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先达

作品数:128 被引量:462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哲学宗教
  • 33篇文化科学
  • 28篇政治法律
  • 11篇社会学
  • 5篇经济管理
  • 4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9篇主义
  • 38篇马克思主义
  • 36篇哲学
  • 32篇社会主义
  • 22篇文化
  • 22篇马克思主义哲...
  • 18篇唯物
  • 17篇社会
  • 17篇唯物主义
  • 13篇自信
  • 1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1篇特色社会主义
  • 11篇文化自信
  • 10篇资本主义
  • 10篇共产党
  • 9篇学术
  • 9篇恩格斯
  • 8篇世界观
  • 8篇民族
  • 6篇思维

机构

  • 117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3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国务院
  • 1篇中共中央宣传...
  • 1篇中国作家协会
  • 1篇中共中央党史...
  • 1篇共青团中央宣...
  • 1篇中共上海市委...

作者

  • 118篇陈先达
  • 8篇臧峰宇
  • 3篇卫兴华
  • 1篇徐崇温
  • 1篇郝铁川
  • 1篇张岱年
  • 1篇石仲泉
  • 1篇胡钧
  • 1篇黄楠森
  • 1篇宋涛
  • 1篇高放
  • 1篇刘可为
  • 1篇李慎明
  • 1篇任洁
  • 1篇孙乐强
  • 1篇张国祚
  • 1篇李君如
  • 1篇李士坤
  • 1篇刘德中
  • 1篇郑师渠

传媒

  • 9篇教学与研究
  • 9篇求是
  • 8篇高校理论战线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5篇中国人民大学...
  • 5篇党政干部参考
  • 4篇东北史地
  • 3篇哲学动态
  • 3篇理论导报
  • 3篇前线
  • 3篇政工学刊
  • 3篇党建
  • 3篇中国哲学年鉴
  • 2篇中国青年政治...
  • 2篇马克思主义与...
  • 2篇哲学研究
  • 2篇南京社会科学
  • 2篇两岸关系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7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14篇2018
  • 13篇2017
  • 10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0
  • 5篇1999
  • 3篇1998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未来属于马克思主义
2019年
本书是对马克思本人及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高度凝练,体现了一位毕生坚信并终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者的思想精华,展现的正是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的:'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
陈先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者
做马克思主义圣火的传播者──兼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判断的两个层次被引量:3
1996年
本文认为就高等学校而言,讲政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来说,从事理论教学是信仰与职业的统一。马克思关于两个必然性的理论包括两个层次的判断,一是纯理论的判断,即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判断;二是纯政治的判断,即关于某一国家形势的预测,这种预测随着条件的变化可以失效。苏联解体和东欧的突变以及西方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的发展,并不能否定马克思主义,不能否定马克思关于两个必然性的判断。
陈先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坚持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被引量:2
2018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文化做了许多重要论述。我认为其中两点非常重要:一个是关于文化自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另一个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问题。这两个问题是相互联系的。
陈先达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自信
职业选择与价值导向被引量:1
2015年
能够自由选择,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选择性,说明人作为主体有意志自由。选择性,是人与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马克思说过,“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活动,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甚至不考虑有其他范围存在”,“人不同,人能选择”,“能这样选择是人比其他生物远为优越的地位”。
陈先达
关键词:意志自由选择性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课题
1997年
本文认为,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不能仅仅以市场经济为尺度,而且要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适应,要把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作为全部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支柱;不能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主体的多样性导出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保证,为此,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确总结苏联教训,加强反腐倡廉,从而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陈先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功利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评费尔巴哈在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引量:9
1981年
马克思早期思想同成熟期思想相比有一个重要特点:这就是从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全面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并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之后,主要是结合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验证、发挥和发展自己的理论;
陈先达
关键词:费尔巴哈《德意志意识形态》先驱者无产阶级革命成熟期
评西方马克思学的“新发现”被引量:1
1984年
本文通过分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主题和论证,驳斥了西方马克思学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新发现"。《手稿》的主题,即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以及只有通过"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积极扬弃私有制才能使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思想是正确的,而对主题的哲学论证则存在着人本主义的局限。西方马克思学无视《手稿》的主题,利用论证中的不成熟之处,企图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伦理化、异化理论化,这完全是曲解。文章最后批评了近几年国内《手稿》研究中存在的无批判地引进西方马克思学观点的错误倾向。
陈先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伦理劳动异化国民经济学马克思学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百年发展的两个特点被引量:2
2012年
日前,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百年哲学史研究回顾"学术论坛在京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展开了学术讨论。
陈先达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家学者哲学史研究学术论坛
论文化与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被引量:16
2000年
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和阶级性。民族性是指各民族具有不同于别的民族的文化, 而不是说每个民族只有一种统一的文化。任何文化都属于一定的时代, 表现为各个民族文化的社会制约性和历史性, 表明的是这种文化产生的必然性和何以如此的原因; 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中文化的人都属于一定阶级。文化发展的本质是创造, 没有创造就没有文化的积累、继承和发展。
陈先达
关键词:文化文明民族性阶级性
《共产党宣言》与现时代被引量:1
1998年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部著作中篇幅较小但影响最大的著作,是马克思全部成熟著作的纲领和红线,是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关键。它的发表和传播的150年的历史表明,它仍然光芒四射,继续指引人类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证明《共产党宣言》
陈先达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邓小平理论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