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言文

作品数:163 被引量:1,333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6篇农业科学
  • 4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1篇经济管理
  • 7篇生物学
  • 5篇水利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土壤
  • 16篇农业
  • 14篇指标体系
  • 14篇水土
  • 14篇土地利用
  • 14篇环境影响
  • 14篇环境影响评价
  • 12篇生态
  • 12篇水稻
  • 12篇污染
  • 9篇水土流失
  • 8篇土地利用规划
  • 8篇农田
  • 7篇农村
  • 6篇载力
  • 6篇水分
  • 6篇水土保持
  • 6篇丘陵
  • 6篇综合评价
  • 5篇水资源

机构

  • 14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7篇河海大学
  • 25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安徽科技学院
  • 6篇江苏省农业科...
  • 4篇常州工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南京理工大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土地勘测...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江苏省水利厅
  • 3篇江苏省农村水...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南京晓庄学院
  • 2篇江苏省农林厅
  • 2篇江西省邓家埠...
  • 2篇常州市武进区...
  • 2篇常州市农畜水...

作者

  • 162篇赵言文
  • 19篇胡正义
  • 15篇肖新
  • 12篇施毅超
  • 11篇曹志洪
  • 7篇施国庆
  • 7篇胡锋
  • 7篇熊小丽
  • 7篇丁美
  • 7篇牛高华
  • 7篇许世蛟
  • 7篇曹磊
  • 6篇张娜娜
  • 6篇王新军
  • 6篇周永红
  • 6篇辛俊
  • 6篇张瑞斌
  • 6篇王春梅
  • 6篇籍春蕾
  • 6篇王震

传媒

  • 33篇水土保持通报
  • 25篇江苏农业科学
  • 14篇江西农业学报
  • 6篇长江流域资源...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中国沼气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土壤通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土壤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浙江农业学报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0
  • 2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9篇2013
  • 11篇2012
  • 13篇2011
  • 14篇2010
  • 14篇2009
  • 27篇2008
  • 16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6篇2000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省畜禽遗传资源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被引量:4
2007年
通过调查江苏省畜禽遗传资源现状,评价了其对江苏省社会经济的影响和作用,探讨了影响江苏省畜禽遗传资源变动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江苏省畜禽遗传资源的建议。结果表明,江苏省畜禽遗传资源总体状况良好,培育品种与引进品种现已成为江苏省畜牧业生产的主力军,但地方品种形势严峻,普遍存在分布范围缩小、数量下降、保种场数量骤减、血缘狭窄等问题。
孙莉赵言文
关键词:畜禽遗传资源保种
基于SPSS的长三角土地利用分区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围绕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以长三角各市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效益为主导因子,充分考虑各市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结合区域发展战略,确定了区域土地利用分区原则、分区依据、分区指标体系。应用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土地利用分区进行了初步探讨,把该区域划分为6个土地利用区。通过分析各区的土地利用特点及问题,提出了各区土地利用对策。
张彤吉赵言文朱闪闪
关键词:SPSS土地利用分区长三角
南方典型地区油-稻轮作下大气硫沉降动态被引量:3
2002年
1998年11月~1999年10月间,利用中国科学院红壤站(江西鹰潭)农田小气候分站进行了全年逐时气象资料收集,通过阻力模式求算SO2和SO42-的干沉降速度,结合大气中SO2、硫酸盐(SO42-)粒子和雨水的收集和测定,定量研究了大气沉降向农田生态系统的硫输入.结果表明,12个月大气硫沉降总量为94.9 kg S/hm2,其中大气中硫干沉降量(SO2+SO42-粒子干沉降)占81.9%.大气中SO2干沉降是大气干沉降的主要贡献者,占大气硫干沉降总量93%.并对不同季节及不同的作物生长期间硫的沉降动态进行了分析、比较.
胡正义徐成凯赵言文王体健张焕朝曹志洪
关键词:大气硫沉降油菜水稻大气污染大气监测
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研究我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2001—2011年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旨在明确各省份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潜力。[方法]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交叉评价模型。[结果](1)2001—2011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普遍偏低,且各省份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2)吉林、内蒙古、湖北、湖南、山东、辽宁和黑龙江省(区)属于"低投入低产出"类型,四川、河南、安徽、江西、河北和江苏省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类型;(3)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整体处于"低投入低产出"阶段,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结论]DEA交叉效率评价模型实现了对所有决策单元效率的完全排序和效率评价;虚拟决策单元的引入明确了研究区域内各单元农业水资源利用的提升潜力和改进方向。
王震吴颖超张娜娜闵兴华曹磊赵言文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DEA
江苏省果树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被引量:11
2008年
通过调查江苏省果树生产现状,阐述了江苏省果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江苏省果树种类多样性、调整优化果树品种结构、加大扶持力度、争创品牌等促进江苏省果树生产健康、快速、高效发展的战略对策。
王月华赵言文安建伟邹建芬
关键词:果树
基于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的化肥与有机肥对比评价被引量:25
2012年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化肥和有机肥进行生命周期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生命周期对比评价。结果表明,化肥的环境影响主要是施肥过程中NH3挥发引起的环境酸化,其次是能源耗竭、全球变暖;有机肥的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堆肥过程中引起的环境酸化,其次是全球变暖、富营养化。综合比较,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有机肥的资源耗竭、全球变暖潜值、环境酸化潜值、富营养化潜值均较化肥小。若用有机肥替代化肥使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综合指数将由化肥的1.4141变为0.5058,将会减少能耗59.22GJ,全球变暖潜力、环境酸化潜力、富营养化潜力分别比化肥降低17.54%,62.64%,52.86%。所以,从平衡生命周期能源消耗、环境排放角度出发,有机肥具有替代化肥的潜力。
籍春蕾丁美王彬鑫王春梅赵言文
关键词:生命周期评价化肥有机肥
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颗粒稳定性及其对四环素吸附能力的影响
2017年
[目的]针对不同施肥方式的农田,分析土壤胶体的稳定性及其对四环素的吸附能力,探讨四环素在土壤中的胶体运移性变化。[方法]设置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和施用有机肥(OF)3种处理,湿筛沉降法筛分制备0.053~2 mm,0.002~0.053 mm和<0.002 mm(土壤胶体)3个粒径组土壤颗粒,采用静置沉降和动态激光散射技术分析土壤颗粒的分散稳定性,探讨不同电解质条件下土壤胶体的凝聚动力学,用zeta电位测定仪测定不同电解质溶液下土壤胶体表面电位的变化。最后,通过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试验分析不同粒径组土壤颗粒对四环素的吸附能力。[结果]CK处理中土壤胶体含量最高,且更容易凝聚,稳定性最差;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中大颗粒(0.053~2 mm)含量,减少了土壤胶体的释放。土壤胶体临界凝絮浓度从大到小的处理分别为OF、NPK、CK。土壤颗粒对四环素的吸附能力在OF处理中最强;土壤胶体对四环素的吸附能力均远大于其他粒径的土壤颗粒和原土。[结论]施用有机肥更有利于土壤大颗粒的形成,未团聚土壤胶体粒级更小,zeta电位更负,在水体中稳定性更强,对四环素的吸附能力也更强。因此,施用有机肥可有效减少土壤中胶体的释放,并能提高胶体在水体中的稳定性及对污染物四环素的吸附,从而影响污染物四环素在土壤中的分布和迁移。
蔡天晋戴越单培源姜灿烂杜雨昕赵言文蔡天明陈立伟
关键词:施肥土壤颗粒四环素
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现状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利用时空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的现状、时空变化与流转特征,揭示出该区域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人均耕地面积少,空间差异性大,耕地占补不平衡,致使土地供求矛盾突出,耕地质量下降;耕地减少去向以农业结构调整和建设占用为主,增加来源以土地开发和土地整理为主。为此,提出了重在保护质量、保护其生态景观功能、加大后备资源开发、减少非农建设占用等对策建议。
赵言文施毅超肖新
关键词:耕地
基于SPSS的灌河口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被引量:10
2010年
选择灌河口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区域特定的自然、生态及经济发展状况,从资源承载力、社会影响力、环境承载力及生态弹性力4个方面,构建了研究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域2002—2007年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生态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发现研究区域生态承载力从2002年至2005年间呈快速下降阶段,2005年至2007年呈上升趋势,总体略有下降。分析表明,这与灌河口区域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建立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生态环境比较敏感、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可应用于生态承载力的评价。
张瑞斌王三洲赵言文于莉张颖飞
关键词:SPSS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
苏南成品油管道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及其效益被引量:1
2008年
针对管道工程设计及施工,在满足输送成品油要求的前提下,应用水土保持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措施的生态环境效益。管道工程线路长,规模大,涉及地貌类型多,施工方式多,造成的水土流失形式多,局部水土流失量不大但总量较大。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三方面,其中临时拦挡保护是治理措施的重点。
张瑞斌王艳艳赵言文王青春宜慧
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