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江鹏

作品数:42 被引量:24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篇羔羊
  • 11篇断奶
  • 11篇营养
  • 8篇营养水平
  • 7篇日龄
  • 7篇舍饲
  • 7篇舍饲羔羊
  • 6篇养殖
  • 6篇早期断奶
  • 6篇饲粮
  • 6篇不同营养水平
  • 5篇动物
  • 5篇肉用
  • 5篇肉用羔羊
  • 5篇瘤胃
  • 4篇断奶羔羊
  • 4篇育肥
  • 4篇早期断奶羔羊
  • 4篇绵羊
  • 4篇奶牛

机构

  • 28篇甘肃农业大学
  • 13篇北京市畜牧兽...
  • 9篇中国农业大学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北京农业职业...
  • 3篇兰州正大有限...
  • 2篇北京农学院
  • 2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兰州市食品药...
  • 2篇北京市畜牧总...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山东东阿阿胶...
  • 1篇全国畜牧总站
  • 1篇中国牧工商(...

作者

  • 42篇郭江鹏
  • 23篇李发弟
  • 19篇郝正里
  • 13篇马友记
  • 6篇路永强
  • 6篇王宏博
  • 6篇潘建忠
  • 5篇郑琛
  • 5篇袁玖
  • 5篇李冲
  • 5篇刘国世
  • 5篇年芳
  • 5篇张元兴
  • 4篇汪晓娟
  • 3篇王彩莲
  • 3篇马腾
  • 3篇史建民
  • 3篇吴昊
  • 3篇李海静
  • 3篇杨久仙

传媒

  • 8篇甘肃农业大学...
  • 6篇畜牧兽医学报
  • 3篇草业学报
  • 3篇中国畜牧杂志
  • 2篇畜牧与兽医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草食动物
  • 1篇世界农业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中国草食动物...
  • 1篇首届全国奶牛...
  • 1篇第二届全国牛...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母羊妊娠后期与泌乳期对不同营养水平饲粮的消化性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单因素分组试验设计,用寒×滩杂种妊娠母羊(1- 2胎,每组3或5只)分别测定了妊娠后期和泌乳期3个营养水平(Ⅰ组0.8×NRC,Ⅱ组0.9×NRC,Ⅲ组1.0×NRC水平)饲粮养分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在妊娠后期,饲粮Ⅱ的DMD、OMD(P〈0.01)和CPD、ADFD均显著地高于饲粮Ⅰ(P〈0.05),ADFD极显著高于Ⅲ(P〈0.01),DMD和OMD呈高于Ⅲ的趋势(P=0.182,P=0.089);饲粮Ⅲ的DMD显著高于Ⅰ(P〈0.05),OMD和CPD呈现高于Ⅰ的趋势(P=0.119,P=0.054).泌乳期中,饲粮Ⅲ的DMD(P=0.011)、OMD(P=0.010)均显著高于Ⅰ,DMD和OMD呈高于Ⅱ的趋势(P=0.184,P=0.181);Ⅲ和Ⅱ的CPD也呈现高于Ⅰ的趋势(P=0.067,P=0.161);各饲粮间ADFD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同的生理阶段母羊对饲粮的消化力存在差异.
王宏博郭江鹏李发弟郝正里
关键词:营养水平妊娠后期泌乳期表观消化率
复合益生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3
2014年
试验选用144头8.6 kg断奶仔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Ⅰ、Ⅱ、Ⅲ和Ⅳ,共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Ⅰ组不添加复合益生菌,饲喂基础日粮;Ⅳ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 mg/kg喹乙醇、Ⅱ和Ⅲ组分别给予0.05%、0.1%的复合益生菌。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日粮中添加0.1%的复合益生菌仔猪日增重提高9.5%(P<0.05);料重比降低8.9%(P<0.05);腹泻率降低36.4%(P<0.05);血清中白蛋白、IgA、IgG分别提高34.1%、14.7%和27.7%。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1%的复合益生菌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提高仔猪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性能。
杨久仙张荣飞郭江鹏张京和白锦梅乔立东
关键词:复合益生菌断奶仔猪免疫指标
不同早期断奶日龄对舍饲肉用羔羊胃组织形态发育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8
2018年
旨在研究早期断奶对舍饲羔羊复胃组织形态发育的影响。本研究选用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育种群公羔(单羔)55只,分为3个处理,其中28日龄断奶组(A组)、42日龄断奶组(B组)各15只,对照组(不断奶,C组)25只,于7日龄开始补饲;A、B组分别于断奶后的第0、7、14天屠宰,每个屠宰日均同时屠宰对照组羔羊5只,采集瘤胃腹囊与背囊、网胃底、瓣胃和皱胃贲门腺区、胃底腺区、幽门腺区等用于测定相关组织形态学指标。结果表明,A组断奶7天,A组、B组断奶14天,瘤胃腹囊乳头高度显著高于C组(P<0.05);断奶14天,A组瘤胃背囊乳头高度较断奶日的增长率明显高于B组(83.4%vs.46.9%);A组、B组平均网胃胃底乳头高度明显大于C组(1 194.0μmvs.632.2μm;953.1μmvs.661.3μm);断奶14天,A组瓣胃角化层厚较断奶日的增长率高于B组(40.6%vs.31.9%);断奶14天,B组皱胃贲门腺区黏膜厚显著高于C组(P<0.05);A组、B组皱胃胃底腺区平均黏膜下层厚明显高于C组(326.8μmvs.245.2μm;303.4μmvs.172.7μm);A组、B组平均皱胃幽门腺区肌层厚明显高于C组(1 218.4μmvs.1 047.4μm;1 466.3μmvs.1 253.7μm)。在舍饲并于7日龄补饲条件下,早期断奶对羔羊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组织形态学指标的发育主要呈现促进作用,28日龄断奶对羔羊复胃组织形态学发育的促进作用优于42日龄断奶。
郭江鹏郭江鹏潘建忠张元兴李发弟张元兴
关键词:早期断奶舍饲羔羊
全混合日粮营养水平和粒度对绵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选24只空怀期小尾寒羊母羊,采用2×2二因子析因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营养水平(A11.0倍中国肉羊饲养标准、A21.5倍中国肉羊饲养标准),不同粒度(B1不粉碎、B2粉碎)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对绵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食后2~8h,绵羊瘤胃液pH先降低后升高,在6.21~6.80之间波动,1.5倍营养水平极显著降低了绵羊食后2h和4h的瘤胃液pH(P<0.01),显著降低了绵羊食后6h的瘤胃液pH(P<0.05).在各时间点,采食1.5倍营养水平TMR的绵羊瘤胃液总氮、尿素氮和蛋白氮浓度,极显著高于采食1.0倍营养水平TMR的绵羊(P<0.01).在食前、食后2h和4h,采食含1.5倍营养水平TMR的绵羊瘤胃液氨氮浓度极显著高于采食含1.0倍营养水平TMR的绵羊(P<0.01).在食后2、4、6h,采食粉碎TMR的绵羊瘤胃液氨氮浓度显著低于采食未粉碎TMR的绵羊(P<0.05),但瘤胃液尿素氮浓度变化规律却相反(P<0.05).采食1.0倍营养水平和未粉碎TMR的绵羊瘤胃液挥发性总酸含量极显著高于采食1.5倍营养水平和粉碎TMR的绵羊(P<0.01).据此认为:绵羊饲喂TMR,瘤胃液pH波动范围较小,有利于维持瘤胃内环境的平衡;饲喂1.5倍营养水平TMR,绵羊瘤胃液总氮、氨态氮、尿素氮和蛋白氮浓度升高,促进瘤胃微生物发酵,有利于提高绵羊生产性能.饲喂粉碎TMR,绵羊瘤胃液总氮、蛋白氮和尿素氮浓度升高,氨态氮浓度显著降低,微生物对蛋白的分解减少,过瘤胃蛋白的比例增加,从而提高了蛋白质利用率.
谭建华袁玖李发弟李冲马友记郑琛汪晓娟郭江鹏于杰高天喜陈煌合
关键词:绵羊全混合日粮粒度瘤胃内环境
0~56日龄舍饲羔羊盲肠解剖特点和微生物菌群的变化被引量:2
2012年
选择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选育群公羔(单羔)45只,分别于0、7、14、21、28、35、42、49、56d屠宰测定盲肠的相对质量(消化道质量、肠道质量、大肠质量)、相对容积(消化道容积、肠道容积、大肠容积)、相对长度(肠道长度、大肠长度),盲肠内容物pH和粘膜pH,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结果表明:盲肠相对质量(消化道质量、肠道质量、大肠质量)和盲肠相对容积(肠道容积、大肠容积)的增降趋势基本保持一致,随日龄增长均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0~56日龄羔羊盲肠内容物pH和粘膜pH分别在5.77~7.06和6.03~7.22之间,均呈弱酸性;粘膜pH略高于内容物pH.随着pH的升高,单位质量内容物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有所上升,而乳酸杆菌的数量则有所下降.0d羔羊盲肠中即有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存在,并且单位内容物中所含数量最高;盲肠内容物pH从21d开始趋于稳定;随着日龄的增大,单位内容物中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均处于下降趋势,乳酸杆菌数量从28d后趋于稳定,大肠杆菌数量35d后趋于稳定;试验期内乳酸杆菌数量始终高于大肠杆菌数量.在舍饲并始于7d补饲条件下,绵羊肉用羔羊于28d或35d断奶不会对其盲肠形态及内容物pH、单位内容物乳酸杆菌数量和大肠杆菌数量等指标的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潘建忠郭江鹏李发弟张小丽马友记郑琛汪晓娟袁玖李冲
关键词:舍饲羔羊盲肠PH乳酸杆菌
0~56日龄舍饲肉用羔羊胃肠道发育特点研究被引量:29
2011年
旨在研究舍饲并始于7日龄补饲条件下羔羊胃肠道的发育特点。选用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选育群公羔(单羔)45只,分为9组,每组5只,分别于0、7、14、21、28、35、42、49和56d屠宰、取样,测定各胃室相对质量(%活体质量、%全胃质量)、各胃室相对容积(%胃肠道容积、%全胃容积)及各肠段的相对质量(%活体质量、%肠道总质量)。结果表明,0d全胃相对质量(%活体质量)约为1%,其56d是0d的2.33倍,皱胃相对质量(%活体质量)随日龄的增长而下降(56d是0d的79.86%);瘤网胃相对容积(%胃肠道容积、%全胃容积)在7d后大幅增长,其28d值(%全胃容积)超过相对质量(%全胃质量),同期内皱胃相对容积(%胃肠道容积、%全胃容积)则大幅下降;全肠相对质量(%活体质量)亦随日龄增长而增大,56d是0d的1.43倍;大肠的增速略大于小肠,其56d是0d的1.71倍,小肠为1.36倍。小肠中,仅回肠的增长略大,而大肠中盲肠、结肠、直肠的增速相近。结果提示,羔羊出生后各消化器官呈现不同的生长速度;胃相对质量的增速大于肠。舍饲条件下,第7天后的充足补饲能促使各胃室质量和容积的发育提前7~14d。舍饲并早期补饲的饲养模式下,在第35或28天进行断奶具有可行性。
郭江鹏张元兴李发弟郝正里马友记潘建忠
关键词:舍饲羔羊胃肠道
断奶日龄对舍饲羔羊小肠内容物中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为研究早期断奶日龄对羔羊小肠各段pH及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用55只初生重为(3.43±1.15)kg的甘肃现代肉羊育种群哺乳公羔,按同质原则分成3组,即对照组(正常吮乳组,25只)、Ⅰ组(28日龄断奶组,15只)和Ⅱ组(42日龄断奶组,15只)。在断奶12h、7d和14d后从每个处理中随机抽取5只羔羊屠宰,测定小肠各段pH、α-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十二指肠食糜能够更为敏感地表达断奶对小肠pH及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从小肠近端至远端,断奶对各肠段内容物pH及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逐渐减弱;断奶对小肠内容物pH、胰蛋白酶活性和脂肪酶活性影响较小;断奶日龄对羔羊小肠主要消化酶活性恢复所需要的时间影响不大,28日龄断奶组小肠α-淀粉酶活性恢复时间较42日龄断奶组短。本试验条件下,对羔羊实施28日龄断奶可行,且羔羊小肠主要消化酶活性恢复能力不逊于42日龄断奶羔羊。
郭江鹏郭江鹏李发弟李发弟李海静李海静马腾陈京媛
关键词:羔羊断奶日龄PH消化酶
北京市奶牛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4
2015年
本文基于延庆、昌平、大兴、房山、密云和首农集团的107个奶牛养殖场的调研数据,从奶牛场基本情况、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粪污处理方式和存在的问题等4个方面对养殖场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北京市奶牛养殖场粪污处理模式的选择规模化效应明显,处理方式趋于无害化,但机械化程度不高,设备不够齐全,处理模式的选择受法人素质影响明显。土地配套严重缺失、技术和投资不足、高投入低产出的特性是现阶段粪污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建议构建"政府+企业"的资金运营模式,完善相关政策及补贴形式,并提高养殖场法人粪污处理意识。
丁凡琳董晓霞郭江鹏王艳
关键词:奶牛养殖粪污处理
0~56日龄放牧羔羊消化道的解剖特点和瘤胃功能变化被引量:33
2010年
旨在研究完全放牧条件下羔羊消化道相对质量与相对容积和瘤胃功能的发育特点。选用44只甘肃高山细毛羊公羔,测定0、3、7、14、21、28、42与56日龄胃(前胃、皱胃)、小肠各段和盲肠的相对质量(%活体质量),胃各室相对质量(%全胃质量)、相对容积(%全胃容积)、内容物相对质量(%全胃内容物质量)及瘤胃内容物微生物酶活性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浓度。结果表明:前胃、小肠、盲肠相对质量随羔羊日龄增大而提高,14~21d前胃与盲肠相对质量增速最快,其次为42~56d;小肠相对质量各阶段增速波动较小。随日龄增长,瘤胃相对质量与相对容积升高,皱胃相应下降,7~14、14~21与42~56d变速较大;0~14d前胃相对容积增速低于相对质量,14d后其增速快于后者,28d后相对容积增速大于相对质量。胃各室内容物的pH相对稳定,瘤胃内容物pH变动于6.03~6.67;0、3、7d部分受试羔羊中被检出纤维素酶比活性的比例随日龄增大,14d后所有受试羔羊均被检出,且纤维素酶比活性随日龄增高。14d蛋白酶活性最高,42d淀粉酶、纤维素酶比活性最高;从3d羔羊瘤胃内容物中即检出乙酸、丙酸、丁酸,其浓度均随日龄增大而升高,VFAs浓度与微生物酶比活性峰值的出现与瘤网胃发育状况并行。结论:羔羊前胃相对质量0~21d增长较快,而此后其增速减慢,是羔羊营养状况改变引起的;本试验条件下,羔羊2月龄断奶较适宜,42d是可接受的最早断奶日龄。
王彩莲郝正里李发弟余洋郎侠马友记年芳郭江鹏
关键词:放牧羔羊消化道瘤胃挥发酸微生物酶
采食高营养水平饲粮早期断奶羔羊禁饲状态下消化道pH及消化酶活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研究了采食高营养水平饲粮早期断奶羔羊禁饲状态下其皱胃、胰腺和小肠pH及消化酶活性.按同质原则将24只1月龄断奶杂交羔羊(无角陶塞特♂×寒滩♀)分为3组,接受3种高营养饲粮,3种饲粮精粗比分别为97.64∶2.36、91.88∶8.12、86.14∶13.86,能量水平分别为14.54、13.97、13.36 MJ/kg,粗蛋白水平分别为25.30%、23.03%2、0.73%.饲喂65 d后,禁食24 h屠宰,测定羔羊皱胃、胰腺和小肠pH及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高营养水平饲粮对羔羊胰腺、皱胃和小肠各段黏膜和内容物pH影响不大,对消化道各段分泌的主要消化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十二指肠、空肠各段、回肠黏膜pH在6.55~6.86,十二指肠、空肠前段和空肠中段内容物pH为6.30~6.69,空肠后段、回肠内容物pH在7.22~7.73.胰蛋白酶活性在回肠最高,糜蛋白酶活性在各肠段无显著差异,α-淀粉酶活性在空肠中段和回肠最高,脂肪酶活性在空肠中段最高.
年芳杨子江郭江鹏马友记张军成王宏博王彩莲郝正里李发弟
关键词:营养水平育肥羔羊PH消化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