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宏刚

作品数:42 被引量:23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化学工程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理学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0篇等离子体
  • 8篇乙炔
  • 7篇污染
  • 7篇脉冲放电
  • 6篇污染控制
  • 6篇降解
  • 6篇高压脉冲放电
  • 6篇放电降解
  • 5篇等离子体技术
  • 5篇低温等离子体
  • 5篇低温等离子体...
  • 5篇热解
  • 5篇子体
  • 5篇裂解
  • 5篇环境污染
  • 5篇环境污染控制
  • 5篇废水
  • 4篇热力学
  • 4篇换热
  • 4篇换热网络

机构

  • 25篇中国石油大学...
  • 15篇太原理工大学
  • 5篇太原工业学院
  • 2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作者

  • 42篇陈宏刚
  • 12篇郑经堂
  • 12篇张延宗
  • 11篇谢克昌
  • 9篇曲险峰
  • 8篇杨朝合
  • 7篇赵辉
  • 6篇刘颖
  • 6篇赵玉翠
  • 4篇张永发
  • 3篇山红红
  • 3篇张玉贞
  • 3篇任文坡
  • 3篇何凯
  • 3篇田亚峻
  • 3篇叶智刚
  • 3篇朱素渝
  • 2篇李凡
  • 2篇樊友三
  • 2篇王胜

传媒

  • 6篇煤炭转化
  • 4篇计算机与应用...
  • 4篇过程工程学报
  • 3篇化工学报
  • 3篇化工进展
  • 2篇2008炼油...
  • 1篇化学工业与工...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化肥工业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核聚变与等离...
  • 1篇海湖盐与化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年份

  • 3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3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3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碳-氢体系的热力学平衡分析被引量:12
2002年
碳(氢多相多组份体系的化学反应平衡组成可用Gibbs自由能极小化法求得. 计算表明:把C(H体系视为单相体系是不合理的,只有在多相体系下的计算结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热力学平衡组成,两种体系在生成乙炔的最佳温度范围和平衡组成两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别. 得出C(H体系中生成乙炔的最佳温度范围是3400(3800 K的高温区域.
陈宏刚谢克昌
关键词:裂解乙炔热力学平衡
氢/氩热等离子体裂解煤碳-氢-氧-氩多相多组分体系的热力学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Gibbs自由能极小化法对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碳-氢-氧-氩多相多组分体系的化学反应平衡组成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C-H-Ar平衡体系中,惰性组分氩的存在降低了乙炔的最高平衡产率,氩在5000K以下基本不电离,典型组成为C:H:Ar=1:13.39:0.6的液化石油气裂解反应体系的最佳反应温度区间为2800~3200K.在C-H-Ar-O多相平衡体系中,氧作为杂质同样降低了乙炔的平衡产率,体系中氧以CO的形式存在,典型组成为C:H:O:Ar=1:8.638:0.160:3.339的煤裂解反应体系的最佳反应温度区间为3000~3200K.
陈宏刚赵辉孙亚玲张永发
关键词:热力学平衡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裂解煤过程中影响乙炔收率因素的探讨被引量:9
1998年
综述了在等离子体裂解煤生产乙炔过程中,反应装置、操作条件、煤的特性以及急冷对煤转化率和乙炔收率的影响,探讨了提高乙炔收率和煤转化率的有效途径。
谢俊民陈宏刚叶俊岭李凡谢克昌
关键词:等离子体煤裂解裂解转化率
常减压装置换热器中原油的高温结垢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0年
常减压装置的节能降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常减压换热网络存在的能耗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对换热网络结垢的研究以减少结垢是提高换热效率、降低常减压能耗的有效途径。本文重点综述了常减压装置换热网络内原油高温结垢的研究现状。从已有研究结果来看,高温环境下换热器中的污垢沉积主要是由原油中的沥青质沉积在换热器表面而形成,污垢沉积的速度主要受到原油性质、原油主体温度以及原油流速等因素的影响。现有模型大多根据这些参数来预测污垢沉积速率。但是实际上,结垢过程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更加准确地预测原油的结垢需要从化学反应的角度来对该体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此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常减压装置整个操作周期内的安全操作与用能优化。
赵辉陈宏刚陈新国付玉娥杨朝合
关键词:常减压换热网络数学模型
气液串联放电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属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环境污染控制领域的应用,涉及利用高压脉冲放电产生的高活性化学粒子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装置及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压缩空气或氧气通过玻璃管进入气室,经不锈钢金属网地电极进入气相放电区域,使空气或氧气...
郑经堂张延宗陈宏刚叶智刚曲险峰赵玉翠刘颖
文献传递
气液串联放电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环境污染控制领域的应用,涉及利用高压脉冲放电产生的高活性化学粒子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装置及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压缩空气或氧气通过玻璃管进入气室,经不锈钢金属网地电极进入气相放电区域,使空气或氧气...
郑经堂张延宗陈宏刚叶智刚曲险峰赵玉翠刘颖
文献传递
焦炉煤气直接氧化制合成气工艺条件优化被引量:2
2009年
为进一步优化焦炉煤气非预混燃烧直接制备合成气的工艺参数,对焦炉煤气在贫氧条件下发生非预混燃烧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反应器内温度及产物组成分布的详细分布状况.模拟结果表明,反应在靠近氧气入口的区域内发生.从数值模拟的结果来看,反应器壁温对反应结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提高反应器壁温有利于提高合成气的选择性,但是煤气中甲烷的转化率有所降低.因此,反应器壁温是能够控制本工艺总体反应效果的重要参数,工艺优化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
赵辉陈倩倩陈宏刚张永发
关键词:非预混燃烧部分氧化合成气
气液混合放电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环境污染控制领域的应用,涉及利用高压脉冲放电产生的高活性化学粒子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装置及方法。其技术方案是:砂芯使鼓入反应器下层溶液的气体均匀分布,高压脉冲电源向液相中的高压电极和气相中的地...
郑经堂张延宗陈宏刚张玉贞赵玉翠刘颖曲险峰
文献传递
热表面原油污垢沉积过程研究方法及实验装置设计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金属表面对原油进行加热是石油加工过程中最主要的传热方式,该过程的效率对整个原油加工过程的能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常减压、焦化等典型石油加工过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原油受热后在金属表面生成的污垢极大的影响了传热过程的效率,因此,抑制换热网络中的污垢沉积是提高换热效率、降低原油加工过程能耗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分析原油高温结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实验室中研究污垢沉积过程的研究方法并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装置并用该装置模拟了常减压加工过程中热表面的工作环境,对污垢沉积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
刘洪安陈新国向建福赵辉陈宏刚王宗贤杨朝合
关键词:换热器节能
高压脉冲放电水处理技术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8
2007年
为了探讨高压脉冲放电水处理技术的机理及模型,归纳、概括了高压脉冲放电过程中物理效应的形成及其作用、液体介质的击穿机理及击穿模型,还分析了高压脉冲放电过程中发生的化学过程。所得结论为:弧光放电发射的光辐射最强,火花放电次之,流光放电较弱;紫外辐射可把臭氧和过氧化氢分解为氧化性更强的羟基;冲击波可间接引起热解和自由基反应;液体介质的击穿主要可分为电击穿理论、热力(气泡)击穿理论,建立的模型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准确地预言实验结果;气、液界面发生苯酚降解的化学反应是羟基进攻和臭氧氧化,氧气和氩气导致形成不同的降解副产品,而溶液中的化学过程则主要是羟基进攻。
张延宗郑经堂陈宏刚
关键词:脉冲放电废水处理物理效应反应机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