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可琼

作品数:26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皮瓣
  • 6篇缺损
  • 5篇软组织
  • 4篇血管
  • 4篇扩张器
  • 4篇畸形
  • 4篇激光
  • 4篇鼻畸形
  • 4篇唇裂
  • 3篇血管瘤
  • 3篇软组织缺损
  • 3篇皮肤
  • 3篇皮肤软组织
  • 3篇组织缺损
  • 3篇瘢痕
  • 3篇疗效
  • 3篇扩张术
  • 3篇护理
  • 3篇激光治疗
  • 2篇阴茎

机构

  • 26篇东莞市人民医...

作者

  • 26篇陈可琼
  • 21篇刘玉生
  • 19篇黄伟龙
  • 15篇高雁
  • 14篇刘小容
  • 11篇黎德燕
  • 5篇李丹
  • 4篇张晓玲
  • 4篇李俊杰
  • 4篇袁景桃
  • 4篇牛占国
  • 3篇林绍华
  • 3篇王鲁梅
  • 2篇叶根榕
  • 2篇曾碧冰
  • 2篇梁婉玲
  • 1篇谢彩娇
  • 1篇张静
  • 1篇袁领勤
  • 1篇陈桂平

传媒

  • 6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国美容整形...
  • 2篇中华生物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当代医学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4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瘢痕疙瘩下埋置扩张器治疗胸前瘢痕疙瘩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在瘢痕疙瘩下埋置扩张器治疗胸前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9例胸前瘢痕疙瘩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于瘢痕疙瘩下方埋置皮肤扩张器,B组于瘢痕疙瘩旁埋置皮肤扩张器,两组定期扩张注水治疗,二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切除瘢痕,配合电子线连续照射5d,分别测量二期手术后瘢痕的总长度,随访6个月一2年,统计并发症例数及复发病例数,比较两组差异。结果:h组患者术后瘢痕总长度(7.68±1.30)cm,B组患者术后瘢痕长度(10.25±2.05)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瘢痕疙瘩下埋置扩张器治疗对于中小面积胸前瘢痕疙瘩是较好的手术方法,提高手术效果。
高雁郑惊雷刘玉生牛占国刘小容陈可琼黄伟龙
关键词:瘢痕疙瘩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综合疗法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的检测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常见血清特异性IgE水平。方法采用IVT过敏原体外测试系统对6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进行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吸入性血清过敏原总IgE阳性率为64·67%,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依次为尘螨、粉螨、屋尘螨、桑树、梧桐、杨树;食入性血清过敏原总IgE阳性率为69·12%,最常见的过敏原为牛奶、鱼、蛋白、虾、蟹;大部份患者对两种以上的过敏原过敏。结论IVT可用于慢性荨麻疹病因的检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曾碧冰李俊杰李丹袁景桃黎德燕张静陈桂平谢彩娇陈可琼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特异性IGE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正常成人皮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两种促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正常成人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成人皮肤组织VEGF、bFGF的表达及分布。结果正常成人皮肤组织中,VEGF、bFGF阳性细胞均主要位于基底层,呈弱阳性表达。结论正常成人皮肤组织中,基底层是表达VEGF、bFGF的主要细胞,在维持真皮微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林绍华王鲁梅李俊杰袁景桃陈可琼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修复中面部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修复中面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包括眼睑、鼻部及邻近颜面部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04年~2010年应用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修复中面部缺损25例,其中鼻尖鼻翼缺损4例,鼻背缺损3例,下睑缺损9例,上睑缺损5例,邻近颜面部缺损4例。结果:1例转移至鼻尖部的皮瓣远端出现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其余皮瓣完全存合;随访4个月~5年,受区功能形态恢复满意,供区瘢痕不明显,无面神经额支损伤,无眼睑闭合不全,无下睑退缩、外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厚薄适宜,蒂较长,转移灵活,供区隐蔽,是修复中面部小面积缺损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皮瓣。
刘小容刘玉生陈可琼高雁黄伟龙黎德燕张晓玲
关键词:眼轮匝肌皮瓣中面部缺损
半导体激光治疗多毛病158例的疗效观察
2006年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脱毛在不同部位的治疗效果及治疗次数与能量的关系。方法 应用半导体激光对158例面部、腋窝及四肢多毛患者共173个部位进行治疗,采用波长800hm,脉宽10,100ms,光斑直径9mm×9mm方形,治疗能量在25~40J/em^2之间,治疗间隔为2~3个月。结果 173个部位,其中152个部位经1~6次治愈,治愈率87.86%,显效率98.26%,呈能量变化而变化。结论 所有病例均有毛发生长延迟现象,经多次治疗可以达到永久性脱毛,显效率高,无任何副作用。
林绍华李俊杰袁景桃李丹陈可琼王鲁梅
关键词:激光半导体激光多毛症
瘢痕下埋置扩张器修复面部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总结采用瘢痕下埋置扩张器修复面部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 2010年7月-2015年9月,收治15例外伤后面部增生性瘢痕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26~37岁,平均30岁。病程8个月~2年,平均14个月。瘢痕部位:额部3例,面颊部8例,颞部2例,颞部联合颧部1例,额部联合颞部1例。瘢痕范围5.0 cm×1.5 cm^7.0 cm×3.0 cm。一期手术于瘢痕下埋置容量为30 m L的扩张器,术后5 d开始注水至45~50 m L后停止注水,扩张1.5~3.0个月行二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切除瘢痕,应用扩张皮瓣修复创面。结果一期扩张术后2例切口出现淤血,3例出现瘢痕表皮部分坏死,均经对症处理后完成扩张。二期修复术后患者扩张皮瓣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13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17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颜色、质地良好,无瘢痕增生,未见明显跨区修复畸形,面部外观改善满意。结论在瘢痕下埋置扩张器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附加切口及延长切口少、手术设计灵活及扩张皮瓣利用率高的优点,是修复面部增生性瘢痕的有效方法之一。
高雁刘玉生牛占国刘小容陈可琼黄伟龙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扩张皮瓣
普奈洛尔凝胶外涂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普奈洛尔凝胶外涂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5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普萘洛尔凝胶外涂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比较对于不同类型血管瘤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流峰值和阻力系数,同时记录患儿的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后经Achauer评定疗效,Ⅰ级患儿为7例(12.7%)、Ⅱ级患儿为15例(27.3%)、Ⅲ级患儿为25例(45.5%)、Ⅳ级患儿为8例(14.5%),其中对于浅表型血管瘤疗效优于混合型以及深部型(P<0.05);同时血管瘤血流峰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阻力系数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结论采用普萘洛尔凝胶外涂的方法对于浅表型血管瘤患儿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黄伟龙陈可琼刘玉生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安全性
微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预防阴道尖锐湿疣复发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评价微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预防阴道尖锐湿疣复发的疗效。方法:126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2例以国产微波治疗仪去除湿疣后,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局部外涂,4次/d,并隔晚放人阴道,连续6周,微波连续输出功率为40~70w,频率是(2450±50)MHz。对照组54例单纯用微波治疗术。结果:微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组的痊愈率是84.8%(61/72),对照组的痊愈率是53.7%(29/54).治疗组的复发率是18.1%(13/72),对照组的复发率是48.17%(26/5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治疗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微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预防阴道尖锐湿疣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林绍华李丹李俊杰袁景桃王鲁梅陈可琼曾碧冰
关键词:微波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尖锐湿疣
双扩张器重叠埋置与单个扩张器埋置术皮肤扩张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单腔双扩张器重叠埋置术与单个扩张器埋置术的皮肤扩张率、扩张皮瓣的即时回缩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在入我院行扩张器埋置术的病例中随机选取50例进行研究。50例患者共67个区域施行扩张器埋置术,其中39处行单腔双扩张器重叠埋置术,28处行单个扩张器埋置术。测量扩张前、后扩张区皮肤面积,计算皮肤扩张率。扩张器取出前后,分别测量扩张皮瓣中段固定两点距离,计算即时回缩率。同时观察并发症,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单腔双扩张器重叠埋置与单个扩张器埋置术的皮肤扩张率分别为(117.57±17.225)%、(109.89±9.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腔双扩张器重叠埋置扩张皮瓣即时回缩率为(27.85±14.234)%,单个扩张器埋置术即时回缩率为(29.04±13.5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扩张器重叠埋置共39处中6处发生并发症,总发生率15.38%,单个扩张器埋置共28处中4处发生并发症,总发生率14.29%,两组发生率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腔双扩张器重叠埋置法可增加皮肤扩张率,且扩张皮瓣即时回缩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单个扩张器埋置术比较无显著差异,故增加了可供利用的扩张皮肤量,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陈可琼黄伟龙高雁刘玉生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
鼻亚单位原则在鼻外伤软组织缺损一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鼻亚单位原则在鼻外伤软组织缺损一期修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2007年5月至2015年3月收治19例鼻外伤后皮肤缺损的患者,均行一期修复手术。根据鼻部缺损的部位、大小、深度,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其中全厚皮肤移植1例,额鼻皮瓣1例,旋转双叶皮瓣2例,鼻唇沟皮瓣8例,鼻唇沟折叠皮瓣2例,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2例,颞区眼轮匝肌蒂皮瓣3例。术后随访3-27个月,根据修复后的鼻外形和色泽及瘢痕情况来判断修复和再造效果。结果19例患者皮瓣及皮片全部成活,其中1例鼻唇沟折叠皮瓣出现感染,切口Ⅱ期愈合,其余切口均Ⅰ期愈合;2例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早期出现移植物颜色灰暗,5个月后皮肤色泽渐趋正常,鼻唇沟折叠皮瓣修复鼻翼区的弧度及曲线略欠佳。所有患者对手术结果表示满意。结论运用鼻亚单位原则进行皮瓣一期修复鼻部外伤后缺损,手术效果好。
高雁牛占国刘玉生刘小容陈可琼黄伟龙
关键词:鼻外伤一期修复美学亚单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