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子敬

作品数:39 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综合征
  • 13篇易激综合征
  • 13篇肠易激
  • 13篇肠易激综合征
  • 11篇便秘
  • 11篇便秘型
  • 11篇便秘型肠易激...
  • 10篇中医
  • 10篇降浊
  • 10篇降浊方
  • 9篇中药
  • 7篇浊毒
  • 7篇化疗
  • 5篇胆囊
  • 5篇肾方
  • 5篇恶性
  • 4篇药疗
  • 4篇药疗法
  • 4篇中医药
  • 4篇肿瘤

机构

  • 29篇河北省中医院
  • 2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中医学院
  • 3篇哈励逊国际和...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39篇郭子敬
  • 30篇杜姚
  • 29篇杨倩
  • 20篇张云凤
  • 15篇邱贝
  • 8篇王小天
  • 7篇肖汇颖
  • 7篇李博林
  • 7篇胡冬菊
  • 7篇王永敏
  • 3篇刘建平
  • 3篇李鹏
  • 3篇王苏霞
  • 3篇霍东杰
  • 2篇张娜
  • 2篇郑雪梅
  • 2篇赵丹阳
  • 1篇姚希贤
  • 1篇李春
  • 1篇徐伟超

传媒

  • 6篇河北中医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河北中医药学...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光明中医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健康之路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第八次李时珍...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13篇2015
  • 2篇2014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益髓补肾方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围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益髓补肾方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围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益髓补肾方组及对照组,各50例,益髓补肾方组在围化疗期给予益髓补肾方+化疗治疗,对照组在围化疗期给予单纯化疗,在一疗程的化疗结束后以问卷形式行生活质量的评估,共计4个疗程。结果:益髓补肾方组患者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44.00%/30.0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0.00%/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益髓补肾方组患者总体健康状况、功能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量表各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六个单项测量项目除经济困难外,益髓补肾方组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髓补肾方联合化疗治疗HM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其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和推广。
王苏霞杨倩杜姚郭子敬霍东杰解朋云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化疗生活质量
柴金化瘀方从“浊毒”论治胆囊息肉被引量:7
2015年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以息肉式突出或隆起生长的全部非结石性病变的总称,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1]。现代医学认为胆囊息肉病因较为复杂,与胆囊慢性炎症、胆囊结石、胆固醇代谢紊乱、胆囊的排空功能改变等多种因素有关,病理上可分为胆固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增生和腺肌瘤等类型。我们认为,胆囊息肉与"浊毒血瘀"关系密切,临床上以化浊解毒、逐瘀散结治疗胆囊息肉,体会如下。
杨倩张云凤郭子敬杜姚邱贝李鹏
关键词:胆囊疾病胆囊肿瘤息肉浊毒
浊毒理论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在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医疗实践深入探索的新形势下,浊毒理论作为病理机制概念的中医学术用语被提出,并得到众多专家和学者的认同,以中医病因学的理论为基础而提出的浊毒发病机理,并应用于临床各系统疾病,收效显著,现总结临床...
杨倩杜姚郭子敬
关键词:中医学浊毒理论病理机制
文献传递
益髓补肾方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围化疗期造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索益髓补肾方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围化疗期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和益髓补肾方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血小板(148.62±5.36)×10~9L^(-1)、血红蛋白(145.69±4.87)g/L、白细胞(5.36±1.58)×10~9L^(-1)、骨髓抑制恢复时间(13.69±3.47)d、临床症状恢复时间(5.14±2.69)d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髓补肾方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围化疗期间使用,可改善患者造血功能,促进病情恢复。
王苏霞杨倩杜姚郭子敬霍东杰解朋云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化疗期造血功能
一种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腹痛腹泻的贴敷外用中药组合物、敷膏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腹痛腹泻的贴敷外用中药组合物、敷膏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桂枝、小茴香、川芎、延胡索、姜黄、白芥子、荜茇、炮姜、徐长卿、蜈蚣、水红花子、生姜和翻白...
杨倩李博林郭子敬杜朋丽杜姚张云凤
文献传递
麻枳降浊方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间质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麻枳降浊方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造模组采用冰水灌胃法建立IBS-C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9只、阳性药组10只、高剂量组10只、中剂量组10只、低剂量组9只,阳性药组给予西沙必利片3.6 mg/(kg·d)灌胃,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麻枳降浊方颗粒剂25.2、12.6、6.3 g/(kg·d)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正常组正常饲养。14天后,HE染色观察肠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肠组织Cajal间质细胞(ICC)数量和形态的变化,并采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系统分析c-kit基因阳性表达面积和积分光密度(IOD)。结果模型组大鼠肠道ICC细胞突起变短,带状、网状结构不明显,各给药组大鼠肠组织ICC数量、形态、分布及网状连接与正常组相似。模型组大鼠c-kit的阳性表达面积及IOD较正常组显著减少(P<0.05)。高、中剂量组和阳性药组c-kit阳性表达面积及IOD较模型组增多(P<0.05),并且高、中剂量组显著高于阳性药组(P<0.05)。结论麻枳降浊方可能通过增加肠组织ICC细胞数量,改善ICC形态结构,增加肠道传导功能,从而改善IBS-C。
杨倩杜姚郭子敬邱贝张云凤
关键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AJAL间质细胞C-KIT基因
麻枳降浊方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肠组织中5-HT ICC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冰水灌胃法建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onstipation-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C)大鼠模型,对IBS-C大鼠采用中药麻枳降浊方进行治疗,观察该方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组织5-HT、ICC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成药组和中药组,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西沙比利、复方芦荟胶囊、麻枳降浊方,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各组大鼠正常饲养,不限食水,持续14天。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肠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肠组织中5-HT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大鼠肠组织中c-kit抗体标记ICC的表达及分布特点。结果:干预性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肠组织病理学形态明显好转,肠道各组织5-HT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ICC的IOD及阳性面积有所升高(P<0.05)。结论:麻枳降浊方可能通过改善大鼠肠组织病理学形态、降低肠道各组织中5-HT的表达、提高ICC的IOD及阳性面积,从而改善肠道敏感性及动力异常,达到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
杨倩王小天杜姚郭子敬邱贝张云凤
关键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5-HTICC
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药剂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组成如下:厚朴、厚朴花、枳实、沙棘、昆布、火麻仁、白术、当归、枳壳、肉苁蓉、桑椹。将所述的组合物按照药学常规工艺,加入药学上的常规辅料,制成药学上常见的剂型。本发...
杨倩王小天李博林徐伟超杜姚郭子敬邱贝张云凤
文献传递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组织中5-HT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观察麻枳降浊方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组织5-HT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成药组和中药组,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西沙比利、复方芦荟胶囊、麻枳降浊方,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各组大鼠正常饲养,不限食水。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肠组织病理学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肠组织中5-HT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小肠推进比明显增高(P<0.05),且肠道各组织5-HT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麻枳降浊方可能通过降低肠道各组织中5-HT的表达,从而改善肠道敏感性及动力异常,发挥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症大鼠的治疗作用。
杨倩邱贝马赟郭子敬杜姚张云凤
关键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5-HT
麻枳降浊方改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肠组织中5-HT、MC、ICC的实验研究
杨倩黑雪琴刘建平邱贝王小天杜姚郭子敬张云凤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包括持续或间歇发作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临床表现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属于中医"便秘"、"腹痛""郁证"等范畴。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结合现代科学手段研制药物和制定客观观察指标,...
关键词: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中医基础理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