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永恒

作品数:114 被引量:276H指数:9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53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0篇交通运输工程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33篇交叉口
  • 22篇交通运输
  • 20篇车辆
  • 18篇信号交叉口
  • 18篇运输系统
  • 18篇交通运输系统
  • 18篇交通运输系统...
  • 17篇车道
  • 16篇行人
  • 14篇左转
  • 14篇交通流
  • 11篇路网
  • 11篇绿灯
  • 11篇快速路
  • 11篇交通工程
  • 10篇信号控制
  • 10篇通行
  • 10篇公交
  • 9篇信号机
  • 8篇信号配时

机构

  • 109篇吉林大学
  • 5篇闽南师范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3篇吉林市公安局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大连交通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城市规划...
  • 1篇中国民航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吉林省高速公...
  • 1篇神华集团有限...
  • 1篇吉林建筑大学
  • 1篇交通部管理干...
  • 1篇中国市政工程...
  • 1篇天津市交通科...

作者

  • 113篇陈永恒
  • 76篇曲昭伟
  • 50篇宋现敏
  • 50篇李志慧
  • 31篇王殿海
  • 23篇魏巍
  • 22篇陶鹏飞
  • 16篇胡宏宇
  • 8篇高雨虹
  • 7篇罗瑞琪
  • 5篇江晟
  • 5篇李海涛
  • 5篇胡永利
  • 5篇杨少辉
  • 5篇邓晓磊
  • 4篇梁迪
  • 4篇段宇洲
  • 4篇金盛
  • 4篇王鑫
  • 4篇胡金辉

传媒

  • 20篇吉林大学学报...
  • 9篇交通运输系统...
  • 6篇Journa...
  • 4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计算机应用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水运(下...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闽南师范大学...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13篇2018
  • 8篇2017
  • 10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13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作者标签主题模型在科技文献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作者主题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科技文献中作者的兴趣发现。针对作者主题模型不能利用文献的类别标签属性与主题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主题发现的问题,在对作者主题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将科技文献之间固有的类别标签信息引入到作者主题模型中,提出了作者标签主题(LAT)模型。LAT模型通过实现文献的标签信息与主题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文本的多标签判定,提升文档的聚类效果。与传统的潜在狄利克雷分配(LDA)和作者主题(AT)模型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LAT模型能够显著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提升模型的运行性能。
陈永恒左万利林耀进
关键词:文字信息处理文本分析主题模型自然语言处理
设有待转区的左转专用车道车辆释放过程建模被引量:10
2014年
本文根据交通波理论,综合考虑信号交叉口左转车辆的到达率、释放率和起动波传播率,采用流量累计曲线方法,建立左转车辆释放过程分析模型,并依据此模型确定左转车辆的最大排队长度,左转专用相位的最短绿灯时间、最佳绿灯时间和最长红灯时间.在交叉口的渠化方案和信号配时方案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得出设置左转待转区后每周期左转车释放量的增加值,从而计算出左转车道通行能力的提高值.研究结论可为设有待转区的信号控制交叉口配时方案优化提供参考.
陈永恒白乔文魏雪延
关键词:交通工程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
信号交叉口行人信号提前时间计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信号交叉口行人信号提前时间计算方法,为克服目前存在信号交叉口行人与转弯车辆相冲突的问题,其步骤如下:1.数据的采集和行人到达规律分析:1)数据采集:a.人行横道宽度d;b.人行横道长度L;c.交叉口角度θ;d...
曲昭伟曹宁博陈永恒宋现敏李志慧陶鹏飞魏巍邓晓磊罗瑞琪白乔文
文献传递
考虑博弈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分布式信号控制被引量:8
2020年
交通需求的不均衡和波动会增加分布式信号控制优化的难度.由于现有独立动作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IA-MARL)仅基于自身的历史经验做出决策,基于IA-MARL的分布式信号控制难以及时缓解交通需求不均衡和波动的影响.本文融入博弈论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概念,改进IA-MARL的决策过程,提出考虑博弈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G-MARL)框架.在采用带有泊松到达率的道路网络流量不均衡输入的格子网络中,分别对基于IA-MARL和GMARL的分布式控制方法进行数值模拟,获取单位行程时间和单位车均延误曲线.结果显示,与IA-MARL相比,G-MARL在单位行程时间和单位车均延误方面分别改善59.94%和81.45%.证明G-MARL适用于不饱和且交通需求不均衡和波动的分布式信号控制.
曲昭伟潘昭天陈永恒李海涛王鑫
关键词:智能交通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博弈论
提前右转组织方式及其影响分析被引量:14
2008年
以可插车间隙理论和概率论为基础,建立了固定与可变交织区长度的提前右转组织方式下右转机动车通行能力计算模型与延长交织区所能够增加的通行能力的计算模型,提出了提前右转组织方式的适用条件。以平均延误为指标,对比分析了两种组织方式下右转机动车的运行效果,基于Webster信号配时方法,对实行提前右转方式的交叉口内直行和左转车流的通行能力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提前右转组织方式后交叉口直行和左转通行能力增加;在右转机动车提前右转能够满足通行能力时,提前右转可减小冲突区的面积,否则,可以通过延长交织区长度来增加通行能力,以减少右转车的平均延误。
曲昭伟金勇陈永恒王殿海魏巍
关键词:交通规划交叉口交织区通行能力
信号交叉口行人和右转机动车冲突影响因素分析(英文)被引量:8
2019年
由于大多数信号交叉口没有右转保护相位,行人和右转机动车冲突现象较为普遍.针对四相位一般右转信号交叉口进行行人安全性分析,应用相对危险度指标,分析了5种行人特征因素对行人-右转机动车冲突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行人在以下情形下更容易冲突:结伴通过、跑步通过、进入交叉口方向、接近出口道、共享型右转进口道且在行人绿灯中期或末期过街、专用右转进口道且在行人在绿灯初期或红灯期间过街.行人在以下情形过街时优先权更容易得到保证:跑步通过、进入交叉口、接近进口道、不使用人行横道.然而,行人在绿灯中期过街时其优先权不容易得到保证.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缓解冲突的措施.实际调查还发现,在平面信号交叉口进行行人等待区的明确渠化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相交道路有侧向分隔带的情形下.
陈永恒刘芳宏白乔文陶楚青奇兴族
关键词:相对危险度
基于预信号的城市快速路出口匝道衔接交叉口控制方法
2023年
为了提高城市快速路出口匝道与下游衔接交叉口的通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预信号的出口匝道衔接交叉口控制方法.分析流量流向分布特征,构建衔接区域换道延误计算模型;利用交通波理论,建立预信号上游排队长度和排序区长度模型;考虑主信号配时参数约束和排队长度约束优化,得到预信号配时参数以及预信号设置位置.案例分析结果表明,预信号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衔接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降低车均延误.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左转交通比例、交通流及匝道衔接段长度对模型的影响,证实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陈永恒吴场建王鑫李婉宁李浩楠
关键词:交通工程出口匝道预信号交通波理论
十字型交叉口左转引导线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十字型交叉口左转引导线设计方法,旨在克服现有十字型交叉口左转引导线设计随意、缺乏理论依据的问题,其步骤:1.建立交叉口坐标系:以左转车辆进口道最外侧车道外边缘所在直线为x轴,该进口道左转停车线所在直线为y轴,...
曲昭伟白乔文陈永恒曹宁博宋现敏李志慧陶鹏飞孙磊
文献传递
双车道路段公交车辆对交通流延误影响模型被引量:7
2009年
根据路段上公交车运行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公交车辆行驶及停靠对车流的影响。流量较小的情况下,将公交车看作服务台,利用排队理论、间隙理论建立了公交车影响产生的延误模型;流量较大的情况下,结合车辆到达与服务图示,建立了延误模型,最后给出了计算实例。为评价路段服务水平、确定更合理的路阻函数提供了理论支持。
陈永恒葛兴王殿海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公交车辆可接受间隙理论
城市路网可容纳最大车辆数的计算方法
城市路网可容纳最大车辆数的计算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规划与设计领域中的计算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方法中路网可容纳最大车辆数计算不准确、无法提前评估路网结构容纳性能的问题。过程为:步骤一、确定等效车道;步骤二、...
高雨虹曲昭伟白乔文宋现敏云震宇李志慧陶鹏飞陈永恒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