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维栋
- 作品数:91 被引量:806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CoLM模式在中国温带混交林和亚热带人工针叶林的水热通量模拟性能评估被引量:9
- 2008年
- 利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在长白山温带混交林观测站点和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观测站点的强化观测资料,考察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陆面过程模式(Common LandModel,CoLM)在这两种不同植被类型下垫面的模拟性能,特别是其对潜热通量的模拟。模拟结果与强化观测资料的对比表明,CoLM能较好地模拟出实验站点地表能量平衡的基本特征以及潜热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其中长白山站和千烟洲站潜热通量日平均的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4和0.692,均通过了0.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总体而言,CoLM在长白山站的模拟效果更好一些,模式对不同植被覆盖类型的土壤—植被—大气间水热传输过程的处理可能是造成差别的原因。
- 宋耀明郭维栋张耀存
-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水热通量
- 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Ⅰ):主要研究成果被引量:55
- 2005年
- 北方干旱化是我国最为严重的生存环境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干旱化相联系的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都在1 000亿元以上。它已经成为东北商品粮基地发展和华北能源基地建设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一个主要障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G1999043400)以全球变化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实施对水、土、气、生组成的生存环境系统的综合集成研究,从季风环境系统的整体变异的角度揭示干旱化形成的机理,并为干旱化发展趋势的预测、影响评估和对策建议提供科学依据。项目实施5年来,在完成国家目标需求和重大基础科学研究两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介绍了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代表性成果。
- 符淙斌安芷生郭维栋
- 关键词:全球变化
- 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Ⅱ):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及项目实施效果被引量:43
- 2005年
- 针对国家战略决策层面的重大需求:北方干旱化的趋势预测、影响评估和对策建议,项目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大力加强原始创新,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在更深的层面和更广泛的领域解决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同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5年来,不仅取得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创新性科研成果,而且为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做出了实质性贡献。同时,项目在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介绍了该项目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及实施效果。
- 符淙斌安芷生郭维栋
- 关键词:全球变化
- “地气图”方法用于省级旱涝预测的实践被引量:1
- 1998年
- 简要介绍用“地气图”方法进行降水预测的基本思路,总结此方法的预报实践,指出省级尺度旱涝预测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强调除加密观测外。
- 郭维栋赵红岩李栋梁郭英香
- 关键词:旱涝预测能量频散
- 土壤湿度——一个跨季度降水预测中的重要因子及其应用探讨被引量:66
- 2007年
- 阐述了土壤湿度对短期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结合我国的业务现状提出亟需将这一因子应用于跨季度降水预测。通过将一个土壤湿度反演模型引入IAP跨季度气候预测系统,探讨了土壤湿度应用于季节降水预测的可行性及其效果。初步的个例分析表明:前期土壤湿度的异常分布对降水变化有较显著的影响,继续改进土壤湿度反演模型可望获得更好的降水预测效果。同时,提出的基于常规气象观测进行反演以获得大范围土壤湿度分布的办法在当前业务预测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 郭维栋马柱国王会军
- 关键词:土壤湿度短期气候变化降水预测
- 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122
- 2010年
- 在过去十多年,利用资料同化技术再分析过去的气象观测资料,重建高时空分辨率的格点历史气候数据集取得了长足发展。再分析资料的问世为人们深入了解大气运动的方式、认识不同时空尺度内气候变化和变率提供了强有力的、甚至不可替代的研究工具。就当前国际上一些主要的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研究计划及其产品的概况、再分析资料在大气科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再分析资料的评估及其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质量问题做了回顾与介绍,并就未来大气再分析资料研究计划的一些发展趋势予以展望。
- 赵天保符淙斌柯宗建郭维栋
- 关键词:再分析资料气候变化
- 长三角城市群区大气污染对气象要素及地表能量平衡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利用2012年4-6月南京溧水野外观测站近地层微气象、地表辐射和通量交换数据,结合南京大学地球系统区域过程综合观测研究站(SORPES-NJU)的PM2.5质量浓度以及环境保护部发布的逐日API资料,使用聚类分析、合成分析和个例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了南京地区不同大气污染程度下气象要素和地表能量平衡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南京地区污染天盛行偏南风,且风速较清洁天气低约30%.气溶胶白天对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对地面有效辐射的减弱作用,使得地面净辐射减小(日均值约46.3 W·m-2).气溶胶减弱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并影响二者在能量平衡中的比重.个例分析表明气溶胶通过减小白天地面净辐射,减弱地气系统能量,导致近地层气温降低(最大差值约1℃),湍流运动减弱,从而进一步抑制污染物的扩散,形成空气污染-地表能量收支-边界层结构间的正反馈过程.
- 刘丽霞凌肖露郭维栋
- 关键词:城市群区气溶胶气象要素
- 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综述被引量:64
- 2011年
- 统计降尺度是解决由气象模式输出的低分辨率资料到流域尺度资料转换的手段之一,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统计降尺度方法十分丰富,分为传递函数法、天气形势法和天气发生器3类,3类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统计降尺度涉及到时间与空间降尺度、随机型与确定型降尺度、时间自相关与空间相关性以及面向格点与面向站点的降尺度这4个方面的属性与分类问题,各种具体方法在这些方面的表现有所不同。近年来,相似法、隐马尓可夫模型、广义线性模型、Poisson点过程以及乘性瀑布过程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和应用,并诞生了各种非线性模型以及物理—统计模型等新方法,已有一些影响较大的统计降尺度模型软件。新的方法在不断涌现,其中非线性模型、气候情境随机模拟技术、短期预报资料降尺度技术以及结合物理机理的统计降尺度方法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
- 刘永和郭维栋冯锦明张可欣
- 关键词:统计降尺度天气发生器传递函数非线性模型
- 地气图预测全国月降水的实践总结被引量:20
- 2008年
- 根据地热涡的移动规律和地热释放的持续性,我们设计了两种月降水的预测方法:(1)外推法,依据过去2~3个月地热涡和多雨区的移向、移速,外推下个月多雨区的位置;(2)“正多负少”规则,利用地热释放的持续性,对3.2m地温月际变温为正的地区,预测下月多雨,月际变温为负的地区预测下月少雨(“正多负少”规则)。此规则的历史拟合率约为65%。指出了5种不符合“正多负少”规则的情形及其可能原因。利用上述2种方法,从2005年9月开始进行全国降水预测试验,按全国统一评分方法,2年多来平均得分为67.5分,2007年12个月的平均得到70.5分。
- 汤懋苍成青燕张东方郭俊琴郭维栋
- 关键词:地气图地热涡
- 43年来云南地震活动对水旱的影响被引量:6
- 1995年
- 本文利用1951—1993年降水、地震资料,分析了云南省及其邻域的地震与汛期降水的相互关系。发现不同地质构造区域的地震对降水的影响明显不同,得到板内地震多为"湿震",板缘地震多为"干震"的结论,并通过分析特定时段和区域的资料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论。最后还讨论了板内、板缘地震与水旱相联系的内在机制。
- 郭维栋汤懋苍
- 关键词:汛期降水板内地震地震活动性水灾旱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