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永欣

作品数:101 被引量:493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工程项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7篇农业科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91篇玉米
  • 58篇糯玉米
  • 20篇选育
  • 19篇栽培
  • 15篇栽培技术
  • 15篇保鲜
  • 13篇玉米新品种
  • 12篇品种选育
  • 11篇甜糯玉米
  • 9篇黑糯
  • 8篇速冻
  • 8篇甜玉米
  • 8篇鲜食
  • 8篇黑糯玉米
  • 7篇保鲜加工
  • 6篇地膜
  • 6篇保鲜加工技术
  • 5篇优质高效栽培
  • 5篇优质高效栽培...
  • 5篇玉米品种

机构

  • 99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晋城市农业局

作者

  • 99篇陈永欣
  • 78篇翟广谦
  • 49篇董立红
  • 47篇李文和
  • 29篇韩永明
  • 26篇阮福林
  • 18篇李彦良
  • 15篇范瑞
  • 12篇田福海
  • 12篇陈琳
  • 12篇张中东
  • 8篇郭正宇
  • 8篇宫帅
  • 7篇武忠
  • 5篇张璐
  • 3篇傅玉红
  • 3篇张丽虹
  • 3篇王富荣
  • 2篇魏荣业
  • 2篇张广峰

传媒

  • 23篇山西农业科学
  • 12篇农业科技通讯
  • 11篇玉米科学
  • 6篇农产品加工
  • 4篇农产品加工(...
  • 2篇中国农村科技
  • 2篇山西农业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中国种业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种子科技
  • 1篇遗传
  • 1篇农村新技术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中国农技推广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保鲜与加工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8篇2003
  • 3篇2002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利用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从当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人们消费观点的改变, 阐述了糯玉米品种选育与利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介绍了糯玉米由一个突变体到现在上百个品种, 各种花色的发展过程; 糯玉米由简单的青嫩果穗鲜食到现在的青嫩鲜食、保鲜加工、深加工等多种利用途径, 以及形成了产业化; 分析了糯玉米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今后要根据我国国情因时、因地、逐步扩大的建议; 明确了现阶段糯玉米的育种目标除农艺性状和综合抗性要求外要求鲜食及保鲜加工以适口性、商品性好为主; 工业用深加工以籽粒产量高, 支链淀粉高为主; 饲用主要以生物产量高为主。
翟广谦武忠段宜英韩永明陈永欣董立红张中东李文和
关键词:糯玉米品种选育
山西省甜糯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本文简要阐述了山西省甜糯玉米产业的种植、加工分布情况及效益,分析了目前影响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产业发展具备的优势,阐述产业发展对策。
陈永欣翟广谦董立红陈琳李文和
关键词:甜糯玉米
糯玉米自交系、杂交种棒三叶与产量之间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2
2001年
通过对 15个稳定的糯玉米自交系和所组配的杂交组合棒三叶性状、叶面积及单株产量调查 ,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 :糯玉米无论是自交系还是杂交种 ,棒三叶中下位叶最长、上位叶最宽 ,棒三叶叶面积大小差异不大。亲本与杂交组合棒三叶叶面积显著相关 ,相关系数r♀ =0 988 r♂ =0 990 ;杂交组合棒三叶叶面积与单株产量极显著相关 ,相关系数r=0 996 ;6对正反交组合中 ,母本棒三叶叶面积大的杂交组合棒三叶叶面积大 ,产量高 ;反交杂交组合棒三叶叶面积偏小 ,产量偏低。在组配组合时 ,棒三叶叶面积大的作母本 。
陈永欣翟广谦李彦良王计虎
关键词:糯玉米自交系杂交种棒三叶单株产量
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利用研究
本项目从当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人们消费观点的改变,阐述了糯玉米品种选育与利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介绍了糯玉米由一个突变体到现在上百个品种,各种花色的发展过程;糯玉米由简单的青嫩果穗鲜食到现在的青嫩鲜食、保鲜加工、深加工等...
陈永欣翟广谦李彦良韩永明董立红
关键词:糯玉米品种选育
文献传递
速冻、真空包装甜、糯玉米栽培及保鲜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翟广谦陈永欣田福海郑联寿
该项目将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市场营销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体出优质高产栽培原理:根据甜、糯玉米遗传机制,对环境的要求及最终用途制定出适于保鲜加工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采用速冻保鲜加工原理,贮存8-12个月的食品解冻后仍保持原有鲜...
关键词:
关键词:糯玉米栽培保鲜加工
一种盐碱地玉米的保苗种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地玉米的保苗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秋季玉米收获后,将秸秆粉碎后均匀铺于地表,并实施施肥,翻耕,撒施盐碱地改良剂、旋耕、铺膜等工作,春季地温达到播种要求时在膜上种植玉米。本发明通过土壤改良剂和提前铺膜...
张中东郭正宇翟广谦宫帅陈永欣焦建伟武国平
新老玉米品种花粒期干物质及氮素积累转运机制的差异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为明确新老玉米品种各器官干物质及氮素积累和分配的差异,以我国20世纪70年代主推杂交品种中单2号和21世纪前10年的主推杂交品种先玉335和郑单958为材料,设置追氮100,200 kg/hm^2以及密度5.25万,7.50万,10.50万株/hm^2等处理,以阐明其氮素营养策略和调整机制差异。结果表明,玉米新品种花前干物质较老品种高0.43 t/hm^2,且新品种吐丝期茎秆生物量与叶片生物量的比值为2.53,比老品种显著低11.7%;新品种吐丝期茎秆氮积累量与叶片氮积累量的比值为0.76,较老品种显著低15.8%,新品种叶片氮素运移对籽粒氮积累的贡献较老品种平均高出4.3%;2年间新品种平均6.21%的花前叶片干物质和24.7%的花前茎秆干物质在整个花后籽粒灌浆期阶段外运,老品种平均为12.7%,29.1%。在各种栽培条件下,玉米叶片转运氮素占吐丝期叶片氮积累量的比例始终保持在63%左右,而茎秆为60%左右。新品种花前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策略是更加侧重叶片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老品种则是侧重茎秆,且在灌浆期新品种优先启动茎秆的养分运移,为叶片养分的过早运移提供缓冲,维持灌浆期叶片较高的光合功能,而获得更高产量;在多年来品种更替过程中,新老品种叶片和茎秆的氮素转运极限是相近的,差别在于新品种具有更高效的氮素积累和转运策略,以在不同栽培条件下获得更高的产量。
张中东郭正宇宫帅陈永欣
关键词:玉米干物质氮素
晋单(糯)41号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加工利用被引量:2
2003年
陈永欣翟广谦焦生元李彦良韩永明董立红李文和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
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遗传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通过抗性及感性稳定的10个自交系完全双列杂交对腐霉菌(pythiumsp)引起的茎腐病的抗性遗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存在极显著差异,F1的抗病性与亲本抗病性密切相关,且多偏向于感病亲本。正反交差异不明显,属于核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为不完全显性。基因加性效应大于显性效应,属于数量性状遗传,抗性遗传力较高。10个玉米自交系间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存在极显著差异。
田福海陈永欣
关键词:玉米茎腐病腐霉菌抗性遗传抗病育种
玉米穗真空包装保鲜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根据真空包装杀菌原理,针对常规真空保鲜过程中出现的产品酸败、长霉、胀袋、色泽灰暗、褐变等问题,对甜玉米、糯玉米两种类型玉米籽粒授粉后天数即成熟度和玉米果穗直径大小进行分类、分级,研究甜、糯玉米鲜果穗软包装真空保鲜直接杀菌新技术。研究表明,真空包装保鲜甜、糯玉米穗关键技术在于灭菌时间、压力和温度。
翟广谦陈永欣严峰
关键词:甜玉米糯玉米真空保鲜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