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德宇

作品数:211 被引量:643H指数:12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泸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6篇期刊文章
  • 38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4篇皮肤
  • 25篇疗效
  • 22篇细胞
  • 21篇血清
  • 21篇疗效观察
  • 16篇口服液
  • 14篇皮肤病
  • 14篇荨麻
  • 14篇荨麻疹
  • 14篇过敏
  • 13篇疱疹
  • 12篇湿疹
  • 12篇中药
  • 11篇带状疱疹
  • 10篇性病
  • 10篇止痒
  • 9篇银屑
  • 9篇银屑病
  • 9篇祛风
  • 8篇特异

机构

  • 194篇泸州医学院附...
  • 42篇泸州医学院
  • 5篇重庆市第一人...
  • 5篇沪州医学院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自贡市第四人...
  • 2篇成都市第二人...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绵阳市中心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成都中医学院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镇江医学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河南省中医学...

作者

  • 206篇陈德宇
  • 44篇许飏
  • 36篇熊霞
  • 33篇杜宇
  • 26篇杨西群
  • 26篇黎昌强
  • 23篇廖勇梅
  • 23篇李燎
  • 20篇钟桂书
  • 19篇何渊民
  • 18篇朱玉祥
  • 16篇吕晓雅
  • 15篇钟建桥
  • 14篇杨保华
  • 13篇颜丹
  • 11篇郑久安
  • 10篇史丙俊
  • 9篇肖顺汉
  • 7篇黄忠奎
  • 6篇刘涛

传媒

  • 41篇泸州医学院学...
  • 24篇中国皮肤性病...
  • 14篇临床皮肤科杂...
  • 10篇中华皮肤科杂...
  • 9篇岭南皮肤性病...
  • 7篇皮肤病与性病
  • 6篇中国麻风皮肤...
  • 6篇中国中西医结...
  • 6篇西南军医
  • 5篇中国临床康复
  • 5篇2006中国...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四川医学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国际皮肤性病...
  • 2篇2014全国...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年份

  • 5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10篇2010
  • 14篇2009
  • 16篇2008
  • 25篇2007
  • 22篇2006
  • 12篇2005
  • 15篇2004
  • 12篇2003
  • 5篇2002
  • 9篇2001
  • 12篇2000
  • 6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 5篇1996
2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专业方向皮肤性病学临床实习教学的困难与对策
对临床医学、美容医学及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三个本科方向的皮肤性病学临床实习教学的现状与困难进行了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改革尝试:强化入科培训,加强方法指导;针对不同方向,制定具体要求;定期师生座谈,利于教学相长;改革...
许飏黎昌强杜宇熊霞陈德宇
文献传递
患皮肤癣菌病的酿酒工人皮损处皮屑中真菌DNA的提取方法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从患皮肤癣菌病酿酒工人皮损处的皮屑中提取真菌DNA的方法,为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普查职业性皮肤真菌病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蛋白酶K消化法和煮沸法处理标本,以酚-氯法抽提真菌的DNA,用真菌通用引物B2F和B4R进行PCR扩增检测。结果在所收集的126例临床诊断为皮肤真菌病酿酒工人皮损处的皮屑中,有114例PCR扩增出特异性条带,PCR检出率为90.48%;在12例PCR检测阴性的标本中,有4例菌量较少,有8例所取的标本量较少。结论DNA的提取和检测与真菌菌量和标本采集量有关;PCR法可用于浅部真菌病的临床诊断及职业性浅部真菌病的普查。
颜丹陈德宇汪枫李燎李成文邓正华
关键词:DNA真菌酿酒
毫米波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皮肤溃疡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观察毫米波治疗仪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皮肤溃疡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46例先用毫米波治疗仪治疗 ,随后将湿润烧伤膏外用于溃疡面。对照组 40例采用CQ BS7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 (TDP)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 93 .48% ,对照组为 72 .5 0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6.91,P <0 .0 1)。
杜宇杨西群许扬熊霞陈德宇
关键词:毫米波湿润烧伤膏皮肤溃疡合并症
4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锌和PASI评分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观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展期、稳定期、消退期血清锌与银屑病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探明银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对40例银屑病患者各期行PASI评分,对银屑病患者各期和对照组用原子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锌值。结果:银屑病患者在病程中血清锌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银屑病患者血清锌与PASI评分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得:进展期R=0.641、稳定期R=0.749、消退期R=0.717,P<0.01。结论:银屑病患者血清锌较正常人显著降低;锌与PASI评分呈正比关系。
雷田兵陈德宇杜宇郑羽宇罗水清杨毅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PASI评分
加味芍药甘草(汤)口服液抗变态反应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正>目的:探讨加味芍药甘草(汤)口服液、芍药甘草(汤)液、甘草液及赤芍液等对抗变态反应的机制,进一步证实中药加味芍药甘草口服液的组方是否合理。方法:①加味芍药甘草口服液等对组胺所致的家兔肠平滑肌收缩作用影响试验。②大白...
陈德宇肖顺汉
文献传递
神经纤维瘤病1例被引量:7
2007年
患者男,24岁。因躯干、四肢泛发淡褐色斑、结节24年,有大腿肿块3年,于2006年2月9日收入院。家族史:患者母亲、外祖母均患有该病.患者及其母亲均为家中独子.外祖母中年去世,死因不详。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自幼智力低下,言语欠清.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泛发边界清楚的绿豆至黄豆大、类圆形咖啡色斑及粟粒至黄豆大类圆形肤色结节,
何渊民许飏詹凌朱玉祥陈德宇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
肌炎患者皮质类固醇治疗前后sIL-2R、 IL-6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及白介素 6( sIL 6)与皮肌炎发病机理的关系,分析 sIL 2R与血清肌酶的关系。 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及 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检测了 30例皮肌炎患者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前后及 28例正常人 sIL 2R、 IL 6水平。结果 皮肌炎患者治疗前 sIL 2R、 IL 6显著升高( P0.05) ,IL 6仍高于正常( P0.05)。结论 sIL 2R、 IL 6在皮肌炎的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sIL 2R水平可能与皮肌炎的活动性相关, sIL 2R、 IL 6对于皮肌炎合并肿瘤的患者的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熊霞钟桂书吕晓雅陈德宇任德莲
关键词:皮肌炎SIL-2RIL-6皮质类固醇
红霉素内服外搽治疗寻常痤疮60例疗效观察
1996年
红霉素内服外搽治疗寻常痤疮60例疗效观察江海燕(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610072)陈德宇(泸州医学院)关键词寻常痤疮,红霉素治疗采用红霉素片剂内服配合红霉素酊外搽,治疗寻常痤疮6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选择两周内未使用过治疗痤疮药物的...
江海燕陈德宇
关键词:寻常痤疮红霉素
中药敏清口服液治疗多形性日光疹
<正>我科于1993年至1995年期间用中药敏清口服液与息斯敏治疗多形性日光疹共106例,收到满意效果,现将临床观察资料报告如下:
陈德宇吕晓雅赵川
文献传递
加味芍药甘草口服液治疗丘疹性荨麻疹作用机制的临床实验探讨被引量:10
2000年
目的 :探讨加味芍药甘草口服液治疗丘疹性荨麻疹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 :用二硝基氯苯(DNCB)豚鼠皮肤试验 ,对组胺所致豚鼠局部反应 ,皮肤瘙痒反应及兔离体肠肌收缩 ,大鼠肥大细胞脱颗粒实验 ,并进行加味芍药甘草口服液与息斯敏对照疗效观察。结果 :加味芍药甘草口服液能抑制DNCB所致的迟发性皮肤反应 ,能拮抗组胺所致的局部反应、皮肤瘙痒反应及肠肌收缩 ,并能稳定肥大细胞膜提高其保护率 ,临床观察表明 :加味芍药甘草口服液和息斯敏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痊愈率分别为 84.85%和 48.49% ,痊愈加显效率分别为 93.94%和69.70 % ,其疗效确切。结论 :加味芍药甘草口服液能抑制迟发性过敏反应 ,拮抗组胺及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 ;该药组方合理 ,是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安全。
陈德宇肖顺汉
关键词:丘疹性荨麻疹中医药疗法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