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桐林
- 作品数:29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沈阳市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类型对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类型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对621例肺癌患者用支气管镜和肺CT评价病变位置,根据吸烟指数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人群。对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吸烟指数和肺通气功能测试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肺鳞癌与肺腺癌患者相比吸烟指数明显增高(P<0.01),且重度吸烟患者比例大,轻度吸烟患者比例小,FVC%、FEV1%、PEF%、FEF50%、FEF75%均有下降趋势。中心型肺癌,肺鳞癌与腺癌患者相比,平均年龄较大,PEF下降明显。周边型肺癌,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按年龄分层,随着年龄的增大,肺鳞癌与腺癌患者相比FVC%、FEV1%、PEF%明显下降(P<0.05)。在不吸烟组与腺癌比鳞癌FVC%、FEF50%和FEF75%降低。结论:肺鳞癌与腺癌比对肺通气功能损伤大,大于60岁的肺鳞癌患者这种损伤更重。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类型与肺功能关系密切,肺功能受吸烟、年龄、病变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 门桐林关舒赵俊华赵玉霞曹丽艳白露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类型肺功能
- 视黄酸调节EGFR和SP-A表达阻抑放射诱导肺损伤的探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视黄酸(RA)对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数和EGFR及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单纯给药组(B组)、单纯照射组(C组)和照射加给药组(D组),C、D组大鼠行6MVX射线15Gy全胸野照射,B、D组给予20mg/(kg·d)RA制剂灌服,于照射后第1、2、4和8周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及留取肺组织行HE、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法检测EGFR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SP-A蛋白表达。结果:放射组大鼠全胸单次15Gy照射后可以建立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动物模型。与D组相比,C组BALF总数升高,肺内炎性渗出增多,胶原纤维增加,EGFR表达增强,以第4、8周最显著(P<0.01),C组各时间段SP-A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01),以第1、8周最明显,第2、4周出现回升。B与C组各时间段相比SP-A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SP-A蛋白表达与C组比第1、8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2、4周均高于照射组(P<0.05),但仍低于正常组。结论:RA通过降低炎性细胞渗出,削弱EGFR和促进SP-A表达,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
- 赵玉霞赵俊华刘丹赵娜白露门桐林
-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视黄酸调节Smad3表达阻抑放射诱导的肺损伤
- 目的:探讨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病理和信号蛋白Smad3表达的变化及视黄酸对其影响。
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单纯给药组(B组)、单纯照射组(C组)和照射加给药组(D组...
- 门桐林
- 关键词:放射性肺损伤SMAD3蛋白视黄酸
- 文献传递
- 按第七版肺癌T分期和新分级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第7版肺癌T分期和新分级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42例行根治性切除及淋巴结清除术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运用SPSS软件行数据分析。结果:442例肺癌淋巴结转移率为39.1%,其中肺内淋巴结转移率为17.6%,纵隔淋巴结为7.2%、既有肺内又有纵隔淋巴结转移为14.3%;T1、T2、T3、T4期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5.4%、45.3%、41.1%、53.8%,4组间P=0.002。T1与T2、T3、T4间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别有显著性。T2、T3、T4间两两比较淋巴结转移率无显著差别。N1淋巴结转移例数T1、T2、T3、T4间P=0.274。N2淋巴结转移例数T1、T2、T3、T4间P=0.001。T1a淋巴结转移率为16.4%,T1b淋巴结转移率为32.0%,两者P=0.043。T2a淋巴结转移率为43.9%,T2b淋巴结转移率为48.1%,P>0.05。结论:第七版肺癌T分期的不同,淋巴结转移率有显著差别,其差别主要在N2上,T1淋巴结转移率最低。肿瘤大小的分级与淋巴结转移率有关,T1a与T1b比有显著差异,但T2a与T2b间无差别。
- 范增慧赵俊华赵玉霞门桐林曹丽艳苏洪新
- 关键词:肺癌淋巴结转移
- 视黄酸调节Smad3表达阻抑放射诱导的肺损伤被引量:2
- 2010年
- 为了探讨信号蛋白Smad3于不同时间段,在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以及视黄酸对其表达的影响,以6MV-X线对健康雄性Wistar大鼠进行15Gy全胸野照射,建立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并用视黄酸进行干预。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单纯给药组(B组)、单纯照射组(C组)和照射加给药组(D组)。于照射后第1、2、4、8周后取肺组织作HE和Masson染色、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mad3。结果表明,照射后1周,发现肺泡腔有炎性细胞渗出,继而间质水肿,4及8周出现肺泡腔变小、结构破坏,肺间质出现胶原纤维;B组与A组比,各时间段的病理无明显差别,但D组与C组相比,大鼠肺炎和肺水肿减轻,肺组织胶原纤维量减少。Smad3免疫组化学标记显示:A组与B组相比,检测的4个时间点均无差别;C组和D组与A组比,在放疗后的第1、2、4、8周时间段Smad3表达均明显增强(p<0.0001),以C组增强更明显;D组与C组比,Smad3表达减弱,以第4、8周表达减弱更明显。由此可见,放射性肺损伤肺组织Smad3表达明显增强,视黄酸对大鼠正常肺组织的Smad3表达无影响,但它能从蛋白质水平上有效抑制放射诱导的Smad3表达,对放射性肺损伤有防治作用,为临床用其治疗放射性肺损伤提供了实验依据。
- 门桐林赵俊华赵玉霞曹丽艳赵娜刘丹白露
- 关键词:视黄酸放射性肺损伤SMAD3
- 大咯血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 目的 探讨咯血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050 例次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血管造影影像.结果 咯血最常见的病因有活动性肺结核(81.52%)、支气管扩张(16%)及肺恶性肿瘤...
- 张申众门桐林刘艳萍王晋舜赵春洋张璐
- 关键词:肺结核咯血栓塞术介入治疗
- 视黄酸对急性放射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大鼠不同时段病理、肺泡灌洗液的变化及视黄酸对其调节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单纯给药组(B组)、单纯照射组(C组)和照射加给药组(D组),每组20只。C、D两组大鼠行6MV-X线15Gy全胸野照射,B、D两组大鼠给予20mg/(kg.d)视黄酸制剂灌服,于照射后第1、2、4、8周取肺组织作HE和Masson染色、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计数。结果:HE和Masson染色提示照射后的第1周始肺泡腔有炎性细胞渗出,继之间质水肿,第4及8周出现肺泡腔变小甚至结构破坏,局部实变,肺间质出现胶原纤维。B组与A组各时间段的病理无明显差别,但D组与C组相比大鼠肺炎和肺水肿减轻,肺组织胶原纤维量减少;肺泡灌洗液的细胞总数C组与A组比各时间段都明显增高(P<0.01),D组与C组比,肺泡灌洗液总数降低,第4、8周差别显著(P<0.05)。结论:大鼠全胸单次15Gy照射后可以建立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动物模型。视黄酸通过减轻放射引起的肺炎、肺水肿及减少胶原纤维而对放射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为临床应用其防治放射性肺损伤提供了理论基础。
- 赵娜赵俊华赵玉霞刘丹门桐林曹丽艳陈延治姚雷
- 关键词:视黄酸放射性肺损伤肺泡灌洗液
- 568例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为临床的诊治工作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对经手术切除的56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类型和部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68例中男∶女为2.17∶1(389/179),周边型肺癌∶中心型肺癌为1.35∶1(326/242),发生在右肺上中下叶的分别为26.2%、7.9%和24.5%,左肺上、下叶分别为22.5%和18.9%,右肺多于左肺,上肺叶多于下肺叶;肺鳞癌为36.1%、肺腺癌为50.4%,肺小细胞癌为7.0%、其他类型肺癌占6.5%;在女性患者中腺癌占71.5%、男性患者中鳞癌为45.0%。男女病理类型构成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吸烟者326例(57.4%),不吸烟者242例(42.6%)。在肺鳞癌、肺腺癌及小细胞肺癌中,吸烟者分别占71.2%、45.1%和65.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手术切除的肺癌患者中以男性、周边型为多,肺腺癌处于所有病理类型的首位,吸烟者易患肺鳞癌,以中心型肺癌为多。
- 赵连爽赵俊华赵玉霞门桐林曹丽艳范增慧
- 关键词:肺肿瘤肺癌临床病理
- 急性放射性肺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的表达及视黄酸的调节作用被引量:3
- 2009年
- 放射性肺损伤是核辐射事故、骨髓移植预处理及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0%,目前发病机制不清,治疗无特效方法。防治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视黄酸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先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视黄酸能减弱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α)对肺泡上皮细胞的损伤,也有学者报道视黄酸能促进肺泡修复。
- 刘丹赵玉霞赵娜门桐林曹丽艳陈延治姚雷康健于润江
- 关键词:急性放射性肺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视黄酸放射治疗后肿瘤放射治疗肺泡上皮细胞
- 448例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及意义被引量:29
- 2011年
-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规律,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回顾448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淋巴结转移规律。结果在清除的2 001枚淋巴结中,共有445枚(22.2%)发生转移。第11、10、7、5、4、3组淋巴结的转移率相对较高(>20%),第9、8、6、2、1组淋巴结的转移率相对较低(<20%),P<0.05。T分期不同的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不同,T1期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最低(P<0.05)。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2.9%、41.9%、34.8%、18.8%,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最低(P均<0.05)。中心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5.9%和34.9%(P<0.05)。右肺叶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比左肺叶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略高(P>0.05)。肺上叶癌易发生上纵隔淋巴结转移,肺下叶癌易发生上、下纵隔淋巴结转移(P<0.05)。结论肺癌淋巴结转移与其T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原发部位及所在肺叶有关。纵隔淋巴结转移多呈跳跃式。为术中行淋巴结廓清和放疗靶区设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 贺政赵俊华任慧雯赵玉霞门桐林曹丽艳范增慧
- 关键词:肺肿瘤肺癌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