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金龙

作品数:18 被引量:256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螺旋CT
  • 4篇CT诊断
  • 3篇X线
  • 3篇X线计算
  • 3篇X线计算机
  • 3篇CT
  • 3篇CT表现
  • 2篇血管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骶髂
  • 2篇骶髂关节
  • 2篇骶髂关节病变
  • 2篇髂关节
  • 2篇结节
  • 2篇孤立性肺
  • 2篇孤立性肺结节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病
  • 2篇关节病变

机构

  • 17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7篇郑金龙
  • 16篇韩萍
  • 14篇史河水
  • 10篇田志梁
  • 5篇李友林
  • 5篇刘永华
  • 5篇冯敢生
  • 4篇周承凯
  • 4篇柳曦
  • 3篇雷子乔
  • 3篇蒋南川
  • 3篇刘芳
  • 3篇刘钢
  • 2篇吴爱兰
  • 2篇吴红英
  • 1篇段德宇
  • 1篇代孟
  • 1篇张帆
  • 1篇于群
  • 1篇刘小明

传媒

  • 9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癌症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CT诊断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分析30例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CT表现,以加深对其认识。资料与方法30例均经病理证实。使用SiemensPlus4ACT扫描仪。全部病例均进行了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1)良性肿瘤16例,恶性肿瘤14例,位于肾上腺者19例,位于交感神经链上11例。(2)肿块不规则形14例,类圆形16例;边缘清楚25例,边缘模糊5例。(3)成神经细胞瘤和神经节成神经细胞瘤CT表现具有特征:平扫与肾脏呈等密度为主的混杂密度,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均有较粗大无定形钙化伴有血管的包埋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其他病理类型的神经源性肿瘤CT表现的特征性没有前者明显。结论大多数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可根据其CT表现、好发于肾上腺及沿椎旁交感神经链分布的特点,结合患者发病年龄和临床资料CT可作出诊断。
吴爱兰韩萍冯敢生郑金龙史河水田志梁刘永华
关键词:神经源性肿瘤
下腔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影像表现的四例资料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是罕见的沿静脉血管生长的平滑肌瘤,起源于子宫静脉壁内的平滑肌细胞或子宫壁内的平滑肌瘤细胞,一般通过盆腔静脉或卵巢静脉向下腔静脉生长,并向右心房腔内延伸。笔者搜集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01年7月至2006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IVL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影像特征。
郑金龙史河水韩萍郭涛柳曦周承凯吴红英
关键词: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影像表现血管生长下腔静脉
16层螺旋CT扫描及其图像重组技术在头面部外伤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通过16层螺旋CT常规扫描并用不同层厚、不同滤波函数重组图像,对比各种图像对头面部外伤性病变的显示能力,探讨更准确、合理的重组参数与方法。资料与方法对72例头面部外伤的患者进行轴位扫描,并以不同重组滤波函数H40s、H70h,及1.5mm、3mm、9mm重组层厚分别进行图像重组,对比分析不同重组参数图像中对病变的显示。结果对颅面部骨折的显示,以H70h组1.5mm层厚图像最佳;对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以H40s组1.5mm层厚图像最佳。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及图像重组优势,对于颅面部外伤的急诊诊断,在常规厚轴位的基础上结合标准算法和高分辨算法重组的1.5mm层厚的轴位图像,可以明显提高诊断准确性。
田志梁雷子乔韩萍郑金龙刘芳肖杰
关键词:颅底骨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骶髂关节结核的CT表现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探讨骶髂关节结核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 15例骶髂关节结核的CT表现。结果  11例病变位于左侧骶髂关节 ,4例位于右侧。CT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关节面模糊、骨质破坏伴浓密 ,关节间隙增宽。其中 4例见斑点状死骨 ,3例合并关节半脱位 ,5例伴软组织脓肿形成 ,8例臀肌不同程度萎缩 ,3例合并肺结核。结论 CT能精确显示和诊断骶髂关节结核 。
郑金龙韩萍史河水田志梁李友林刘芳
关键词:骶髂关节结核CT骶髂关节病变植骨术刮除术
下腔静脉病变的螺旋CT诊断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病变的螺旋CT及下腔静脉CT血管造影(CTP)的影像特点。资料与方法40例肿瘤侵犯下腔静脉及下腔静脉病变,采用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及下腔静脉CTP检查,分析不同扫描模式及后处理图像所示病变的部位、范围、密度变化特点及侧支循环形成。结果19例肝癌沿肝静脉侵犯下腔静脉,癌栓位于下腔静脉肝段及肝上段;邻近下腔静脉肝段的肝癌直接侵犯下腔静脉;6例轻度强化,未见明显侧支循环形成。9例肾癌沿肾静脉侵犯下腔静脉,癌栓位于肾上段,无强化,见肾包膜静脉侧支形成及性腺静脉增粗。5例下腔静脉血栓管腔狭窄或闭塞,呈节段性,壁不光整,可见条状或斑点状钙化,CTP后延迟扫描,病变段无明显强化,见明显的侧支循环。3例下腔静脉内血管平滑肌瘤病,起自子宫,沿卵巢静脉及髂静脉上行,经下腔静脉侵入右心房,病变密度较均匀,无钙化及坏死囊变,强化较明显,病变段附近见大量侧支循环形成。发育异常所致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3例,表现为肝上段节段性狭窄,周围见大量的侧支循环形成。下腔静脉内平滑肌肉瘤1例,病变位于肝下段下腔静脉,呈节段性增粗,边缘不光整,密度不均,延迟CT扫描后不均匀强化,邻近见大量侧支循环形成。结论下腔静脉病变的CT表现以充盈缺损、无或轻-中度强化、管腔狭窄及侧支血管形成为特征,下腔静脉CTP的三维重建能立体显示管腔狭窄和侧支血管,合理的CT扫描模式有利于病变的诊断和确定手术方案。
郑金龙韩萍柳曦周承凯蒋南川陈艳雷子乔于群
关键词:螺旋CT
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诊断被引量:50
2001年
目的 阐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材料与方法 搜集经临床确诊或病理证实的 3 5例骶髂关节病变者 ,男 2 2例 ,女13例。其中强直性脊柱炎 (AS) 13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 7例 ,化脓性骶髂关节炎 2例 ,骶髂关节结核 5例 ,髂骨致密性骨炎 6例 ,创伤性关节炎 2例。结果 CT表现 :AS常双侧对称发病 ,自关节下部开始 ,关节面硬化与破坏 ,间隙狭窄或消失 ,骨桥形成 ;RA常一侧发病 ,易侵犯关节上半部 ,关节面密度减低 ,骨质疏松 ,关节面下出现周围硬化的小囊状骨缺损 ;化脓性骶髂关节炎常单发 ,骨质疏松 ,破坏 ,增生 ,关节间隙增宽或变窄 ,关节囊肿胀 ,关节强直 ,周围软组织肿胀或钙化 ;骶髂关节结核常单侧发病 ,多位于关节中下部 ,关节面模糊 ,骨质破坏及死骨形成 ,关节间隙增宽 ,常伴冷脓肿和窦道形成 ;髂骨致密性骨炎示髂骨面硬化区 ,不累及关节 ;创伤性关节炎骨关节面增生、浓密 ,关节间隙狭窄 ,可伴骨性强直。结论 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各不相同 ,CT能清楚显示骶髂关节及其周围结构 ,是目前诊断骶髂关节病变最理想的检查手段。
郑金龙韩萍史河水吴红英田志梁刘永华李友林
关键词:骶髂关节病变CT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诊断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资料。20例均行CT平扫,19例行增强扫描。结果(1)肿瘤大小约10cm×14cm×16cm^15cm×17cm×30cm;肿瘤的形态绝大多数不规则。所有肿瘤均位于腹膜后间隙。(2)20例脂肪肉瘤中,17例肿块中含有典型的脂肪成分,其CT值为-20^-130HU,增强扫描时肿块内的脂肪成分无强化,软组织成分轻度强化,其中1例伴有钙化;1例肿瘤的上部呈软组织密度,下部呈囊性改变;另2例为黏液型脂肪肉瘤,平扫CT值为20HU,1例增强无强化,另1例未行增强扫描。结论CT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定位诊断以及判断肿瘤与邻近器官的关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而且对分化型脂肪肉瘤或含脂肪的其他类型脂肪肉瘤能够明确诊断。
吴爱兰韩萍冯敢生郑金龙史河水田志梁刘永华
关键词:腹膜后间隙脂肪肉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局灶性结节状肝脂肪浸润的CT诊断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局灶性结节状肝脂肪浸润 (FNHFI)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CT诊断并随访观察 6~ 2 8个月 (平均 8.5个月 ) ,排除了其他病变的FNHFI患者共 2 3例的CT资料。全部患者均行CT平扫、增强扫描和B超检查 ,其中 3例行CTA检查 ,8例行MRI检查。CT复查 1次者 15例 ,复查 2次者 8例。结果  2 3例共2 5个病灶 ,2 4个病灶位于肝左叶内段 ,其中镰状韧带旁 19个 ,内段后缘 5个 ;左叶外段镰状韧带旁 1个。病灶呈类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 ,14个病灶边缘清晰 ,11个病灶边缘模糊 ,直径 0 .8~ 3.5cm ,平均 1.6cm ,无占位效应 ;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 ,边缘变清晰。随访中 1例病灶消失。结论 肝左叶内段镰状韧带旁和肝门旁是FNHFI的好发部位 ,熟悉其好发部位和相应CT表现 ,有利于FNHFI的定性诊断。
史河水刘芳韩萍郑金龙刘钢刘永华李友林田志梁
关键词:CT增强扫描B超甘油三酯
网球腿的MRI表现及发病机制探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总结网球腿MRI特征,探索网球腿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5月至2018年6月我院符合纳入标准并经临床诊断的38例网球腿的MRI资料。所有受检者均行MRI平扫检查,扫描序列选取FSE冠状面T1WI、T2WI及横轴面质子密度加权成像。观察并记录腓肠肌(GM)及比目鱼肌(SM)相关部位液体聚集(血肿或积液)、肌腹和肌腱撕裂、小腿浅静脉曲张征象。结果冠状面T1WI、T2WI及横轴面观察出现GM内侧头(MGM)与SM肌间液体聚集30处(75.0%),GM外侧头(LGM)与SM肌间液体聚集11处(27.5%),MGM肌腱下液体聚集7处(17.5%),SM肌腱下液体聚集2处(5.0%)。聚集液体蔓延至内测缘小腿筋膜周围17处(42.5%)。聚集液体的上下径1.7~22.3cm,厚度0.2~3.5cm。GM撕裂共37处(92.5%),其中出现MGM腱腹移行部撕裂37处、LGM腱腹移行部撕裂15处,MGM肌腱撕裂24处、内外侧头肌腱同时撕裂3处、LGM肌腱撕裂2处。肌腱撕裂破口的最大径线1.2~27.0mm。MGM肌腹撕裂1处,GM内外侧头肌腹同时撕裂1处。SM的撕裂共15处(37.5%),其中出现SM腱腹移行部撕裂15处、肌腹撕裂2处、肌腱撕裂6处,肌腱撕裂破口最大径线2.5~14.9mm。出现跖肌肌腱撕裂4处(10%),3处出现小腿浅静脉曲张。结论网球腿是小腿三头肌及跖肌共同损伤所致,且MGM腱腹移行部和肌腱的撕裂是网球腿损伤的主要责任病灶。
代孟杨炼刘晓庆郑金龙刘小明段德宇柳曦
关键词:腓肠肌比目鱼肌
Swyer-James综合征的CT表现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分析Swyer James综合征 (SJS)的CT表现 ,探讨其CT扫描和诊断价值。方法2 8例胸部CT扫描患者 ,均有深吸气状态下胸片 ,其中 5例有深呼气X线片 ,1例行支气管造影 ,2例经手术证实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并支气管扩张。在常规深吸气后屏气螺旋CT扫描疑为SJS时 ,即进行深呼气后屏气状态下定位扫描和病变区螺旋扫描 ,观察病变肺叶容积变化和肺内气体潴留情况。结果  2 8例共累及 5 6叶肺 ,CT显示全部肺叶透亮度增高和肺野血管纹理细小 ,其中 5 1叶 (91% )容积缩小 ,5叶 (9% )容积正常 ;而胸片显示肺叶透亮度增高 2 9叶 (5 2 % )、其中容积缩小 19叶 (6 6 % ) ;深呼气CT扫描均发现受累肺叶不同程度的气体潴留 ,而 5例深呼气X线片仅发现 3例共 5叶有气体潴留 ;同时 ,CT显示合并支气管扩张 2 4例、肺结核 9例、细支气管炎 10例和节段性肺不张 2例 ,而胸片发现肺结核 6例 ,细支气管炎 4例。结论 深吸气和深呼气CT扫描是诊断和鉴别诊断SJS的最佳方法 ,明显优于胸片。
史河水杨帆韩萍郑金龙冯敢生刘永华田志梁刘钢
关键词:肺气肿SWYER-JAMES综合征C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