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对急性卒中绿色通道应用效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3日至3月22日(疫情初始阶段2020组)和2021年同期(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2021组),以及2019年同期(2019对照组)连续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并进入卒中绿色通道的病例资料。以发病至入院时间(ODT)的ODT≤360 min的达标率和入院至头颅影像学检查时间(DIT)的DIT≤15 min达标率为主要时间指标,以有无再灌注治疗为主要临床终点指标;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比较ODT和DIT的组间差异,采用Pearsonχ^(2)检验比较ODT和DIT达标率的组间差异;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本次疫情对卒中绿色通道应用的影响。结果共纳入269例(其中2020组54例,2021组129例和2019对照组86例)急性卒中绿色通道病例。2020组、2021组和2019对照组卒中绿色通道的应用比例分别为5.23%,5.68%和4.06%。相比2019对照组,2020组ODT无明显变化[261(120,409)min vs 249(125,29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53;P=0.210),而2021组的ODT则显著延长[420(190,720)min vs 249(125,29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422;P<0.001);而且相比2019对照组的DIT[12(8,22)min],2020组[29(20,42)min]及2021组[34(22,45)min]的DIT均有显著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5.806、-8.039,P均<0.001)。主要终点指标比较,2020组及2021组的ODT达标率分别为66.7%和41.9%,均显著低于2019对照组ODT达标率(89.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44,P=0.001;χ^(2)=49.266,P<0.001);同时2020组及2021组的DIT达标率分别为20.4%和13.2%,也均显著低于2019对照组DIT达标率(58.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246、48.626,P均<0.001)。此外,2020组及2021组的总体再灌注治疗比例与2019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均未出现出血转化不良反应事件。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对再灌注治疗无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一种少见的以小血管受累为主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GPA)[原称为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 s granulomatosis,WG)]和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EGPA)(原称为Churg-Strauss综合征)3种类型[1-2]。AAV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在欧洲其患病率为每年每百万人20~25例。AAV可影响全身各个部位,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肺脏、肾脏、眼以及周围神经[3],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并不多见(<15%)[4]。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复杂多变,影响了AAV患者的早期诊断,延误治疗,造成患者的不良预后、疾病复发甚至是死亡[4]。本研究总结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近年来AAV合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14例AAV患者,通过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资料的分析,提高临床医生对AAV的认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