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治文

作品数:55 被引量:201H指数:9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5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细胞
  • 20篇三氧
  • 20篇三氧化二砷
  • 12篇肿瘤
  • 11篇凋亡
  • 11篇黑色素
  • 11篇黑色素瘤
  • 10篇恶性
  • 7篇教学
  • 7篇恶性黑色素瘤
  • 6篇血清
  • 6篇细胞凋亡
  • 5篇黑素
  • 5篇黑素瘤
  • 4篇蛋白
  • 4篇端粒
  • 4篇端粒酶
  • 4篇实验教学
  • 4篇教学改革
  • 4篇C-IAP2

机构

  • 53篇蚌埠医学院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苏州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蚌埠铁路中心...
  • 1篇安徽省阜阳卫...

作者

  • 55篇陈治文
  • 34篇夏俊
  • 9篇石莹
  • 9篇马佳
  • 7篇张玉心
  • 7篇杨同怀
  • 6篇王东萍
  • 5篇陈素莲
  • 5篇胡守芬
  • 5篇王丽
  • 4篇朱光能
  • 4篇丁昌玉
  • 3篇杨清玲
  • 3篇梅传忠
  • 3篇段巧玲
  • 3篇高绪峰
  • 3篇赵学海
  • 3篇王惠
  • 2篇何天源
  • 2篇周继红

传媒

  • 25篇蚌埠医学院学...
  • 6篇癌变.畸变....
  • 4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基础医学教育
  • 2篇华东六省一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淮海医药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华东六省一市...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 5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90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蚌埠市儿童血浆环核苷酸水平测定结果
1991年
本文应用^(125)I—cAMP及^(125)I—cGMP双抗体分离的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81名1~12岁健康儿童的血浆环核苷酸(cAMP、cGMP及其比值)的水平。结果表明儿童血浆cAMP含量25.55±5.9nmol/L,与正常成人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cGMP含量9.36±2.04nmol/L明显高于正常成人(P<0.01);cAMP/cGMP含量比值2.71±0.75明显低于正常成人(P<0.01)。这可能是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细胞的增殖较成人为快,提示血浆环核苷酸含量可能与正常人的生长发育过程有关。
陈治文赵学海张翔朱光能关钧泰秋月
关键词:环核苷酸儿童血浆
大学生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水平被引量:2
1998年
谷既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是广泛清除脂类氢过氧化物和H2O2,有防止畸变、预防衰老及参与或调节前列腺素合成等作用,谷眈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中心有硒半胱氨酸,测定谷处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力可作为衡量机体硒水平和大学生健康状况的一项生化指标。通过对94名正常男女大学生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检测,结果分别为96.53±7.66u和93.73±14.97u,男女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陈治文马栋柱夏俊丁昌玉
关键词: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大学生
三氧化二砷对小鼠恶性黑素瘤抑制机制的探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小鼠B16细胞实体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对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黑素瘤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以不同浓度As2O3作用的鼠黑素瘤B16细胞荷瘤小鼠,用TRAP-PAGE-银染法检测药物作用后瘤体组织端粒酶活性的表达;通过测定荷瘤小鼠瘤体大小和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来反映不同剂量As2O3的抑瘤作用。结果:As2O3能抑制鼠B16细胞实体瘤的生长,破坏肿瘤组织微血管的形成(P<0.01);As2O3能明显抑制鼠B16细胞实体瘤端粒酶的活性。结论:As2O3对于B16细胞实体瘤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可能与其抑制肿瘤组织内微血管的形成和端粒酶表达活性有关。
黄桦陈治文陈正徐胡博王东萍
关键词:黑素瘤三氧化二砷端粒酶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HBV-DNA
1998年
目的:评价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血清HBVDNA的临床意义及其优越性。方法:用PCR法测定81例血清HBV标志物阳性的HBVDNA,并与固相放射免疫测定法作比较。结果:血清HBVDNA阳性率依次为:“大三阳”和HBcAg(+)组>“大三阳”组>HBeAg(+)组>HBcAg(+)组>HBsAg(+)>“小三阳”和HBcAg(+)组>“小三阳”组>三项抗体有一项以上阳性组。结论:“大三阳”组的HBVDNA阳性率高于“小三阳”组,且同时伴HBcAg(+)时,HBVDNA的检出率较高。三项抗体有一项以上阳性组的HBVDNA阳性率较低,与其它各组比较,除“小三阳”组或伴HBcAg(+)组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
陈治文周海胜石莹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链反应
三氧化二砷对恶性黑色素瘤A_(375)细胞株凋亡的诱导作用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 (As2 O3 )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 75细胞株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 )检测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诱导A3 75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结果 :As2 O3 浓度分别为 5 μmol/L、10 μmol/L、2 0 μmol/L时 ,A3 75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 9.75 %、5 0 .9%和 4 3.7% ,晚期凋亡率分别为 2 .10 %、4 .6 1%和 11.2 % ,总凋亡率分别为11.85 %、5 5 .5 1%和 5 4 .9%。结论 :As2 O3 可诱导A3 75细胞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 ,10 μmol/L和 2 0 μmol/L的As2 O3 可明显增加A3
马佳陈素莲陈治文
关键词:黑色素瘤三氧化二砷凋亡
大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校园内乙肝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蚌埠医学院2009级3 120名新生清晨空腹静脉血,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改良赖氏法、重氮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结果:3 120名新生中,HBsAg阳性99名,阳性率为3.17%;男、女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3.77%和2.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ALT异常率和TBIL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TBIL异常者中男女生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HBsAg携带率比社会人群的HBsAg携带率低,对有HBsAg阳性的学生应加强管理,对易感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防止乙肝在学校传播。
陈素莲陈治文夏俊武文娟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红素
三氧化二砷诱导恶性黑色素瘤A_(375)和B_(16)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 (As2 O3 )对恶性黑色素瘤人A3 75细胞和小鼠B16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为As2 O3 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 (FCM )检测A3 75细胞和B16细胞的凋亡诱导及杀伤作用 :用不同剂量的As2 O3 (0 .1mmol·L-1、0 .2 5mmol·L-1和 0 .5mmol/L-1) ,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 (10ml·kg-1,连续注射 10d后 ,检测小鼠血清与心、肝、肾有关的生化指标。结果 :As2 O3 浓度分别为 5 μmol·L-1、10 μmol·L-1和 2 0 μmol·L-1时 ,A3 75和B16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 11.85 %、5 5 .5 1%、5 4 .90 %和 9.81%、2 6 .4 5 %、9.93% :As2 O3 诱导A3 75和B16细胞总的凋亡和坏死率分别为11.90 %、5 5 .71%、5 7.4 0 %和 12 .96 %、2 6 .99%、87.13% ;不同剂量的As2 O3 (0 .1mmol·L-1~ 0 .5mmol·L-1)对小鼠肝、肾和心肌等功能无明显影响 ,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不同浓度的As2 O3 能明显诱导恶性黑色素瘤A3 75及B16细胞凋亡和坏死 ,对A3 75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强于B16细胞。As2 O3 (0 .1mmol·L-1~ 0 .5mmol·L-1)对小鼠肝。
陈治文夏俊胡守芬马栋柱王丽
关键词:细胞凋亡三氧化二砷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
淋巴瘤组织中线粒体DNA突变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通过检测恶性淋巴瘤组织中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突变,以探讨mtDNA突变在恶性淋巴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提取38例恶性淋巴瘤组织及其对应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的DNA,经PCR扩增部分mtDNA片段,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mtDNA序列。以外周血淋巴细胞测序结果作为对照,确定肿瘤组织mtDNA的突变。结果18例(47.4%)恶性淋巴瘤组织中发现25个突变,25个突变发生在15个核苷酸位点,其中21个突变位于mtDNA的D-Loop区,4个突变位于mtDNA的编码区,D-Loop发生变异的频率是编码区的4.26倍。13个(13/25,52%)突变位于mtDNA多态性位点。结论恶性淋巴瘤组织中存在mtDNA的突变,mtDNA突变可能与淋巴瘤的发生、进展有一定关系。
马佳陈治文梅传忠杨清玲王惠
关键词:线粒体DNA突变淋巴瘤
肿瘤坏死因子-α转换酶基因金属蛋白酶区的克隆及表达
2006年
目的:克隆和构建含有肿瘤坏死因子-α转换酶金属蛋白酶区(m etalloprote inase dom ain of hum an tumor necrosis factor-αconverting enzym e,TACEmp)基因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方法:用RT-PCR方法,从THP-1细胞中扩增出TACEmp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ET-D sbAmut,用限制性酶切和DNA测序进行鉴定;转化到大肠埃希菌BL21中进行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产物。结果:克隆TACEmp基因并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D sbAmut-TACEmp转化入BL21,IPTG诱导后获得高效表达的TACEmp融合表达蛋白。结论:利用分子伴侣融合蛋白技术使TACEmp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了高效可溶性表达。
张玉心马涛陈治文夏俊
关键词:二硫键异构酶基因克隆原核表达
三氧化二砷诱导A375细胞凋亡过程中NF-κB、C-IAP2及Caspase-3的信号传导途径研究
陈治文王东萍夏俊高绪峰杨同怀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