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莹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药物
  • 3篇细胞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瘤
  • 3篇化疗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药物经济学
  • 2篇预后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尿嘧啶
  • 2篇嘧啶
  • 2篇晚期
  • 2篇晚期结直肠癌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卡培他滨
  • 2篇化疗后
  • 2篇甲氨蝶呤

机构

  • 10篇佛山市第一人...

作者

  • 10篇赵莹
  • 5篇王巍
  • 4篇戚永磊
  • 4篇徐绮华
  • 4篇林奔
  • 4篇林秀强
  • 4篇招丽蓉
  • 3篇陈焯文
  • 3篇胡斌
  • 1篇叶海燕
  • 1篇伍婧
  • 1篇李精明
  • 1篇古健

传媒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上海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第五届中国肿...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原发皮肤CD30+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三例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甲氨蝶呤(MTX)治疗原发皮肤CDE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CL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皮肤结节活组织检查确诊的2例原发皮肤间变大T细胞淋巴瘤和1例淋巴瘤样丘疹病患者,给予MTX15mg/d,1次/周,持续口服,根据疗效和不良反应调整维持剂量,并进行长期随访。结果2例患者达完全缓解(CR),1例达部分缓解(PR);MTX起效迅速,2周内出现明显疗效,2个月内达到最佳疗效。达CR的2例患者,分别随访8个月和21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除1例患者出现Ⅱ度白细胞减少外,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MTX口服治疗CLPD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轻微。
赵莹王巍胡斌林秀强徐绮华招丽蓉
关键词:皮肤淋巴瘤甲氨蝶呤CD30
髓源性抑制细胞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作用,为ITP的防治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照组60例健康体检者、研究组55例ITP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测定MDSCs、一氧化氮合酶(i NOS)、精氨酸酶(ARG),T细胞亚群。结果研究组外周血中MDSCs比例、i NOS和ARG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0.78±0.45)%vs.(1.75±0.34)%,(0.54±0.33)mIU/m L vs.(1.02±0.13)mIU/m L,(0.32±0.19)mIU/m L vs.(0.86±0.15)mIU/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23,0.034)。研究组中治疗达CR及R者,治疗后外周血中MDSCs、CD4^+CD25^+细胞比例均高于发病时(1.65±0.36)%vs.(0.76±0.39)%,(0.95±0.63)%vs.(0.25±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42)。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中的MD-SCs较健康者明显下降。MDSCs、Treg细胞可能参与改变ITP患者免疫失衡状态,需要进一步实验证实。
凌奕文张复华赵莹陈焯文
关键词:髓源性抑制细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及甲氨蝶呤蓄积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1年
甲氨蝶呤(MTX)是常用的抗代谢类药物,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叶酸代谢受阻,从而影响DNA合成,导致细胞凋亡。大剂量MTX(HDMTX)指用药剂量超过1.0g/m2,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赵莹王巍林奔伍婧
关键词:大剂量甲氨蝶呤急性肾功能衰竭文献复习二氢叶酸还原酶蓄积化疗抗代谢类药物
胃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26例
2014年
目的 探讨原发于胃外脏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发病部位、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6例胃外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MALT淋巴瘤中,发生于甲状腺4例,肺部5例,眼及附属器4例,涎腺8例,小肠1例,乳腺1例,膀胱2例.多数患者表现为惰性特征,身体状况较好,80.8%(21/26)患者功能状态评分(PS)≤1分,92.3%(24/26)患者无消瘦、发热等B症状;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高于正常者较少,分别占15.4%(4/26)、19.2%(5/26).19例接受手术的患者中,13例局部肿物得到根治性切除,在一线接受了放化疗的12例患者中,一线总有效率为100.0%,复发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8%(7/9).中位随访4.7年,5年总生存率为74.5%,骨髓受侵犯或存在黏膜外淋巴结受累的Ⅲ、Ⅳ期患者预后差,中位生存期仅为52.8个月.结论 胃外MALT淋巴瘤疾病进展缓慢,预后较好.局限期患者单纯手术后,大部分患者可不需进一步治疗而获得持续缓解,进展期患者初治及复发时对放化疗均敏感.
赵莹陈焯文李精明叶海燕戚永磊古健邓善威
关键词:预后
弥漫大B淋巴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白介素-6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2023年
目的探讨弥漫大B淋巴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白介素-6(IL-6)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弥漫大B淋巴瘤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临床分期的不同分为Ⅰ~Ⅱ期(20例)和Ⅲ~Ⅳ期(80例),按照分子亚型的不同分为N-GCB(60例)、GCB型(40例)。选取同期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经过治疗后,根据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治疗无效组,对患者VEGF、bFGF、IL-6水平进行测定,分析弥漫大B淋巴瘤患者的VEGF、bFGF、IL-6水平与预后的关联性。结果观察组的IL-6、VEGF、bF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Ⅰ~Ⅱ期患者的IL-6、VEGF、bFGF水平均低于Ⅲ~Ⅳ期,GCB患者的IL-6、VEGF、bFGF水平低于N-GCB患者,治疗有效组患者(n=80)的IL-6、VEGF、bFGF水平低于治疗无效组(n=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弥漫大B淋巴瘤患者的VEGF、bFGF、IL-6水平与预后均呈负相关(r=-0.625、-0.741、-0.779,P<0.05)。结论弥漫大B淋巴瘤VEGF、bFGF、IL-6水平能够反映患者病情,能够判断患者病理分期以及预后情况,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戚永磊赵莹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白介素-6预后
Xelox与m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药物经济学比较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观察比较Xelox与m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毒副作用及药物经济学指标,为临床医生选择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初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两组进行姑息化疗:Xelox组(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3周方案)和mFOLFOX-6组(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2周方案),密切随访,统计疗效、毒性及药物经济学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84例患者完成既定治疗方案,其中Xelox组有效率47.4%,mFOLFOX-6组有效率52.2%,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mFOLFOX-6组粒细胞减少和神经毒性发生率较高,Xelox组腹泻和手足综合征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住院总费用相似;Xelox组平均住院7.3次、住院55.0d,显著低于mFOLFOX-6组的9.3次和88.3d(P<0.05)。但Xelox组药品所占费用比例65.6%,高于mFOLFOX-6组的50.2%(P<0.05)。结论:两个方案的疗效相似,毒性不同。与mFOLFOX-6方案相比,Xelox方案住院总费用与之相似,药品费用比例较高,但住院次数少,住院天数较短,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化疗方案。
王巍林秀强胡斌赵莹徐绮华林奔招丽蓉
关键词:结直肠癌卡培他滨氟尿嘧啶药物经济学
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应用与优越性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究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优越性。方法 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以低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为基础治疗方案,对照组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组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治疗9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为30.00%,深度反应率为8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00%、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使用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加以治疗,安全性强,近期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戚永磊赵莹陈焯文
关键词: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多发性骨髓瘤
HBsAg(-)伴HBcAb(+)淋巴瘤患者免疫化疗后肝炎病毒再激活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2年
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激活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化疗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发生率较高[1],化疗前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在临床上已达成共识.近年来,国外一些研究显示,某些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伴核心抗体阳性即HBsAg(-)/HBcAb(+)的淋巴瘤患者,在应用了含利妥昔单抗的免疫化疗后,也发生了HBV再激活.但不同研究之间所报道的发生率差异较大,为2.2%~23.8%[2-4],是否需要常规抗病毒预防治疗目前也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明确HBsAg(-)/HBcAb(+)患者在接受含利妥昔单抗的免疫化疗后,出现乙肝再激活的发生率,探索危险因素,为治疗提供依据.
赵莹王巍林秀强林奔徐绮华招丽蓉
关键词:淋巴瘤利妥昔单抗再激活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
2022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淋巴瘤科的6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血小板水平、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低于50×10^(9)/L持续时间、血小板恢复至70×10^(9)/L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治疗中,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的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佳,值得临床应用。
戚永磊赵莹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疗血小板减少症
Xelox与m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和药物经济学比较
目的:前瞻性比较Xelox与m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毒副作用及药物经济学指标,为临床医生提供药物选择参考.方法:初治的晚期结直肠癌,分两组进行姑息化疗:Xelox组(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3周方案)和m...
王巍林秀强胡斌赵莹徐绮华林奔招丽蓉
关键词:结直肠癌卡培他滨5-氟尿嘧啶药物经济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