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望衡

作品数:258 被引量:837H指数:1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艺术文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8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7篇哲学宗教
  • 26篇艺术
  • 21篇文学
  • 17篇社会学
  • 16篇文化科学
  • 15篇历史地理
  • 13篇经济管理
  • 10篇建筑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政治法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5篇美学
  • 52篇审美
  • 43篇环境美学
  • 26篇生态
  • 26篇文化
  • 21篇艺术
  • 17篇哲学
  • 17篇生态文明
  • 14篇中国美学
  • 12篇城市
  • 11篇美学思想
  • 10篇审美意识
  • 10篇史前
  • 10篇农业
  • 10篇文明
  • 10篇美意
  • 10篇景观
  • 9篇自然美
  • 8篇园林
  • 8篇乐居

机构

  • 225篇武汉大学
  • 11篇浙江大学
  • 8篇湖南省社会科...
  • 3篇人民出版社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江汉大学
  • 2篇湖北大学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北京服装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荆楚理工学院
  • 1篇青岛大学
  • 1篇襄樊学院
  • 1篇山西省社会科...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湖北省社会科...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作者

  • 247篇陈望衡
  • 4篇邓俊
  • 3篇郝娉婷
  • 2篇丁利荣
  • 2篇涂文学
  • 2篇王国华
  • 2篇章开沅
  • 2篇吴志翔
  • 1篇吴海伦
  • 1篇陈李波
  • 1篇张霞
  • 1篇张正明
  • 1篇吕宁兴
  • 1篇王凯
  • 1篇黄沁茗
  • 1篇童乔慧
  • 1篇喻国明
  • 1篇朱洁
  • 1篇周茂凤
  • 1篇周跃良

传媒

  • 16篇郑州大学学报...
  • 10篇社会科学战线
  • 10篇艺术百家
  • 9篇湖北美术学院...
  • 8篇学术月刊
  • 8篇船山学刊
  • 7篇吉首大学学报...
  • 6篇中州学刊
  • 5篇河北学刊
  • 5篇求索
  • 5篇衡阳师范学院...
  • 5篇鄱阳湖学刊
  • 4篇武汉大学学报...
  • 4篇武汉大学学报...
  • 4篇学习与实践
  • 4篇西北师大学报...
  • 4篇天津社会科学
  • 4篇美与时代(美...
  • 4篇人民周刊
  • 3篇文学评论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8篇2021
  • 11篇2020
  • 9篇2019
  • 13篇2018
  • 13篇2017
  • 15篇2016
  • 9篇2015
  • 10篇2014
  • 14篇2013
  • 7篇2012
  • 13篇2011
  • 7篇2010
  • 9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 13篇2004
2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乐居在绿水青山之中 生态文明时代房地产业的哲学思考(上)被引量:1
2018年
房地产的兴起源于工业时代。工业时代,人口涌进城市,住房开始紧张。一个新兴的产业——房地产兴起。中国长达四十年的房地产热,说明中国的工业化在加速。然而,近十年,各地不断爆出房地产业疲软的信息,虽然信息有真有假,然而,从时代发展的总趋势来看,疲软是必然的。原因是:一个新的时代——生态文明时代正在到来。
陈望衡杨志豪
关键词:房地产业文明时代房地产热
中国史前岩画审美解读
2013年
中国史前岩画很丰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记载。中国史前岩画是史前初民生活包括他们精神世界的真实反映,它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感性思维、巫术意味、稚拙情趣、线条造型、自由精神等诸多方面。从史前岩画,我们可以找到中国艺术精神的源头。
陈望衡
关键词:史前岩画艺术精神
后工业时代生活与设计的核心理念
2017年
文章从不同时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入手,分析归纳出了封建时代、工业时代的生活理念与设计理念;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后工业时代"以朴素为美的生活理念"和"谋共生、可持续的设计理念";最后,得出了生活理念与设计理念的时代变迁关系表。
陈望衡邓俊
“太和”之美:生态文明美学的审美境界
2023年
生态文明美学的最高境界是“太和”。“太和”来自《周易·乾卦·彖辞》。“太和”就是大和,是人与自然之和,生态与文明之和。在其具体实现之中,或表现为顺应的和谐,是为优美;或为“逆应”的和谐,是为崇高。崇高中的“逆应”,当其给人类带来灾难时,它为悲剧;而当人类战胜“逆应”,实现人与生态共荣时,它为正剧。坚定走生态文明正道是人类之福,是生命之幸,是天地之大德,是宇宙之大利。“太和”的灵魂是崇高,不只是自然的崇高,还有人类的崇高,是两种崇高的统一。这样的崇高,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是属于生态文明时代的崇高。
陈望衡钟贞
关键词:崇高生态文明时代
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被引量:2
2019年
一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第一,家与国的统一性。中国社会以家为本位。西安半坡所发掘的距今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有着大量的适合于一夫一妻居住的小屋子,显然,家是这个部落的基本单位。由家到家族再到胞族,由胞族到胞族联盟,在此基础上,扩大到非血缘关系的社会联盟,由此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准国家性质的社会。
陈望衡
关键词:家国情怀中国美学中国社会文化遗址基本单位血缘关系
环境伦理与环境美学被引量:17
2006年
环境美学建立在环境伦理学的基础之上,但是它超越了人类与环境的那种对立的关系,而在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中寻求精神上的愉快。环境伦理面对的是人与环境的抗争,对立是它的关键词,如何消除这种对立是它的职责;环境美学面对的是人与环境的统一,和谐是它的关键词,如何将这种和谐转化成精神享受是它的使命。
陈望衡
关键词:环境伦理环境美学
《周易》“天地”观念于环境美学的重要意义——《周易》中的环境美学思想之一被引量:2
2015年
《周易》中的天地、天、地等概念近似于当今的自然环境概念。《周易》认为,天地、天、地具有培育生命的功能,它们具有生态、神性、审美的品格。《周易》还认为,人要尊重、顺应自然,按自然规律行事,即所谓"与天地合其德",这样才能很好地生存、发展。《周易》这些观点对于今天的环境保护与环境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陈望衡
关键词:天地天人合一
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
环境美学自上个世纪末在西方首先出现后,在很短的时间在全球引起高度关注,笔者上个世纪九十年末也进入这个领域。如果说,上个世纪环境美学在中国还很陌生的话,那么,在本世纪,尤其在近三年,它不仅为美学界许多学者所热衷而且政府部门...
陈望衡
文献传递
论马一浮的诗歌美学思想
<正>马一浮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学者,于旧学有极其深厚的功底,因此,也公认为中国当代著名的国学大师。他有精湛的西学功底,但治学主要是国学。在国学中,他于诗学研究最深,也最有创见。试粗略地清理他的诗歌美学思想。
陈望衡
文献传递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姜坤中国画的文化品格
2004年
陈望衡
关键词:中国画文化品格哲学原则美学观点画风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