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洪飞

作品数:48 被引量:314H指数:10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慢性呼吸道疾病科研专项资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睡眠
  • 12篇阻塞性
  • 10篇慢性
  • 8篇低通气
  • 8篇低通气综合征
  • 8篇睡眠呼吸
  • 8篇睡眠呼吸暂停
  • 8篇睡眠呼吸暂停...
  • 8篇睡眠呼吸暂停...
  • 8篇通气
  • 8篇综合征
  • 8篇阻塞性肺疾病
  • 8篇慢性阻塞性
  • 8篇慢性阻塞性肺...
  • 8篇呼吸暂停低通...
  • 8篇肺疾病
  • 7篇睡眠监测
  • 7篇疾病
  • 5篇血栓
  • 5篇肺功

机构

  • 47篇承德医学院附...
  • 9篇北京大学
  • 8篇承德市中心医...
  • 7篇承德医学院
  • 4篇天津泰达医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秦皇岛市第一...

作者

  • 48篇郑洪飞
  • 35篇张庆
  • 25篇庞桂芬
  • 20篇杨林瀛
  • 15篇张勃
  • 15篇李金玲
  • 9篇何权瀛
  • 9篇王少飞
  • 9篇姜锋
  • 7篇宋欢欢
  • 6篇白吉明
  • 6篇邢志俐
  • 5篇赵志伟
  • 5篇张艳敏
  • 4篇姜峰
  • 3篇孙立新
  • 3篇张阳
  • 3篇李娜
  • 2篇李洁
  • 2篇徐悦利

传媒

  • 7篇承德医学院学...
  • 7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临床肺科杂志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国际呼吸杂志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重指数与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与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117例根据体重指数分为正常体重组67例和超重肥胖组50例。所有患者测量肺功能、填写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CT),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肺功能及ACT。结果超重肥胖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均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支气管舒张试验显示,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沙丁胺醇后FEV1较前明显增加,正常体重组FEV1变化率明显高于超重肥胖组(P〈0.05)。正常体重组多为轻度持续哮喘患者(50.7%),超重肥胖组多为中度持续哮喘患者(46.0%),两组在哮喘临床严重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重指数与哮喘具有明显相关性,是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
高文文杨林瀛张勃韩玉洁郑洪飞庞桂芬张庆
关键词:体重指数哮喘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1例(病例组)及同期不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对照组)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特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肢不对称肿胀≥1cm、卧床时间≥5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GOLD分级Ⅲ级-Ⅳ级、D-二聚体≥500μg/L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
李金玲杨林瀛庞桂芬郑洪飞张勃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深静脉血栓
未接受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监测随访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分析未接受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7年随访前后睡眠监测的变化。方法选取2002年承德市社区人群OSAHS流行病学调查筛选的OSAHS,2009年获得完整随访,且未经手术、呼吸机等治疗的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基线年龄,分为中年组(年龄<60岁,63例)和老年组(年龄≥60岁,36例)。记录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无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并发症;分别于2002年、2009年进行睡眠监测,并采用Epworth嗜睡评估表(ESS)评价患者日间嗜睡程度。结果老年组憋醒发生率低于中年组,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检出率高于中年组(P<0.05)。中年组2002年41例轻度OSAHS患者中,21例进展为中度,2例进展为重度;13例中度OSAHS患者中,6例进展为重度。老年组2002年10例轻度OSAHS患者中,3例进展为中度;12例中度OSAHS患者中,3例进展为重度。中年组2009年体质指数(B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ESS评分高于2002年,睡眠期间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_2)低于2002年(P<0.05)。老年组2002年与2009年BMI、AHI、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9年LSaO_2低于2002年(P<0.05)。中年组7年期间LSaO_2、AHI变化值高于老年组(P<0.01)。结论未接受治疗的中年OSAHS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障碍的程度逐渐加重;而未接受治疗的老年OSAHS患者随着病程延长,睡眠障碍进展趋势有所减缓,但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明显增多。
郑洪飞张庆庞桂芬杨林瀛何权瀛
关键词: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病程中年人随访研究
甲型流感H1N1临床轻型与肺炎型病情及实验室结果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轻型与肺炎型H1N1甲型流感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同,为早期诊断肺炎型甲型流感提供依据。方法对承德市2009年9—12月经证实的206例甲型H1N1流感(全部)患者进行血常规、生化全项、胸部X线检查,疑为肺炎者进一步检查胸部CT。根据X线胸片有无片状阴影将全部患者分为轻型与肺炎型两组。结果肺炎组以0~7岁组和≥46岁组发病率最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组(19.9%)血白细胞总数低于正常人数百分比小于肺炎组(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轻型组(77.6%)白细胞正常人数百分比大于肺炎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白细胞分类:肺炎组(60.0%)中性粒细胞比率高于正常人数百分比大于轻型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肺炎组(28.0%)单核细胞比率低于正常人数百分比大于轻型组(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炎组(22.0%)血小板低于正常人数百分比大于轻型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炎组(20.0%)血红蛋白低于正常人数百分比大于轻型组(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电解质:肺炎组血钾(K+)、钠(Na+)、氯(Cl-)低于正常人数百分比超过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酶学检查发现除了肌酸激酶(CK)以外,肺炎组血清酶学高于正常人数比率均较轻型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型H1N1发病年龄以8~45岁年龄组人群为高,但肺炎型患者则以0~7岁和≥46岁年龄组为多,性别对病情轻重可能没有影响。白细胞总数低于正常、中性粒细胞比率高于正常提示易患肺炎型H1N1流感。单核细胞比率、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易患肺炎型H1N1流感。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高于正常,提示易出现肺炎型H1N1流感。
张庆邢志俐刘艳祥屈民张小葵张勃郑洪飞宋欢欢孙立新何权瀛
关键词:肺炎白细胞血清酶
老年肺血栓栓塞症95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总结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方法: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174例PTE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79例和老年组(≥60岁)9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药物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老年患者中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百分率及出现咳嗽、查体肺部闻及湿啰音、心界扩大的情况明显多于中青年组(P<0.05);两组辅助检查结果、药物不良反应和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老年PTE患者基础疾病较多,临床症状易出现咳嗽,查体更易在胸部闻及湿啰音、叩诊心界扩大,但经积极诊治后,大多数预后良好。
李洁庞桂芬郑洪飞姜锋张庆
关键词:老年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1
2017年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试验组2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茶碱缓释片每次0.2 g,bi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噻托溴铵粉吸入剂18μg,qd,吸入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_2)、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夜间睡眠血氧饱和度<90%的时间占全部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90),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19例/20例)和65.00%(13例/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MSaO_2分别为(93.72±3.44)%和(86.42±4.11)%,LSaO_2分别为(92.53±5.64)%和(86.94±6.23)%,T90分别为(28.14±6.31)%和(31.22±7.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为口干,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为轻度胃部不适,且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稳定期COPD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姜锋郑洪飞柳雅军杨林瀛庞桂芬李金玲张庆
关键词:茶碱缓释片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安全性
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37例临床调查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37例肺癌合并V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同期不伴有VTE的37例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37例肺癌合并VTE患者中,29例单纯深静脉血栓,5例深静脉血栓合并肺血栓栓塞症,3例单纯肺血栓栓塞症。肺癌确诊后前6个月内发生21例(56.76%)。37例患者溶栓和(或)抗凝治疗总有效率为78.38%。肺癌合并VTE患者1年生存率为43.24%,12个月血栓复发率为21.05%。肺癌合并VTE患者的1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未合并VTE的肺癌患者(P<0.05)。结论肺癌确诊后前6个月内VTE高发,肺癌合并VTE最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肢体肿胀。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增加病死率,血栓复发率高,抗凝治疗仍是基本的治疗方法。对于肺腺癌和ⅢB~Ⅳ期肺癌患者要警惕VTE的发生。
李金玲代俊利姜峰郑洪飞张艳敏勾建强
关键词:血栓栓塞肺肿瘤静脉血栓形成抗凝
不同危险分层急性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比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白蛋白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危险分层急性肺栓塞(APE)患者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比值(DF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蛋白(Alb)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APE患者154例作为APE组,根据《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分为低危组48例、中危组69例和高危组37例,另选择同期我院体检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DFR、NLR、Alb水平。根据不同预后将APE患者分为存活组125例,死亡组29例,比较两组DFR、NLR、Alb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FR、NLR、Alb对APE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APE组DFR、NLR显著高于对照组,Al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危险分层增加,APE患者DFR、NLR逐渐升高,Alb水平逐渐降低,不同危险分层APE患者DFR、NLR、Alb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DFR、NLR显著高于存活组,Alb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FR、NLR、Alb对APE死亡预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其中DFR、NLR、Alb联合检测对APE死亡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最高。结论:APE患者DFR、NLR异常升高,Alb异常降低与APE危险分层增加及不良预后相关,DFR、NLR、Alb联合检测对APE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更高。
王少飞郑洪飞李金玲杨林瀛姜锋陈文丽庞桂芬贾睿奕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DFRNLRALB预后
吸烟对哮喘患者FeNO和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吸烟对哮喘患者FeNO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哮喘患者217例,其中吸烟患者81例(吸烟组),不吸烟患者74例(不吸烟组),已戒烟患者62例(已戒烟组),比较3组间FeNO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MEF)25-75/预计值、和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探讨FeNO与肺功能各指标、ACT评分、吸烟指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的相关性。结果吸烟患者FEV1/FVC较不吸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患者MEF25-75/预计值较不吸烟及已戒烟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FeNO值较不吸烟组、已戒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者FeNO水平与血EO%呈正相关(r=0.482,P=0.041),与FEV1/FVC、MEF25~75/预计值、吸烟指数呈负相关性(r=-0.237、-0.384、-0.526,P=0.022、0.003、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可以降低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指标与FeNO值,使用单一的FeNO方法评估吸烟患者的气道炎症,有可能会低估其气道炎症水平。FeNO水平更能反映哮喘患者嗜酸性气道炎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小气道功能障碍,尤其在不吸烟的哮喘患者评估价值更高,且FeNO值越高,小气道阻力越高。
张勃白吉明王少飞郑洪飞李金玲张庆庞桂芬杨林瀛
关键词:吸烟哮喘FENO肺功能
戒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9
2011年
目的探讨戒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对77例目前吸烟的COPD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一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戒烟干预(即戒烟组),一组给予常规治疗(即吸烟组)。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临床症状综合评分,至9个月观察期结束再次进行临床症状评分,并统计观察期内急性加重次数。结果戒烟组戒烟9个月后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综合评分较初始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吸烟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戒烟组观察期内急性加重次数较入选前9个月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戒烟能够改善COPD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减少其急性加重次数。
宋欢欢郑洪飞邢志俐何权瀛张庆
关键词:吸烟临床症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