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立钱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岩体
  • 2篇岩体裂隙
  • 1篇导航
  • 1篇导航系统
  • 1篇洞室
  • 1篇形态学
  • 1篇虚拟现实
  • 1篇岩体结构
  • 1篇岩体结构面
  • 1篇源项调查
  • 1篇支持向量
  • 1篇支持向量机
  • 1篇指挥
  • 1篇三维可视化
  • 1篇数据集
  • 1篇数据集成
  • 1篇数字图像
  • 1篇数字图像处理
  • 1篇算子
  • 1篇图像

机构

  • 5篇西北核技术研...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5篇郭立钱
  • 2篇陈剑杰
  • 2篇黄昊
  • 2篇刘旭
  • 1篇唐秀蓉
  • 1篇石风淼
  • 1篇廖俊必
  • 1篇朱军
  • 1篇余翔
  • 1篇茹毅
  • 1篇钟方平
  • 1篇徐敏杰
  • 1篇王君
  • 1篇刘强
  • 1篇刘强
  • 1篇董开营

传媒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测绘与空间地...
  • 1篇导航定位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GIS的污染源项调查综合信息系统研制与应用
2013年
针对组件集成二次开发构建融合空间数据库、GIS和VR仿真系统应用开发的技术研究,实现空间地理信息、污染测量数据、电子文档、数据文件、图片等多源数据的一体化集成,阐述了研发子系统和各功能模块的技术原理和方法。
茹毅唐秀蓉朱军郭立钱
关键词:MISORACLE数据集成二次开发
3D-GIS技术在工程场地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计算机图形学、地理信息科学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研究相关的融合技术.将虚拟现实场景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来实现三维GIS是“3S”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3D-GIS的概念及特点,提...
刘旭郭立钱陈剑杰
关键词:3D-GIS虚拟现实三维可视化
飞行器回收搜寻指挥系统设计
2019年
为了解决飞行器着陆后在大范围区域内进行快速搜寻回收的问题,提出基于BDS的飞行器回收搜寻指挥系统建设方案:综合运用遥测、BDS卫星导航定位、卫星移动通信、三维GIS等多种技术手段,研究位置共享分发和戈壁滩搜寻路线规划技术,实现对飞行器目标的快速定位和各搜寻回收力量之间的信息传输,完成基于电子地图的搜寻指挥管理和友邻位置表达。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搜寻指挥工作效率,满足用户需求。
郭立钱黄金礼刘强刘旭徐敏杰石风淼万洪浩
关键词:飞行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路径规划回收
基于Canny算子和形态学的洞室岩体裂隙边缘检测被引量:3
2012年
针对Canny边缘检测算法在伪边缘剔除方面的不足,结合洞室岩体裂隙图像成像特点,提出一种Canny算子与形态学相结合的边缘检测方法。先分别对原始图像进行Canny算子边缘检测和图像分割,得到两幅二值图像,然后参考图像裂隙的几何形态特征,对它们进行形态学运算,使最终得到的二值图像保持了较高的裂隙定位精度,并有效剔除了伪裂隙边缘,同时具有边缘闭合、平滑等优点。
黄昊刘强郭立钱王君
关键词:CANNY算子形态学边缘检测裂隙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和SVM的岩体裂隙迹线自动检测被引量:7
2012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特征检测、SVM裂隙识别和分割迹线自动连接的岩体裂隙迹线自动检测新方法,该方法计算图像光强度函数2阶导数最大值方向上每个像素点的1阶导数,将1阶导数过零点标识为线特征点,按边缘相似性原则连接成线分段。用线分段的光度参数和几何学参数作为描述裂隙迹线的特征参数,采用盒约束的软间隔优化方法实现裂隙迹线的识别分类。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方法,可从岩体暴露面图像中自动检测识别裂隙迹线,自动生成的迹线图与地质工作人员手工绘制的迹线图基本相符,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郭立钱廖俊必钟方平陈剑杰黄昊余翔董开营
关键词:岩体结构面数字图像处理支持向量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