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螺旋体
  • 6篇螺旋体病
  • 6篇钩端螺旋体
  • 6篇钩端螺旋体病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学
  • 2篇霍乱
  • 2篇霍乱弧菌
  • 2篇O139群
  • 2篇O139群霍...
  • 2篇O139群霍...
  • 1篇地理
  • 1篇地理流行
  • 1篇地理流行病学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炎
  • 1篇血清抗体
  • 1篇血清抗体水平

机构

  • 11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济南市疾病预...

作者

  • 11篇陈志林
  • 8篇王丽娟
  • 7篇冯开军
  • 5篇崔嵩
  • 2篇杨彬
  • 2篇段玉芹
  • 2篇王显军
  • 2篇毕振强
  • 2篇崔树玉
  • 2篇丁淑军
  • 1篇侯学霞
  • 1篇郝琴
  • 1篇李金星
  • 1篇陶小润
  • 1篇孟庆跃
  • 1篇万康林
  • 1篇卞鹰
  • 1篇孙桐

传媒

  • 3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疾病监测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预防医学文献...

年份

  • 2篇2007
  • 4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酶免疫斑点法用于在钩体病实验诊断中的应用
2003年
陈志林王丽娟冯开军
关键词:酶免疫斑点法钩体病
山东省钩体病后发脑动脉炎患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研究山东省钩体病后脑动脉炎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钩体显凝试验法 (microscopeag glutinationtest,MAT)检测 2 0 2例病人血清标本。结果钩体后脑动脉炎病人多集中在第 1、4季度 ,男女发病比为1 85∶1,多数病人在 18岁以下占 74 2 6 % (15 0 2 0 2 ) ,血清群分别为黄疸出血、爪哇、犬型、拜伦、秋季、澳洲、波摩那、流感伤寒、七日热、巴达维亚、曼耗。其中以波摩那群为主 ,占 6 0 89% (12 3 2 0 2 )。结论该类病人多发生在经济条件较差并有放猪习惯的地区 ,由于直接或间接接触带菌家畜污染的水、泥土等而感染患病。做好卫生宣传教育 ,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 。
王丽娟陈志林丁淑军
关键词:脑动脉炎流行病学钩端螺旋体病
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致病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比较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致病性。方法:对O1群霍乱弧菌Eltor型小川1b型3株和稻叶1d型3株,及O139群霍乱弧菌6株,从酸敏感性、肠粘膜粘附、产肠毒素及相关基因等方面对两群菌株的致病性做以比较。结果: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酸敏感范围为pH3.05~4.60;平均肠粘膜吸附菌数分别为4.04×106和3.58×106cfu/cm2;兔肠段积液平均分别为1.85和1.80ml/cm;兔红细胞凝集效价分别为1∶128和1∶64;12株霍乱弧菌都携带有ctxA、zot、ace、tcpA基因。结论: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致病性是一致的。
段玉芹杨彬崔树玉陈志林毕振强
关键词:霍乱弧菌
山东省莱姆病地理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调查山东省莱姆病地理分布、媒介生物、动物宿主及病原分离情况,为今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对6个调查点的人群进行莱姆病抗体检测;用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DFA)检查优势蜱种及其携带莱姆病螺旋体情况,并用BSKⅡ培养基分离培养莱姆病螺旋体。宿主调查采用DFA检查鼠肾。用单克隆抗体和IFA进行菌株的鉴定。结果共检测血清1934份,阳性121份,感染率6.26%;鲁东、鲁南、鲁中、鲁西北感染率分别为5.76%、7.03%、0、9.81%;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感染率为5.56%,女性为6.98%,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7,P>0.05);山东省蜱类的优势种为长角血蜱,该蜱中肠带螺旋体率为12.00%;宿主动物调查显示,鼠类带莱姆病螺旋体率为13.26%,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45.65%),带菌率高为14.24%。从86组培养物中分离到2株莱姆病螺旋体(TSH1、TSH2)。结论不同地区生态环境和传播媒介分布不同,各地区间莱姆病感染程度差别很大。长角血蜱可能为山东省莱姆病的重要生物媒介。
王丽娟侯学霞陈志林郝琴陶小润万康林
关键词:莱姆病莱姆病螺旋体地理流行病学
O139群霍乱弧菌L型变异和诱导实验的观察及致病性的探讨
2005年
[目的]探讨O139群霍乱弧菌L型变异及其与ElTor型的R型血清的关系。[方法]2002~2005年,我们采用酚肉汤传代、抗生素、胆盐和蒸馏水等实验室诱导方法进行观察。[结果]发现O139群霍乱弧菌6菌株经上述方法诱导可发生L型变异,其菌落特征和菌体形态均与L型的描述相符。[结论]实验结果证实O139群霍乱弧菌可诱导成L型,通过与O1群的R型血清凝集状况,表明其L型菌株未见到抗原的完全消失,其变异过程与ElTor弧菌相似,关系密切,推测自然界中亦存在O139群霍乱弧菌L型,且仍具有致病性。
段玉芹王显军崔树玉杨彬陈志林冯开军毕振强
关键词:O139群霍乱弧菌
山东省1985~2002年钩端螺旋体病监测概况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因素与防治策略。方法 对疫情监测资料、病人、家畜动物进行病原学、血清学研究。结果  18a中全省发病 150 3例 ,年均发病率为 0 10 /10万 ,年最高发病率为 1 14 /10万 ;此间有 5次钩体病局部爆发流行 ,病例主要分布在鲁南、鲁中地区 ,农民和农村学生发病较多 ,集中 7~ 9月份发病 ,8月为发病高峰 ,占 80 % ;临床病例以流感伤寒为主 ,流行形式为雨水型 ;猪是主要传染源 ;流行菌群多是波摩那群 ,在局部爆发点的猪肾、猪尿及疫水培养出病原体 3 5株 ,可确定菌群的 19株分属于波摩那型 18株 ,犬型 1株。局爆发点的病人、猪血清检测分属 5个血清群 ,优势血清群为波摩那群 ,占 76 16%。健康人群抗体水平GMT部为 11 2 7。结论 在 18a监测中鲁南、鲁中地区发病人数占全省发病人数的 89 91% ,几乎每年发病率都较高 ,是山东的重点防治区域。现症病人及流行疫点的猪感染血清菌群单纯 ,符合山东省主要流行菌型 ;发病率与传染源的数量和带菌率、人群免疫水平、降雨量密切相关。对历史老疫区特别是鲁南、鲁中局部爆发疫点应加强监测 ,积极采取管猪改圈 。
陈志林王丽娟冯开军崔嵩刘瑞杰郑成君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血清学病原学
对《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效果的认知研究
2003年
为了评估《传染病防治法》实施以来的主要效果 ,在山东省选择 3个县 (市 )分别进行了重点人员访谈 ,一般卫生技术人员问卷调查 ,召开居民座谈会等调查 ,了解卫生系统官员、卫生技术人员和普通群众对该法的认识 ,同时收集3个县 (市 )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调查表明 ,《传染病防治法》实施 13年来的成就主要体现在 :较好地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 ;重点疾病发病率有所下降 ;建立和完善了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孙桐孟庆跃王显军李金星丁淑军卞鹰陈志林
关键词:卫生技术人员问卷调查
山东省1985-2003年脑血管钩体病资料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山东省脑血管钩体病患者特征,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我们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结合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放射检查对山东省1985~2003年钩体病患者进行综合确诊,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85~2003年的1543例临床疑似钩体病患者中,确诊钩体病患者252例,其中239例为钩体病中枢神经系统后发症,临床符合脑血管钩体特征者215例.脑血管钩体病患者分布较广,以14岁以下少年儿童最多,发病时间以第4季度最多,波摩那群钩体是引起本病的主要血清菌群.[结论]脑血管钩体病是感染钩体最多见、最严重的后发症,应引起重视.
陈志林王丽娟冯开军崔嵩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中枢神经系统
山东省钩端螺旋体病临床病例检测报告
2003年
目的 探讨山东省钩体病临床病例特征 ,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 方法 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 ,结合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放射检查综合确诊病例 ,然后对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经对 1985~ 2 0 0 2年临床 15 12例疑似钩体病患者检测 ,综合确诊 2 49例 ,阳性率为 16.47%。其中仅有少数病例为钩体病现症病人 (13 /2 49) ,而绝大多数 (2 3 6/2 49)为钩体病中枢神经系统后发症。临床符合脑血管钩体病的特征者 2 13例 ;调查分析显示 :后发症病例在山东分布较广 ,发病人数以 14岁以下少年儿童最多 ,发病时间以每年第四季度与次年第一季度较多见 ,波摩那群钩体是引起本病发生的主要血清菌群。 结论 脑血管钩体病是感染钩体最多见、最严重的后发症 ,一旦怀疑本病 ,应尽早进行特异血清学诊断 ,及时对症治疗 。
陈志林王丽娟冯开军崔嵩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
山东省1995~2002年钩端螺旋体病重点疫区部分猪和健康人血清学监测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了解山东省钩体病重点疫区主要传染源猪的感染情况和健康人群血清抗体水平,以便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选择鲁南新疫区(莒县、苍山县)、鲁西南老疫区(郓城县、菏泽市牡丹区、嘉祥县)、鲁东老疫区(栖霞市)部分猪和健康人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检测猪血清1010份,MAT阳性124份,阳性率为12.28%。其中,鲁南新疫区阳性率为22.27%,鲁西南、鲁东的老疫区分别为4.93%、5.94%。检测健康人群血清1522份,MAT阳性159份,阳性率为10.45%,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24。[结论]山东省健康人群钩体免疫抗体水平较低,而猪的感染率仍较高,特别是鲁南新疫区。对钩体病重点疫区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陈志林王丽娟冯开军崔嵩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源血清抗体水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