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泓

作品数:9 被引量:182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岷江上游
  • 6篇干旱河谷
  • 4篇岷江上游干旱...
  • 4篇抗旱
  • 4篇抗旱性
  • 3篇综合评价
  • 2篇坡向
  • 2篇群落
  • 2篇岷江干旱河谷
  • 2篇灌丛
  • 2篇灌丛群落
  • 2篇海拔
  • 2篇海拔梯度
  • 1篇造林
  • 1篇造林技术
  • 1篇蒸发
  • 1篇蒸发量
  • 1篇杉林
  • 1篇生产力
  • 1篇生长量

机构

  • 8篇四川农业大学
  • 8篇四川省林业科...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9篇陈泓
  • 8篇黎燕琼
  • 7篇郑绍伟
  • 6篇慕长龙
  • 5篇刘军
  • 4篇刘兴良
  • 2篇何飞
  • 2篇岳永杰
  • 1篇吴永波
  • 1篇王玲
  • 1篇宿以明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成都大学学报...
  • 2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2007四川...

年份

  • 7篇2007
  • 2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灌丛群落种-面积曲线的拟合及最小面积确定被引量:21
2007年
研究采用3种饱和曲线方程拟合出的群落种-面积曲线,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灌丛群落的最小面积进行研究,取比例因子ρ分别为0.6、0.7、0.8、0.9,求得灌丛群落的最小面积或临界取样面积。研究结果表明:当ρ取0.6、0.7、0.8时,阴、阳坡各海拔梯度样地群落最小面积均小于或略大于100m2,样方可设置为10m×10m,即样地面积为100m2,可以满足精度60%~80%的研究要求。当ρ取0.9时,阴、阳坡各海拔梯度样地群落最小面积均小于200m2,样方可设置为10m×20m,即样地面积为200m2,可以满足精度90%的研究要求;群落最小面积呈现出随海拔梯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的趋势,且最小面积所含物种数也随之增加;在相对应的海拔高度上,海拔2000m以下群落最小面积及所含物种数阴坡明显大于阳坡,而在2200m左右的高海拔则是阴坡与阳坡相接近;对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灌丛群落类型而言,由方程(1)、(2)拟合所得的种-面积曲线较好于由方程(3)拟合所得的种-面积曲线。
陈泓黎燕琼郑绍伟王玲何飞刘军慕长龙
关键词:灌丛群落种-面积曲线坡向干旱河谷岷江上游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灌丛生物量与坡向及海拔梯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在野外线路踏查的基础上,综合选择具有代表性和人畜干扰少的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灌丛,采用直接收获法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灌丛生物量及其随海拔梯度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阴、阳坡灌丛的平均总生物量分别为30 151.72 kg.hm-21、4 865.07 kg.hm-2.②阴、阳坡相对应的三个海拔梯度上,阴坡灌丛生物量、各层生物量及各器官生物量均大于阳坡.③阴坡和阳坡灌丛生物量、各层生物量及各器官生物量均表现为随海拔梯度升高而增加的趋势.
陈泓黎燕琼郑绍伟慕长龙刘军
关键词:生物量海拔梯度岷江上游
岷江干旱河谷几种乔木抗旱性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是我国西部生态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最困难的造林地区之一。本试验以生理研究为基础,选择干旱河谷区造林地内具有相对较高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针叶树种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na)、辐射松(Pinus radiata)和阔叶树种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榆树(Ulmus pumilaL.)、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对影响其抗旱性的主要生理指标和试验树种的抗旱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影响该地区试验树种抗旱性的主要生理指标为: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水分饱和亏缺度、叶片含水量和24h失水率;②5个试验树种的抗旱性表现为岷江柏最高,其次榆树>刺槐>臭椿,辐射松的抗旱性最差。
黎燕琼陈泓郑绍伟刘军刘兴良慕长龙
关键词:乔木抗旱性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臭椿抗旱性季节动态变化研究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是我国最困难的造林地区之一。本试验针对杂谷脑河干旱河谷区域内近年栽植的臭椿,通过水分生理对其抗旱性的季节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臭椿叶片含水量、24h失水率、水分饱和亏却度、细胞膜透性等,均随着叶片...
黎燕琼陈泓郑绍伟慕长龙
关键词:臭椿水分生理抗旱性综合评价
文献传递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造林技术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岷江干旱河谷是我国西部生态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为给该地区植被的恢复与重建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针对其特点,从造林树种选择及其造林方法进行了研究。本试验选择了抗旱能力相对较强的针叶树种:岷江柏、油松、辐射松、白皮松与阔叶树种:密牧豆、元宝枫、榆树、刺槐进行研究,发现岷江柏的成活率最高,达到了89.6%,其次白皮松(89.5%)>榆树(86.7%)>油松(85.8%),都达到了85%以上,再次是刺槐(78.9%);元宝枫(59.1%)、密牧豆较差(53.0%),辐射松最低(50.5%)。同时还开展了采用黑地膜、白地膜、石块覆盖以及不加覆盖物(对照)4种处理方式对林木成活与生长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处理方式上看,表现为覆盖处理均较对照好,其中以白地膜处理下表现最好,成活率达81.8%,黑地膜表现次之,而对照最差,生长量也以白地膜处理下表现最好,对照最差。
郑绍伟黎燕琼岳永杰陈泓刘兴良慕长龙
关键词:树种选择成活率生长量岷江干旱河谷
卧龙森林生态站林内外主要气象因子对比分析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采用林外对照区与岷江冷杉林定位观测的实验方法,以卧龙森林生态站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从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土壤温度、降水量、蒸发量、风速和风向等因子对卧龙森林生态站站区林内与林外对照区气象要素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林内平均大气温度、土壤温度以及降水量相对林外明显偏低;②林内大气温差和林内大气相对湿度变化幅度明显较林外低;③受林地地形条件影响,林外风以东风和北风为主,但林内基本处于静风状态.
郑绍伟黎燕琼何飞陈泓宿以明刘兴良
关键词:岷江冷杉林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蒸发量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灌丛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海拔梯度格局研究
本文以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杂谷脑河干旱河谷区内自然灌丛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沿海拔高度的系统取样调查,对该区的灌丛植被特性、群落最小面积、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生产力的海拔梯度格局、多样性与生产力的相关性以及它们与环境因...
陈泓
关键词: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灌丛群落物种多样性生产力
文献传递
林木抗旱性研究及其进展被引量:43
2007年
干旱是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大环境压力之一,也是影响干旱区林木分布和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林木抗旱性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造林的成败,因此研究林木的抗旱性是树种选择的基础。文中主要从林木抗旱机理的研究、林木抗旱评价指标的研究、林木抗旱性评价的主要方法3个方面对近年来林木抗旱性评价进行了总结。
黎燕琼郑绍伟陈泓刘军吴永波慕长龙
关键词:林木抗旱性评价指标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四种灌木的抗旱生理动态变化被引量:78
2007年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是我国最困难的造林地区之一。该实验以杂谷脑河干旱河谷区域内,自然生长的白刺花(Sophora davidiana)、刺旋花(Convolvulus tragacanthoides)、马鞍羊蹄甲(Bauhinia faberi var.microphylla)和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为研究材料,对其抗旱生理及其抗旱性动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下,灌木体内叶绿素、可溶性糖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同时,叶片组织失水率、水分亏却度、细胞膜透性的降低,以增加灌木的抗旱性。(2)通过隶属(反隶属)函数法对4种灌木抗旱能力动态变化进行综合评价,几种灌木生长季节的抗旱性综合评价指数7月份为0.507,最高;其次9月份>8月份>6月份,5月份最低,仅为0.442。这为了解植被在该地区抗旱性动态变化趋势,以及为在植物抗旱性最弱的生长时期——5、6月份,采取有效防旱抗旱措施,提高造林树种的成活率与保存率,加快该地区植被的恢复与重建进程提供理论依据。
黎燕琼刘兴良郑绍伟陈泓岳永杰慕长龙刘军
关键词:灌木抗旱性综合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