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娅敏

作品数:37 被引量:32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3篇地下水
  • 14篇地质
  • 14篇江汉平原
  • 13篇水文地质
  • 10篇高砷地下水
  • 10篇
  • 9篇地球化
  • 9篇地球化学
  • 5篇长江
  • 4篇长江中游
  • 3篇地下水排泄
  • 3篇溶解性有机质
  • 3篇水化学
  • 3篇水排
  • 3篇化学特征
  • 3篇高砷
  • 3篇沉积物
  • 2篇地球
  • 2篇地下水监测
  • 2篇地质学

机构

  • 28篇中国地质大学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地质调...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上海市地质调...
  • 1篇墙体材料改革...
  • 1篇江西省地质矿...
  • 1篇浙江省水文地...
  • 1篇江苏省地质矿...
  • 1篇中国长江三峡...

作者

  • 37篇邓娅敏
  • 14篇杜尧
  • 10篇马腾
  • 7篇甘义群
  • 6篇王焰新
  • 5篇沈帅
  • 4篇段艳华
  • 3篇谢先军
  • 3篇杜尧
  • 3篇郑天亮
  • 2篇何军
  • 2篇马腾
  • 2篇刘广宁
  • 2篇姜月华
  • 2篇蒋宏忱
  • 2篇郭欣欣
  • 2篇董创举
  • 2篇李红梅
  • 2篇高杰
  • 2篇罗可文

传媒

  • 10篇地球科学
  • 7篇地球科学(中...
  • 4篇地质科技通报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中国地质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安全与环境工...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华东地质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洞庭湖平原西部地区浅层承压水中铵氮的来源与富集机理被引量:13
2020年
洞庭湖平原西部地区浅层承压含水层是当地主要的地下水开采层,却面临严重的水质型缺水问题,其中以铵氮异常最为典型,但目前对于其来源和富集机制的认识十分薄弱。以洞庭湖平原西部为研究区,沿区域地下水流方向对地下水样品进行水文地球化学分析,旨在查明地下水中铵氮的来源,揭示地下水流动对铵氮富集的控制机理。结果表明:NH4-N质量浓度为0.05~16.75 mg/L,且与DOC、HCO3^-、As、Fe^2+、Mn、P质量浓度呈现较好正相关性;而高质量浓度的NH4-N对应着很低质量浓度的Cl^-、SO4^2-、NO3^-和很低的Cl/Br比值,可以推测浅层承压水中的铵氮主要由天然有机质矿化作用产生,而非人为输入。沿着地下水流向,NH4-N和As、Fe2+、Mn质量浓度均显著升高,说明由于水流越来越滞缓,含水介质颗粒越来越细,沉积物有机质越来越富集,含氮有机质矿化作用逐渐增强,使得NH4-N质量浓度逐渐升高,并形成了还原性逐渐增强的地下水环境,相关地球化学过程产生的还原性组分(砷、铁、锰等)也逐渐富集。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地下水原生铵氮的成因理论,可为当地的供水安全保障提供理论基础。
黄艳雯杜尧杜尧陶艳秋邓娅敏马腾
关键词:洞庭湖平原铵氮还原环境
长江中游荆江段地下水排泄的量化及其空间差异性分析
2024年
地下水与河流的相互作用对于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十分关键,但是目前对于地下水向湿润地区大型河流排泄过程的定量化研究较为薄弱.针对这一问题,以长江中游荆江段为研究区,通过野外采样和水文气象数据收集,利用^(222)Rn质量平衡模型定量估算长江中游荆江段的地下水排泄,并用EC质量平衡模型及水量平衡模型验证^(222)Rn质量平衡的结果.结果显示:长江中游荆江段的平均地下水排泄速率为133 mm/d,排泄总量为1.06×10^(8)m^(3)/d,对水量平衡的贡献约为10.99%.其中枝城-沙市段地下水排泄速率最大,监利-螺山段地下水排泄速率最低.含水层富水性和地下水位可能是控制地下水排泄速率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对于流域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今后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周子皓杜尧孙晓梁范红晨邓娅敏
关键词:地下水排泄水量平衡长江中游水文地质学
江汉平原高砷地下水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9
2020年
溶解性有机碳(DOC)是地下水中砷释放过程的关键因素,为查明江汉平原高砷地下水稳定碳同位素特征,识别有机质的降解过程对砷富集的影响,采用稳定碳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并结合地下水化学特征,对江汉平原典型砷中毒病区的浅层地下水进行了区域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浅层承压水的砷质量浓度为0.23~2621μg/L。地表水较地下水具有更负的δ^13 C DOC、δ^13 C DIC值。地下水中溶解性无机碳(DIC)的δ^13 C DIC值在-11.9‰^-3.99‰之间,溶解性有机碳的δ13 C DOC值在-28.5‰^-19.6‰之间。地下水的δ^13 C DIC-δ^13 C DOC差值与ρ(As)呈一定负相关关系,表明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的降解促进了As的富集。δ^13 C DIC-δ^13 C DOC差值与δ^13 C DIC和ρ(DOC)均具有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地下水中有机质的氧化分解是导致δ13 C DIC贫化的重要过程,微生物作用下溶解性有机质的降解是地下水中无机碳的重要来源。此外,江汉平原少数高砷地下水呈现较大的δ^13 C DIC值,推断江汉平原高砷含水层强还原环境下可能存在的产甲烷过程导致了明显的碳同位素分馏。
袁晓芳邓娅敏杜尧甘义群
关键词:江汉平原稳定碳同位素溶解性有机质
江汉平原东部地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被引量:37
2017年
浅层地下水是江汉平原东部地区重要的供水水源,但面临着污染及天然水质异常等问题.基于水化学与氢氧同位素结果,并运用数理统计和因子分析等方法,查明了研究区浅层地下水的化学特征、控制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浅层地下水的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型;其中潜水中Ca^(2+)和Mg^(2+)含量与承压水接近,Fe、As和NH_4^+含量低于承压水,而Cl^-、SO_4^(2-)、Mn和NO_3^-含量高于承压水.浅层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其中潜水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蒸发以及与地表水的混合.在影响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因素中,地质成因在总体上可能起主导作用;人类活动的输入显著地改变着潜水的化学特征,而浅层承压水则主要受径流过程中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
於昊天马腾邓娅敏杜尧沈帅鲁宗杰
关键词:浅层地下水水化学水文地质
江汉平原浅层含砷地下水稀土元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15
2017年
江汉平原被确认为我国南方新的饮水型砷中毒病区,目前对于江汉平原高砷地下水的成因机理研究还有待完善.综合运用水文地球化学分析与PHREEQC地球化学模拟计算,分析了地下水和沉积物中REE分异特征及其沿地下水流向形态变化规律.江汉平原地下水REE含量为0.0320.843μg/L,富集LREE,具显著Eu正异常,且地下水中Eu异常与As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地下水中REE形态主要以LnCO_3^+及Ln(CO_3)_2^-为主,沿地下水流向LnCO_3^+降低、Ln(CO_3)_2^(2-)升高.地下水REE浓度分布受到HCO_3^-的络合作用及Fe氧化物矿物的还原性解吸附过程控制,径流途径中继承沉积物矿物的REE配分模式及Fe氧化物矿物对LREE的优先解吸附可能是地下水富集LREE的原因,并且沿流向上REE形态分布受到pH控制.研究区中Eu含量及Eu正异常对地下水As富集程度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郑天亮邓娅敏鲁宗杰甘义群
关键词:地下水稀土配分模式江汉平原水文地质
长江中游河湖平原浅层地下水中砷空间异质性的同位素指示被引量:9
2021年
近年来陆续有报道发现长江中游河湖平原广泛分布着高砷地下水,鄱阳湖平原与江北平原(古彭蠡泽)作为长江中游南北两岸典型的河湖平原,其地下水资源丰富,但砷的空间分布规律尚不清楚,区域供水安全存在风险.本研究在两个区域系统采集98个浅层地下水(<40 m)样品和8个地表水样品,通过水化学、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查明地下水中砷的空间分布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江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砷含量为0.65~956.72μg/L(平均值210.78μg/L),高砷地下水集中分布于长江古河道;鄱阳湖平原浅层地下水砷含量为0.09~267.45μg/L(平均值11.85μg/L),高砷地下水仅分布于赣江三角洲局部地区.江北平原地下水δD与δ18O值相对鄱阳湖平原更偏负,且与地表水的差异更大.地下水化学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物源和含水层结构差异是影响鄱阳湖平原和江北平原砷空间分布异质性的关键因素,来自长江物源的古彭蠡泽区域沉积物为高砷含水层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湖相含水层中含砷铁氧化物的还原性溶解是地下水砷富集的主要过程.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指示江北平原较鄱阳湖平原地下水赋存环境更封闭,地下水循环交替速度缓慢,有利于砷的富集.
李典邓娅敏杜尧颜港归孙晓梁范红晨
关键词:氢氧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一种用于开启重型井盖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开启重型井盖的装置,包括支撑架、插杆以及撬杆;支撑架用于安装于地面;插杆沿上下向延伸,所述插杆下端两侧转动安装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可绕所述插杆径向旋转,所述转动块具有与井盖呈夹角设置的...
颜港归邓娅敏周伟青刘伟刘昭徐宇
文献传递
海岸带海陆交互作用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20年
海岸带是地球表层物质、能量和信息流通交换最活跃区域之一,具有动态变化的盐度、溶解氧等地球化学梯度,其界面过程体现在大气降水-河水-海水-地下水-沉积物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在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双重影响下,海岸带面临着气候灾害、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滨海湿地退化、水体富营养化以及重金属、新型污染物等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围绕海岸带水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海岸带环境问题、海岸带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海岸带海陆交互界面观测新技术新方法4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展望了海陆交互作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王焰新王焰新邓娅敏谢先军
关键词:海岸带生态环境问题气候变化
江汉平原东部浅层地下水氮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14
2018年
江汉平原水体氮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但相关研究仍较为薄弱。以江汉平原东部为研究区,对区内459组浅层地下水样品的水化学成分进行测试分析,旨在查明地下水氮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地下水氮污染的成因机制。结果显示:硝态氮在孔隙潜水中明显富集,最高约300 mg/L,而高含量的氨氮则集中分布于中层孔隙承压水,平均值达2.58 mg/L;孔隙潜水中NO_3^-含量随着Cl^-含量的增高而表现出增高趋势,指示了浅层地下水中NO_3^-是人类工农业活动输入的结果;中层孔隙承压水处于富含有机质的强还原环境,NH_3-N含量随着DOC含量的增高而表现出增高趋势,且高含量的NH_3-N对应着低含量的Cl^-,表明该层地下水中NH_3-N主要为天然来源,而非人类活动输入。氧化还原环境控制着区域内浅层地下水中氮的赋存形态,在氧化环境下主要以硝态氮的形式存在,而在还原环境下主要以氨氮的形式存在。
沈帅马腾马腾於昊天杜尧罗可文
关键词:江汉平原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
江汉平原高砷含水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9
2015年
选取江汉平原典型地下水砷中毒区仙桃市沙湖原种场为研究区,对3个长50m的钻孔沉积物砷含量与赋存形态及其他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内沉积物砷质量分数为1.35~107.5mg/kg(平均值为12.8mg/kg)。黏土或亚黏土层中砷含量较高,这与细粒沉积物中铁锰氧化物、黏土矿物对砷的吸附有关。地下20m左右深度内含水层沉积物中砷含量最高,相应地下水中砷质量浓度高达到1 000μg/L。草酸-草酸铵选择性提取结果指示沉积物中10%~77%(平均38%)的As与无定形铁氢氧化物结合,表明无定形铁氢氧化物还原性溶解可能是控制砷释放与还原的主要地球化学过程,并且有机质生物氧化机制极大地促进了该过程。然而,沉积物中仅1.2%~23%的铁被草酸-草酸铵提取,含水层中砷浓度主要受铁的氢氧化物还原性溶解影响,但其他形式的铁、有机物的吸附作用亦控制着砷的含量。
李红梅邓娅敏罗莉威王焰新段艳华董创举甘义群
关键词:沉积物迁移铁氧化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