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筱瑛

作品数:32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攀枝花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攀枝花市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领域

  • 21篇电气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虚拟同步发电...
  • 6篇同步发电机
  • 6篇发电机
  • 6篇变换器
  • 5篇逆变
  • 5篇逆变器
  • 4篇电池
  • 4篇电流控制
  • 4篇太阳能
  • 3篇电感
  • 3篇电流
  • 3篇电路
  • 3篇电网
  • 3篇电源
  • 3篇增益
  • 3篇整流
  • 3篇平均电流
  • 3篇平均电流控制
  • 3篇微波吸收
  • 3篇发电

机构

  • 32篇攀枝花学院
  • 17篇西华大学
  • 3篇中国民用航空...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2篇中国民用航空...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四川明珠集团...
  • 1篇国网河南省电...
  • 1篇雅砻江流域水...

作者

  • 32篇郭筱瑛
  • 8篇曹太强
  • 8篇王嘉磊
  • 8篇李清
  • 5篇刘威
  • 5篇游芳
  • 3篇张彼德
  • 3篇何建平
  • 2篇魏金成
  • 2篇罗谦
  • 2篇李会容
  • 2篇郝小江
  • 2篇甘雪
  • 2篇刘晓彬
  • 2篇程华
  • 1篇罗谦
  • 1篇陈章勇
  • 1篇毕磊
  • 1篇李家会
  • 1篇王兵

传媒

  • 5篇电测与仪表
  • 5篇电子技术应用
  • 2篇电工技术学报
  • 2篇电焊机
  • 2篇可再生能源
  • 2篇科技信息
  • 1篇电源技术
  • 1篇电气传动
  • 1篇国外电子测量...
  • 1篇粉末冶金工业
  • 1篇现代电子技术
  • 1篇电气应用
  • 1篇电工电气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VSG模型的微电网逆变器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确保微电网系统在离网状态下对重要负荷的持续供电,模拟发电系统中同步发电机的控制方案,对微电网逆变器的控制性能进行了研究与改进。采用虚拟同步调频系统,结合同步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模拟原动机的调速性能并增加自调频控制以满足系统在离网运行状态下由于负荷变动引起的对频率稳定性的要求;同时采用虚拟励磁系统解决了在多机并联运行的情况下,输出无功功率均分对等效输出阻抗的依赖,实现了准确的输出功率均分。通过Matlab/Simulink的仿真调试,验证了所采用方法的可行性。
王嘉磊何建平郭筱瑛李清曹太强
关键词:微电网虚拟同步发电机
基于CDIO教学模式的《电路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2014年
本文针对高等学校本科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电路原理》课程,结合CDIO理念和分层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从电路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出适合《电路原理》教学的"肉夹馍"教学方法。
郭筱瑛
关键词:CDIO分层教学电路原理肉夹馍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中新型直流变换器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针对燃料电池输出端电压低且变化范围宽,需较高的直流电压增益才能实现并网发电的特点,文章研究了一种基于交错控制和平均电流控制的新型高增益直流变换器,该变换器不仅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合适的占空比、脉动较小的输入输出电流纹波,开关管承受的电压电流应力远远低于传统的二次型Boost变换器,而且控制电路简单等特点。文章详细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稳态性能,并对其进行了小信号的建模分析,通过仿真验证了所研究的拓扑电路和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李清张彼德郭筱瑛刘威罗谦曹太强
关键词:交错控制平均电流控制
一种用于气象采集的光伏组件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产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用于气象采集的光伏组件,包括底板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底板上方的两侧分别滑动设置有前支撑组件和后支撑组件,所述前支撑组件包括能够升降以及转动的夹板二,所述后支撑组件包括能...
郭筱瑛郭阳
基于Fourier变换全息法的小角度测量被引量:2
2007年
介绍一种采用Fourier变换全息测量小角度的方法和原理。消除了一般测量方法需要同时测量角度对边和邻边的麻烦,同时得到满意的测量精度。该法利用CCD的高分辨率、象素均匀的特点,由CCD器件直接对Fourier变换全息处理的结果读数,方便快捷,大大简化了复杂的后续处理电路,实现了数字化,便于计算机处理。
郭筱瑛刘晓彬
关键词:CCD全息法
交错并联CCM Boost PFC变换器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针对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Continue Conduction Mode,CCM)时,两相交错并联Boost PFC变换器各支路不均流造成某一支路中开关管电流应力加大的问题,采用占空比补偿电流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在平均电流控制的基础上,在并联支路内部加入补偿环,根据每相电流与1/2给定输入电流的偏差程度对占空比进行补偿,实现了并联两支路的均流,最终达到减小开关管电流应力的目的。最后,建立了仿真电路,通过仿真分析可知,未采用该控制策略时,两支路电流分别为5 A与2.2 A,其中5 A支路MOS管的电流峰值为9.2 A;在采用占空比补偿电流控制策略后,两支路电流均为3.6 A,两个MOS管的电流峰值均为6.8 A,均流效果明显,开关管的电流应力减小,验证了占空比补偿电流控制交错并联CCM Boost PFC变换器的可行性。
刘欣睿林竞力郭筱瑛张煜枫万敏曹太强
关键词:交错并联BOOSTPFC变换器平均电流控制
分时复用控制多路输出开关电源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传统的电压型PWM单反馈支路控制多路输出开关电源存在的非反馈支路调节性能差,以及输出支路之间存在交叉影响的问题,采用反激式变换器实现单输入三输出电压,同时引用电压型分时复用控制方法,从而得到稳定可靠的5V、15V、24V三个输出电压等级。详细介绍了主功率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在DCM(电流不连续模式)下反激变换器三种工作状态的交流小信号动态特性,进而建立了控制对象的开环传递函数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可知,其低频段斜率为0dB/dec,不能实现无静差;高频段斜率为-20dB/dec,抗干扰能力差。基于此,在电压型控制回路中增加一个单极点—单零点补偿网络后,低频段斜率提高到-20dB/dec,高频段斜率提高到-40dB/dec,从而改善了系统输出性能。最后通过MATLAB软件搭建了分时复用控制多路输出开关电源的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分析可知针对此拓扑电路结构所采用的电压型分时复用控制方法能够得到稳定的、可靠的和调节性能较好的三路输出直流电压。
李清张彼德郭筱瑛王嘉磊游芳刘威程华
关键词:分时复用多路输出反激式变换器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微网逆变器控制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研究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算法的微网逆变器控制策略,并分别设计了虚拟同步发电机算法、虚拟原动机调节及虚拟励磁电流调节模块,通过电压电流双环控制,使逆变器输出的电压幅值及频率分别与无功功率及有功功率呈现良好的下垂特性、且能够较快的跟踪负荷的变化,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文章对虚拟原动机调节模块进行了改进,能够实现频率的实时无差控制,提高了频率控制的精度和响应速度。仿真结果表明,逆变器输出电压较好的模拟了同步发电机的外特性,且相电压的畸变率仅为0.2%,同时输出频率不随负荷的变化发生偏移,可稳定在49.98Hz,验证了文章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李清张彼德郭筱瑛刘威王嘉磊曹太强罗谦
关键词:虚拟同步发电机
Ti_(3)SiC_(2)粉体的高温抗氧化和微波吸收性能研究
2023年
Ti_(3)SiC_(2)(TSC)因其良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性能在高温微波吸收领域备受关注。以单质Ti粉、Si粉和石墨粉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在1400℃下反应3 h制备了TSC粉体,并借助XRD和XPS等分析其组成,通过热重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表征其高温抗氧化和微波吸收性能。研究表明: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所制备的TSC粉体中杂质相主要包括SiC、SiO_(2)、TiO_(2)和TiC。TSC粉体在低于400℃环境中具有良好高温抗氧化性能。当TSC与石蜡的混合物的厚度为2.0 mm时,含有60%(质量分数)TSC的复合材料有效吸收带宽为0.9 GHz(17.10~18.0 GHz)。当TSC含量提升至70%,其有效吸收带宽扩展为3.86 GHz(12.95~16.81 GHz)。当TSC含量进一步提升至80%,其有效吸收带宽降低至1.44 GHz(9.37~10.77 GHz)。
郭阳谭科华郭筱瑛王兵李会容毕磊
关键词:高温抗氧化微波吸收性能
一种新型的单相整流器控制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针对传统单相PWM整流器直接功率控制(Direct Power Control,DPC)存在系统动态响应慢、抗干扰能力差、频率不固定等问题,采用了一种电容储能的外环反馈控制和无差拍预测直接功率的内环控制方法。外环将电容储能作为反馈量,提高了系统动态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同时,内环采用自回归算法,解决了传统算法中延时补偿问题,简化了控制器设计。通过空间矢量调制算法(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固定了开关频率。此外,该方法无需电压相位检测装置,降低了设计成本。最后对所提出的控制算法和传统电压外环直接功率控制分别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胡晓雪王海滨郭筱瑛张煜枫刘中豪曹太强
关键词:PWM直接功率控制电容储能空间矢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