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明

作品数:34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5篇政治法律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细胞
  • 9篇法医
  • 8篇血管
  • 7篇血管造影
  • 7篇造影
  • 7篇病理
  • 6篇法医病理
  • 6篇法医病理学
  • 5篇尸体
  • 3篇蛋白
  • 3篇凋亡
  • 3篇愈合
  • 3篇愈合过程
  • 3篇神经细胞
  • 3篇死后
  • 3篇损伤时间推断
  • 3篇切创愈合过程
  • 3篇缺氧
  • 3篇脑缺氧
  • 3篇脑血

机构

  • 31篇吉林大学
  • 15篇吉林大学第一...
  • 9篇吉林省公安厅
  • 5篇长春市公安局
  • 4篇东软医疗系统...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吉林大学第二...
  • 2篇郑州市公安局
  • 2篇沈阳市公安局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中国刑事警察...

作者

  • 34篇陈志明
  • 11篇王博
  • 8篇陈为龙
  • 8篇张惠茅
  • 8篇朱海超
  • 7篇赵欣
  • 6篇曹红十
  • 5篇任强
  • 4篇孙梅
  • 4篇卢英强
  • 4篇唐明
  • 4篇刘刚
  • 3篇全成实
  • 3篇李玉林
  • 3篇张磊
  • 3篇刘东辉
  • 3篇王卓
  • 3篇谢淑丽
  • 3篇马可
  • 2篇周丹丹

传媒

  • 11篇中国法医学杂...
  • 5篇中国实验诊断...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法医学杂志

年份

  • 4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细胞间粘附分子及P选择素表达的研究
该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皮肤切创后不同时间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及P选择素的表达变化,以期确定这两种物质表达与损伤时间变化的规律,为皮肤损伤时间判定提供有效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材料与方法:1.材料.取...
陈志明
关键词:细胞间粘附分子-1P选择素损伤时间推断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尸体靶向心脑血管造影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尸体靶向心脑血管造影装置及方法,造影装置包括有主管、连接头和加长管,其中主管通过连接头与加长管相连接,主管内并列设置有气体通道和造影剂通道,主管上还套设有气囊,主管内气体通道的出气口与气囊相连通,造影...
陈志明赵欣王博王利君张惠茅朱海超高艳斌唐明李泓漾杨丽垚
RhoC基因沉默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构建靶向RhoC基因的RNA干扰(RNAi)载体,并研究RhoC基因沉默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合成的寡核苷酸片段克隆入RNAi载体,并转染肝癌细胞,以沉默RhoC基因表达,RT-PCR检测基因抑制效果。绘制生长曲线,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情况,FCM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构建的RNAi载体有效地抑制了肝癌细胞RhoC基因的表达,RhoC基因沉默显著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增殖期细胞百分数显著下降,而静止期细胞百分数显著升高。结论RhoC基因沉默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为靶向RhoC的肿瘤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谢淑丽陈志明苏学今孙梅全成实
关键词:基因沉默RHOCRNA干扰细胞增殖
大鼠颅脑损伤后ICAM-1在神经细胞中表达谱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大鼠颅脑损伤后ICAM-1的表达。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10组,采用改进的Feeney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方法制造大鼠颅脑损伤模型,各型损伤分别于伤后15 min、30 min、1 h、3 h、6 h、24 h、72 h、96 h及120 h处死,免疫组化法检测ICAM1的表达,采用CMIAS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神经细胞内平均灰度值。结果 ICAM1在颅脑损伤3 h后表达增高(P<0.05),至120 h表达接近正常。结论大鼠颅脑损伤后ICAM1表达随时间变化,很可能在颅脑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功能,且对颅脑损伤的早期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刘刚李畅任强陈为龙朱海超陈志明
关键词:颅脑损伤
死后CT三维重建检验水泥粉吸入窒息死亡1例被引量:3
2021年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死者,男,55岁。在工作过程中从约3m高处坠入下方水泥粉堆中,从水泥粉中抬出时已经死亡。2个月后家属委托吉林大学司法鉴定中心进行尸体解剖及死后CT(Post 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PMCT)检验。1.2尸体解剖及病理学检查尸长170cm。尸斑暗紫红色,分布于背部未受压部位,压之不褪色。颅骨未触及凹陷及骨折,眼球干瘪,球睑结膜干燥。口腔内可见水泥样物填塞。
王博陈志明王文馨刘刚朱万安陈为龙高艳斌赵航王卓白皛张惠茅王利君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三维重建窒息
一种用于尸体靶向心脑血管造影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尸体靶向心脑血管造影装置及方法,造影装置包括有主管、连接头和加长管,其中主管通过连接头与加长管相连接,主管内并列设置有气体通道和造影剂通道,主管上还套设有气囊,主管内气体通道的出气口与气囊相连通,造影...
陈志明赵欣王博王利君张惠茅朱海超高艳斌唐明李泓漾杨丽垚
文献传递
分析3D slicer体积分割准确性及在法医实践应用的展望
2023年
目的 探索基于虚拟解剖的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肝脏三维切片(three dimensional slicer,3D slicer)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体积重建辅助法医实践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中心20例同时进行虚拟解剖及传统尸检的死者,对其进行3D slicer法、多田公式法、文献法进行肝脏体积分割,并与传统尸检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准确率。结果 与多田公式法及文献中提及的方法相比,3D slicer法得到了更高的一致性(95%置信区间)、更低的体积变异性(标准差)以及较小的不确定区域(方差齐)。结论 基于虚拟解剖的3D slicer AI重建可以对虚拟解剖进行可视化,有助于增加传统尸检诊断准确率,辅助进行病理诊断,并对虚拟解剖的影像组学发展提供新方向、新手段。
赵欣张丰恺张久明王博李泓漾母航张勇朱海超齐明然王利君高艳斌陈志明
关键词:人工智能
一种用于尸体的血管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造影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尸体的血管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血管造影剂的成分包括:碘海醇、山梨糖醇和水;其中,所述碘海醇在血管造影剂中的含量为20~60mg/mL,所述山梨糖醇在血管造影剂中的含量...
陈志明王博王利君张惠茅高艳斌唐明李泓漾杨丽垚赵欣朱海超
文献传递
创缘周围血管生成在皮肤损伤时间推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皮肤损伤时间推断一直以来都是法医病理学者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具有方便、敏感的特性,它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皮肤损伤时间推断研究的发展。然而,有效指标的缺乏却限制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应用。血管生成在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可能在皮肤损伤时间推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陈志明卢英强宣兆艳刘东辉王利君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血管生成
Smad蛋白在乳腺癌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检测TGFβ1、TGFβ受体Ⅱ及其下游Smad调节因子等基因在乳腺癌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探讨TGFβ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纯化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应用RT-PCR检测乳腺癌细胞系MCF7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TGFβ1、TGFβ受体Ⅱ、Smad4、Smad6、Smad7的表达。结果:TGFβ1、TGFβ受体Ⅱ、Smad6、Smad7与内参照GAPDH比值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0.721±0.214、1.001±0.312、0.689±0.12和0.221±0.124)与MCF7细胞(0.698±0.324、0.998±0.217、0.718±0.257;0.246±0.138)比较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Smad4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0.498±0.221)低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1.132±0.314)(P<0.05)。结论:Smad4在乳腺癌细胞中的低表达可能与TGFβ对乳腺癌的促癌作用有关联。
陈志明曹红十李荣贵史艳芬孙梅李玉林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聚合酶链反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