(859±333mg/L)显著高于良性瘤(526±87)、肠炎(515±153)和"其他"(531±87)组(P<0.001),但腹腔结核组GLS(826±300)与癌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5组GLS阳性率依次为76.8%、11.1%1、2.0%4、.0%和62.9%。癌症组和结核组GLS阳性率高于CEA(81.4%vs.48.8%和100%vs.0,P<0.01);另3组GLS与CEA阳性率(10.0%vs.0、8.7%vs.6.5%和0 vs.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肠癌症患者血清GLS显著增加;测定血清GLS对癌症诊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其诊断价值优于CEA。
王天然许爱国李丽娟陈莉李素华李继红邹自英
关键词:肠炎腹腔结核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