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宇纬
- 作品数:12 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市健宫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髓芯减压自体红骨髓组织工程复合物移植与联合空心钛钉支撑的复合物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比较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比较髓芯减压自体红骨髓(ARBM)组织工程复合物移植与联合空心钛钉支撑的复合物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NFH)的疗效,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C臂X线机及关节镜监视下行髓芯减压、刮除坏死骨,对照组仅植入ARBM与骨诱导活性材料(OAM)组成的组织工程复合物,治疗组联合空心钛钉支撑股骨头软骨下骨质。术后定期随访,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在疼痛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X线表现及临床疗效方面,对NFHⅠ期病变两组治疗效果相同,但对NFHⅡ期病变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髓芯减压、ARBM组织工程复合物植入对于早期NFH的治疗有极好的修复作用,对NFHⅡ期病变联合空心钛钉支撑,在疗效改善及防止股骨头塌陷、避免行全髋关节置换方面具有独特优越性。
- 杨新明石蔚孟宪勇阴彦林黄艳平邹宇纬李化光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自体红骨髓骨移植钛钉
- 脊柱侧弯合并脊髓/硬膜囊纵裂伴有脊髓栓系综合征3例被引量:1
- 2006年
- 杨新明石蔚杜雅坤孟宪勇邹宇纬
- 关键词:脊髓栓系综合征脊髓纵裂脊柱侧弯硬膜囊发育性
-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影像表现及治疗被引量:17
- 2007年
- 目的分析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的影像学表现与治疗。方法本组16例均行X线摄片并行CT检查,病灶分布腰椎多于胸椎,其中L4发病率最高,血清试管凝集法常规检查及ELISA特异性抗体IgM、IgG检测。结果本组16例入院经作CT检查,7例MRI检查,血清凝集滴度(1∶160,ELISA检测之IgM、IgG均阳性而获确诊,在药物对症与抗菌治疗基础上,2例采取介入方法,7例采取手术病灶清除。本组仅12例(包括手术8例)进行随访1-2年,痊愈10例,好转2例。结论布氏杆菌性脊椎炎影像学具有特征性表现;正确选择微创术和手术病灶清除术可以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无论手术与否,长期、足量、联合、多途径敏感抗菌素的应用是治疗和防止本病复发的最重要和最可靠的疗法。
- 杨新明石蔚杜雅坤孟宪勇邹宇纬杨峰刘肃李化光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脊椎炎诊断影像学
- 浓集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组织工程复合物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疗效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研究浓集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组织工程复合物治疗兔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建立右侧股骨头骨缺损模型,并用液氮从缺损内将股骨头冷冻坏死,A组为对照组,仅植入空白明胶海绵,B组为实验组,植入复合物。术后每组分别于2、4、6、8周各处死3只动物,做影像学及组织学检查。进行有关指标检测。结果①影像学结果:随着时间延长无论是X线、CT表现还是MRI表现,实验组钻孔区由低密度逐渐增高,8周时有骨小梁结构;对照组钻孔区无新骨形成表现。②组织学结果:A组2周标本缺损区内,充满坏死的组织碎片;4周标本,缺损区内为疏松的纤维肉芽组织;6周标本缺损区内为纤维组织;8周标本缺损区内仍为纤维组织,无新生骨组织。B组2周标本缺损区内,有大量的成骨细胞;4周标本,缺损区内有大量骨小梁及类骨质填充;6周标本缺损区内出现比较成熟的骨小梁;8周标本缺损区内骨小梁成熟,骨髓组织形成。结论浓集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组织工程复合物对兔股骨头坏死有极好的修复作用。
- 杨新明石蔚杜雅坤黄艳平孟宪勇邹宇纬阴彦林李化光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骨髓基质干细胞骨形成蛋白
- 综合康复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 研究综合康复治疗与低分子肝素联用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我科自2003年7月至2010年7月共收治260例患者380个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腹壁下注射,术后定时按摩小腿肌肉;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足踝主动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足底静脉泵治疗、CPM治疗.于术前及术后第3天、第7天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生情况,并同时对两组患者伤口引流量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48 h对照组患者伤口引流量为(252.2±41.4)ml,治疗组为(260.8±35.2)m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均在术后第3天发生血红蛋白轻、中度下降,至术后第10天均恢复到术前水平.术后第7天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对照组有10例发生DVT,治疗组有4例发生DVT.治疗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致死性肺栓塞患者.治疗组有1例死于肺部感染并发症.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与低分子肝素联用能有效预防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手术后DVT发生.
- 李亚非方崇瑞潘德锦邹宇纬李东超陈研李永胡振中王笑英杨连蛟马正文
- 关键词:关节手术肝素静脉血栓形成
- 近侧指间关节掌侧脱位伴指伸肌腱中央腱束和侧副韧带断裂被引量:3
- 2002年
- 杨新明邹宇纬刘肃
- 关键词:侧副韧带断裂外科手术
- 骨髓基质干细胞、骨诱导活性材料和两者复合物治疗兔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9
- 2008年
- 目的:比较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骨诱导活性材料(OAM)和两者复合物对早期股骨头坏死(ANFH)修复的疗效,筛选出最佳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组,A、B组又分左、右侧组,采用液氮冷冻法建立双侧ANFH模型,A、B右侧组植入BMSC+OAM构建的组织工程复合物,A左侧组植入复合自体BMSC的明胶海绵,B左侧组植入OAM,C组植入空白明胶海绵,术后2、4、6、8周随机取A、B两组各3只动物、C组1只动物,影像学检查后处死,取双侧股骨头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1)X线显示,自实验第4周后A、B右侧组钻孔缺损区成骨明显优于左侧组及C组,表现为中心密度增高,缺损腔缩小,边缘模糊,6周时出现骨小梁结构,8周时有正常骨小梁结构;左侧组仅表现为随时间的延长,中心密度及边缘密度逐渐增高,形成硬化线,但无骨小梁结构,C组缺损区出现囊性变扩大并有塌陷。(2)组织学显示,A、B右侧组缺损区,2周时有成骨细胞,4周时有骨小梁及类骨质填充,6周时有成熟骨小梁和骨髓组织出现,8周时骨小梁成熟和骨髓组织形成;A、B左侧组在相同的时间内其组织学修复及新骨塑性与改建均不如各自的右侧组。结论:自体BMSC+OAM构建的组织工程复合物对兔早期ANFH修复作用优于单独应用BMSC和OAM,是目前治疗ANFH的最佳治疗方法。
- 杨新明石蔚杜雅坤黄艳平孟宪勇邹宇纬阴彦林李化光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骨髓基质干细胞骨诱导活性材料
- 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关节线抬高的探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分析研究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并发髌骨低位的机制. 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科自2003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260例380个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的资料.把insall-salvati指数大于0.8和关节线抬高4 mm定义为有临床意义.按照HSS膝关节评分(以75分为标准)将患者分成2组,观察高分组和低分组术后低位髌骨发生的情况.对2组的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 高分组352膝,未发现低位髌骨患者;低分组28膝,其中22膝关节线抬高平均(7.0±2.0)mm.HSS膝关节评分结果:低位髌骨组评分低于正常组(P<0.05). 结论 在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要最大程度地恢复原有的膝关节线位置,并加强早期的膝关节功能锻炼.
- 李亚非方崇瑞潘德锦邹宇纬李东超陈研李永胡振中刘立华杨传忠
-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成形术髌骨手术后并发症
-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临床影像学表现及外科治疗被引量:6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与外科治疗,以便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本组16例均行X线摄片并行CT检查,病灶分布腰椎多于胸椎,其中L4发病率最高,其中7例行MRI检查;16例血清试管凝集法滴度均大于1∶160,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查特异性抗体IgM、IgG阳性,11例作病原学检查。[结果]14例入院前临床、X线及CT误诊为脊柱结核,误诊率87.5%;经MRI扫描误诊5例,误诊率71.43%;本组16例入院确诊后,在药物治疗基础上,2例采取介入方法,7例采取手术病灶清除,病理符合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的细胞学表现。本组仅12例(包括手术8例)进行随访1~2年,痊愈10例,好转2例,愈后无复发。[结论]布氏杆菌性脊椎炎临床与影像学具有特征性表现;正确选择微创术和手术病灶清除术可以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无论手术还是非手术治疗,长期、足量、联合、多途径敏感抗生素的应用是治疗和防止本病复发的最主要和最可靠方法。
- 杨新明石蔚杜雅坤孟宪勇邹宇纬杨峰刘肃李化光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脊柱炎诊断影像学
- 微创经皮骨穿刺注射自体红骨髓组织工程复合物治疗骨囊肿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骨穿刺注射自体红骨髓组织工程复合物治疗骨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1~2005.2月,对18例骨囊肿患者(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13岁;其中肱骨近端9例,股骨近端4例, 胫骨近端1例、远端1例,尺骨近端1、远端1例,桡骨远端1例)以玻璃酸钠为载体抽取自体红骨髓加入甲基强的松龙,在X线透视下,将2根骨穿针经皮分别自囊腔顶部和底部刺入骨囊肿内,抽去囊液,冲洗囊腔后注入复合物.其中14例注射1次,4例注射2次间隔2~3个月.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10~18月,平均14个月,骨愈合良好,无复发及并发症.根据Neer和Chrigira的X线评价骨囊肿愈合标准进行评估,本组18例治疗10个月后均达到Ⅳ级,骨囊腔完全愈合,愈合时间3~10个月,平均5个月,治愈率100%.结论:本方法治疗骨囊肿疗效确切、方法简单、不需手术、创伤小、痛苦轻、无并发症、费用较低、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是一种安全有效、治愈率高、便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的新型治疗方法.
- 杨新明石蔚曾春萍邹宇纬孟宪勇平立涛李金苏立军杨峰
- 关键词:骨囊肿微创自体红骨髓类固醇玻璃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