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肺炎
  • 4篇患儿
  • 4篇肺炎支原体
  • 3篇血清
  • 3篇支原体肺炎
  • 3篇细胞
  • 3篇活性
  • 3篇肺炎患儿
  • 3篇肺炎支原体肺...
  • 3篇白细胞
  • 3篇白细胞介素
  • 2篇蛋白
  • 2篇受体
  • 2篇免疫
  • 2篇可溶性
  • 2篇可溶性白细胞...
  • 2篇儿童
  • 1篇新生大鼠
  • 1篇血清IL-6
  • 1篇血清NO

机构

  • 9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大连市儿童医...
  • 1篇沈阳市儿童医...
  • 1篇沈阳医学院附...

作者

  • 9篇金婧
  • 6篇赵淑琴
  • 5篇蔡栩栩
  • 3篇张正侯
  • 3篇尚云晓
  • 2篇高云霞
  • 2篇崔振泽
  • 2篇韩晓华
  • 1篇魏克伦
  • 1篇俞志凌
  • 1篇吕先科
  • 1篇刘庆
  • 1篇苏力
  • 1篇李晓菊
  • 1篇金红
  • 1篇董淑红
  • 1篇袁壮
  • 1篇门永继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 1篇实用乡村医生...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 1篇国外医学(儿...

年份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新生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肺组织MDA、SOD和IL-10、IL-18的改变被引量:23
2004年
目的 探讨氧化/抗氧化及细胞因子在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变化。方法 用脂多糖(LPS)制备新生大鼠急性损伤模型,用化学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改变。结果 MDA在应用LPS后1小时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1.99±1.73)nmol/mg肺蛋白VS(10.68±0.67)nmol/mg肺蛋白,持续至24小时;SOD含量在应用LPS后1小时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69.86±2.94)NU/mg肺蛋白VS(85.99±1.89)NU/mg肺蛋白,4小时最低(58.61±3.01)NU/mg肺蛋白,8小时有所恢复,16小时基本正常;IL-10在注射LPS后4小时明显升高[(9.46±0.53)pg/mg肺蛋白],持续至16小时仍高于正常对照组(8.57±0.38)pg/mg肺蛋白,24小时下降至正常;IL-18在应用LPS后1小时即明显增多(10.73±0.29)pg/mg肺蛋白,持续至24小时。结论 在LPS造成的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中,存在明显的氧化/抗氧化平衡失调,并有抑炎性和促炎症介质的失调,炎症介质释放的失调和氧化/抗氧化的失衡可能相互协同,加重肺损伤。
金婧董淑红苏力魏克伦
关键词:新生大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肺组织IL-10IL-18LPS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NO、TNF-α及IL-2水平测定及意义被引量:34
2001年
韩晓华赵淑琴袁壮孟庆学蔡栩栩金婧
关键词:血清检查白细胞介素-2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活性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1
2004年
目的 为正确认识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患儿免疫状态 ,该研究检测了MPP和非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sIL 6R)的变化 ,探讨其对MPP和非MPP患儿病情的影响 ,并为选择合理的MPP治疗手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ELISA法检测MPP患儿 (n =4 1)及非MPP患儿(n =2 0 )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L 6及sIL 6R含量。结果 ①MPP患儿血清IL 6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为 2 .0 1±0 .4 1,1.12± 0 .6 7ng/L;sIL 6R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为 1.87± 0 .2 5 ,1.92± 0 .2 7μ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 .37± 0 .5 2ng/L,1.71± 0 .15 μg/L,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MPP患儿恢复期血清IL 6含量较急性期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sIL 6R恢复期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②非MPP患儿血清IL 6急性期及恢复期分别为 1.5 6± 0 .2 6 ,0 .84± 0 .6 3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或P <0 .0 5 ) ,而血清sIL 6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非MPP患儿急性期血清IL 6高于恢复期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血清sIL 6R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③MPP患儿急性期血清IL 6、sIL 6R含量较非MPP患儿急性期升高 (P
金婧赵淑琴高云霞张正侯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与临床肺疾病被引量:11
2003年
肺表面活性物质是由Ⅱ型细胞产生的磷脂蛋白复合体,有四种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根据它们与磷脂的结合可分为亲水性和疏水性两种,亲水性SP属于C型凝集素家族,基因定位及结构均与其他C型凝集素相似,主要参与宿主防御反应、免疫调节等;疏水性SP由于其结构特征,能够降低肺表面张力,提高肺顺应性。SP参与多种临床疾病的过程,在各种疾病中的变化各不相同。SP基因的各种变异也影响个体对肺部疾病的易感性和对治疗的反应。本文对SP与临床肺疾病作一综述,利于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金婧
关键词:肺疾病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亲水性C型凝集素疏水性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学发病机制的临床研究
蔡栩栩赵淑琴崔振泽韩晓华金婧尚云晓俞志凌刘庆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肺炎支原体(MP)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同时,小儿呼吸道MP感染还显现出发病年龄提前,肺外并发症增加的趋势,重症病例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
关键词: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学发病机制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6及sIL-6R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 研究 MPP患儿血清 IL -6及 s IL -6 R含量变化 ,探讨其在 M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用 EL ISA法对41例 MPP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 IL -6及 s IL -6 R进行测定。结果  1MPP患儿血清 IL -6及 s IL -6 R含量在急性期及恢复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1) ;血清 IL-6含量恢复期较急性期明显下降 ( P<0 .0 1) ,而 s IL-6 R在恢复期则持续保持高水平 ;2血清 IL-6含量在病情重的 MPP患儿明显高于病情轻组 ( P<0 .0 1) ,血清 s IL-6 R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0 5 )。 结论  血清IL-6及 s IL -6 R参与 MPP患儿的免疫状态改变 ,在
金婧李晓菊蔡栩栩赵淑琴高云霞张正侯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体液免疫活性的研究被引量:70
1999年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免疫复合物(IC)和补体(C)成分含量变化及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手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聚乙二醇沉淀比浊法对MPP患儿及正常对照组血清IgG、IgA、IgM、IC和补体C1q 、C4 、C3 、B因子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MPP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gG、IgM、IC、C1q、C4 、C3 、B因子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1)。MPP重症组血清IgG、IgA、IC、C1q 、C4 、C3 含量明显高于轻症组( P< 0-01 或< 0-05)。结论 MPP患儿体液免疫活性变化在MPP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对判定病情程度有实用价值。
赵淑琴崔振泽蔡栩栩金婧尚云晓吕先科门永继张正侯张英志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球蛋白补体
儿童哮喘的规范化治疗被引量:1
1997年
儿童哮喘的规范化治疗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儿科(110003)金婧儿童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气道高反应疾病,在哮喘的治疗中应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病程阶段选用相应的治疗方案,实行规范化治疗。其治疗目的是控制急性发作、防止并发症、避免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金婧
关键词:哮喘儿童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流感病毒的临床应用
1999年
流感病毒(Influenzavirus)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由于流感病毒能经常不断地发生基因变异和抗原漂移来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清除,并使本来有效的流感病毒疫苗很快失效,从而不断地在人群中造成暴发流行。因此,快速诊断对疫情监测和及时治...
蔡栩栩赵淑琴尚云晓金婧金红
关键词:甲型流感病毒聚合酶链反应肺炎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