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爽
- 作品数:14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川芎嗪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CTGF、MMP13、TIMP1表达的影响
-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对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合成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及其一些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川芎嗪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培养肝星状细胞株(HSC-T6),以不同浓度的TMP以及转化...
- 李孝生王文丽陈爽
- 文献传递
- 四种含铋剂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比较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比较四种不同含铋剂四联方案根除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Hp阳性的2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前瞻随机表法分为四组,每组60例,每组均给予含雷贝拉唑和胶体果胶铋四联方案10 d。A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B组给予阿莫西林、呋喃唑酮;C组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D组给予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停药4周后复查Hp和胃镜,记录患者治疗依从性、溃疡愈合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A组、B组、C组和D组根除率意向性治疗分析(ITT)分别为61.67%、91.67%、46.67%和85.00%,试验方案分析(PP)分别为66.07%、91.67%、51.85%和86.44%,B组、D组的根除率均高于A组、C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B组与D组、A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溃疡愈合率和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疗程10 d的阿莫西林联合呋喃唑酮和左氧氟沙星联合呋喃唑酮的两种铋剂四联方案可作为自贡地区Hp感染者的首选经验性根除方案。
- 张艳陈爽杨秀金陈芋莉田丰毕小刚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呋喃唑酮根除率
- 川芎嗪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肝星状细胞CTGF及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研究川芎嗪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epatic stellate cell-T6,HSC-T6)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及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培养HSC-T6细胞,不同浓度川芎嗪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刺激的HSC-T6共同孵育.用MTT(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法检测HSC-T6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川芎嗪对CTGF表达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CTGF蛋白的表达.ELISA(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法测定Ⅰ型胶原表达.结果表明,一定浓度(100、200、400、600mg/L)川芎嗪能抑制HSC-T6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随着川芎嗪浓度的升高,CTGF表达依次递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4.216,P<0.01).川芎嗪还可以明显抑制CTGF蛋白的表达,并可抑制I型胶原合成,二者抑制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861,P<0.01).川芎嗪可能通过抑制HSC-T6细胞增殖,下调CTGF的表达,阻断Ⅰ型胶原合成,从而发挥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 陈爽李孝生王文丽
- 关键词:川芎嗪肝星状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
- 川芎嗪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CTGF、Smad2/3表达的影响
-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Smad2/3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不同浓度川芎嗪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的HSC-T6共同孵育,用MTT检测HSC...
- 李孝生陈爽王文丽李文生
- 关键词:川芎嗪转化生长因子Β1免疫细胞化学法细胞增殖
- 文献传递
- 川芎嗪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对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剂量的TMP作用于HSC-T6细胞不同时间后,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ELISA法检测Ⅰ型、Ⅲ型胶原和透明质酸(HA)的合成;West-ern blot法测定CTGF的表达。结果100~1000mg/L的TMP作用于HSC-T6细胞后,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且呈剂量依赖性;Ⅰ型、Ⅲ型胶原和HA的合成减少,CTGF的表达也减少,二者下降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727、0.643和0.769)。结论TMP能够有效抑制肝纤维化形成,其可能的机制为抑制HSC增殖并降低CTGF的表达,从而阻断细胞内基质的形成。
- 王文丽李孝生陈爽
- 关键词:川芎嗪肝星状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 坦度螺酮联合莫沙比利治疗伴焦虑状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坦度螺酮联合莫沙比利治疗伴焦虑状态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6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莫沙必利5 mg,3次/d,疗程4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坦度螺酮10 mg,3次/d,疗程8周。结果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治疗组2周、4周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2周总有效率74.13%,4周总有效率86.21%,对照组2周总有效率27.39%,4周总有效率31.0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8周总有效率96.55%,高于4周总有效率的8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度螺酮联合莫沙比利治疗伴焦虑状态的FD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
- 袁珂黄丽敏陈爽张小娟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焦虑坦度螺酮莫沙比利安全性
- 何首乌致药物性肝损伤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分析何首乌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共收治的36例何首乌致药物性肝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病例中男性23例,女性13例,发病年龄平均50.8岁;服药后发病时间最早的1d,最晚的20年,中位数4周;服药剂量大部分为常规剂量,仅3例为大剂量。临床分型:肝细胞型为21例(占58.3%),胆汁淤积型为2例(占5.6%),混合型为13例(占36.1%),其中肝硬化1例,肝衰竭3例。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纳差、黄疸。肝功能损害以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丙氨酸转氨酶明显升高为主。临床治愈33例,好转1例,死亡2例。结论口服何首乌可引起肝功能损伤,甚至诱发肝衰竭,对于有肝脏基础疾病及老年人应慎重使用。
- 张艳陈爽卢磊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何首乌肝衰竭
- 川芎嗪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CTGF、MMP13、TIMP1表达的影响
-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合成细胞外基质成分及其一些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川芎嗪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
方法:培养肝星状细胞株,以不同浓度的TMP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作用于 HSC-T6 ,...
- 李孝生王文丽陈爽
- 关键词:细胞调控
- 文献传递
- 自贡地区2416例肝硬化病因及临床分析
- 2016年
- 四川自贡地区属于肝硬化高发区,近年针对该地区肝硬化病因的大样本研究鲜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间肝硬化住院患者的病因情况及变化规律,以便更好地开展肝硬化防治工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研究为回顾性非干预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消化科住院肝硬化患者2 416例,年龄25~88岁,平均58岁。男性1 900例,女性516例。
- 陈爽张艳尹红
- 关键词:肝硬化诊断干预性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硬化
- 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药物治疗Barrett食管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联合药物治疗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的疗效。方法将90例BE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试验组先给予单纯药物治疗8周(雷贝拉唑20 mg,bid,莫沙比利5 mg tid,铝碳酸镁片1 g tid),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BE病灶仍存在者再行APC,术后服上述同样药物治疗;对照组先胃镜下行APC,术后再给予同样药物治疗。对于一次治疗不能清除病灶的患者,4周后进行第二次清除,直至病灶消失。两组APC均在无痛胃镜、窄带成像(NBI)及透明帽辅助下完成。于术后6、12、24个月进行NBI辅助下胃镜复查,对其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在单纯药物治疗3个月后胃镜下BE病灶未见明显改变;随访24个月,试验组镜下保持完全清除的BE食管患者占APC治疗的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两组临床症状缓解率(93.3%,8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单纯药物治疗虽不能消除BE黏膜病理改变,但可以缓解症状,减少APC后复发;先药物治疗2个月,再联合无痛胃镜下NBI及透明帽辅助下APC治疗BE疗效显著,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张艳陈爽董文佳毕小刚沈鹏臻
- 关键词:BARRETT食管氩离子凝固术药物治疗窄带成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