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艾婷

作品数:93 被引量:544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5篇医药卫生
  • 4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6篇耳蜗
  • 25篇言语
  • 24篇测听
  • 20篇人工耳
  • 20篇人工耳蜗
  • 17篇植入
  • 15篇音节
  • 15篇前庭
  • 14篇言语测听
  • 14篇普通话
  • 13篇单音
  • 13篇单音节
  • 13篇汉语
  • 13篇耳蜗植入
  • 12篇眩晕
  • 10篇电图
  • 10篇耳蜗电图
  • 9篇等价
  • 8篇听神经
  • 8篇人工耳蜗植入

机构

  • 87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浙江中医药大...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教育部
  • 2篇大庆油田总医...
  • 2篇南京军区福州...
  • 2篇香港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中国计量科学...
  • 1篇北京大学第六...
  • 1篇涿州市医院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北京清华长庚...
  • 1篇杭州诺尔康神...

作者

  • 93篇陈艾婷
  • 74篇冀飞
  • 47篇韩东一
  • 33篇郗昕
  • 24篇杨伟炎
  • 23篇吴子明
  • 23篇洪梦迪
  • 21篇张素珍
  • 18篇刘兴健
  • 15篇杨仕明
  • 14篇王倩
  • 14篇赵阳
  • 12篇李佳楠
  • 10篇周娜
  • 6篇戴朴
  • 6篇李剑挥
  • 5篇郭连生
  • 5篇仇春燕
  • 5篇王硕
  • 5篇赵小燕

传媒

  • 24篇中华耳科学杂...
  • 16篇中国听力语言...
  • 13篇听力学及言语...
  • 12篇中华耳鼻咽喉...
  • 5篇临床耳鼻咽喉...
  • 3篇临床耳鼻咽喉...
  • 3篇2010全国...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残疾人健...
  • 1篇2014第四...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19篇2010
  • 8篇2009
  • 10篇2008
  • 13篇2007
  • 11篇2006
  • 2篇2005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2年内词汇能力的发展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索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早期词汇能力的发展,同时探讨现行中文听障儿童语言能力测试工具的可行性。方法:56例重度-极重度语前聋婴幼期患儿参与该研究,使用普通话汉语沟通发展量表(CCDI)、普通话表达与理解词汇量测试(MERVT)等词汇量测评工具,由专业人员对患儿术后的词汇量进行评估。由患儿家长或监护人填写评估问卷;词汇量测试由患儿在评估人员陪同下进行测试。分别在术前和开机后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时对患儿进行评估。评估人员记录测试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早期词汇量的发展随患儿康复时间延长而逐步提高。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词汇能力不断提高,表现为理解性词汇先于表达性词汇发展。结论:耳蜗植入术后2年,儿童即发展出一定的词汇能力,人工耳蜗植入后儿童的词汇理解能力要先于表达能力的发展。CCDI及MERVT是评估人工耳蜗植入后患儿早期词汇能力的可用工具,词汇能力测试是评估人工耳蜗植入后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指标,可与言语识别评估工具一道,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人工耳蜗植入后中国儿童听觉-言语-语言能力的评估体系。
傅莹陈源洪梦迪陈艾婷王倩郗昕黄丽娜
关键词:耳蜗植入语前聋儿童
听神经病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回顾和追踪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听神经病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为更好地应用人工耳蜗治疗听神经病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以来在解放军总医院确诊为听神经病并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9例;语后聋5例(植入年龄14.3~38.6岁)、语前聋30例(植入年龄1.1~13.7岁)。术后听觉言语评估方法包括:①声场助听听阈测试;②言语识别测试,包括单音节、双音节和句子识别率测试,以及噪声条件下(信噪比为+10 dB)句子识别率测试;③普通话早期言语感知测试(Mandarin Early Speech Perception test, MESP)、普通话儿童言语理解力测试(Mandarin Pediatric Speech Intelligibility test, MPSI)以及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 MAIS)和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 Toddler -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 IT-MAIS)问卷评估。 结果22例受试者声场下250~4 000 Hz纯音平均助听听阈为(41.1±11.7)dB HL,其中语前聋患者平均为(39.1±10.9)dB HL,语后聋患者平均为(44.9±12.3)dB HL。4例语后聋听神经病患者进行了多次言语识别测试,其单音节识别率呈现逐渐提高趋势,而双音节和句子识别得分变异较大,噪声条件下句子识别得分低于30%。30例语前聋听神经病植入者中,4例在开机1~3年后获得了言语识别能力,单音节、双音节和句子识别得分均超过60%,其中1例患者在开机1年后获得噪声条件下句子识别得分。25例语前聋患者MAIS(IT-MAIS)的平均得分为(28.6±11.7)分,但个体变异度较大。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可明确改善听神经病患者的纯音听阈,但对语前聋患者言语识别能力的补偿效果并不像听阈所反映的那样乐观,个体差异较大。
冀飞王倩陈艾婷洪梦迪李佳楠赵辉杨仕明
关键词:听神经病耳蜗植入术
60岁以上门诊老年听力障碍患者听力损失分布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对2017全年来我院行纯音听力检查的所有老年患者的结果进行横断面分析,初步了解现阶段我国局部地区门诊就诊的老年听力障碍患者听力损失的分布特点。方法调查门诊全年内首次就诊的60岁以上(含60岁)老人4794例,男2136例,女2658例,男女比例为1:1.24,平均年龄为68.87±5.80岁,中位数为67岁。按年龄分为三组:年轻老年人组(60~74岁)、老年人组(75~89岁)和长寿老人组(90岁以上),分析所有患者纯音测听结果。按照WHO1997年听力障碍分级标准将受试者每耳的听力进行分析。结果全部年轻老年人组3761例,占总例数78.45%,其中男性1615例(42.9%),女性2146例(57.1%);老年人组1000例,占总例数20.86%,其中男性498例(49.8%),女性502例(50.2%);长寿老人组33例,占总例数0.69%,其中男性23例(69.7%),女性10例(30.3%)。研究数据中听力正常:555例(男169例,女386例),占总例数11.58%;轻度听力损失:1007例(男393例,女614例),占总例数21.01%;中度听力损失:1469例(男694例,女775例),占总例数30.64%;重度听力损失:1020例(男540例,女480例),占总例数21.28%;极重度听力损失:743例(男340例,女403例),占总例数15.50%。结论门诊就医的年轻老年人(60~74岁)的数据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年龄组别越高,就诊检查的患者数量随之减少,男女比例逐渐趋于一致。本文纳入的听力结果以轻度、中度、重度听力下降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所患听力疾病的损失程度有向愈加严重的趋势。同时三个年龄组的各频率纯音听阈值在跨组时均有10 dB左右的下降。
陈艾婷韩莹兰兰周其友冀飞
关键词:老年人老年性聋听力损失
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内耳缺血相关性眩晕的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通过观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BPPV)、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偏头痛性眩晕(migrainous vertigo,MV)、青少年良性眩晕在服用不同剂量的甲磺酸倍他司汀后的临床表现,了解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内耳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BPPV、PCI、MV各30例,分成2组。组一:甲磺酸倍他司汀6mg,3/日;组二:甲磺酸倍他司汀12mg,3/日,治疗均为期1个月。观察量-效关系。青少年良性阵发性眩晕25例不分组,甲磺酸倍他司汀6mg3/日,服药治疗1月。分别观察治疗前后高刺激听性脑干测听(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和眩晕残障程度(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的变化。结果四类眩晕治疗后症状减轻,高刺激ABR和DHI均有改善,而眼动异常变化不明显。连续用药1个月后,BPPV、PCI、MV三类患者12mg,3/日方案疗效优于6mg,3/日方案。青少年良性眩晕6mg,3/日方案也获得满意疗效。结论甲磺酸倍他司汀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后循环缺血、偏头痛性眩晕和青少年良性眩晕等与内耳低灌注有关的眩晕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表现出量效关系,12mg,3/日方案疗效优于6mg,3/日方案。
吴子明张素珍刘兴健陈艾婷冀飞杨伟炎韩东一
关键词:甲磺酸倍他司汀内耳缺血眩晕
正常人全方向72声源水平定位能力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利用360°全方向72个声源测试设备,初步研究耳科正常人水平声源定位特点。方法选取耳科正常人14例,其中男3例,女11例,平均年龄(31.4±7.2)岁,使用360°全方向均匀分布的72个扬声器进行声源方位辨别测试,统计正常人整体声源定位能力,计算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值。结果听力正常人声源定位图像大致呈现出两个“十字交叉”的组合图形,镜像处理后呈现为一条斜率近似为1的直线,计算RMS为(20.4±3.5),相较未经镜像处理前(52.7±16.2)有大幅度下降。本组受试者前场、后场、左场、右场4个区域的定位正确的次数比例均值分别为60.52%、38.69%、31.55%和37.70%,前场定位正确的次数明显高于其余3个区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场、左场、右场定位正确的次数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正常人的水平声源方位辨别存在前后镜像现象,水平方向上前场(-45°~45°)声源定位能力最佳,左右场和后场的声源定位能力无显著差别。
李楠李思阳李思阳王倩刘晶洪梦迪王倩
关键词:声源定位
单侧梅尼埃病患者双侧耳蜗电图检查的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分析梅尼埃病患者双侧耳蜗电图,以早期发现一侧梅尼埃病对侧耳膜迷路积水的可能性。了解梅尼埃病患者对侧无症状耳内淋巴积水可能的发生率。方法对明确诊断为梅尼埃病的121例患者行双侧耳蜗电图检查,对其中可统计出明确病程的114例比较其双侧耳蜗电图结果与病程的关系。结果可以统计出梅尼埃病病程的114例中,单侧异常46例,平均病程7.42±7.68年(5天-37年);双侧异常38例,平均病程5.43±5.73年(3个月-20年);双侧正常者30例,平均病程5.37±4.40年(4个月-12年)。三种情况下,病程与耳蜗电图结果无直线相关(P〉0.05)。在121例行双侧耳蜗电图检查的病例中,双侧耳蜗电图异常者39例。其中9例有双侧耳鸣,占23.1%(9/39),而单侧耳蜗电图异常者51例中,出现双侧耳鸣的仅有1例,占2%(1/51),双侧耳蜗电图异常伴双侧耳鸣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侧耳蜗电图异常伴双侧耳鸣的发生率(P〈0.01)。结论耳蜗电图对梅尼埃病诊断的评价应建立在对梅尼埃病动态变化的理解基础之上;耳蜗电图对早期听力正常的梅尼埃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吴子明张素珍周娜冀飞陈艾婷谢塑江杨伟炎韩东一
关键词:梅尼埃病耳蜗电图膜迷路积水
听神经病患者普通话单音节识别错误模式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分析听神经病(auditoryneumpathy,AN)患者单音节识别测试的错误模式,总结AN患者在言语识别障碍方面的特点,探讨单音节言语识别测试对于AN诊断的作用。方法AN患者16例,共32耳;根据听力图曲线分为两个亚组:上升型听力组(15耳)和非上升型听力组(17耳)。感音神经性聋患者22例(共32耳)作为对照组。使用自行编制的言语测试材料在较高的测试强度下进行单侧单音节识别测试,记录每个测试耳的单音节识别得分和错误模式。错误模式分为8种:仅声母错、仅韵母错、仅声调错、声母错+韵母错、声母错+声调错、韵母错+声调错、声韵调全错、无反应。结果AN患者单音节总体识别得分低于感音神经性聋患者(P〈0.001)。上升型听力的AN患者其单音节识别率、声母、韵母、声调识别率与对照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上升型听力的AN患者单音节识别率、声母、韵母、声调识别率均低于感音神经性聋患者(P值均〈0.001)。AN患者与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单音节识别错误模式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者涉及声调识别的错误所占比例较大。上升型听力AN患者单音节识别率和声母、韵母、声调识别率均高于非上升型听力AN患者(P值均〈0.001)。上升型听力AN患者与非上升型听力AN患者的单音节识别错误模式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者涉及声调和韵母的识别错误所占比例较大。结论普通话四声识别能力差是AN患者区别于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一个重要特征。上升型听力AN患者与非上升型听力AN患者在单音节识别率、韵母和声调错误所占比例等方面存在特征性差异。心理物理测试对AN的诊断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
冀飞陈艾婷赵阳郗昕李佳楠王秋菊李兴启韩东一杨仕明
关键词:前庭耳蜗神经疾病测听法言语单音节
普通话单音节测听表在人工耳蜗植入者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采用新编普通话单音节测听表,评估人工耳蜗植入者的言语识别能力。方法选取8名语前聋儿童(甲组)及13名语后聋(乙组)人工耳蜗植入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2名,女9名。甲组植入年龄为1.6~11.9岁(中位数2.7岁),使用年限>3.4年。乙组植入年龄为3.2~30.9岁(中位数12.0岁),使用年限>0.7年以上。在声场中测试人工耳蜗日常使用状态下的啭音听阈,并55dB SPL言语强度下的单音节识别率。部分受试者还接受了65、80dB SPL言语强度下单音节识别率的测试。结果甲乙2组受试者的0.5、1、2、4kHz四频率平均(4 Frequency Average,4FA)声场啭音听阈分别为32.5±3.4dB HL、35.9±4.9dB HL,t检验显示P=0.1046。甲乙2组受试者55dB SPL下的单音节识别率分别为56.8±9.0%、31.4±17.1%,t检验显示P=0.001。结论新编普通话单音节测听表,可有效地用来评价人工耳蜗植入者的言语识别能力。使用年限较短的语后聋患者的单音节识别率尚不及使用年限较长的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单音节识别率-言语声强(Performance-Intensity,P-I)函数曲线较正常成人平均右移30 dB以上,提示人工耳蜗使用者的言语听力补偿水平较正常人仍有差距。
郗昕陈艾婷洪梦迪冀飞韩东一
关键词:言语测听人工耳蜗单音节
迟发性膜迷路积水的诊断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迟发性膜迷路积水(DEH)的诊断手段及意义。方法:15例DEH患者,分别行纯音听阈及耳蜗电图检查、前庭双温试验和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检查(VEMP),用以诊断及判断DEH的侧别和病变累及范围。结果:15例患者均为中~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聋。积水与听力下降同侧10例,对侧4例,双侧1例。水平半规管和球囊均有积水5例,水平半规管积水6例,球囊积水2例。VEMP异常者7例,其中1例患侧p13n23振幅消失,2例p13潜伏期延长,4例患侧p13n23低振幅。结论:DEH的诊断除了纯音测听外,耳蜗电图检查、前庭双温试验和VEMP检查是重要的实验室检查,应列为诊断常规。
吴子明张素珍周娜冀飞陈艾婷杨伟炎韩东一
关键词:耳蜗电图
前庭神经炎5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分析前庭神经炎(vestibular neuritis,VN)的临床分类、表现及前庭上、下神经的受累情况。方法分析52例VN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程经过,并行前庭双温试验和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VEMP)检查。结果52例VN患者中,单发性49例,复发性3例;单侧50例,双侧2例;除2例患者表现为平衡障碍外,其余均表现为旋转性眩晕;前庭双温实验和VEMP均异常(即前庭上、下神经均受累)者20例(38.5%,20/52),仅VEMP异常者(仅前庭下神经受累)7例(13.5%,7/52),仅前庭双温实验异常(仅前庭上神经受累)25例(48.0%,25/52);仅VEMP异常者主要表现为平衡障碍,前庭双温试验和VEMP均异常者则主要表现为旋转性眩晕,前庭上神经受累的几率明显高于前庭下神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N复发性少见,且多数患者没有病毒感染史;主要累及单侧前庭上神经或上、下神经,而单独累及前庭下神经者少见;前者表现为眩晕和(或)平衡障碍,后者主要表现为平衡障碍。
吴子明张素珍刘兴健冀飞陈艾婷杨伟炎韩东一
关键词:前庭神经炎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