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小春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蓝天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理学

主题

  • 6篇输运
  • 5篇第一性原理
  • 5篇第一性原理研...
  • 5篇分子
  • 4篇电子输运
  • 4篇电子输运特性
  • 4篇输运特性
  • 4篇透射
  • 4篇透射谱
  • 3篇电荷
  • 3篇电荷转移
  • 3篇电阻
  • 3篇分子开关
  • 3篇负微分电阻
  • 2篇碳链
  • 1篇电流
  • 1篇输运性质
  • 1篇态密度
  • 1篇团簇
  • 1篇相互作用

机构

  • 7篇江西师范大学
  • 3篇赣南医学院
  • 1篇南昌工程学院
  • 1篇江西蓝天学院

作者

  • 7篇陈小春
  • 6篇周艳红
  • 4篇万海青
  • 4篇许英
  • 2篇刘志勇
  • 1篇李嵩松
  • 1篇杨君
  • 1篇冉小晓
  • 1篇陈小玲

传媒

  • 4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江西科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分子间相互作用对电子输运特性的影响:第一性原理研究
2007年
用第一性原理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两个苯二硫酚(S-C6H4-S)置于两个Al(100)电极之间的输运性质。计算了分子间距离不同时,平衡电导的变化。发现态密度的变化与平衡电导的变化一致。同时分析不同距离的非平衡特性——I-V曲线特性。发现通过改变两分子间距离,体系的输运性质表现出分子开关的行为。还比较了双分子体系的输运特性与相应的单分子的输运特性关系。发现双分子的输运特性并不是单纯的两单分子输运性质的几何叠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对体系输运特性具有重要影响。
陈小春刘志勇周艳红李嵩松许英
关键词:透射谱电荷转移
团簇-电极距离和门电压对团簇Al_4输运性质的影响
2007年
该文用第一性原理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团簇与电极之间的距离和门电压对团簇Al4输运性质的影响.团簇Al4放置在两个半无限长的Al(100)电极中.研究结果发现:体系平衡电导随电极距离的增大并不是单调变化,而是先增大,后减小;随着门电压变化,平衡电导呈现出振荡行为,且团簇与电极之间的距离对其平衡电导的振荡特性有很大的影响.当接触距离固定时,团簇Al4体系的导电率随着门电压变化出现高电导态和低电导态,表现出一种分子开关行为.通过分析各种情况下体系费米能级处的总态密度(DOS),我们发现系统的平衡电导的变化来源于费米能级处态密度的变化.如门电压引起的电导振荡行为是由于在门电压的作用下,Al4团簇的能级发生移动使得团簇的能级和电极的费米能级连接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系统在费米能级处的总态密度的变化.电荷转移分析显示:无论是改变团簇电极间的距离,还是改变门电压,电荷转移都不是平衡电导变化的主要因素.
万海青陈小玲周艳红陈小春许英
关键词:态密度负微分电阻分子开关
掺杂对碳链的输运性质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该文用第一性原理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掺杂对7个碳原子组成的一维原子链的输运性质的影响.碳原子链放在具有有限截面的Al(100)电极中.特别地,我们选取了7种常见的气体分子(H2、O2、CO2、HCl、NO、NO2、SO2)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气体分子的介入不但改变了碳链上电荷的分布,而且不同程度地减少了从电极转移到碳链和气体上的电荷数目,对体系输运性质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地:放置H2时,使碳链体系的平衡电导由1.06G0降为1.01C0;而放置S02时,使其平衡电导竞降到了0.1C0.此外,研究放置各种气体分子时,体系的电流.电压(I-V)特性,在0~1.0V的电压范围内.放置NO、HCl、NO2时出现了很大的负微分电阻,而放置O2、CO2时没有出现负微分电阻.
周艳红陈小春万海青
关键词:透射谱负微分电阻电荷转移
非对称分子中的电流开关效应第一性原理研究
2007年
该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非对称分子HOOC-C6H4-(CH2)2的输运特性.非对称分子HOOC-C6H4-(CH2)2放在具有有限截面的Al(100)电极中.研究发现,非对称分子HOOC-C6H4-(CH2)2中存在很好的电流开关现象:随着外加偏压的升高,通过分子的电流迅速增加;但是当偏压升高到0.6 V之后,电流开始减少;在1.3 V时,电流几乎处于截止状态.得到了很高的开关流系数~40,非对称分子HOOC-C6H4-(CH2)2的这种导电特性将能在未来的分子器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通过分析各种偏压下的透射谱图,阐述了分子开关产生的原因.
周艳红冉小晓刘志勇陈小春万海青
关键词:透射谱负微分电阻
分子导体电子输运特性的理论研究
随着单分子科学的研究以及纳米技术和分子合成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测量通过单个分子或分子簇的电流成为可能,于是利用分子独特的电学性质来制备分子器件成为分子电子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在目前研究分子伏一安特性的理论方法中,由...
陈小春
关键词:分子导体电子输运分子开关分子电子学
文献传递
碳硅链和氮铝链的电子输运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采用第一性原理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一维碳硅链(SiC)n和氮铝(Al-N)n的电子输运特性,n为原子链所包含的Si,C(Al,N)原子数目.碳硅链(SiC)n(或氮铝链(Al-N)n)置于两个Al(100)电极中.计算了一维碳硅链和氮铝链体系的平衡电导随原子链的长度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它们的平衡电导随原子链的长度增加而减小.对电荷转移分析发现,对于碳硅链体系,从电极转移到中心区域电荷数目随原子链的长度增加而增加;在氮铝链体系中,从电极转移到中心区域的电荷数目随原子链的长度增加而减小.还计算了门电压存在对两原子链体系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不同门电压范围内,体系具有良好的分子开关特性.
陈小春杨君周艳红许英
关键词:分子开关
混合碳链的电子输运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007年
用第一性原理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混合碳链置于两个Al(100)电极之间的输运性质.计算了IV族原子硅取代一维纯碳链中不同位置碳原子,以及硅取代不同长度的碳链时的输运性质,同时比较了其他非IV族原子N、P、S分别取代C7碳链中不同碳原子的输运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混合碳链同样存在平衡电导的奇偶振荡,并且随着取代的位置不同,也会有奇偶振荡现象.硅原子取代碳原子后对体系的透射谱、不同门电压下的平衡电导及电流-电压(I-V)曲线性质的影响,文中也进行了分析比较.
陈小春许英周艳红万海青
关键词:透射谱电荷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